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4699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docx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docx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

GEGROUPsystemofficeroom【GEIHUA16H-GEIHUAGEIHUA8Q8-GEIHUA1688】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

松江区民乐学校黄秀丽

一、基本情况

本次课堂观察与分析实验的三堂课均为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中首批推出的科目之一---小学英语牛津教材的教学反思录像课。

执教老师均为0至5年内的年轻教师,她们的基本情况如下:

表一三位执教老师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教龄

职称

学历

职务

年级

班级

班额

课型

内容

严雪莉

22

1

大专

(1)

59

新授

句型教学

倪小婕

25

5

小一

大专

备课组长

旗教学能手、旗小英骨干

班成员

一(3)

58

新授

词汇教学

顾娟

30

5

小一

本科

旗中英骨干

班成员

(2)

60

新授

语段教学

二、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一)课堂教学简介

1、课型:

三节课中,严老师的第一节课是句型教学的情景教学,倪老师的是词汇教学的新授课,而顾老师则是语句的新授课。

上课时间分别为29分钟、33分45分和42分12秒。

2、主要教学环节:

(1)班以水果与动物、文具等为说话材料,教学What’sthis/that?

Itis…以句型教学为主要内容。

一(3)班以句型为基础,继续教学本单元中的新单词bean、taro,通过安排不同的活动巩固新单词。

(2)班则教学“Rulesfortheswimmingpool”,让学生明白应遵守游泳池的哪些规则,为什么?

三堂课正巧是三种教学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英语课的不同课型,很具有代表性。

(二)课堂教学提问分析

现提供课堂教学片段中提出的问题数作为样本,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

表2课堂提问技巧水平

班级

类型

问题数

管理

认记

推理

创造

批判

(1)

30

60

10

一(3)

9

27

36

18

(2)

18

21

14

5

表3提问行为检核表汇总

类型

行为类别

(1)

一(3)

(2)

频次

占总课时的%

频次

占总课时的%

频次

占总课时的%

提出问题的类型

1、常规性问题

12

30

9

10

18

31

2、记忆性问题

24

60

27

30

21

36

3、推理性问题

4

10

36

40

14

24

4、创造性问题

/

/

18

20

5

9

推选回答问题的方式

1、提问前先点名

/

/

/

/

/

/

2、提问后让学生齐答

25

60

26

29.5

16

28

3、提问后让举手者答

12

30

65

61.5

35

60

4、提问后让未举手者答

1

2

8

9

3

5

5、提问后改问或自己答

2

8

/

/

4

7

教师理答方式

1、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答

3

10

/

/

/

/

2、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

/

/

/

/

2

5

3、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

12

40

5

5

13

29

4、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

6

20

76

85

22

49

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9

30

9

10

8

17

学生回答类型

1、无回答

2

5

2

10

2

4

2、机械性判断是否

34

85

27

30

13

22

3、认知记忆性回答

4

10

34

38

28

48

4、推理性回答

/

/

19

14

10

17

5、创造性评价回答

/

/

10

8

5

9

停顿

1、提问后没有停顿

2

5

20

22

6

10

2、提问后停顿过长

8

20

3

33

5

9

3、提问后适当停顿3-5秒

16

40

40

44

37

64

4、学生答不出,耐心等几秒

12

30

22

24

4

7

5对特殊需要的学生,适当多等几秒

2

5

5

5

6

10

从课堂记录资料分析,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提问技巧方面:

一是教师课堂提问数量适宜,问题设计富有层次性,难易度较适合学生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

尤其从学生的听、说能力上下了较大的功夫,能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二是上课提问时较注重推理性问题的提出,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作答。

推理性问题显示出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区别,高年级的推理性问题较多,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三是创造性问题有一部分,但还不够,大部分问题停留在表面上,较肤浅,说明探究的深度有待于提高。

2、提问行为方面:

提问时教师提问以记忆性、推理性问题较多,机械性与创造性问题较少,在让学生回答时也出现了相同的现象。

提问后让举手者答居多,教师十分尊重学生。

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时,教师给予了一定的时间停顿,让学生充分准备,创设了宽松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回答也饶有兴趣,反应积极,较注重激励机制。

有的老师由于课堂习惯,有时有重复自己的回答或学生答案的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应当在改变课堂提问上下功夫,摒弃一些无意义过于简单的问题,重视创造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给出创造性的评价或回答。

(三)课堂教师听答行为分析

在课堂中,教师的听答行为与态度是影响学生回答的重要因素。

英语课较活泼,教师应与学生融成一片,始终与学生的思想接轨,不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言。

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一次奖励、一次目光接触,让学生感到温暖自信,学习情绪稳定高昂,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言语技能的发展肯定有帮助。

然而在课中对于某些问题的答案,教师有时持不置可否的态度,让学生有些迷糊;有时对于不会讲的学生只是让其坐下,未能注意个体差异的培养。

(四)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分析

表4教学时间分配情况

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

(1)

一(3)

(2)

分钟

占总课时%

分钟

占总课时%

分钟

占总课时%

1.Pre-taskpreparation引入

12

40

3‘

10

7

18

2.While-taskprocedure讲解操练

7

25

15

44

19

44

3.Post-taskactivities活动

12

35

15

38

16

38

三堂课中,教师已注意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能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引领,但教师的主导式讲解仍占有一定优势。

课中师生一起回答,探讨交流学习的机会较多,练习的设计也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只是教师放手得还不够,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还不够放心。

(五)课堂练习分析

英语课一般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为课堂组织过程,是原有知识的复习再现与新语言材料的引入过程。

在三节课中教师们各显神通,创设了不同的情景,通过唱歌问答、才艺表演、表演自编对话等形式,创设了轻松活泼的英语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唱唱跳跳、说说演演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同时,这一过程又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反馈与检查,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措施。

第二个环节是新语言材料的操练过程,是指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形成过程。

它分为机械性操练与有意义性操练。

机械性操练通过模仿和重复说出新学的语言,达到对新知识的感知理解、模仿和储存,具有高密度、快节奏、多活动的特点,从保持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参与模仿,增加语言的实践量。

课中教师们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段,在教完新授内容后,通过了变换声音(如模仿小动物或不同年龄段人物的声音)、变换节奏(朗读节奏的快慢,音量的高低),变换形式(让学生当小老师、分配角色朗读,接力赛)等教学活动来操练。

其中,个别活动和对子活动、集体齐答为多数,效果不错,只是小组活动未能发挥其功效。

有意义性操练,是指让学生有机会将新学的知识用于理解和表达实际意义,使学生的认知从知识外部特征转为内在的需求和技能。

它一般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的训练有一个真实而简单的语境烘托。

在课中,教师们采用游戏问答等形式,利用教学图片来进行操练,能涉及到有意义性操练,但还不够完美。

如一

(1)班的教师过分拘泥于自己的教学设计,涉及有意义性操练灵活度不够,教学经验缺乏;一(3)班的课在体现学生个别差异的培养上有所欠缺;五

(2)班的课如能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的话,则效果会更好。

第三个环节是新语言材料的输出过程,这一过程强调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在语言环境中使学生能完成交际性活动任务。

它注重教学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综合能力。

其教学手段与有意义性操练过程相仿。

在课堂中,三位老师均安排了游戏、竞赛、讨论后写出规则等活动,激发学生灵活运用新知识,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得到训练和提高。

总之,在课堂练习设计中,三位教师都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知识呈螺旋性上升的态势,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新知识,并能学以致用,使语言真正成为交际的工具。

此外,还注意了创设情境,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练习的设计也较为科学、合理;教学内容内浅入深,层次由低到高;勤练习、多反馈,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六)课堂情景分析

牛津教材是一套较为适应新时期的优秀教材,教师们能正确认识、处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理解把握教材能力较强。

课中,学生参与面很广,思维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宽松,语言氛围浓厚,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学习积极性较高。

三、反思与建议

上海市二期课改课程目标指出英语学科的教学总原则是:

“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品德、情感、意志和审美的综合素养。

”对照我们的教学能力、观念,结合本次教学实验的实际与研究,我们提供以下教学建议,仅供大家参考讨论。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原则的运用。

教学中,我们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性差异。

注重语法交际性原则,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造情境,大量实践,提高能力;注重语言文化性原则,培养学生具有多元化的意识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重视英语和其他学科的整合,课内外结合,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加大英语信息的输入量,注重习得与学得并举的原则,体验感悟、习得语言,形成多渠道、多格局、多元化的教学新局面。

2、结合学生实际,从兴趣出发,提高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年龄低,注意力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优势;再加上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易感兴趣;也敢于表现自己,乐于参与各种教学活动。

因此,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应结合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3、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多样化,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英语课程设置有长短之分,有大小班之分,但我们学校大班化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为了减少这种负面影响,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发挥个人特点、风格,尽可能创设情境,做到机械性操练与情景训练相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听说训练与书面训练相结合,使语言学习平衡发展。

4、注意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与技术,促进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有不少的教学资源与场所可供我们选择。

如语音室、图书馆、录像资料、信息网络等,如能恰当运用这些教学资源,对于英语教学是一种很大的促进,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自我学习,实现外语教学的情景化、功能化、生活化和交际化。

5、培养学习习惯,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人才,而基础教育的改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成为会学习的学习者,而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接收者。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其特殊性,其语言词汇量大,语法现象复杂,非要下苦功夫、用巧方法不可。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法指导,在各项言语技能训练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同时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又是一个磨练的过程,让学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使英语真正成为现代人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工具。

6、对本次课堂提问的反思与建议。

本次课堂实验研究的重点在于课堂提问,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常用、最直接的方法。

有效地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言语技能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成功教学的基础。

反之,课堂效率则不会很高。

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以及学生回答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了解其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教学行为。

综合本次三堂教学实录,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提问要适合学生实际,提问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原有知识水平。

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范畴内,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提问时要难易适度,采用一般问题与重点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某些难题上给予适当的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解答。

(2)提问要有一定的技巧。

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创设宽松和谐的英语氛围,运用手势、音调、音量停顿、静默等方法,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尊重学生,并注意尽量避免一些重复性问题,或重复自己和学生问题的举措,以免引起学生思维混乱或中断。

(3)采用巧妙的理答策略。

教师在听取学生回答时,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专注的神情,对于学生的回答应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可通过口头表扬、物质奖励、表情和眼神等鼓励学生继续回答,对某些问题的回答给予适当的提示和补充,或追问,让其进一步思考,拓展回答成果,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敢于发言,有所进步。

总之,“学起于思而源于疑”,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不断反思探索,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活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