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j7电液转辙机维护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4395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yj7电液转辙机维护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zyj7电液转辙机维护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zyj7电液转辙机维护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zyj7电液转辙机维护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zyj7电液转辙机维护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yj7电液转辙机维护讲义.docx

《zyj7电液转辙机维护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yj7电液转辙机维护讲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zyj7电液转辙机维护讲义.docx

zyj7电液转辙机维护讲义

ZYJ7电液转辙机维护讲义

一、组成及构造

1、ZYJ7转辙机的构造及部件名称¨¨¨¨¨¨¨¨¨¨¨¨¨2

2、SH6的构造及部件名称¨¨¨¨¨¨¨¨¨¨¨¨¨¨¨¨2

3、外锁闭装置构造及部件名称¨¨¨¨¨¨¨¨¨¨¨¨¨¨5

二、ZYJ7电液转辙机日常维护、集中检修重点容方法¨¨¨¨¨7

三、ZYJ7电液转辙机控制电路¨¨¨¨¨¨¨¨¨¨¨¨¨¨¨16

四、ZYJ7电液转辙机电路故障处理案例¨¨¨¨¨¨¨¨¨¨¨20

一、电液转辙机的组成及构造

1、ZYJ7转辙机的构造及部件名称

2、SH6转换锁闭器的构造及部件名称

3、外锁闭装置构造及部件名称

4、外锁闭装置详细示意图

5.外锁闭道岔整体安装图〔两机牵引〕

二、ZYJ7电液转辙机日常维护、集中检修重点容、标准及方法

〔一〕、ZYJ7电液转辙机日常维护容

1、设备无外界干扰和异状,斥离轨和根本轨之间无异物,各部绝缘无破损.外锁闭道岔安装装置绝缘包含以下几局部:

①上检测杆绝缘②下检测杆绝缘③锁闭杆连接绝缘④动作连接铁绝缘⑤表示杆连接绝缘。

绝缘不良造成的后果,从现场维修中已经发现的有,因绝缘不良造成牵引电流单轨条进入液压转辙机后,烧损液压转辙机油管问题;其次造成轨道电路故障。

为此前期针对锁钩挡板螺栓及尖轨连接铁销轴安装错误,容易造成轨道电路故障等问题,段上专门下发的任务书,要求进展检查调整。

如以以下图所示错误的装配情况。

2、道岔密贴状态良好,尖轨、根本轨、心轨和翼轨的竖边局部无肥边,与滑床板接触良好,无掉扳现象。

滑床板底部偏心轮高度安装适中,防跳轮与尖轨不摩卡,根本轨钉字与尖轨间隙安装良好,无顶死现象。

3、检查转换设备及安装外锁的紧固件、开口销、连接销、连接轴压扳,锁闭杆、表示杆防松螺母,紧固良好,无松动,各滑动面和连接销处应注油。

4、油路系统各密封部无渗油现象,机清洁,观察整机在转换过程中无异声,检查锁闭杆、表示杆缺口符合要求,道岔开口正确无反弹、卡阻,表示良好;油量、油压、附合标准,动静接点防尘板安装结实。

5、ZYJ7型电液转辙机和SH6型转换锁闭器应在以下部位注入航空润滑油脂"锁块与推板之间;锁块与锁闭铁之间;滚轮与动作板和速动片之间。

6、检查第一、第二牵引点之间的油管连接应顺直,接头密封紧固不漏油,油管固定结实,在两端出入处防护良好,不与钢铁件棱角相磨,且不应由于列车通过上、下振动而受力。

〔油管受力会造成接头处断裂〕

7、检查机配线,连接有无松动,遮断器是否灵活,深度适中〔现场多数道岔遮断器接点调整深度过深,造成动接点环在静接点片环的肚子中,接触压力不够〕机盖密封是否良好,并更换锈蚀易损件。

8、惯性轮作用良好。

〔二〕集中检修重点容、方法

A、转辙机机外局部:

1、外锁闭框及钩锁

⑴应定期油润并保持清洁。

锁钩解锁是利用自身重力绕锁钩销轴落下来实现,如果钩锁与锁框及销轴等活动部位不油润或清洁〔如钩框间有沙粒等〕,刚钩锁落下的阻力就增大,锁钩下落不到位,极易造成钩锁不落槽,道岔不解锁的故障,日常养护时应保证每星期对各活动部位清扫加油两次及雨后迅速补加油,以保证钩锁顺利解锁及减少附加转换阻力。

⑵调整

锁钩的调整:

锁钩不能太紧或太松,必须有活动余量,过死易造成道岔不能正常解锁,解锁阻力过大,锁勾太活容易造成道岔假密贴。

钩锁框与锁钩斜面间隙0-0.2mm。

锁钩调整过紧会使道岔锁闭和解锁过程困难,易造成不锁闭或不解锁的故障。

密贴过松会造成岔尖与根本轨有4mm间隙,道岔仍能给出表示,使机械锁闭失效,同时因密贴过松使带动板与滚轮间隙减少,有可能在过车中断开道岔表示。

另外有可能造成道岔缺口发生变化,转换过程中造成卡口。

根据现场维修经历,针对锁钩松紧适度的调整,结合扳动试验做如下检查。

在道岔转换到位密贴的情况下,从尖轨尖端与根本轨的缝隙中插入小撬棍,向外撬动尖轨,使尖轨与根本轨能够撬出1mm的缝隙,此时为锁钩调整良好状态。

另外在对道岔进展检修检查时,因液压转辙机的液压性质,造成使用手摇把转换道岔时,无法人为感受道岔阻力的大与小,为此一定要使用2mm和4mm实验板进展试验。

保证尖轨处2mm锁闭,4mm不锁闭,二机牵引点处6mm不锁闭,依次来检验道岔密贴力的大小。

开程的调整:

通过对锁闭杆与动作杆连接铁前齿条的前后调整,到达对道岔开程的调整。

一般两个牵引点的外锁道岔使定反位一牵引点开口都处于160mm左右。

二牵引点开口都处于75mm左右。

现场日常维修中容易发生因开程不均,造成道岔一侧不密贴,另一侧密贴紧的问题,此时必须先对开程进展调整,后在进展密贴调整,不得一味的进展增加密贴调整片后减少密贴调整片来解决问题,最终造成道岔转换卡阻等问题。

2、各杆件

⑴由于道岔是通过独立的长、短表示杆与机的定反位表示杆连接的,在安装杆件或调试道岔缺口时,紧固外长表示杆很容易造成相应的表示杆水平翻转,使本应在垂直方向根本密贴的两表示杆在上端或下端出现口,在道岔转换时出现表示杆与转辙机机体方孔套磨卡,增加了附加转换阻力,造成设备故障,可见影响之大。

现场调试时应控制口不大于0.5mm。

用扳手卡住外表示杆与尖轨连接处顺水平翻转的反方向用力,即可消除口。

⑵确保锁闭框与锁闭杆不磨卡。

锁闭框与锁闭杆磨卡道岔转换阻力就要增大,要保证不磨卡,就必须保证两根本轨锁闭框中线与外锁闭杆的中线在垂直方向重合,否则在转辙机的动力作用下就会使两根本轨锁闭框与外锁闭杆侧边磨卡,道岔附加转换阻力急剧加大,使道岔不能正常转换。

观察道岔转换过程中锁闭框与外锁闭杆是否磨卡,发现磨卡就应松开两边锁闭框固定螺栓,来回操纵几遍道岔,利用外锁闭杆来回动作纠正锁闭框位置,再人工微调锁闭框位置,确保道岔转换过程中锁闭框与外锁闭杆不磨卡。

另外,道岔转换过程尖轨绕跟部作扇形运动,如果转辙机动作杆与外锁动作杆连接过紧不能活动,在转换过程中外锁动作杆不能适应扇形运动就必然造成转换过程中锁闭框与锁闭杆磨卡,使道岔转换阻力增大,极易造成道岔转换不到位故障。

因为钢轨对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钢轨的热胀冷缩及车轮碾压钢轨的起伏,造成锁框位置发生变化,容易造成锁钩与锁框的磨蹭,造成锁钩解锁时自由落体运动失效,导致道岔转换不解锁。

为此,现场要定期对外锁闭道岔锁框进展顺框检查。

所谓的顺框检查,实际就是上述所说的,观察道岔转换过程中锁闭框与外锁闭杆两侧的间距,看是否磨卡,发现磨卡或间距偏差较大时,就应松开两边锁闭框固定螺栓,来回操纵几遍道岔,利用外锁闭杆来回动作纠正锁闭框位置,再人工微调锁闭框位置〔用铁锤敲打锁框位置〕,确保道岔转换过程中锁闭框与外锁闭杆不磨卡。

4、定位螺栓

定位螺栓见附图一。

检修中必须保证定位螺栓紧固,定位螺栓松动,会造成锁闭杆串动移位,脱落。

导致锁钩跳动、不能正常锁闭。

5.结合部检查

⑴道岔安装不方正〔或位移〕,调整强度过大造成解锁困难或不解锁;托板式安装道岔,道岔的方与正和枕木密切相连。

枕木不方正,造成转辙机安装位置偏移,锁闭杆随即发生偏移,而此时钢轨位置不动,锁框位置不动,造成道岔锁闭杆与锁框产生角度偏差,严重锁闭杆磨蹭锁闭框造成道岔转换阻力加大,影响道岔转换。

检查方法:

一是用尺量,道岔安装枕木的间距一般为650mm〔枕木扣件螺栓中心间距〕

⑵偏心轮、防跳轮的检查。

偏心轮安装在滑床板上,道岔转换过程过偏心轮的转动减少尖轨转换阻力。

防跳轮是安装在滑床板上,用来防止斥离尖轨跳动的。

〔因为分动外锁闭道岔,尖轨是分别动作的,相互间不连接〕现场维修工作中往往容易无视对偏心轮和防跳轮的检查。

两侧尖轨底部滑床板上偏心轮的安装位置必须正确。

因未查到具体的数据支持,仅以个人现场维修经历来给大家讲说。

外锁闭道岔又称分动外锁闭道岔,尖轨根据转换过程分为密贴轨和斥离轨。

道岔静态时,一侧密贴轨与根本轨密贴,尖轨底部的偏心轮露出在尖轨外方,用手抚摸偏心轮,偏心轮转动自如,另一侧尖轨与根本轨在斥离状态,尖轨底部的偏心轮压在尖轨底部,偏心轮不能转动。

如偏心轮安装位置过于靠近根本轨方,造成密贴轨压住偏心轮,当列车通过时,造成尖轨跳动,锁钩起伏变化导致道岔转换不解锁问题,而调整安装位置过于靠近道心,道岔转换开场,偏心轮失去减少转换阻力的作用。

偏心轮的上下是可以调整的,轮子面调整的过高,一是造成道岔在转换过程中,增加了一个尖轨向上爬坡的阻力,现场表现为道岔转换时,尖轨爬上轮子面后随即下沉,尖轨起伏较大。

二是尖轨爬上轮子面后,造成斥离轨侧的尖轨抬高与防跳轮产生硬摩擦,当道岔再次转换时,尖轨被防跳轮卡主无法解锁。

日常检查时,对尖轨L性外表进展查看,是否有防跳轮与尖轨磨蹭的痕迹,正常情况下不因产生磨痕,如有磨痕要检查防跳轮的调整高度。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局部道岔偏心轮已损坏或被撤除,信号检修人员要及时与工务部门联系,配齐偏心轮。

工务人员现在也在调整偏心轮,日常维修中要做好相互沟通,不要盲目调整。

现场检查还发现,我们有些职工看到防跳轮与尖轨磨蹭的痕迹,便随意将防跳轮位置进展调整,造成防跳轮与根本轨面间隙增大,失去防跳作用。

外锁闭道岔尖轨是不能跳动的,尖轨的跳动会造成道岔锁钩在锁框的跳动,金属磨卡致使道岔转换卡阻。

B.转辙机机局部:

1.惯性轮

惯性轮的作用就是电转机转换到位后防止电机倒转,电机为什么会倒转,如:

电机正转时油泵向动作定位油缸一端输送液压油,当动作油缸到位后动接点切断启动电路,这时进入油管的液压油依然处于高压状态下电机突然停转,液压油要返回油箱,在返回油箱的途中要经过油泵推动油泵反转,然后油泵带动电机反转,就在这时向正转的惯性轮应缓速解锁阻止电机反转停下,因此惯性轮缺油或卡死,不能阻止电机反转,惯性轮也跟随反转,产生惯性使定位一侧液压油向反位油缸输送造成油缸后退,这就是由于惯性轮缺油导致的作用不良。

造成掉表示原因有二个,一是惯性轮卡阻;二是惯性轮轴芯缺油。

惯性轮应动作灵活,检测方法:

用手拨动惯性轮,惯性轮能有三圈以上空转,这是正常现象,假设惯性轮跟随电机转子转动属卡阻现象,应按周期进展注油。

2、锁闭铁闭间隙为0。

因为锁闭铁与锁块有间隙,造成密贴轨反弹掉表示,发现转辙机锁有间隙要及时调整。

调整方法如下:

松开锁闭杆齿条连接铁将动作杆向机推动调整为零。

3、油标尺

液压油应保证处于油标上限

4、防止油缸导杆两头光六角20螺帽松动

油缸导杆两头光六角20螺帽一旦松动〔油缸油压发生变化〕,道岔转换到位后,就会造成机速动板偏移,速动板偏移后会挤掉速动板与速动滚轮2mm间隙,最后将速动滚轮托起断开表示。

5、油路

电液转辙机在正常工作,一般情况对小漏油现象不易观察、判断,小漏油的故障判断方法:

把正常转换的道岔夹上4mm故障试验铁板,这时油压就会升高到11-12Mpa再去查找漏油现象,判断时重点是各部接头、油泵螺丝和连接油管等,如果是漏油就不难发现,假设漏油、采取措施、拧紧各部螺丝。

紧固各接口件时,切忌用300mm的活口扳手,应用单头扳手来紧固,而且力度适中。

液压油的保管及使用:

液压油对水的敏感性极强,试验发现,500ml的液压油注入30mml的水,用手剧烈摇动10秒,液压油即可乳化。

液压油乳化后变为牛奶一样发微红颜色,掺入水越多,乳化越严重,颜色越发白。

液压油一旦乳化,其分子构造发生变化,当给予一定压力时,其液压传动性能即可发生变化,导致道岔无常转换。

去年汪水塘站2*道岔故障就是油脂乳化。

防止液压油乳化的关键在于日常对油脂的保管,每次加完油后因及时将油桶盖拧紧,注油器日常使用后及时放置到材料架上;使用专用的油桶存放液压油;室外加油时不要使用矿泉水、饮料瓶类倒接油脂等。

液压油乳化的检查:

检修道岔时需要进展溢流压力测试,每次测试完后当松开压力表连接头是,从测试孔会溢出液压油,观察油脂颜色是否为鲜红,有无发白情况。

如颜色发白必须对液压转辙机及转换锁闭器、油管进展全部更换,不得单件更换。

更换下道的设备不得再行上道使用,必须返厂分解清洗。

6、调整主副机动作同步

ZYJ7转辙机为提速道岔主机,副机为SH6锁闭器,副机的动力靠主机油管向副机供油,油量供给的大小靠调整主机的油量调节阀调整,当主机和副机油量供给不平衡时,会出现主机和副机不同步现象,有时造成道岔操不到位的故障。

解决方法:

先将油量调节阀调到底,再调上来4。

5圈,然后进展现场操纵试验确认,根本上可以解决主机和副机不同步的问题。

7、利用微机监测记录的道岔转换时间变化监视动作压力变化。

如果道岔阻力过大,ZYJ7需提供的动作压力就需相应增大,就必然造成道岔转换时间增长,因此通过微机监测查看1DQJ的吸起落下时间能间接反映转辙机动作压力情况,此时间为道岔转换时间与1DQJ缓放时间(标准为0.45秒)之和,经现场模拟增加道岔阻力来测试道岔的动作压力与道岔转换时间大概对应关系见下表:

动作压力〔Mpa〕

5

6

7.5

8.3

9

10

11.1

12

转换时间〔S〕

8.3

8.7

9.1

9.3

9.4

11

12.4

13

大量试验测试发现当道岔动作压力小于5.5Mpa时,道岔转换时间都小于9秒,通过每天定期查看道岔转换1DQJ吸起落下时间,就能反映出道岔状态,1DQJ吸起落下时间超过9秒就要对道岔进展检查,不用接压力表测试,就能根本实时反映道岔状态。

四、ZYJ7电液转辙机日常故障判断处理

ZYJ7电液转辙机故障类型:

可分为机械故障、油路故障、电气故障。

〔一〕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1、电机正常转动,油缸不动作

油箱严重缺油,应用专用注油器注入YH-10*航空液压油。

2、油缸动作而不到位

〔1〕油箱缺油,应注入YH-10*航空液压油。

〔2〕如果尖轨已密贴,则是

①机械卡阻,应去掉卡阻物;

②外锁闭器未调整好,应调整外锁闭器。

〔3〕如果尖轨没有密贴,则是

①机械或外锁闭器及道岔有卡阻物,应调整或去除卡阻物;

②电液转辙机溢流压力低,调整至标准值:

ZYJ7型电液转辙机的动作压力不大于9Mpa;

第一牵引点溢流压力调整至11--12MPa,不大于12.5Mpa,第二牵引点(心轨)溢流压力调整至9--10Mpa。

③道岔转换阻力超标应与工务进展整治道岔。

3、油缸到位,接点不转接

〔1〕锁闭柱或检查柱落不到锁闭杆或表示杆缺口,应采取的措施:

根据到位的尖轨与根本轨的间隙,增减锁闭铁与锁闭框的调整垫片;调整安装装置的长、短表示杆使密贴轨〔尖轨、心轨第一牵引点〕的锁闭柱与锁闭杆缺口间隙为2mm±0.5mm,密贴轨〔尖轨第二牵引点〕的检查栓与表示杆的缺口间隙为4mm±1.5mm;

手摇道岔往复动作检查缺口无误,道岔开口正确,定反位密贴良好后,拔出手摇把,合上遮断器。

电操道岔试验。

〔2〕锁闭柱或检查柱在固定座动作不灵活,应调整注油。

4、油缸到位,反弹断表示

〔1〕要确认油路系统是否有气,处理可按下所述方法进展:

用专用注油器将YH-10航空液压油由注油孔注入油箱至油标上限,翻开遮断器用手摇把使手摇电液转辙机转换数次,排掉系统中的空气〔排气方法:

松开油标螺栓,在手摇电机时反复数次松紧溢流阀,使空气从油箱中排出〕,同时检查油箱油量,补至油标上限。

〔2〕判定惯性轮是否失效的判断方法:

使电机轴不转,转动惯性轮检查是否锈蚀,可从弹簧孔处适量滴润滑油防止生锈。

〔3〕每日必须对电液道岔进展一次单操实验,消除油缸窜动而造成断表示。

5、挤脱的判断与恢复

〔1〕判断

①挤脱后SH6转换锁闭器应可靠切断表示电路。

②锁闭铁横向移动处于不对称状态,可加标记线,挤脱后便于判断。

③挤脱后,锁闭铁横向移动使挤脱块上移3mm。

〔2〕恢复

①手摇转辙机至道岔四开位置,使动作杆不受力。

②翻开铅封,松开调整螺母,注意不必拿下,只要使弹簧不受力即可〔挤脱力27.4--30.4N,所使用的碟簧片为环形碟簧片24片5套对装〕。

③用小棍或螺丝刀拔动副机锁闭铁至原位,使挤脱块落下后,拧紧调整螺母到原位即可。

④经挤脱后应对安装、外锁及转辙机检查确认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按规定提速道岔不允许挤岔。

6、电动正常,手摇转辙机不动

分析:

是油缸泄造成。

厂家更换油缸后恢复。

检修道岔时要手摇试验。

7、电机惯性轮轴向窜动

分析:

是电机轴惯性轮花键卡子折断。

更换花键卡子。

三、ZYJ7电液转辙机控制电路

1.本图为定位1、3排接点闭合接线。

假设定位为二四闭合,则:

1、将转辙机的电缆配线*2与*3、*4与*5穿插互换。

2、将整流匣倒换极性。

2.启动电路:

1、向定位启动*1、*2、*5。

2、向反位启动*1、*3、*4。

3.表示电路:

1、定位表示:

交流*2对*1、*2对*4有110V

直流*4+对*2-、*1+对*2有21V。

2、反位表示:

交流*3对*1、*3对*5有110V

直流*3+对*5-、*3+对*1-有21V

说明:

表示电路:

红线公用局部,绿线定位表示,黄线反位表示。

〔一〕、启动电路故障应急措施:

1、反复扳动原表示不灭,应换1DQJ,如不奏效,检查控制台CA常闭接点〔车务错误拉出该按钮造成单独锁闭较为常见〕。

2、扳动后原表示灯熄灭,停扳后原表示又恢复,一般为2DQJ不转极,应更换2DQJ

3、扳动后电流表指针最大,过30S自停,道岔夹异物或机械卡阻,应立即奔赴室外处理。

4、扳动时原表示熄灭,停顿扳动原表示不恢复,电流表瞬时摆动一下,可判断为缺相保护。

如在室应更换1DQJF〔注意不是1DQJ〕,如无效果应再换DQB〔断相保护器〕,检查启动熔丝是否断丝。

如道岔故障仍未恢复,应立即申请手摇把转换道岔〔注:

室应单操将二启动继电器2DQJ转至相关位置〕,奔赴室外现场。

室外应重点检查开闭器接点、遮断开关接触状态,没带仪表时,要立即对上述接点进展擦拭。

〔二〕表示电路故障应急措施:

1、测分线盘电压,定位测〔*1、*2〕反位测〔*1、*3〕有交流110v故障点在室外。

检查室外开闭器结点是否闭合、各闭合接点接触是否良好,要擦接点,拽配线,检查有无断线;无交流110V,故障在室,检查表示熔丝是否断丝及表示变压器有无输出电压。

2、表示继电器有交流电压无直流电压故障在室外整流匣局部〔包括R2电阻与其串联的接点〕;表示继电器电压正常〔直流20-24V〕,应更换表示继电器。

测试处所

交流

直流

*1*4+~*2-*3+~*5*1-

55~60V

21~22V

DBJ/FBJ的1-4线圈

55~60V

21~22V

R1

50~55V

20~21V

BD1-71-2

220V

BD1-73-4

110V

转换锁闭器的HZ241-2

55~60V

21~22V

〔三〕、断相保护器DBQ和保护继电器BHJ电路〔如图三〕

当三相电源缺相或三相负载断相时,为了保护三相电机不被烧坏,在道岔动作电路中设计了断相保护器电路,由断相保护器DBQ和保护继电器BHJ来实现。

⑴、由于道岔平时不动作,故断相保护器的3个变压器输入线圈中无电流通过,桥式整流堆也无直流输出,因此BHJ平时处于落下状态。

⑵、当道岔动作时,如果三相负载工作正常则3个变压器的输入线圈中有电流通过,在变压器Ⅱ次侧得到感应电压后,串联叠加送至桥式整流的交流输入端,经桥式整流后,得到直流电源,使BHJ励磁吸起。

⑶、当发生断相时,这一相的变压器Ⅰ次侧相当于开路,其阻抗为无穷大,而另两相电源由于三相中缺少一相,故负载电流值也将变小,相位也了生变化,与其对应的变压器Ⅱ次侧的感应电压的幅值及相位也发生变化,使3个变压器Ⅱ次侧串联叠加输出的电压很低,根本趋于零,故桥式整流堆的直流输出电压也根本为零,使BHJ落下,切断1DQJ的自闭电路,起断相保护作用。

⑷、新型的DBQ部设有智能检测装置,能检测到三相负载变压器Ⅰ次侧输入线圈中是否有电压,道岔正常转换时有光电指示,并通过记时电路开关控制DBQ的直流电源输出,如果道岔转换中途受阻13秒〔或30秒〕后使BHJ↓,保护三相电机不被烧坏,起到限时作用〔相当于TJ的功能〕。

〔四〕、电路的特点

⑴、定位表示和反位表示电路分别使用三条线来控制

①、定位用*1、*2、*5三线控制。

②、反位用*1、*3、*4三线控制。

③、控制电源相与相之间的电压为交流380V。

④、其中一相缺少时,该相与其它两相间交流电压220V左右。

⑵、定反位表示电路都必须检查三相电机的线圈是否良好。

⑶、表示继电器与整流二极管两者在表示电路中是并联关系,这与以前所学过的表示电路大不一样。

⑷、道岔在四开状态下,由于定反位启动电路都在接通状态,表示电路呈现短路状态,这与以往所学过的表示电路也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