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春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标准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4086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春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标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春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标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春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标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春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标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春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标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春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标准答案.docx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春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标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春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标准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春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标准答案.docx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春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标准答案

窗体顶端

1、在课程与教学变革模式中,以下属于“情境模式”的特点的是( )。

1.极为强调专家学者的作用

2.主张教师是积极创造的主体  

3.其通则包括非正式的个人接触

4.由“启动、实施、合作”三个阶段构成

2、在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中,以下处理方式属于正面激励策略的是( )。

1.强化情感因素  

2.慎用批评

3.发现并管理学生的对抗行为

4.常规-奖赏-处罚

3、在教学模式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模式被称为( )。

1.“探究式”教学模式  

2.“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3.范例教学模式

4.“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

4、( )是指学校范围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1.校内课程资源

2.校外课程资源  

3.自然课程资源

4.社会课程资源

5、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使教学设计方案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整个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1.开放性

2.多维性  

3.系统性

4.基本性

6、教学总目标的分项目标一般不包括( )。

1.实质性目标

2.阶段性目标  

3.发展性目标

4.教育性目标

7、课程与教学研究关注的实质性范畴是指( )。

1.使其目的和手段呈现政治和社会过程

2.课程与教学研究共同要素的本质、特征和价值  

3.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领域

4.教学案例等的设计与制作

8、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考虑的要素不包括( )。

1.家长的需要  

2.课程目标

3.社会发展的需要

4.学生的兴趣

9、校本课程开发具有( )的特点。

1.开放性

2.多维性

3.校本性

  

4.基本性

10、课程价值取向以( )为中介对教学目标产生重要影响。

1.教学媒介

2.教师

3.课程体系内诸多要素  

4.教学方法

11、1896年,( )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把当时的手工训练、新教学方法以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等因素融在一起。

1.约翰逊

2.杜威  

3.帕克赫斯特

4.华虚朋

12、以下哪一种观点不能描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1.大课程观

2.大教学观

3.相互作用观

4.媒体说  

13、以下属于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课堂教学交流管理的是( )。

1.集体促成纪律的管理

2.课堂外向问题管理

3.管理学生的课堂不良情绪

4.无效交流管理  

14、在教科书内容设计中,( )指在不同阶段上根据课程目标使教科书内容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重复出现。

1.学科逻辑

2.螺旋式组织  

3.直线式组织

4.纵向组织

15、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泰勒提出并阐述的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不包括( )。

1.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2.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3.这些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实际意义?

  

4.学校应该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16、以下属于课程的外在功能的是( )。

1.课程的文化功能  

2.课程的发展功能

3.课程的教育功能

4.课程的完善功能

17、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教学实践领域,苏联的教育学著作大量引介到国内,其中以凯洛夫主编的( )影响最为巨大。

1.《中学暂行规程(草案)》

2.《教育学》  

3.《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4.《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18、以下不属于英国学者奥利弗(Oliva.P.F.)在《发展课程》一书中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归纳是( )。

1.二元独立模式

2.同构模式  

3.包含模式

4.二元互动模式

19、以下不属于课程领导的特征的是( )。

1.共同参与性

2.民主平等性

3.合作探究性  

4.互动对话性

20、加涅学习理论的要点不包括( )

1.注意

2.反馈

3.记忆  

4.复诵

21、以下不属于目前学界认同的教学过程本质的特征是( )。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

2.教学过程只是教师的认识与实践过程  

3.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4.教学过程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

22、根据课程资源的性质差异,来源于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的课程资源通常属于( )。

1.校内课程资源

2.校外课程资源

3.自然课程资源

4.社会课程资源  

23、地方课程开发具有( )的特点。

1.地域性  

2.强制性

3.基础性

4.统一性

24、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是孔子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1.《论语》  

2.《大学》

3.《中庸》

4.《孟子》

25、课程的代表性定义为( )。

1.“计划”说  

2.“统一活动”说

3.“资料”说

4.“主体”说

判断题

26、预防性课堂教学管理是指当正常的课堂行为受到干扰时,教师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1.A.√

2.B.×  

27、课程变革的自下而上策略是指课程变革是由国家或地方的教育机构发起,学校中的各种因素应该与变革保持一致,否则变革将难以进行和维持。

变革方案由国家、地方或大学、实验室等其他机构提出,并向外传播出去。

1.A.√

2.B.×  

28、文献研究法是指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综合与整理的过程,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开展的有关文献的一种方法。

1.A.√  

2.B.×

29、班内个别教学是指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互动。

1.A.√  

2.B.×

30、学生学业成就的量化评价是指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1.A.√

2.B.×  

31、行动研究法是指身处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研究者、一线教师和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学者密切协作,以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或者独立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去的一种研究方法。

1.A.√  

2.B.×

32、课程实施是指通过协调课程实施中的诸多因素,将课程计划纳入到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同层次地落实课程计划的过程。

1.A.√  

2.B.×

33、课堂教学管理的中观层面主要是指以国家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宏观把握、规范与导向,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A.√

2.B.×  

34、情知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动态体系,由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两部分组成。

1.A.√  

2.B.×

35、近代西方课程已完全走出“文雅教育”的象牙塔,注重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1.A.√

2.B.×  

36、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是零散的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教育的手段主要是口耳相传以及观察模仿。

1.A.√  

2.B.×

37、在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囊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以及教学成效等方面的评价。

1.A.√  

2.B.×

38、教学的五要素说包括:

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媒体。

1.A.√  

2.B.×

39、课程设计是在“无”的背景下展开的活动,即是在尚未确定设置什么课程的背景下,始于“形成什么课程”的问题。

1.A.√

2.B.×  

40、秦统一中国时期在文献中出现了“课程”一词。

1.A.√

2.B.×  

41、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认为必须从可见的行为出发,通过观察和测量可见行为以及最终的结果来确定输入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1.A.√  

2.B.×

42、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即对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系统、课堂教学素养的评价。

1.A.√

2.B.×  

43、从外部角度来看,课程实施是一个上位概念,包括完成整个课程设计的所有环节;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下位概念。

1.A.√

2.B.×  

44、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培养受到重视,教育理论争鸣氛围浓厚,各民族教育大融合。

1.A.√  

2.B.×

45、范例教学模式主张选取蕴含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范例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认识到实践理解、掌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原理的模式。

1.A.√  

2.B.×

46、癸卯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于1922年颁布,随后逐渐建立起与癸卯学制相适应的各级各类学校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我国近代学校课程模式。

1.A.√

2.B.×  

47、校内课程资源指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1.A.√  

2.B.×

48、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是指以目标作为课程评价的核心与依据,根据预定的课程目标,通过系统地、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判断实际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课程目标及程度的过程。

1.A.√  

2.B.×

49、大教学观是指学者们从教学论的立场出发,将课程作为教学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专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管理等并列。

1.A.√  

2.B.×

50、课程变革趋势中的平衡性是指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各个方面不是孤立设计和进行的,而是发挥着整体的合力和功能。

1.A.√

2.B.×  

主观题

51、简述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

(1)课程资源开发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促进教师的精神、观念成长;有助于教师的技能发展;有助于教师知识的更新等。

(2)课程资源开发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有助于实现学生的“社会参与”;有助于学生角色的更新与适应(自主学习者、知识探究者、合作学习者、社会实践的积极参与者)等。

(3)课程资源开发能促进学校的发展:

有助于拓展学校的教育空间;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形成具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等。

52、简述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

(1)确定目标取向;

(2)确定目标内容;

(3)组织目标;

(4)表述目标。

53、简述叙事研究及其研究程序。

叙事研究是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通过运用或分析叙事材料来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并对故事现象或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

叙事研究的主要阶段为:

置身现场,走进故事;从现场到现场文本;撰写现场文本;从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撰写研究文本。

54、简述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1)课程与教学论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等各种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2)课程与教学论要研究课程与教学的条件。

课程与教学活动离不开基础条件的支持,这些条件包括课程与教学的宏观条件和微观条件。

(3)课程与教学论要研究课程与教学的操作。

课程与教学论要探讨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的程序、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模式、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领导与教学管理等。

55、简述课程与教学论的常用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56、简述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原则。

(1)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2)直线式与螺旋式相统一的原则。

(3)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相统一的原则。

57、简述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1)树立现代课程与教学观;

(2)科学阐释课程与教学问题;(3)升华课程与教学经验;(4)提高课程与教学质量;(5)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58、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试论述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

确定教学目标要注意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确定的目标要切实可行、具体清楚,能够真正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能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

(2)内容正确。

一方面是指教师讲授的内容、呈现的材料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另一方面是指教材的讲授、概念的定义、原理的分析是准确、有条理和符合逻辑的。

(3)方法恰当。

课堂上使用的方法应符合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特征,并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表达清晰易懂。

教师上课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言语流畅;明白易懂,知识讲解准确,规范与专业;板书规范,课件和多媒体使用合理有效。

(5)组织良好。

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节奏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能够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能够机智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

(6)积极性高。

教师和学生都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智力活动;整个课堂活动表现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积极发展。

59、举例论述教案编写的基本格式、原则与要求。

(1)教案的基本格式:

授课课题,授课时间,授课类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时安排,教学过程,布置作业,教学后记。

(2)编写教案时注意以下原则:

递进性原则,简洁性原则,完整性原则,新颖性原则。

(3)教案编写的要求:

编写教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

明确地制订教学目标,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修订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0、举例阐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阶段。

(1)准备阶段:

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目标,这是评价准备阶段的首要任务。

主要方法有预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具体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向学生反馈,都会因评价目标的不同而会有所区别。

(2)实施阶段:

要具体落实评价者制定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案,通过不同的方式收集评价信息资料的过程。

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传统的量化测验方式,也可以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书面测验、师生交流、档案袋法等。

(3)反馈阶段:

由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资料的分析和反馈两大环节组成。

在分析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资料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评价方法不同,所收集的资料也有很大的差异,其结果分析的方式也不相同。

评价的重要功能与价值就是通过将评价信息及时地反馈给有关人员,改进下一阶段的活动。

窗体底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