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上课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3972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上课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上课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上课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上课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上课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上课讲义.docx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上课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上课讲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上课讲义.docx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上课讲义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习题

一、选择题

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B.金田起义C.建立太平天国政权D.1853年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2.太平天国农民提出了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大同书》D.《均贫富制度》

3.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是因为()。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严重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是()。

A.《仁学》B.《资政新篇》C.《孔子改制考》D.《变法通议》

5.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安庆失陷B.天京事变C.洪秀全病逝D.天京陷落

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镇压太平天国C.抵抗外国侵略D.维护清朝统治

7.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张之洞B.冯桂芬C.曾国藩D.李鸿章

8.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是()。

A.“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B.“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C.“师夷长技以制夷”D.“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9.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

A.江南制造总局B.金陵机器局C.福州船政局D.湖北枪炮局

10.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造船厂——福州船政局的创立者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

11.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近代企业大多数采用的方式是()。

A.官办B.官督商办C.官商合办D.外商

12.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

A.福建水师B.北洋水师C.广东水师D.南洋水师

13.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B.工艺学堂C.福州船政学堂D.京师同文馆

14.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工艺学堂培养的专门人才包括()。

A.铁路、海军、电报、西医等B.铁路、海军、矿物、西医等

C.海军、电报、西医、中医等D.铁路、矿物、电报、西医等

15.近代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是()时期。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6.戊戌变法失败,其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只有一项被保留了下来,它是()。

A.京师大学堂B.开设经济特科C.提倡西学D.奖励创办报刊

17.“百日维新”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袁世凯的告密B.光绪帝被废C.顽固派的强大D.帝国主义的破坏

18.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始于()。

A.维新派与革命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9.“百日维新”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措施有()。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B.改革财政、编制预算结算C.裁汰冗员,撤并政府机构D.废除八股取士

20.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量级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签订了《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

A.是“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B.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C.与革命派进行论战D.率兵收复新疆

21.重卫生、反跪拜、剪辫易服、革除吸鸦片及妇女缠足等移风易俗之倡导,始于()。

A.林则徐B.洪秀全C.戊戌维新D.辛亥革命

22.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始于()。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百日维新D.洋务运动

23.维新领袖谭嗣同的代表作是()。

A.《日本变政考》B.《孔子改制考》C.《变法通议》D.《仁学》

24.马克思指出: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此观点可用于评价()。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D.新文化运动前期是指导思想

25.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各省书院改为()。

A.预备学校B.私塾C.高等学堂D.专业学会

26.戊戌维新运动时期,严复在天津主办的报纸是()。

A.《国闻报》B.《时务报》C.《京报》D.《大公报》

27.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B.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C.孙中山、梁启超、谭嗣同、严复D.孙中山、康有为、谭嗣同、严复

28.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中,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著作是()。

A.《仁学》B.《天演论》C.《孔子改制考》D.《日本变政考》

29.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的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的书籍是()。

A.《日本变政考》和《俄彼得变政记》等B.《俄彼得变政记》和《新学伪经考》等

C.《波兰分灭记》和《孔子改制考》等D.《日本变政考》和《变法通议》等

30.戊戌维新运动的中心目标是()。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B.挽救民族危亡、继续开展洋务运动

C.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继续开展洋务运动

31.与太平军作战的外国军队包括()。

A.“常胜军”、“哥萨克旅”B.“十字军、“哥萨克旅”C.“骑士团”、“十字军D.“常胜军”、“常捷军”

32.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中,设立了一些新式学堂,其中康有为创办的学堂是()。

A.长沙时务学堂B.广州万木草堂C.天津高等学堂D.大同学堂

33.下列对《资政新篇》的正确评价是()。

A.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B.具有封建主义色彩的方案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D.反映了中国人对土地需求的迫切愿望

34.在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近、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农民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

35.在戊戌维新宣传的政治方案中,()才是“治国之大经”。

A.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B.能变则全,不变则亡

C.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D.祖宗之法不可变

36.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B.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运动

C.地主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D.农民阶级爱国救亡运动

二、多项选择

1.1840年-1900年近代历次反侵略战略中英勇牺牲的爱国将领有()。

A.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B.致远舰号管带邓世昌

B.C.提督乐善(蒙古族)D.江南副都统海龄(满族)E.冯子材将军

2.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包括()。

A.无法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与社会改革方案

B.无法制止与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C.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D.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指导思想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B.兴办近代民用企业C.建立新式海军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E.孙中山

5.维新运动的中心目标是()。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B.挽救民族危亡C.发展资本主义D.继续开展洋务运动

6.下列对《资政新篇》的正确评价是()。

A.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B.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产物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D.反映了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7.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工艺学堂培养的专门人才包括()。

A.电报B.铁路C.海军D.矿物E.西医

8.天京事变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包括()。

A.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被提拔B.杨秀清、韦昌辉被杀

C.石达开出走D.洪仁玕开始总领朝政E.洪秀全病故

9.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的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的书籍是()。

A.《日本变政考》B.《俄彼得变政记》C.《波兰分灭记》

D.《欧游心影录》E.《新学伪经考》

10.与太平军作战的外国军队包括()。

A.“常胜军”B.“哥萨克旅”C.“十字军D.“常捷军”E.“骑士团”

三、材料分析题

1.以下是一组洋务运动时期的言论:

材料1

曾国藩说: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勤远略。

材料2

奕说:

“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患也。

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

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

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材料3

冯桂芬说: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富之术。

材料4

1872年,李鸿章通过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轮船招商局,规定该局平时运输官粮客货,战时装载援兵军火,在经营方面,除官款取息7厘、向朝廷“报效”之外,盈亏全归商人。

该局很快受到英、美轮船公司巨大压力,最后于1893年和英国在华两大轮船公司订立“齐价合同”,规定彼此停止竞争,共同垄断沿海和长江航运。

中法战争中,该局船只悬挂美国旗帜以避险。

请问:

(1)曾国藩所谓的“剿发捻”和“勤远略”分别指什么?

“剿发捻”:

镇压人民革命,即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勤远略”: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统治阶级解除外患。

(2)参考材料2.3,说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即:

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3)结合材料1.2.3,说明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何在?

为了购买好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以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4)结合材料4反映出洋务派所办企业的哪些问题?

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技术和人员等,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其管理是封建式,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2.洋务企业与洋务运动的破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伏查各国通商以来,火轮夹板日益增多,行驶又极迅速,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时可运官粮客货,有事时装载援兵军火,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且各口华商,因无官办章程,多将资本附入洋商轮船股内,尤非国体所宜。

臣即于是年夏间,商令道员朱其昂等酌拟轮船招商章程,设局招徕,俾华商原附洋商股本归并官局,购造轮船,运粮揽货以济公家之用,略分洋商之利。

缘此事本系创始,凡联络官商,招集股本,选买船只,雇用管驾,并於各口建立栈房码头,事体极为繁重,筹办极为艰难。

华商初犹观望,洋人又复嫉忌,往往跌价相争,非开诚布公坚持定见,不足以服众而自立。

该员绅等苦心经营,力任艰钜,竟底於放,频年叠加开拓,渐收利权。

计有自置轮船并承领闽厂轮船八号,现又添招股分,向英国续购两号,分往南北洋各海口及外洋日本吕宋新嘉坡等处贸易,叠次装运江浙漕粮。

上年秋间,承载铭军赴台湾,转运粮饷,源源接济,均能妥速无误。

从此中国轮船可期畅行,实为海防洋务一大关键,所裨於国计民生殊非浅鲜。

——李鸿章:

《轮船招商请奖折》,翦伯赞、郑天挺主编: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2:

谨按商局情弊,非改弦更张,难期振刷,用举一二,缮呈钧览:

一、用人之弊,失之太滥。

各局船栈,人浮於事,视太怡行不啻三倍,而得用者无多:

甚至首领要缺,委之庖代,如北栈管总、广州局总、各船之“总”,皆不在其事,但挂名分肥而已。

……此种人品,一得“总”,便引用亲朋,至二三十之多,以致船上好舱半为占去;而趾高气扬,睥睨他乡过客,尤为可恶!

二、分局之弊,失之太纵。

三、总局之弊,失之太浮。

举措无当,全凭私臆,有如南洋船只方苦亏耗,忽造致远拱北图南普济四艘,银五十一万两,更无望余利矣。

又添造广利富顺钢身快船两只,银四十余万两,不知是何用意?

四、帐目之弊,失之太浑。

不外四柱,有帐无实,而每年结帐又徒务虚名,纷然划抵,究难取信。

患在公私混乱,挪欠自如。

唐总办欠六七万,徐欠二万余,各司董所欠不等,殊与初定章程凡“有挪欠者立即撤退”之意相左。

此特其净欠者耳。

更有以烂贱股票押取局银至三十余万之多者!

——马良:

《改革招商局建议》,翦伯赞、郑天挺主编: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请思考: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企业为什么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企业多属于官督商办、官办和官商合办等,虽一度经营良好,促进了近代企业的发展。

但官员的身份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封建性的模式,企业经营具有许多弊端,如用人太滥,人浮于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企业内部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表现明显等等。

2.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封建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3.在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民族工业的再次兴起,这和洋务运动时期的民族工业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民族工业的再次兴起,这和洋务运动时期的民族工业相比,其优势:

其一,具有法律制度保障,而不再是官商管理;其二,具有全球化竞争的特性,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三,具有自己的科技水平,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等等。

可以围绕以上几点谈自己的体会。

3.以下是一组维新运动时期的言论:

材料1

张之洞说: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

”“无益者一:

将立议院欤?

中国士民至今安于固陋者尚多,环球之大势不知,国家之经制不晓,外国兴学、立政、练兵、制器之要不闻,即聚胶胶扰扰之人于一室,明者一,暗者百,游谈呓语,将焉用之?

且外国筹款等事重在下议院,立法等事重在上议院,故必家有中资者乃得举议员。

今华商素鲜巨资,华民又无远志,议及大举筹饷,必皆推委默息,议与不议等耳。

材料2

谭嗣同说: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材料3

严复说: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

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朴隶也。

请问:

(1)张之洞为何认为民权无益?

守旧派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反对任何一点与资产阶级相关的内容,如兴民权。

(2)参考材料2.3,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立场何在?

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3)结合材料1.2.3,说明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答案一、选择题1.B.2.A.3.C.4.B.5.B.6.D.7.B.8.B.9.A.10.C.

11.B.12.B.13.D.14.D.15.A.16.A.17.C.18.B.19.C.20.B.21.C.22.C.23.D.24.B.25.C.26.A.27.A.28.B.29.A.30.C.31.D.32.B.33.C.34.A.35.A.36.A.二、多选题

1.ABCD2.ABCD3.ABCD4.ABCD5.BC6.BCD7.ABDE8.BC9.ABC10.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