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3963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材料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大报告标准表述)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

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材料二:

农业的脆弱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其脆弱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收入增加缓慢,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

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对农业投入的减少,直接源于利益比较法则。

当某些政策倾向和外部环境对农民的利益造成损害时,农民就会采用减少投入、甚至撂荒的方式表示不满,由此导致粮食减产。

资源瓶颈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耕地仍然是发展农业的基本要素。

但是,中国有限的耕地却每年以上百万亩的速度急剧减少。

中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仅及世界平均数的1/4―1/5,可用于灌溉的水源日益减少。

农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农民由于负担沉重,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地产权制度上的缺陷所引发的短期行为,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向农地投资。

现有金融体系根本不把农民作为服务对象,农民即使有合理信贷需求也融资无门。

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越来越低,至使大量农用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村公共用品供给严重不足。

人力资源是发展农业的主体要素。

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但从结构上看,有知识、有文化、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市场流程的新型农民却数量有限,极为稀缺。

市场竞争考验着农业的今天和未来。

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于需求的约束使得卖粮难、卖果难、卖猪难、增产不增收构成对农业的新困扰。

农民既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疯狂竞争,也要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角逐。

分析:

一要推进城市化进程,将大批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减少农民对有限土地的压力;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加强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进一步加大;四要严格把关农田征用,保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五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六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七要稳定粮食收购价,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害,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

农民的贫困

1997-2000年,农民收入增幅急剧下降,1996年为9%,1997年为6.4%,1998年为4.7%,1999年为3.3%,2000年为2.1%。

1995年每亩农业纯收入为376元,而2000年下降为161元。

2001年以后增幅虽有回升,但仍在低水平徘徊。

去年取得6.8%增幅的好成绩后,继续保持难度很大。

农民增收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农民穷困既是农村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也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

农业长期不增收,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影响,农产品供求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不仅工业品的市场需求将受到制约,也会影响农民对农产品的消费支出,加剧农产品的卖难,令扩大内需方针难以真正落实;农民生活得不到持续改善,农村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危及社会安定;农民不能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最终实现。

农民收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缺少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

二是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产品的质量不适应消费需求,农业效益偏低。

三是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农村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村生态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改善。

分析:

农民为什么贫穷?

除了历史原因外,一是收入渠道比较窄,主要是种地和到城市打工;二是从二元化社会结构看,农民处于不平等的一极;三是忽视市场导致增产不增收。

因此,应当给予农民国民待遇,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让广大农民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应当加大投入,积极引导,拓宽市场,转变农业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应当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以科技带动农业增产增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材料四:

农民的卑微

从理论和法律地位上讲,农民是全体社会成员中具有平等地位的构成部分。

但是,农民的名义社会地位与实际社会地位相差甚远,农民在社会结构中的实际地位处于最低层。

现行的刚性户口管理制度对农民是极为不利的,把农民牢牢地拴在土地上,使农民的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

在严格的户口等级制中,农民处在宝塔式等级阶梯的最低层。

农民要想改变自己的户口性质,几乎是不可能的。

国有财产名义上是属于全民的,农民也是其所有者中的一员。

可事实上,农民对国有财产没有实际占有权和支配权,从国有财产的收益中分到的好处也很有限。

国家在奠定工业化基础的过程中,以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民那里取走了大量资金,农民为国家做出的真实贡献长期被掩盖了。

农民在财产关系上的这种不平等地位,是其社会地位整体低下的重要根源。

中国农民是极易遭受外部攻击和伤害的群体,农民的总体力量很单薄,不足以有效抵抗外来的伤害。

对农民的伤害主要有:

政策性伤害,如农业基建投资减少,取消或不兑现已公布的奖励政策,某些产品国家订购价格偏低等;交易性伤害,如收购农产品压价,残次农机具、假农药、假化肥卖给农民,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等;行政性伤害,如有些地方政府机构的少数干部,依仗权势横行乡里,巧取豪夺,大吃大喝,乱搞摊派,严重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分析:

完成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必须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公共用品使用等诸多领域,逐步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给予农民平等机会,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在解放农民的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材料五:

废止农业税

农业税作为国家的重要税种,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作为纳税人,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际,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

这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举措,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一大德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面取消农业税,并不等于农民负担问题完全解决了,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依然存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仍很繁重。

要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努力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

要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和规定,切实把减负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努力创新财政支农机制。

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更多地滋润农业,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农村,让公共财政的支出更多地惠及农民。

分析:

要深刻认识全面取消农业税的重大历史意义,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材料六: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劳动力市场的安全网,对保障劳动者的养老、就医等至关重要。

据统计,今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约为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1亿人,跨省就业的农民工约6000万人。

然而,在这个庞大的人群中,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

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目前仍与绝大多数农民工无缘。

农民工参保率低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参保的农民工纷纷退保现象,更加耐人寻味。

社保制度门槛高、转移难,导致农民工权益难以保障,是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的各项社会保障在计年限、缴费办法和待遇享受等方面,都是依据正规就业情况而定的,对农民工这种流动性大、范围广、劳动关系不稳定、工作岗位不确定、工作时间长短不一的特殊人群,缺乏制度设计和保障。

例如,山东农民到广东打工,在广东缴纳的社保金,根本无法转移到山东。

我国养老和医疗等主要社会保险制度被分割在2000多个统筹单位,各统筹单位之间政策不统一,养老保险关系也无法转移接续。

此外,在农村社保制度与城市社保制度无法接轨的情况下,农民工在城市内缴纳的社会保险,不能享受相应待遇。

对于回到户籍地就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社保,农民工当然要退。

值得警惕的是,不少地方政府也欢迎农民工退保。

政府通过行政力量让农民工参保,让地方社保基金更充足;而退保时,农民工并不能领回全部金额。

有人统计,广东省每名参保一年的农民工退保,就将向当地养老基金“贡献”1348元。

分析:

让农民工真正能老有所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针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面临的困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国家应建立适合不稳定就业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为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险。

第三,建立由国家、集体、农民三方负担的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村社会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接轨和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

第四,建立农民工应急救助机制。

材料七:

推进“三化”

解决“三农”问题,其根本措施在于推进“三化”,即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非农化”,农村的“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之所以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质状况,推动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提供服务等职能,它一头连市场,一头连着基地农户,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机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从而增强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是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方面可以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高效益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流动和聚集,带来结构效益。

另一方面其农副产品主要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的发展,可将小而分散的农业生产聚合成规模化经营,从而产生规模效益。

从现实看,阻碍农民增收和阻滞其摆脱弱势地位的因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一是劳动力需求因素。

我国不足1亿公顷耕地只能提供5千万个农户的劳动生产,劳动力供大于求,仅依靠农业增加就业来提高农民收入,难度太大。

二是农产品需求因素。

目前我国近8亿人生产农产品,共约5亿人消费商品农产品,可见农产品需求市场多么狭小。

需求拉力小,必然造成农产品商品率低,从而制约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因此,必须推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加速农民非农化进程,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当前我国最突出的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最重要的结构调整是城乡结构调整。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需求拉动乏力,与农村有效需求不足有很大关系。

我国农村消费群体大,但消费支出少;需求潜力大,但购买力低;市场空间大,但市场容量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大力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和向二、三产业转移。

小城镇的二、三产业,不仅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也是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扩大消费群体,扩展农村市场容量,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材料八: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换为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表示,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民和农业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

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说,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深受欢迎,效果明显,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

2006年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其他地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

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

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

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

内容包括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等。

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

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材料九:

三农问题与城市化

党中央提出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城市(镇)和农村是经济社会的两大组成部分,正确制定和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

农业生产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在农业自然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农民越多,人均可支配的农业自然资源量越少,农民的收入也就越难以提高。

只有大幅减少农民,农民收入才能增加。

而减少农民的根本途径就是进城,就是使大部分农民转变为市民。

二、农民大规模进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推动力,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标志。

农民大规模进城,不会危及农业安全,同时可以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

三、加快城市发展是统筹城乡的基础

首先,我国农村的不发展是因为城市的不发展。

城市吸纳农村人口、辐射带动农村的能力还不够强大。

其次,在城市化加速时期农村要素向城市聚集具有合理性。

可以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减少现代化成本。

再次,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将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四、加强对农村的支援要调整方向

一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三是支持农村医疗事业,特别是公共卫生的发展。

四是支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五是支持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支持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

五、给农民自主选择权是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基石

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前提条件,限制农民进城与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不相容。

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给农民以进城工作、居住、生活的自主权,让农民与市民享有平等权利和平等机会,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的进步。

 

材料十:

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支持“三农”投入力度  

   近年来,国家财政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财政工作的首要位置,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

   财政部统计显示,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上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增量和增幅也均高于2006年。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农民种粮收益,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以“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补贴制度,即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以2007年为例,全国粮食直接补贴总额达151亿元,农资综合直补总额从2006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76亿元,良种补贴资金从2002年的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5.7亿元,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从2004年的7亿元扩大到2007年的12亿元。

   为更好地减轻农民负担,我国还实行“四取消”为主要内容的减免税费政策,包括取消屠宰税、牧业税、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

此外,还取消了农村“三提五统”、农村教育集资等收费。

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农民减轻负担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

   中央财政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为农业丰收奠定基础。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1534万吨,增产146万吨,增长1.3%。

这是自1985年以来中国首次连续第四年夏粮丰收,也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一个好局。

   分析: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事实证明,中央进行农业税费改革,废止农业税,并对农民给予补贴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在推动农业发展和增强粮食安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为农业丰收奠定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很好的经济基础和政策基础。

 

专题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资源瓶颈。

我国农业人口多,可耕地少,土地分散到全国2亿多农户,过于精细而形不成规模,无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有限的耕地每年以上百万亩的速度急剧减少。

  

2、农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向农地投资。

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低,致使大量农用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3、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为农业税废止之后农民最大的投入部分,而粮食等农产品的收购价偏低,使得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4、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极易遭受外部攻击和伤害。

他们只能充当社会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而很少有可能影响社会利益的分配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倾斜。

5、生产力落后的历史因素以及城乡二元体制都阻碍了农村的发展。

中国农村近乎于天文数字的劳动力供给,是造成农民收入增幅缓慢的人口前提。

不减少农民,不减少农村人口,农民就不可能真正富裕起来。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有:

1、牢固树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分割的发展观,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树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观念,把城市和工业的振兴,把农村、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加以通盘考虑。

要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难以有效流动的障碍,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2、实现我国农村三大战略转型

一是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

从传统农业产业转向现代农业产业,既要发挥传统耕作技术的优势,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武装农业产业,大大增加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要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应通过专业性产业组织分工协作去完成,发挥分工优势,以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效益。

二是农村社会的战略转型。

城乡互动,良性转换,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有序地把一部分农村人口转化成非农产业人口。

通过教育、文化、科技、人员交流、产业联系、各种媒体的纽带和中介作用,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把农村演变到现代社会形态中来。

三是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

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公共用品使用、民主参与等诸多领域,完全可以逐步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在解放农民的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3、推行以吸纳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路线

必须改变策略,把以城市利益为导向的工业化路线改为城乡联动、有大量农民参与的工业化路线。

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业办厂,既可以在乡村办,也可以到城市办,取消各种歧视性的准入限制。

鼓励农民到工业部门就业,并最终改变农民的职业身份。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才能够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和谐。

 

“三农”问题

 

一、农民工问题

(一)、进城务工人员存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

1、一些地方在农民工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了许多不合理限制;

2、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

3、劳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有效保证;

4、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

5、社会基本保险普遍缺失。

(二)、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

1、许多人观念上有错误,以农民来定位“进城务工人员”; 

2、社会保障不完善。

(三)、对策:

1、解决好雇佣者对进城务工人员随意克扣工钱和拖欠工资等问题; 

2、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

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4、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

5、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  

6、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

二、拖欠民工工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总理关注引出“清欠风暴”

2003年10月产24日傍晚,重庆市云阳县龙泉村村民熊德明,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围了一大堆人,然后。

她见到一位她以前在电视上见过的“大人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在犹豫了一会后,熊德明告诉总理,现在农民收入主要靠打工,但她爱人李建明有2000多元钱的工钱已拖欠了一年,影响娃儿们交学费。

总理听后表示:

拖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

人群中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当天夜里11时,熊德明和丈夫拿到了拖欠的2240元务工工资。

2003年月日《中国政法报》发表了题为“如果不是总理过问”一文,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全国掀起了一场“清欠风暴”。

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不仅在个体和私营企业村在,在某些国有企业也相当严重。

(二)、问题的原因:

专家分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主要原因有五点:

1、一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一些房地产项目资金来源不落实,是造成拖欠的重要原因。

2、部分开发商资金不足,盲目立项、开工;

3、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导致总包单位无力垫资又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施工的恶性循环,进而造成民工工资的拖欠;

4、包工头为了自身利益多赚利润,故意拖欠;

5、包工头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民工投诉时缺乏法律依据;另外,不按时发工资也是造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民工工资拖欠的对策:

1、首先,充分认识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求。

2、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

(1)、应该建立一个认定拖欠民工工资的制度。

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民工拖欠工资管理条例》,而不是各地自搞一套;

(2)、要建立民工任职的资质人定,以此遏制我国由于民工进城没有管理造成的巨大浪费;

(3)、要建立劳动合约的认定制度,通过第三者公证,在法院打官司的时候就具有法律效力;

3、再次,要加强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增强其维权

三、农民增收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问题。

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