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的转运.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378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3.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患者的转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重症患者的转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重症患者的转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重症患者的转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重症患者的转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症患者的转运.ppt

《重症患者的转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患者的转运.ppt(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症患者的转运.ppt

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重症医学科张织雯,学习内容,什么是危重病患者?

生命体征不稳定昏迷、躁动抽搐气管内插管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药物,最安全的地方在哪里?

最安全的地方是在监护病房(ICU、EICU、NICU、CCU等)护士医生监测呼吸机输液泵各类抢救仪器,什么是转运,病人离开这些安全环境,转运到放射科、手术室或其他科室甚至其他医疗机构。

危重病人的转运是院内危重病人管理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运输”过程,其中包含着:

1.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和医疗意外;2.预先和转运过程的医疗干预活动。

危重病人转运-Why,诊断、治疗或转科等目的。

转运病人存在的风险,转运病人存在的风险-患者因素,病人本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病人烦躁不安导管意外滑脱治疗不能按时进行生命体征改变,转运病人存在的风险-医护人员,配置不足:

尤其是夜间的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危险性更大知识缺乏:

专业理论与技术水平不足,急救技术不熟练,对病情的分析评估及应急处理能力不强。

沟通不足:

未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导致患者在检查科室等候时间过长、接待不及时等,延误患者抢救与检查,引起患者不满。

转运前未充分进行沟通:

对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危重患者,未及时向家属告知风险或告知不全面,未履行签字手续。

未与接收科室详细交接:

到达病区后未与病区护士详细交接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用药、检查、管道等情况,未协助病区护士妥善处置患者。

转运病人存在的风险-设备方面,通气设备:

呼吸回路断开,呼吸囊漏气,密封不够,氧气源不足,电池不足。

转运病人存在的风险-设备方面,输注设备:

断开,电池不足,长度不够,输注架出现问题。

监护仪:

功能异常,电池不足,干扰,看不到屏幕。

负压系统:

无负压吸引或吸引力不够。

转运床:

不能通过转运途中的通道,不能固定必须的医疗设备。

转运病人存在的风险-其他方面,无经验的,未经过培训的勤务人员转运道路不平、距离各检查室路途遥远,通道狭窄,电梯忙。

危重病人转运指南,步骤1.Decision:

决定:

2.Planning:

计划:

3.Implementing:

实施:

4.MonitoringDuringtheTransport:

转运期间监测:

决定需要转运吗?

能否转运?

取决于转运利益与风险的综合评估。

转运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推荐意见1:

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必要的诊治,转运决策应充分权衡获益与风险。

什么情况不能转运,禁止转运心跳、呼吸停止。

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

计划转运方案?

对病人全面的评估及预处理。

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携带必备的药物和器械。

确定转运目的地,评估转运的距离和时间。

转运前的交流与合作、随从人员。

一.对病人全面的评估及预处理,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推荐意见5:

转运开始前应尽可能维持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并有针对性地对原发疾病进行处理。

转运计划-病情评估及预处理,呼吸系统评估呼吸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气道是否通畅,有无影响呼吸的危险因素是否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气管导管是否固定牢固:

有无误吸的可能预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高风险患者建立人工气道(不推荐使用喉罩),有气管插管的患者,出发前应标定气管插管深度并妥善固定适当的约束和镇静镇痛维持动脉氧分压(PaO2)6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转运前1小时停止胃肠营养输注,转运计划-病情评估及预处理,循环系统评估血压、心律、心率、中心静脉压有无活动性出血输液管路是否通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休克患者应两组以上静脉通道循环血量是否得到充足补充尿量如何预处理保持静脉通路通畅,转运前必须控制活动性出血等导致低血容量的病因,进行有效的液体复苏使用血管活性药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收缩压90mmHg,平均压65mmHg后方可转运,转运计划-病情评估及预处理,中枢神经系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有无颅骨骨折有无颅内压增高、剧烈烦躁预处理颅内高压病人检查前按医嘱使用脱水剂,尽量去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同时观察双侧瞳孔大小、是否对称、对光反射情况,转运计划-病情评估,创伤评估有无气胸胸腔内出血或腹腔内出血伤口引流液量、色、质检查出血部位是否包扎牢固及敷料渗血情况胸腔闭式引流者搬运前应暂夹闭胸腔引流管。

转运计划-病情评估,颈椎、肋骨、长骨及骨盆骨折等骨折部位牵引、固定是否有效对颈椎骨折的病人,使用颈托正确固定,保持脊柱稳定,对长骨骨折应行夹板固定,骨盆骨折的病人,观察固定器材是否松动,转运计划-病情评估及预处理,高热惊厥、癫痫可严重影响呼吸循环,转运前必须控制其发作并预防复发肠梗阻和机械通气患者需要放置鼻胃管使用利尿剂或转运时间较长的患者需要放置导尿管,引流液满者放空引流袋,并给予夹闭和妥善固定。

有精神症状,烦躁的病人,检查前按医嘱使用镇静剂,控制烦躁,妥善约束在转运前应确保患者的异常化验已得到处理记录外出前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采取的护理措施等、以便与外出过程中的病情变化进行对照,转运计划-病情评估,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家属的心理反应:

有无精神紧张不安、恐惧等只有正确系统的评估,才能预计途中可能出现的潜在性安全隐患,避免发生险情时毫无准备而无法实施有效措施,二.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设备,转运计划-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便携式心电监护仪/除颤仪,三.携带必备的药物和器械,转运计划-设备准备,容量充足的便携式供氧设备氧气瓶、氧气袋,减压阀,压力表,转运计划-设备准备,紧急情况下气道管理的设备和操作简易呼吸器、便携式吸引器,转运计划-设备准备,转运用的呼吸机可提供PEEP支持转运床能携带各项设备与担架系统匹配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推荐意见3:

重症患者的转运应使用符合要求的转运床。

滑板约束工具,转运计划-携带必备的药物,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推荐意见4:

重症患者的转运需配备监护治疗设备及抢救药品。

药品准备基本要求:

泵入的血管活性药镇静剂心肺复苏的药物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转运急救箱的管理制度,四.确定转运目的地,评估转运的距离和时间,转运计划-转运路线,确定转运目的地,评估转运的距离和时间。

选择最安全、快捷的路线,提前联系好转运电梯,熟知运送中能提供抢救设备的科室,以便紧急情况下就地抢救。

五.转运前的交流与合作、随从人员,转运计划-随从人员,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推荐意见2:

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完成。

转运人员至少有1名具备重症护理资格的护士,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必须由1名医师参与转运;转运人员应接受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人工气道建立、机械通气、休克救治、心律失常识别与处理等专业培训,能熟练操作转运设备。

必须指定1名转运人员作为转运过程的负责人,转运过程中的所有决策均应由该负责人员做出。

如果没有医师参加转运,必须指定1名医师作为紧急情况的联系人(此人通常就是决定转运患者的主管医师)。

患者到达接收科室医院后,应与接收人员进行全面交接。

如患者未移交(如行CT检查等),转运人员需要一直陪护患者直至返回病房。

转运计划-沟通,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推荐意见6:

转运前应与接收方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做好充分准备,以保证转运安全。

通知对方科室:

患者病情,所需的设备,到达的时间通知后勤务中心:

协助转运的工人,电梯的工作人员,告知等候时间及路线,保证绿色通道的通畅。

家属转运前应将转运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告知,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字。

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

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的生命,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例如挽救生命的紧急转运),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原则上要家属签字同意才能转运,回答以下问题,查漏补缺,运送这个病人有特别要求吗?

这些要求可以达到吗?

在运送途中气道、循环、药物支持安全吗?

各仪器设备功能良好吗?

氧气筒压力够吗?

准备接收的科室已被通知并已准备好接收你的病人了吗?

运送团队彻底明白他们的责任了吗?

你已经仔细考虑特别的运送情况吗?

转运的实施与监测,临转运前再次评估病人核对调整相应药物检查气道支持,各种导管的牢固与通畅,然后转运,实施,上好护栏,适当约束,保护患者肢体,运作要求平稳。

安全合适的体位:

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患侧,有颈椎损伤的病人带颈托固定。

保持头在前,上下坡时头在最高位。

医生、护士站在病人的头侧。

运送途中医护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防止慌乱,同时注意自身及职业防护。

监测,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正常,正常运转保证各管道固定,通畅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推荐意见7:

转运期间应提供必要的监测治疗措施,转运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原有监测治疗措施的连续性。

转运过程中出现危急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运送到最近楼层的病区就地抢救通知主管医生,做好抢救记录,转运实施-相关科室,相关科室相关科室接到电话,做好接收病人的准备,护送人员将病人运送到目的地后,与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安置病人,包括安置和摆放检查体位,固定导管、吸氧等。

转运实施-过床,安全过床过床前确定床的稳定性,床的高低是否适当搬动时ICU的护士是指挥者和组织者医护人员始终站在有管道的一侧保护管道和相应仪器设备过床后将床栏拉好,再次检查个管道连接是否牢固(如果是进行CT或MRI检查,注意双手的摆放,不要因为进仓造成损伤)设置的参数是否有改变体位的舒适度,交接与记录,与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安置病人,包括卧位、固定管道、吸氧等。

进行详细床边交接与记录,包括病历的交接,转运前后与途中的事情、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特殊治疗、初步诊断、各管道在位情况、液体出入量、皮肤情况、病人的心理状态、病人的贵重物品等,双方医护人员签名。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推荐意见8:

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情况及医疗行为需全程记录。

总结-安全转运的原则,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必要的设备和交通工具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病情全面监测稳定病情反复评估病情不间断的监护直接交接病历记录和审核,最重要的,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伤害!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