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工程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3718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运用工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汽车运用工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汽车运用工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汽车运用工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汽车运用工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运用工程1.docx

《汽车运用工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运用工程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运用工程1.docx

汽车运用工程1

 汽车运用工程I(汽车理论部分)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概述、汽车动力性指标、驱动力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动力性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了解汽车使用性能以及主要组成

2. 了解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

3.  掌握汽车驱动力的计算过程

教学重点

驱动力的计算、驱动力图

教学难点

驱动力、滚动阻力和质量换算系数的实质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运用工程I的研究内容

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及评价

(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汽车动力性

汽车驱动力

发动机转速特性

传动系效率

车轮半径以及三种半径之间的关系

驱动力图

汽车行驶总阻力

2学时

 板

参见电子讲稿(ppt)

 课

本堂课介绍了汽车使用性能、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以及汽车驱动力和汽车行驶总阻力。

应着重理解驱动力的概念与实际驱动汽车前进的力的区别,能够用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和传动系参数制作驱动图。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汽车动力性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行驶阻力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      了解各种行驶阻力的计算

2.      明确牵引力与切向力之间的关系

3.      了解空气阻力的组成

4.      了解坡道阻力的实质

5.      理解汽车质量换算系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迟滞损失现象、滚动阻力偶、汽车质量换算系数

教学难点

滚动阻力、汽车质量换算系数的理解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行驶阻力

滚动阻力

滚动阻力偶

弹性元件的迟滞损失

滚动阻力系数

滚动阻力系数的确定

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

空气阻力

空气阻力的组成

空气阻力系数

车身外形及趋势

坡道阻力

   坡道阻力定义

   坡度

   道路阻力系数

加速阻力

   汽车质量换算系数

   汽车行驶方程式

   汽车质量换算系数的推导

2学时

参见电子讲稿(ppt)

 

 

本堂课介绍了汽车行驶阻力的各个分量。

应着重理解滚动阻力偶、汽车质量换算系数,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明确汽车行驶方程式的结构和使用参数。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附着条件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      理解汽车驱动-附着条件

2.      附着的概念

4.      了解不同驱动形式的附着条件

教学重点

汽车的驱动——附着条件

教学难点

附着利用率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力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

   驱动条件

   附着条件

   附着力

   驱动附着条件

汽车附着力

   不同驱动形式与车轮地面法向力的关系

   附着利用率

2学时

 板

参见电子讲稿(ppt)

 课

本堂课介绍了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力,重点介绍了不同驱动形式与车轮地面法向力的关系。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      掌握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的制作方法

2.      掌握动力特性图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原理、动力特性原理

教学难点

三项性能的数值算法推导过程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及作用

   加速时间的推导

   加速距离的推导

最大爬坡度的推导

直接档最大爬坡度

动力特性图

   动力因数

   动力特性图

   动力特性图的应用

   附着利用率 

2学时

 板

参见电子讲稿(ppt)

 

 课

本堂课介绍了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的推导过程,要求掌握利用它们对汽车动力性进行评价。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汽车功率平衡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功率平衡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   掌握汽车功率平衡的原理

2.  了解汽车功率平衡图的应用

教学重点

汽车功率平衡原理

教学难点

后备功率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功率的平衡

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

   功率平衡图

   利用功率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功率利用情况

功率平衡图的应用

后备功率

2学时

 板

参见电子讲稿(ppt)

 

 课

本堂课介绍了汽车功率平衡图以及应用,读者应重点理解后备功率的概念,掌握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以及应用范围。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汽车燃料经济性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      了解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2.      掌握等速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计算方法

3.      了解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因素

教学重点

汽车燃料经济性计算

教学难点

计算过程的工程与国际单位换算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燃料经济性

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

  世界各国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方法

   等速百公里油耗

   综合性评价指标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计算

计算方法

功率的确定

燃料消耗率的确定

参数换算

油耗累加

2学时

 板

参见电子讲稿(ppt)

本堂课重点介绍了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计算过程的国际单位和工程单位的换算及利用。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计算(等速)。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燃料经济性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      了解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因素

2.      掌握最小燃油消耗特性的确定 

教学重点

燃油经济性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最小燃油消耗特性的确定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使用方面

行驶车速

   档位选择

   挂车应用

   维护与修理

       汽车结构方面

轻型化

发动机选装

传动系结构

负荷特性

最小燃油消耗特性

有级和无级变速器

汽车外形与轮胎 

2学时

参见电子讲稿(ppt)

 课

本堂课分析了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要求读者了解汽车传动系与最小燃油消耗特性的关系,掌握最小燃油消耗特性的确定。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汽车动力传动系参数的选定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动力系统参数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      了解汽车动力传动系参数对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2.      掌握动力传动系参数的确定方法

教学重点

动力传动系参数的确定

教学难点

档数和档位的确定

参考教材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动力传动系参数的确定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最高车速法

   比功率法

   类比法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基于后备功率的方法

   校验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根据最大爬坡度选择

利用最低稳定车速校验 

2学时

 板

参见电子讲稿(ppt)

 课

本堂课分析了发动机功率的确定方法、最小传动比和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方法,要求掌握综合考虑最大和最小传动比的选取原则。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汽车制动评价指标、受力分析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制动性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      了解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2.      掌握汽车制动的受力分析

教学重点

制动受力分析

教学难点

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和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制动性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各国的评价指标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地面制动力

制动器制动力

地面附着力

三力之间的关系

   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车轮运动的三个状态及过渡

   滑动率

   制动力系数

   峰值附着系数

   滑动附着系数

   三个系数的关系

   影响附着系数的因数

滑水现象

2学时

参见电子讲稿(ppt)

本堂课介绍了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重点讲解了汽车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读者应掌握车轮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和附着力之间的关系,只有车轮制动力和地面附着力均很大时,才能具有很好的制动效果;同时,要求读者掌握峰值附着系数、制动力系数和滑动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ABS的应用。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制动效能及恒定性、方向稳定性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制动性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了解汽车制动效能机器恒定性和制动的方向稳定性

2.熟悉汽车制动过程

3掌握方向稳定性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

制动距离分析、制动方向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方向稳定性的力学解释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制动效能机器稳定性

制动距离与减速度

滑动附着系数、峰值附着系数和制动系数的应用条件

制动距离分析

制动时间划分

驾驶员反映时间

制动器作用时间

制动距离的组成

制动距离的推导

制动效能恒定性

抗热衰退

抗水衰退

       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

跑偏(跑偏现象及力学分析)

侧滑(侧滑现象及力学分析)

制动器制动力

地面后轴侧滑与前轴丧失转向能力

   前轮抱死

   后轮抱死(后轮提前抱死一定时间)

   前后轮同时抱死

2学时

参见电子讲稿(ppt)

本堂课介绍了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重点讲解了汽车制动跑偏和侧滑的现象和实验分析以及力学分析,汽车制动跑偏和侧滑只有在后轮提前抱死且速度超过某值时,才会发生。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制动性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了解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关系

2.学会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关系曲线的制作

3掌握利用曲线、β线、r线、f线分析汽车在不同路面上的制动过程

教学重点

I曲线、β线、r线、f线和制动过程前后轴垂直载荷的变化

教学难点

利用I曲线、β线、r线、f线分析汽车在不同路面上的制动过程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前、后车轮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关系曲线

I曲线、β线、r线、f线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同步附着系数(I曲线、β线)

       利用I、β、r、f和

线对汽车制动过程进行分析

       利用附着系数与附着效率

制动强度

利用附着系数

附着效率

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

2学时

参见电子讲稿(ppt)

本堂课介绍了汽车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关系以及利用I曲线、β线、r线、f线分析汽车在不同路面上的制动过程。

要求读者掌握利用I曲线、β线、r线、f线分析汽车在不同路面上的制动过程。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概述、轮胎的侧偏特性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操纵稳定性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了解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内容

2.熟悉汽车轮胎的侧偏特性

3分析汽车轮胎侧偏特性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侧偏特性

教学难点

侧偏现象的无力解释、附着椭圆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操纵稳定性

概述

操纵稳定性的内容

车辆坐标系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相应

稳态转向特性

汽车瞬态相应特性

人车闭环系统

操纵稳定性的两种实验评价方法

轮胎的侧偏特性

   轮胎坐标系

   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力-侧偏角曲线

       侧偏力、侧偏现象

侧偏角、侧偏刚度

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扁平率

   附着椭圆

   滑水现象

回正力矩

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

2学时

参见电子讲稿(ppt)

 

 

本堂课介绍了操纵稳定性的内容、稳态转向特性、动态相应特性、轮胎侧偏特性。

读者应掌握轮胎的侧偏特性以及影响因素,熟悉三种稳态转向特性以及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相应特点。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与前轮角输入响应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操纵稳定性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了解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建立过程

2.掌握稳定性因数及其应用

3熟悉分析稳态转向特性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点

线性二自由度模型推导、稳定性因数

教学难点

线性二自由度简化和推导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操纵稳定性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

等速圆周运动

   稳态响应

   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

   几个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

       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

       转向半径之比

静态裕度系数

2学时

参见电子讲稿(ppt)

本堂课介绍了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稳态响应及其三种类型。

读者应掌握汽车稳态响应的三种表现类型以及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转向系的关系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操纵稳定性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了解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转向系的关系

教学重点

侧倾中心、弹性侧偏角、侧倾转向角、变形转向角

教学难点

悬架侧倾刚度、车厢侧倾角的推导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操纵稳定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转向系的关系

线汽车的侧倾

   车厢侧倾轴线

   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车厢的侧倾角

侧倾时刻垂直载荷在左右车轮上的重新分配

侧倾时车轮外倾角的变化

侧倾转向

变形转向

变形外倾

转向系与汽车横摆角速度稳态响应的关系

   杆系干涉

   转向系刚度与转向轮的变形转向 

2学时

参见电子讲稿(ppt)

本堂课介绍了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转向系的关系。

读者应了解汽车悬架和转向系对转向稳态响应的影响。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汽车平顺性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平顺性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      掌握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2.      了解汽车振动模型的简化

教学重点

人体对振动的响应

教学难点

汽车振动模型简化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平顺性

汽车振动系统描述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路面的统计特性

   路面功率谱

汽车振动系统简化概论

   7自由度模型

   车身单质量系统模型

   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模型

   人-座椅系统三自由度模型

2学时

参见电子讲稿(ppt)

本堂课介绍了汽车平顺性的基本内容,重点介绍了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读者应掌握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以及平顺性的两种评价方法。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汽车通过性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通过性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1.      掌握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

2.      了解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

教学难点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通过性

松软地面的无力性质简介

车辆挂钩牵引力简介

间隙失效及通过性几何参数

2学时

参见电子讲稿(ppt)

本堂课介绍了汽车通过性的基本内容,重点介绍了与汽车间隙失效有关的通过性几何参数。

要求读者了解汽车间隙失效与通过性几何参数的关系。

 

授课教师

许洪国

授课内容

汽车越障能力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汽车通过性

课   型

课堂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议)

教学目的

 了解汽车越过障碍、沟堑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

教学难点

 

参考教材

高延令·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备注

汽车通过性

汽车越过台阶、沟堑的能力

   4×2驱动

      前驱动

      后驱动

   4×4驱动

2学时

参见电子讲稿(ppt)

本堂课介绍了汽车通过性中的汽车越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