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2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3244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0002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50002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50002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50002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50002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0002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docx

《50002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002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0002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docx

50002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500020

参考学时:

60

学分:

5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程

 

2015年1月编

一、适用专业

适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年制中职5年制高职)。

二、开课时间

第1学期。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系所有专业方向的一门基础课程。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熟练进行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操作等,并培养其良好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习惯。

2、教学任务

主要针对各种办公文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等工作岗位的基本操作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实用办公软件等进行各种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和应用技巧。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4)培养按时、守时的软件交付观念。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表现、与人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训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6)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

7)培养学生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

3、专业能力目标

1)能配置符合工作需要的电脑操作环境;

2)能应用Word进行文字类工作的处理;

3)能应用Excel进行各种计算和数据处理;

4)能应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感较强的幻灯片;

5)能应用IE浏览和收集网络信息;

五、课程衔接

本课程为各个计算机专业进校的第一门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基本操作,对高中所学的计算机课程的继续和深入。

本课程与后续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都有紧密的联系,是计算机各个专业的基础,掌握好计算机的操作,才能为后续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学时数分配见表6.1所示

表6.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项目、情景)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习题学时

合计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8

2

Windows基础知识

4

4

3

文字处理

8

8

4

表格处理

8

5

演示文稿制作

4

4

6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

2

合计

34

26

百分比

57%

43%

100%

七、教学内容和进程

1、计算机基础知识

表7.1“计算机基础知识”

内容

1.认识微型计算机。

2.键盘操作。

3.汉字输入

学时

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应用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系统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指出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熟练输入中英文。

3.态度目标:

通过键盘操作训练,使学生苦练基本功,培养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敬业的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工作特点和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2.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及性能指标;

4.掌握计算机外部设备的连接及使用;

5.掌握正确的键盘输入指法,能用正确的指法熟练操作键盘;

6.掌握汉字输入法的安装;

7.掌握输入法的选用和切换,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

教学方法:

操作演示、课堂讨论、启发引导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等

考核与评价方式

1.指出微型计算机各主要硬件组成。

2.进行英文录入速度检测。

3.进行汉子录入速度检测。

教学辅助材料

软件:

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包

硬件:

多媒体机房(基本配置要求:

具有网络环境、1套投影设备、若干微机设备、交换机)

2、Windows基础知识

7.2“Windows基础知识”

内容

1.文件资源管理。

2.计算机管理。

学时

8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应用文件、文件夹、文件名、文件类型、目录、路径等知识。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重命名、删除等文件、磁盘管理功能,掌握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的方法,掌握任务栏的设置、显示器设置,能够设置计算机用户和密码,会进行碎片整理和系统还原等操作。

3.态度目标:

能够与教师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养成尊重教师、团结同学的良好品格,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

1.掌握Windows的启动与关闭,窗口的打开和关闭,对话框的操作,剪贴板的操作;

2.了解Windows的功能及特点,菜单栏、工具栏及开始菜单的组成,Windows界面组成,帮助信息的获取;

3.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重命名、删除等文件、磁盘管理功能;

4.理解文件、文件夹、文件名、文件类型、目录、路径的概念;

5.掌握运行和关闭程序的方法,掌握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的方法,掌握附件中记事本、写字板、画图等的使用;掌握任务栏的设置、输入法的添加与删除、显示器设置;

6.掌握计算机用户和密码的设置;

7.掌握碎片整理和系统还原等操作;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

教学方法:

案例、操作演示、课堂讨论、启发引导+上机实践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等

考核与评价方式

1.文件夹建立是否规范,文件归类操作是否正确。

2.用画图工具绘制的图形是否满足要求。

3.系统管理操作是否正确。

教学辅助材料

软件:

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包

硬件:

多媒体机房(基本配置要求:

具有网络环境、1套投影设备、若干微机设备、交换机)

3、文字处理

7.3“文字处理”

内容

1.文档的创建。

2.编辑文档。

3.处理现有文档。

4.文档的排版。

5.表格、图形

学时

16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应用Word排版、修饰等知识。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的创建、修饰文档,能够熟练地设置文档背景和水印等,能够熟练的创建长文档、设置页眉页脚、插入页码、插入分页符,能够熟练的插入图形或图片,能够熟练的输入与编辑表格、进行数据排序和计算。

3.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

1.了解Word的窗口组成;掌握Word的文档的新建、打开、保存、关闭文档等;

2.掌握Word文本输入、插入、改写和删除等操作;

3.掌握文本查找与替换及特殊符号的输入;

4.掌握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方法和技巧,实现图文混排;

5.掌握表格的创建、插入,编辑表格,表格数据的计算与排序,自动套用表格格式等操作;

6.掌握字符设定、段落设置、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设置;

7.掌握插入页码、编辑数学公式;

8.掌握分栏排版技术;

9.掌握使用模板、向导及样式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设置样式、应用多级标题,自动提取目录等方法;掌握文档的预览与打印。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

教学方法:

案例、操作演示、课堂讨论、启发引导+上机实践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等

考核与评价方式

熟练的创建、修饰文档,能够熟练地设置文档背景和水印等,能够熟练的创建长文档、设置页眉页脚、插入页码、插入分页符,能够熟练的插入图形或图片,能够熟练的输入与编辑表格、进行数据排序和计算。

教学辅助材料

软件:

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包

硬件:

多媒体机房(基本配置要求:

具有网络环境、1套投影设备、若干微机设备、交换机)

4、表格处理

7.4“表格处理”

内容

1.Excel的基本操作。

2.常用命令。

3.单元格编辑操作。

4.图表操作。

5.数据的计算。

6.数据筛选。

7.数据管理

学时

16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应用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知识、能应用公式和常用函数等知识。

2.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工作簿、工作表的基本操作(新建、打开、保存、重命名、关闭)掌握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填充、公式的输入及函数的应用方法.掌握图表的创建、修改和格式化设置;了解数据库与记录单的概念.掌握数据的排序、数据筛选和分类汇总的方法等;.掌握打印工作表的方法。

3.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

1.熟练掌握工作簿的基本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关闭)

2.熟练掌握工作表的操作(插入、删除、移动、复制、重命名)

3.掌握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填充、公式的输入及函数的应用方法

4.掌握“单元格”的操作(单元格及区域的选定、插入行/列、行高列宽的设置)。

5.掌握图表的创建修改格式化设置过程及步骤。

6.了解数据库与记录单的概念。

7.掌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方法。

8.掌握打印工作表的方法。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

教学方法:

案例、操作演示、课堂讨论、启发引导+上机实践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等

考核与评价方式

1.对表格的设计是否满足需要。

2.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3分析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4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否正确。

教学辅助材料

软件:

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包

硬件:

多媒体机房(基本配置要求:

具有网络环境、1套投影设备、若干微机设备、交换机)

5、演示文稿制作

7.5“演示文稿制作”

内容

1.制作电子贺卡任务。

2.公司庆典发布会演示文稿制作

学时

8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应用演示文稿、模板、母版、超链接等知识。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的进行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保存、关闭;会应用不同的“模板”、“版式”;能熟练的进行幻灯片的文本、图片、表格、图表及多媒体元素的插入与格式设置。

会使用“母版”对演示文稿各个部分的外观进行控制能够熟练的设置超链接、动作按钮、动画,能够熟练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效果.能够熟练的将演示文稿的打包输出等。

3.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

1.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保存、关闭。

2.会应用不同的“模板”、“版式”。

3.熟练掌握幻灯片的文本、图片、表格、图表及多媒体元素的插入与格式设置

4.掌握幻灯片插入、移动、复制和删除

5.熟悉演示文稿几种显示方式

6.会使用“母版”对演示文稿各个部分的外观进行控制。

7.掌握幻灯片中对象的动画设置

8.掌握幻灯片“动作按钮”和“超连点”的设置

9.掌握幻灯片切换与放映方式设置

10.熟悉演示文稿的打包输出过程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

教学方法:

案例、操作演示、课堂讨论、启发引导+上机实践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等

考核与评价方式

1.幻灯片是否符合设计意图,内容是否切合题意。

2.运用技术是否正确,技术含量如何。

3设计中颜色搭配、页面布局是否具有艺术性。

教学辅助材料

软件:

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包

硬件:

多媒体机房(基本配置要求:

具有网络环境、1套投影设备、若干微机设备、交换机)

6、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7.6“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内容

1.上网搜素信息。

2.收发电子邮件。

3.病毒防治。

学时

4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应用TCP/IP协议,IP地址、域名、Email、计算机安全防护等知识。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地上网查询有用的信息,能够熟练的下载和打印文件,会申请免费电子邮箱并收发电子邮件,会查杀计算机病毒。

3.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较强的自学和获取新知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

1.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

理解TCP/IP协议,IP地址、域名等概念;

2.掌握使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能够快速下载和打印文件的方法;

3.掌握使用IE浏览器快速打开网页、浏览、保存网页信息的方法;

4.掌握熟练设置IE默认页的方法,能够将常用的网页添加到收藏夹;

5.掌握申请免费电子邮箱和收发电子邮件等操作;

6.掌握查杀计算机病毒、在线升级计算机病毒库、熟练开启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测等功能;

7.掌握安装和使用防火墙的技术。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

教学方法:

案例、操作演示、课堂讨论、启发引导+上机实践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等

考核与评价方式

1.收集的信息是否满足需要。

2.设置的默认主页是否正确。

3.申请的免费电子邮箱是否可以使用。

4.是否可以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辅助材料

软件:

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包

硬件:

多媒体机房(基本配置要求:

具有网络环境、1套投影设备、若干微机设备、交换机)

7.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该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下,每个项目均采用边讲边练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典型的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重合同、守信用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教学手段

教学实施过程中,将要完成的教学项目按课程单元进行分解,在教学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采用边讲边练、学做合一。

1)示范教学

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操作性强的内容,充分运用教室示范演示的方法,以利于学生模仿。

可以使学生领会计算机操作要领,掌握操作技巧,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互动式实训教学

根据项目内容可采取“先讲后练”、“边讲边练”、“先练后讲”等方法,增加师生互动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资源。

充分利用校园网和internet,充分利用本课程网站和网上资源,可以在网上开展教学活动,包括网络课程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后复习、交互练习、课件下载、网上答疑等,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地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8.考核与评价

以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能力为指导思想,本课程考核与评价有两个方式进行考核:

考核评价方式一、课程考核

考核评价方式二、职业技能认证考试

(1)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过程中,按照每个学习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是每个学习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

(2)职业技能考核

国家一级B等级考试。

本课程中,每个学习项目均根据提交的成果、作业、平常表现及小组互评结果评定成绩、考核方式可采用计算机实操。

八、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见表8.1

8.1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项目

考核方法(下面的描述供参考)

比例(%)

态度纪律

(1)作业、测验、课堂回答问题、考勤、表现等综合评定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定

25%

项目技能

(1)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评评定

(2)可以根据任务完成的方法、创新、时间、质量、等方面评定,也可以由小组长和教师进行综合评定

25%

考试(笔试)

50%

操作(机试)

考试方式、组织形式、评分标准等

合计

100%

九、课程资源的选用

1、教材选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2010版书号:

ISBN978-7-80168-476-9

2、参考资料

国家一级B等级考试及相关资料;中国程序员:

3、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本课程要求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多媒体教室)完成,以实现“教、学、做”三位合一,同时要求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方便下发教学任务和收集学生课堂实践任务。

 

十、审核

专家组审核意见:

经审核,同意使用该课程标准。

 

签名:

李梅

2015年1月5日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

经审核,同意使用该课程标准。

签名:

曹炯清

2015年1月5日

院学术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

经审核,同意使用该课程标准。

签名:

严峥晖

2015年1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