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28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4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3.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3.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3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臭氧层空洞、酸雨和温室效应是人类所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

其中温室效应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加剧,从而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什么气体造成的()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臭氧D.一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3.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H2B.N2C.O2D.CO2

4.如图所示I~IV装置,可供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时选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II、III装置

B.实验室用固体锌粒和稀硫酸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时可选用I、IV装置,气体从b管口通入

C.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I、IV装置,气体从b管口通入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用II、III装置

5.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装置II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装置III、IV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D.装置V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

6.已知:

CuO+2C

2Cu+CO2↑。

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CuO和C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开始发生反应B.t1和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C.c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D.d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

8.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A.AB.BC.CD.D

9.如图所示,实验室里有一套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过氧化氢溶液,可以制取氧气

B.锥形瓶里加入大理石,分液漏斗里盛放稀硫酸,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C.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混合产生气泡时,立即开始收集气体

D.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实验台上

10.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

11.下列气体中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

A.SO2B.CO2C.N2D.CH4

1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

13.为了区分O2和CO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

B.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相同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14.碳单质存在形式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

下图中体现活性炭用途的是()

A.

B.

C.

D.

15.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图中能体现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

医疗B.

霓虹灯C.

人工降雨D.

高能燃料

二、填空题

16.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1)“低碳”中的“碳”指的是      。

A.碳元素B.碳单质

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2)下列做法与“低碳”理念无关的是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使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使用无磷洗衣粉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3)请举一例说明你在生活中倡导低碳的措施(不能与以上内容相同)      。

1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____(填序号)。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D.它们都溶于水

(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

_____________。

(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会用化学眼光看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知识后应有的素质。

结合下面材料填空。

材料:

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1)从化学物质类别看,CO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从应用化学用语角度,“CO燃烧”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

(3)从微观变化角度,“CO燃烧”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把下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19.下图A、B分别表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图中的小黑点均代表碳原子)。

(1)金刚石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金刚石和石墨的部分性质:

①切割玻璃的玻璃刀应该选用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做材料。

②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和性质推断,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结构

B.不同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不同

C.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D.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20.“碳”的世界丰富多彩。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表中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性。

三、实验与探究

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指出②、④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X  ,Y  。

(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需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标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可选用  ,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可选用  。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要制取并收集甲烷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依次是 。

2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请填空:

(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

23.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可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

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1)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2)判断木炭与氧化铜已经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4)用甲装置进行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而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2.【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时,既利用了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时,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做气体肥料,利用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将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生成其他物质,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3.【答案】D

【解析】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形成了温室效应,与氢气、氮气、氧气等无关。

4.【答案】D

【解析】因为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实验室制取氢气用的药品是固体与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的,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从b管进入,故B错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IV来收集时,应从a进入,C错误;过氧化氢溶液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D正确。

5.【答案】D

【解析】装置I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反应,A说法正确;装置II中长颈漏斗用于添加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B说法正确;装置III、IV都是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C说法正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说法不正确。

6.【答案】C

【解析】由图像可知,t1时各物质的质量开始发生变化,说明了反应开始发生,A说法正确;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不变,B说法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比可知,生成铜的质量要比二氧化碳的质量多,所以c为铜的质量,d应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c说法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d应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D说法正确。

7.【答案】D

【解析】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瓶子变瘪,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下层蜡烛先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石灰水变浑浊,能证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蜡烛熄灭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8.【答案】C

【解析】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因此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

9.【答案】A

【解析】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过氧化氢溶液;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不能选择稀硫酸,应选择稀盐酸;发生装置中的液体与固体混合,刚出现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这时开始收集的气体不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应该正放在桌面上。

10.【答案】C

【解析】C、CO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错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CO2会使温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而中毒;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11.【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

12.【答案】C

【解析】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C的解释不正确,其他各项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13.【答案】B

【解析】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