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H-1O-16Cl-35.5S-32Li-7K-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共4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川融化B.轮胎爆炸C.玻璃破碎D.食物腐烂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冰川融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轮胎爆炸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玻璃破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
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氮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对空气无污染,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符合题意;
D、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答案】D
【解析】
A.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气体,错误;B.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正确。
故选D。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气体验满B.
量筒读数
C.
倾倒液体D.
加入粉末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气体验满需将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不符合题意;
B、量筒读数需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不能俯视,故不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不符合题意;
D、加入粉末时,试管要平拿,纸槽要深入试管底,然后,慢慢竖起试管,故符合题意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详解】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不能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其它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说法正确。
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体温计内汞柱液面上升﹣一汞原子体积变大
C.金刚石坚硬,石墨质软﹣一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一﹣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缘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间隔变大,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C、金刚石和石跟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D、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分子B.原子C.质子D.电子
【答案】B
【解析】
化学变化中原子内的微粒不会分开,故最小的粒子是原子,故选B。
点睛: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从化学变化的实质可以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原子作为最小粒子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化学变化中;离开这个条件,原子还可以再分,就不是最小粒子。
9.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
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
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143B.原子序数为92
C.核外电子数为92D.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A不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则原子序数为92,故B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则核外电子数为92,故C正确;
D、铀是金字旁,则属于金属元素,故D正确。
故选A。
10.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故选A。
11.“
”和“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A不正确;
B、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B不正确;
C、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
D、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能是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12.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氯酸钾B.硬水C.黄铜D.臭氧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B、硬水中有较多量的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臭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氧化物可简记为:
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
13.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同的SO2和SO3,含有相同的( )
A.硫元素质量B.质量C.氧原子个数D.分子个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分子原子角度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因为每个氧原子质量都相同,故SO2与SO3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同则中氧原子个数就应该相等,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为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此题难度不大,注意化学中的计算题不要当做数学题进行计算,应该从化学的角度即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问题。
14.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分子种类④物质种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变化的实质
【详解】①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元素种类不会变,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③分子种类改变,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④物质种类改变,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故选D
【点睛】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5.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0
3
6
8
反应后质量/g
16
m
4
24
A.甲和丙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B.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是5:
1
D.甲、丙一定都是单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甲反应后质量减少,甲属于反应物,丙反应后质量减少,丙属于反应物,丁反应后,质量增加,丁属于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0-16)+(6-4)=(24-8),故m=3。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甲和丙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符合题意;
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是:
(30-16):
(6-4)=7:
1,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甲、丙都是反应物,但是不一定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16.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A.减少酒精的挥发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可燃物燃烧条件:
物质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详解】A、增大了酒精的挥发,故A不正确;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变,故B不正确;
C、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能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C不正确;
D、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能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增大酒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剧烈,故D正确。
故选D。
17.下列有关CO与CO2
叙述正确的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