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鹿头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2706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枣阳市鹿头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中学高一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

150分钟分值15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国宝级画家黄永玉大师在北京家中把一幅漫画赠与罗洗河,画上的人物憨态可掬,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与罗洗河颇有几分神似。

B.近一段时间,陕西绥德发生的那起耸人听闻的校长因找县长签字被拘事件,因媒体的及时参与得以圆满解决。

C.为了繁荣我市的文化艺术生活,元旦期间,文化局将组织我市的绘画高手到全市各中学舞文弄墨,即兴创作,一展风彩。

D.中国航天紧紧瞄准世界最新科技,亦步亦趋紧跟世界航天发展新动向,所以“嫦娥”工程才得以圆满成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信息生产力依靠的是传统工业生产力不同的“无限性、增殖性、共享性”的信息资源,并为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后盾与基础。

B.净土健康产业自从启动以来,曲水县坚持生态农业、低碳农业、循环农业发展原则,积极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农牧民搭建增收平台。

C.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应用到社会领域,重塑价值观,汇聚正能量,提升和谐度,是社会转型期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理性呼唤。

D.云的概念基于层,层则分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磁盘等部分组成,每一层提供一类功能,从而让云计算可以成为像电力、电话服务一样的商品。

3.下面填入空白处的几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

,;。

①甚至不考虑其他什么范围存在

②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

③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

④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运动

⑤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得到提高的地位

⑥但是神要求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

A.①③④②⑥⑤B.④③①②⑥⑤

C.①③④⑤②⑥D.④③①⑤②⑥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后面练习。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

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

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

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

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

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

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

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

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

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

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活不成。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

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

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

道家好比是药店,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药,上药店。

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佛教是一个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使心灵得以净化。

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

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国哲学中得到解决。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告诉人们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

佛教主要是讲人死哲学。

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

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

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

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

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的形成。

4.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

求。

B.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C.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要“合”就会发生冲突,冲突化解了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5.“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A.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B.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仅靠一种学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C.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D.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

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一定要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的心态。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进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只有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本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顾毓琇:

文理融通学术泰斗誉满中西

110年前,无锡学前街一所书香老宅迎来了一个灵慧可爱的婴儿。

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这个婴儿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成就了与郭沫若、朱自清、钱钟书、徐悲鸿等大家齐名的声望,而他所诞生的那所老宅,也因他的俊敏与其家族的荣耀而独得“一门五博士,毓秀称翘楚”的美誉。

这美誉中的“毓秀”,正是他的名字——顾毓琇。

彼时,顾毓琇的家族在无锡可谓书香门第,名人辈出。

无锡顾氏乃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之后,家中祖母为秦观后裔,母亲则是王羲之的后裔,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这一家人“具有极优美之家风”。

顾毓琇的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反帝运动”、“抗日战争”……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也无时无刻不牵动着顾毓琇的心。

1929年他学成归国,在国内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

同时身为文人,他将满腔热情诉诸文学,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

“书生投笔从戎热,国土贡言献爆狂。

岂为揪杆争黑白,欲凫肝胆报炎黄。

”这是顾毓琇在抗日战争年代写下的诗句,言辞间充满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热忱的报国之心。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

“好男谁说不当兵,好女今朝亦请缨。

”“不辞石柱中流砥,宁别沙坪万里征。

”这些喷薄着性情与才华的诗句,无不凝固着诗人顾毓琇赤诚的爱国之心。

翻开顾毓琇的作品集,一首首诗词清雅、俊逸,无不流淌着他丰富的思想情感,渲染着他多姿的精神追求。

伴着诗词的唱和,音乐的世界里他亦留下了自己的足音。

精通音律的顾毓琇,在我国古典音乐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

日本音乐界对他极为称赞,称他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泰斗”。

顾毓琇对我国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有着十分精湛的研究。

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同时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

1940年,他走马上任国立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并很快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这是很专业的一个讲法。

这个建议经过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通过后得以施行。

受到笃信佛教的祖母影响,他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可能使人沦陷的虚荣时,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

而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曾撰写出版了《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行走世间一个世纪,顾毓琇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践行着人生的修行。

心与行的修行铸就着他的生命,使得他的道路越走越宽。

1950年,已伴随战乱的中国度过半生的顾毓琇做出了一个选择,应母校麻省理工学院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这一去竟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海外漂泊生活。

顾毓琇虽然身处国外,却一心挂念着祖国,在旅居美国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

1957年,他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到“重阳更比重山远”,他只能在梦里湖山寻觅遍,足见他的爱国思乡情切。

后来有人曾记载,就在他加入美国国籍以后两个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后不久,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他毅然决然地冒险飞回了中国。

其间辗转经过伦敦、香港,回到了阔别24年的故土。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也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

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海外,顾毓琇的形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渐渐淡出于国人的视线,所以提到这位旷世奇才,当下的大部分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

然而,作为一位曾经辛勤耕耘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没有忘记他。

“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

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

”这首满含崇敬之情的诗是顾毓琇的一位学生写给他的,这位学生就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

2002年9月9日,顾毓琇走完了他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

作为世纪老人,他堪称是一位文理通融、博学多才的传奇式人物。

海内外媒体称誉他是“电机权威、教育专家、文坛耆宿、桂冠诗人、话剧先驱、古乐泰斗、爱国老翁”,这28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他一生的风采和传奇。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

【相关链接】

顾毓琇(1902年12月24日-2002年9月9日),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

1927年,曾获得国际上素有电机与电子领域“诺贝尔奖”之誉的“蓝姆”金质奖章(LammerMedal)。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1929年,顾毓琇从美国学成归国以后,一面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一面用文字为民族呐喊,表

达自己的爱国之心。

B.顾毓琇一生都生活在中国的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让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而他的心也没有安宁过。

C.顾毓琇是明代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的后代,他的祖母是秦观后人,而母亲则是王羲之的后裔,他的家庭有着令人羡慕的优美家风。

D.1902年12月24日,顾毓琇诞生于无锡学前街的一所书香老宅,小时候就被认为是神童,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他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

E.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以后,顾毓琇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从此,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

8.顾毓琇被称为“旷世奇才”,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9.顾毓琇的人格魅力是他被人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人格魅力。

10.顾毓琇的人生经历与成就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8分)

 

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

(本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

元和初,进士擢第。

穆宗即位,帝召见,谓公权日:

“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

”即日拜右拾遗。

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上改容,知其笔谏也。

文宗即位,迁谏议大夫。

便殿对六学士,上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日:

“此衣濯者三矣。

”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日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濯之衣乃小节耳。

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帝谓之日:

“极知舍人不合作谏议,以卿言事有诤臣风彩授卿谏议大夫。

”翌日降制,以谏议知制诰,学士如故。

开成三年,转工部侍郎。

尝入对,上谓日:

“近日外议如何?

”公权对日:

“自郭日文镇节度,物议颇有臧否。

”帝日:

“日文是尚父之从子,太皇太后之季父,在官无过。

何事议论耶?

”公权日:

“以日文勋德,除镇攸宜。

人情论议者,言日文进二女入宫,用此除拜,此信乎?

”帝日:

“二女入宫参太后,非献也。

”公权日:

“瓜李之嫌,何以户晓?

”因引王硅谏太宗出庐江王妃故事,帝即令内使送二女还日文。

公权忠言匡益,皆此类也。

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

上都西明寺《金刚经碑》备有钟、王、欧、虞、褚、陆之体,尤为得意。

公权志耽书学,不能治生,为勋戚家碑板,遗岁时巨万,多为主藏竖海鸥、龙安所窃。

精《左氏传》《国语》《尚书》《毛诗》《庄子》。

每说一义,必诵数纸。

六年卒,赠太子太师,时年八十八。

(节选《旧唐书》)

1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改容,知其笔谏也改容:

改变仪容,动容

B.极知舍人不合作谏议合作:

适合担任

C.翌日降制,以谏议知制诰翌日:

第二天

D.物议颇有臧否物议:

众人的议论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留而问之/对日/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濯之衣/乃小节耳/

B.帝留而问之/对日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濯之衣/乃小节耳/

C.帝留而问之/对日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濯之衣乃/小节耳/

D.帝留/而问之对日/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濯之衣乃/小节耳/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权委婉讽谏,直言规劝。

他回答穆宗关于如何用笔才能尽善尽美的问题,使皇帝改容;别人赞扬文宗节俭的美德,他却理直气壮地规劝皇帝。

B.公权审察形势,忠心耿耿。

当众人对郭日文担任节度议论纷纷时,他如实告诉了皇帝议论的原因,并且劝诫皇帝应该避嫌,最终说服了皇帝。

C.公权书法刚劲清丽,得到皇帝的宠幸,但是不善于管理自己的生活。

皇帝每年给他大量的馈赠,大都被管家偷走。

D.公权专心书法,贯通经学。

他广泛阅览各家笔法,自成一家,《金刚经碑》是他的得意之作;喜好精通典籍,每解释一个意义,常写满好几篇纸。

14.把文段

(一)

(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

(2)因引王珪谏太宗出庐江王妃故事,帝即令内使送二女还日文。

公权忠言匡益,皆此类也。

 

四、诗歌鉴赏(题型注释)

(本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夜泊牛渚①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

①牛渚:

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

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②谢将军:

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谢尚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15.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16.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用哪些技巧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

 

五、默写(题型注释)

17.(本题6分)补写出下写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庄子和古蜀国君主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

(2)杜甫《登高》中由落叶想到宇宙的永恒、生命的旋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写急流和瀑布发出巨大声响、石块滚滚而下,山间响起雷鸣般的声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11分)

18.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5分)

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

一是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

只要做到这三点,① 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 ② 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 ③ 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④ 可能还有崇拜者,“天下谁人不识君”。

⑤人人皆可以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用骄傲。

19.(本题6分)下图是某人设计的猴年会意书法作品,请写出除英文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万事如意

丙申年

(1)构图要素(不超过50个字)

(2)寓意(不超过30个字):

七、作文(题型注释)

20.(本题60分)

仔细阅读下面文字,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人间到处是一片废墟。

有两个美国人,去访问一家住在地下室内的德国居民。

离开那里以后,两个人在路上谈起了观感。

甲问道:

“你看他们能重建家园吗?

”乙说:

“一定能。

”甲又问道:

“为什么回答得这么肯定?

”乙反问道:

“你看见他们在黑暗的地下室的桌子上放着什么吗?

”甲说:

“一瓶鲜花。

”乙于是说:

“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艰难的境地,还没有忘记鲜花,那他们一定能在这片废墟上重建家园。

 

参考答案

1.A

【解析】A(A跃然纸上:

形容描写或刻画得十分生动逼真。

B耸人听闻:

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此处与语境不符。

C舞文弄墨:

原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多用于贬义。

D亦步亦趋:

自己没主张,或

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含贬义

2.C

【解析】

试题分析:

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

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

此题需要逐项加以分析。

A.介词残缺,在“传统工业生产力”之前加上“和”;B.偷换主语,可将“净土健康产业”放在“自从”后面;D.句式杂糅,可去掉“组成”。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D

【解析】

试题分析:

④承接前面的“动物”,③①注意承接注意④中的“范围”,⑤②⑥三个句子中“神”这一陈述对象。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找到1——2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带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此题中④③①、⑤②⑥衔接紧密不能分开,并且④紧承前文,因此选D。

4.C

5.D

6.D

【解析】

4.C项错误在于,原文是说“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

生冲突。

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

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所谓‘和’,

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因此本项说法前提错误。

5.D项错误在于,“要素”指人的精神诉求,不是指学说;另外“三家都不可或缺”是指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信奉”。

6.A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之说;B项偷换概念,改变了范围,“中国固有的学问”比“儒道两家”大得多,另外“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说“主要是讲人生哲学”;C项概括失当,并非“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儒道两家即可互补,所谓“一张一弛”。

7.AC(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

8.①他是国际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曾获得“蓝姆”金质奖章;②他曾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旅美期间,还写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③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还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④他曾撰写出版《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9.①心怀赤子之心:

祖国处于混乱时期,他为祖国鼓舞呐喊;祖国处于和平时期,他为祖国的建设献计献策;②清醒认识人生:

面对虚荣时,他不为虚荣所累,做到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③一生走在追求的路上:

作为世纪老人,电机权威人士,他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成为文理融通的奇才。

(每点2分)

10.①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或者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容忽视;②个人的命运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要始终心怀祖国,与时俱进,这样人的追求才有动力;③个人爱好应该多样化,这样才能充实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④报国之路可能并不平坦,但是只要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就终将实现报国之志。

(既有自己的观点,也要联系文本材料;没有观点的,最多得4分;没有材料的,最多也是4分。

若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7.B.“一生都生活在生活在中国的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错,原文是“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

D.“小时候就被认为是神童”无中生有。

E.“从此”表述不准确,时间跨度较大,准确地说,应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手法的题目,考核点涉及到文章的局部信息、文章的主旨和手法的运用,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对读,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关于手法首先看手法概括的是否得当,然后看分析的是否合理,此题所有选项都考核文意,E考核手法,其中BDE对文意理解有误。

8.注意是分析的是被称为“旷世奇才“的具体体现,注意从原文中寻找传主的主要成就,“旷世”应该出突出的成就:

他是国际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曾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曾撰写出版《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此题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根据题干的要求明确答题的方向,题干要求是分析被称为“旷世奇才“的具体体现”,可见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结合全文,尤其不要丢掉“材料链接”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语句,尤其是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取关键的信息分条作答。

9.注意是分析的是传主的人格魅力,注意从原文中寻找主要事件然后概括品质,此题主要是心怀赤子之心、清醒认识人生、一生走在追求的路上。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此题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根据题干的要求明确答题的方向,题干要求分析传主的人格魅力,可见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结合全文,尤其不要丢掉“材料链接”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语句,尤其是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取关键的信息分条作答。

10.此题注意根据材料得到观点,然后明确观点后用材料论证。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