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2430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三字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三字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三字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三字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字经》教案.docx

《《三字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字经》教案.docx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

第一次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这部分《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若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并且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3、通过学习,感受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读、会背这两部分三字经的内容,使学生理解这两个部分三字经的含义,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放灯片放映《三字经》的重要性与学习的意义,学生观看歌曲视频。

二、《三字经》概述

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见很多孩子,背着一个很大的沉甸甸的书包,里边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印制精美,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纂,统一发放。

这是现代的孩子。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传统中国,孩子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教科书呢?

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

当然毫无疑问是有的,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启蒙教科书!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大量这样的教科书,比如说《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非常整齐的语句,比如四个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容易记诵,这样来教孩子们识字,来传达一些最基本的道理。

但是这些书,像刚才我讲的这几部,都没有能够留用到今天。

在今天,有些人即使成了大学教授,花费一生的时间都未必能读懂的书,当时却是小孩子的启蒙书。

  《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目前难于确定,现代学者大多认为《三字经》是南宋时的王应麟所作。

《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真正流传开来已经是明清时期的事情了。

这部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三个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

从内容来看,它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把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所集聚下来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识,汇聚在里边。

也正因为如此,《三字经》一直流传不绝。

在中国宋朝以后流行的这种传统的启蒙书,主要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都是孩子的启蒙读物。

大家一听这个"三百千",马上会有一个感觉,为什么只有《三字经》称"经"呢?

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呢?

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

这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把一部书称为"经",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

经者经舆大道,是天下车马行人经行的通道,引伸义就是规律、原则与方法。

自古以来,圣贤人的话叫做经典,因其讲述的是亘古不变的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也许大家会说,既然是给儿童看的书,那它一定很简单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

这个看法错了!

《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但是也正因为此,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

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才能够理解《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讲,特别是对今天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

  《三字经》“字有重复,词无藻彩”,即不讲究对仗,语言也不甚优美。

但它朴实无华,用极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大道理。

它同时也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不受文字限制,以通俗的文字将中国文化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贯三才,出入经史”。

清人王晋升就称《三字经》是“蒙求之津逮,大学之滥觞”。

清人贺兴思称其是一部“袖里《通鉴纲目》也”。

近代的章太炎也称赞《三字经》“其启人知识,过之《急就章》与《凡将篇》之比矣。

今之教科书,固勿如《三字经》远甚也”。

(播放幻灯片)

如今,《三字经》被翻译成好几个国家的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我们现在从第一个部分学起。

三、学习《三字经》第一部分

播放音频并让学生跟读。

讲授与播放幻灯片同时进行。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释词:

(1)初:

初生,刚开始有生命。

性:

天性。

本:

根本,原来。

(2)近:

接近。

习:

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

译文:

人刚出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良的。

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的不同,习惯、习性的差异越来越大。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是什么,我想中国人都知道。

"人之初,性本善。

"就这六个字,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来就是善的。

就在这么貌似简单的六个字背后,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讲的是一个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问题。

也就是说,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

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

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首先认识我们自己,认识人。

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谁的思想呢?

是"亚圣"孟子一派的思想。

但却不准确。

孟子并没有说过"人之初,性本善"。

他的确切意见是,人性向善。

"人之初,性本善"以后紧接着六个字是"性相近,习相远"。

这六个字出于《论语·阳货》。

"人之初,性本善"据说是孟子的思想,接下来的"性相近,习相远"就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了。

但跟前面那六个字是有点矛盾的,既然"人之初,性本善"了,那怎么后来又变成"性相近,习相远"了呢?

"性相近",人的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习"在这里不是学习的意思,是"熏染"的意思,受影响,被熏染,被污染的意思。

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各样外部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

在这方面,我们千万要注意,古人是非常重视后天的环境的,对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教育环境,古人是非常重视的。

用一句很简单的也是古人的话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就是讲的熏染的问题。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晋朝周处。

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什么?

"性相近,习相远。

"如果后天环境不好,没有人教育,再善良的天性也会受到污染。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释词:

(1)苟:

假如。

教:

训导、教诲。

性:

性情。

迁:

转变、变化。

(2)道:

方式,方法。

贵:

注重,重视。

专:

专一,恒定。

译文:

如果不注意良好的教育,孩子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

怎么能够解决环境的熏染问题呢?

《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苟不教,性乃迁"。

如果不去教育,或者不接受教育,那么"性乃迁",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变迁。

如果不去教育他或者人不接受教育的话,人的本性中坏的东西就会生发出来。

周处的故事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而"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教育的根本之道,最重要的、最珍贵的是专一。

《三字经》所指的教育,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

这个教育不简单,包括非常重要的两层教育,一层是道德教育,一层是知识教育。

我们今天往往重视知识教育,比如孩子从小让他学钢琴,学小提琴,学英语、法语,也许还要去学学溜冰。

指望孩子从小成为一个知识上的超人,百般武艺样样精通。

音乐希望他成为朗朗,外语则希望他能够精通几门,还要学书法,还要学奥数。

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三字经》最强调的道德教育,即怎么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怎么拥有一个作为善良的人所必须有的道德。

《三字经》的教育,从来是道德教育先行,当然它也绝不忽视知识教育。

"教之道,贵以专",这个"专"又有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终生的,就是我学一样东西,要学一样爱一样,学一样像一样,学一样成一样,不要半途而废,这是纵向。

还有一层意思是横向的,就是我要一生持之不懈,我要把我的一生作为学习的一生,我要有一种终生学习的态度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知识的获得。

在《三字经》里,学习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必须一心一意地去经历,这是《三字经》里面这六个字的精义。

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唐寅唐伯虎,他和沈周、文征明、仇英并列为"吴门四家",  

  这个故事是要说明,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必须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教之道,贵以专",就是必须把整个学习的过程当成一个生命的历程,必须用一种终生学习的态度来度过在世间的一生,这是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释词:

(1)孟母:

孟子的母亲。

择:

选择。

邻:

邻居。

处:

相处。

(2)子:

指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代邹国人。

机杼:

织布机上用于穿引纬线的梭子。

译文:

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

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著他的面将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以此告诫孟子学习不可半途而废。

"昔孟母,择邻处"这六个字,以另外一种说法而闻名,就是"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出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

学生讲故事《孟母三迁》和《孟母断织》。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释词:

(1)窦燕山:

人名,指五代末年的窦禹均。

因他祖居蓟州,邻近燕山,故称。

义方:

指做人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

后指家教。

(2)俱:

都。

扬:

传扬,传播。

译文:

五代时,窦禹钧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而且有好的方法,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我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

那么,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一个比较冷僻的故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是五代时期的人,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

他出身于富豪人家,非常有钱。

但是,年少时的窦燕山为人不怎么样,虽然很有钱,却经常恃财傲物,不仅小心眼,还见不救。

年到三十,膝下依然无子。

有一天他梦见自己的父亲,父亲教育他:

"你现在这样的为人处事,这种做法和行为举止是不对的,你应该改过。

你应该乐善好施,多做好事。

"醒过来以后,窦燕山领受了父亲的教诲,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仗义疏财,修桥铺路,济难扶困,变成了名甲一方的一个好人,一个善人。

不久以后,就有了五个儿子。

按照传统的说法,年过三十才有子,几乎就是中年得子了。

窦燕山牢牢记住自己的教训,呕心沥血地去教育这五个孩子,后来三个中了进士,两个中了举人。

这就是"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的来历。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释词:

养:

抚养,养育。

惰:

失职。

译文:

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亲的失职。

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

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

《三字经》觉得仅仅讲"五子登科"的故事还不够,接下来就是非常有名的六个字,"养不教,父之过。

"养,养育的意思,做爸爸的,不能光把孩子生下来,而不教育他。

你只管生他,只管养他,但不去教育他,那就是当父亲的过错。

从历史上,可以找到一正一反的两个故事,来说明这六个字。

故事延伸:

汉宣帝时疏广、疏受。

汉宣帝时陈万年、陈咸。

这两种教育方针,都是父亲教育儿子,两个父亲也都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可是哪种好呢?

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父亲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正确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加尊重父亲,而错误的教育,只会使父亲失去自己的威信。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

那么,这又是谁的责任呢?

老师。

所以《三字经》接下讲的是,"教不严,师之惰。

"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惰,有疏忽、过错的意思,并不仅仅是懒惰的意思。

不是说教不严,就是老师偷懒。

而是说,教不严就是老师的过错。

故事延伸:

朱元璋、李希颜。

在封建社会制度中,皇帝是最高权威,为什么一个教书先生竟敢责打皇子?

而贵为皇帝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对一个教书先生如此礼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

在传统的社会当中,孩子正式入学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的牌位磕头,因为这是至圣先师。

孩子要向一个牌位磕头,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

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祖父母。

接着天地君亲,第五个就是师。

这就是老师的地位。

  有些老师也不那么合格,那的确是有的。

鲁迅先生就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有一个老师教孩子读《论语》,读到一句叫"都都平丈我"。

学生一下子就晕了,什么叫"都都平丈我"?

学生问什么意思。

这个老师比较蛮横:

"你背就完了,我教你,你就背,你管那么多?

"这个学生很小心地问:

"您老人家是不是有可能记错了?

""老师怎么会记错,就是'都都平丈我'。

"但原文是什么呢?

"郁郁乎文哉"。

这位老师是个白字先生,"郁郁"他不知道怎么看成"都都"了,"乎"看成了"平","文"看成了"丈","呜呼哀哉"的"哉"看成了"我"。

所以,老师居然就把"郁郁乎文哉"读成了"都都平丈我"。

这样的老师,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

儒家文化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

但是,为人师表者,未必都合格。

那么,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问题?

传统中的师生关系,是不是完全过时了呢?

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优缺点,我们还没有好好地反思过,长处在哪里?

短处在哪里?

有些短处是很明显的,比如体罚,这个在今天是应该予以批判的,不能继承下来。

但是,老师的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

是不是老师就可以纵容孩子了?

我想,时代进步了,老师应该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学内容教给孩子。

孩子还是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的心态,刻苦学习的心态,从老师那里领受知识和教诲。

现在,好多教师对孩子不敢严格要求。

因为好多家长未必理解老师,怕严格要求委屈了孩子。

家里就这么一个独苗,就这么一个宝宝,实在舍不得,动不动就对老师兴师问罪。

我还是要强调,传统的教育有它的毛病。

但是,传统的教育难道就一点道理都没有了吗?

难道"教不严,师之惰"不对吗?

自然,老师自己也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那么,孩子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教育、珍惜教育、领悟教育呢?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释词:

(1)宜:

应该、适当。

(2)幼:

指黑发年少时。

老:

指长大成年以后。

为:

作为,成就。

译文:

为人子女不用心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如果一个人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岳飞,是我们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人物,曾经写过一首大家都知道的词-《满红》,里面就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的词句。

岁月蹉跎,时间一混就混过去了。

一不小心,揽镜自照,两鬓华发早生,这个时候后悔没用了,已经来不及了。

按照传统的教育理论,十三岁以前是最佳的学习年龄。

古人认为,十三岁以前念书,效果是最好的。

为什么呢?

因为十三岁以前的记忆力最好。

古人非常强调记诵的功夫。

孩子还小,好多深奥的道理先别跟他说,说了以后,孩子也琢磨不清楚,先想法让他记住。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你把书读得滚瓜烂熟了,自然会触类旁通。

很多道理,自个儿就悟出来了。

或者,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小时候背的东西,突然会在某一个人生时刻,激发他的联想,由此真正地领悟了精义。

所以,古人认为十三岁以前,是学习的黄金时候,千万不能放松。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释词:

琢:

雕琢,打磨。

器:

器物。

义:

义理,道理。

译文:

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如果不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

  "玉不琢,不成器"出于《礼记·学记》,《三字经》里面好多句子,是从古代的经典当中摘出来的。

我们也许会问,为什么要用玉来做比喻呢?

中国大概是唯一一个有漫长悠久的玉文化的国家,过去讲究的是,君子每天都要佩玉,玉无故不得离身。

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一个漫长而悠久的玉文化呢?

我们中国古代有个说法,叫做"君子比德于玉"。

君子拿玉、美玉,来体现、来展现,或者来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

所以,古人经常用拙玉来比喻自己。

古人要使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完善,就像雕琢玉一样,所以《三字经》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做比喻。

另外一点,切磋,说"咱俩切磋切磋"。

现在咱们讲的"切磋切磋"基本上是电视剧里面的武打场景了,两个武林高手碰到一起,"来,咱们切磋切磋。

"那接下来就应该动手了。

古人不是这个意思。

古人的"切磋切磋"是什么意思呢?

切、磋、琢、磨,全部是古人玉器手工业上的用词。

这四个字,全部是动词。

采来一块玉石,外面可能是石头,先要把它切开,看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玉,这叫"切"。

"磋"是指把玉和石头分离开来,把石头给磋掉,把玉给磋出来。

"琢"就是把玉加以雕琢,让它形成一个大致的器具的样子。

"磨"就是打磨,把这个玉器给磨光,最终形成一个作品,或者一个产品。

所以《诗经》里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三字经》所倡导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这样一个过程。

  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即使是美玉,也要下功夫雕琢。

我们常常听说,有的孩子天资聪明,被人们誉为神童,但是,很多神童长大后,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这是为什么呢?

宋朝,方仲永。

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后天进一步培养和教育。

否则,天才只能泯灭,只能被浪费。

四、职业链接

学生在幼儿园中讲这个部分内容时,应当注意三个环节:

1、故事激趣2、诵读感悟3、拓展升华。

在故事激趣这个环节中,学生应当着重讲述《孟母三迁》、《孟母断织》和“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不仅要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还要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诵读感悟这个环节中,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让幼儿将本部分内容读通读顺,可以通过播放音像资料、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小组比赛读、开火车读等等方式进行,让幼儿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读出《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律。

第三个环节是拓展升华,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幼儿,比如: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

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

说说理由等等。

让孩子在自己的回答中,明白自己的不足,知道父母的用心良苦。

作业:

背诵所学内容

下次预习内容:

《三字经》的第二、三部分

教学反思:

把握《三字经》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新的知识,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一,涉及的知识面广,。

有关古代历史的人物,有关于古代传说的故事。

其二,《三字经》顾名思义每句三字,读起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把握读的节奏,便于学生记忆。

 

第二讲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这部分《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若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并且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3、通过学习,感受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读、会背这两部分三字经的内容,使学生理解这两个部分三字经的含义,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的歌曲视频,复习上节课内容,抽查背诵情况。

播放第二部分的跟读音频。

二、学习《三字经》第二部分

讲授与播放幻灯片同时进行。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释词:

方:

正当,正值。

亲:

亲近。

友:

朋友。

礼仪:

礼貌仪节。

译文:

作为子女、学生,要趁著年少的时候,多多亲近良师、结交益友,从他们那里好好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节和知识。

孩子小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三个方面:

亲近良师,亲近益友,学习应对,即学习礼貌,懂规矩。

春秋时师文、师襄。

我们知道,古人极其重视、极其强调朋友的重要性,儒家的学说一向认为,朋友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基础上、共同道德追求的基础上,共同的人格基础上的一种友好关系。

"割席断交"

除了尊师、择友,我们的古人还非常重视礼仪,把这三项内容,看成是儿童必备的启蒙教育。

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一样重视礼仪,提倡讲文明、懂礼貌。

所以中华民族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那么,这种传承了千年之久的"礼",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人应该怎样来体现自己对礼仪的感悟呢?

《礼记》的第一句就是,"勿不敬,俨若思。

"你千万不要不敬,你做什么事情,见什么人,都应该心怀敬意,应该尊重对方,应该有敬畏之心。

你要端正颜色,像经常有事情在想。

接下来,《三字经》讲的就是教学的内容与次第,孩子应该怎么样一步一步接受教育,应该按照怎样的轻重顺序来学习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释词:

(1)香:

即黄香。

东汉时代的江夏人,以孝顺闻名。

龄:

岁。

温:

暖。

席:

床席。

(2)亲:

指父母双亲。

执:

做到。

译文:

东汉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冬天用自己的身体为父母温暖枕席。

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是每个做儿女所应当做到的。

《三字经》开始讲述教育的内容和次第。

也就是说,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轻、重、缓、急的顺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

这方面,我们必须非常细心地去体会。

这里面包含着传统中国教育思想的精义。

  "香九龄"的"香"就是指黄香,是一个人名。

黄香,字文,东汉江夏安陆人。

此地大致相当于今天湖北云梦。

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有黄香的传记。

黄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且能够进入正史并且有传,说明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皇帝曾经委任他担任过魏郡太守,所以黄香还是个不小的官。

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曾赞叹:

"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

  但是,传统中国之所以牢牢记住了黄香,并不是因为他的官职,也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召见过,更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夸过,而是因为"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故,黄香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

家里很穷,根本用不起铺褥。

黄香对父亲非常的孝顺。

怎么孝顺呢?

炎炎夏日,他怕父亲睡不着,那时候又没空调,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给扇凉快了,伺候父亲安寝。

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黄香就自己先睡下,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席子,温暖枕头,让父亲能够安寝。

所以,这个故事又叫"黄香扇枕",也叫"黄香温席"。

这个故事被《二十四孝》所记载的,黄香被称为天下至孝之人。

所以传统中国老百姓之所以知道黄香,乃是因为他是个大孝子。

"所当执",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你就应该这么去做。

举的例子就是这个黄香。

由此可见,《三字经》告诉我们,传统中国的启蒙教育第一位是"孝"。

  把"孝"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步,这里面自有它的道理。

这个道理很深奥吗?

很深奥。

很明白吗?

也很明白。

为什么呢?

我给大家拆两个字试试。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拆字法,当然,我拆这个字不是乱拆的,是有依据的。

首先,咱们一起动动手指头写那个"孝"字看,上"老",下"子",谓之"孝",也就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延续性。

每个人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环节,你今天是小辈,明天就是长辈,你今天不孝敬你的长辈,那培养一个孩子你怎么能指望当你变老的时候,你的小辈来孝敬你呢?

如对血缘的尊重,培养一个孩子对长辈果没有这种孝敬之心,人类的血缘之环,又怎么能够一环一的尊重,同时也就环地传接下去呢?

培养了一个孩子对血缘、对长辈的尊重。

  第二个字,教育的"教"字。

左"孝",右"文"。

教者孝之文也。

教育就是要从孝开始。

培养一个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养一个孩子对长辈的尊重,同时也就培养了一个孩子对传统的尊重。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释词:

融:

孔融,东汉鲁国人。

弟:

通悌,指敬重兄长。

长:

兄长。

译文:

东汉末年的孔融,才四岁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