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学案专题十八实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2188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业水平测试学案专题十八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业水平测试学案专题十八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业水平测试学案专题十八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业水平测试学案专题十八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业水平测试学案专题十八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业水平测试学案专题十八实验.docx

《学业水平测试学案专题十八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业水平测试学案专题十八实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业水平测试学案专题十八实验.docx

学业水平测试学案专题十八实验

专题十八实验

考点1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2.实验现象: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真题:

1.(2011年1月·单选Ⅰ)若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吡罗红试剂染色以观察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正常情况下,在显微镜下看到(  )

A.细胞核呈蓝色B.细胞不被染色

C.细胞质呈红色D.细胞质呈绿色

2.(2012年1月·单选Ⅰ)若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A.细胞整体被染成绿色B.细胞核被染成绿色

C.细胞整体被染成红色D.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3.(2012年6月·单选Ⅰ)观察核酸在真核细胞内的分布情况时,采用的染料是(  )

A.苏丹Ⅲ染液B.龙胆紫染液

C.醋酸洋红染液D.吡罗红甲基绿染液

4.(2013年6月单选I)下表为小魏用吡罗红甲基绿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原因分析

A

红色弥散区

DNA散布于整个细胞

B

绿色弥散区

RNA散布于整个细胞

C

红色圆斑

RNA存在于细胞核

D

绿色圆斑

DNA存在于细胞核

考点1答案:

1-4CBDD

考点2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需要水浴加热。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4.淀粉遇碘变蓝色。

真题

1.(2009.6单选I)小张用斐林试剂检测某一运动饮料中的还原糖,必须用到的实验用具是()

    A.吸水纸    B.显微镜    C.酒精灯    D.双面刀片

2.(2010年1月·单选Ⅱ)小张要检验自己磨的豆浆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应选用的检测试剂是(  )

A.双缩脲试剂B.斐林试剂C.碘液D.苏丹Ⅲ染液

3.(2011年1月·单选Ⅱ)小刘同学用斐林试剂检测某饮料,他想检测的成分应该是(  )

A.蛋白质B.还原糖C.脂肪D.核酸

4.(2012年1月·单选Ⅰ)用4种植物组织匀浆分别进行以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加入物质

实验现象

推论

A

——

绿色

含有叶绿体

B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含有核酸

C

双缩脲试剂

紫色

含有蛋白质

D

碘液

蓝色

含有淀粉

5.(2014年6月·单选Ⅰ)要检验某高血糖患者是否出现糖尿现象,可使用的试剂是()

A.碘液B.斐林试剂C.双缩脲试剂D.苏丹Ⅲ染液

考点2答案:

1-5CABBB

考点3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显微镜使用方法:

1.取材,制片,先低倍观察,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观察

2.高倍镜下只能调节粗准焦螺旋,不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原核细胞:

无核膜,有细胞壁,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动物细胞:

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高等植物:

无中心体(注意:

植物细胞不一定都有液泡和中心体)

真题:

(2011年6月·单选Ⅰ)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了4种细胞,并总结出相应特征,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A

酵母细胞

B

黑藻叶细胞

C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

洋葱根尖细胞

考点3答案:

D

考点4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在活细胞状态下观察。

观察叶绿体:

1.制作装片:

载玻片上滴蒸馏水(或清水),黑藻叶(单层细胞)直接放上去,菠菜叶要撕下表皮。

2.先用低倍镜,找到后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

3.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无须染色。

观察线粒体:

用活性染料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细胞质接近无色。

真题:

1.(2009.6单选II)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实验中,活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线粒体应该呈现()

  A.砖红色    B.蓝绿色C.橘黄色    D.无色

2.(2010年1月·单选Ⅰ)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不染色就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辨认出来,是因为叶绿体(  )

A.显蓝色B.由单层膜构成C.显绿色D.由双层膜构成

3.(2013年6月单选I)观察黑藻叶片的叶绿体时,应该()

A.用健那绿染色,以便于观察B.直接使用高倍镜,方便仔细观察

C.保持装片有蒸馏水,避免叶片干燥D.保持装片有生理盐水,避免细胞涨破

4.(2014年6月单选I)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实验材料是()

A.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B.菠菜叶肉细胞

C.洋葱根尖细胞D.菠菜根毛细胞

5.(2015年1月单选I)小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与线粒体,正确的是()

A.健那绿染液可将细胞质染成红色B.无需染色,可直接观察叶绿体

C.与线粒体相比,叶绿体体积较小D.观察线粒体时,需先加热固定细胞

考点4答案:

1-5BCCBB

考点5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半透膜:

玻璃纸,鸡蛋壳膜等。

允许小分子通过,大分子不能通过。

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有选择透过性。

渗透作用: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水分子多的地方(浓度低溶液)流到水分子少的地方(浓度高溶液)。

渗透压:

溶液浓度大,渗透压大;溶液浓度小,渗透压小。

如蒸馏水,渗透压最小

真题:

1.(2009.6单选II)

小明用玻璃槽、饱和蔗糖溶液和清水做成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生物膜透性的模拟实验。

甲、乙两槽间的隔板中央圆圈为玻璃纸,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而水分子能自由通过。

几小时后,发现()

A.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少

B.乙槽内溶液的体积减少

C.甲槽内水的体积无变化

D.乙槽内溶液的体积无变化

2.(2010年1月·单选Ⅱ)小丽想探究活细胞的膜透性,她将兔子的红细胞放到清水中,一段时间后(t),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红细胞膨胀,体积明显增加,如下图所示。

从实验结果可知(  )

A.水分子不能通过红细胞膜B.水分子可以通过红细胞膜

C.红细胞的膨胀与水分子无关D.红细胞的膨胀与其外界环境无关

3.(2011年1月·单选Ⅱ)下图是某实验示意图,经过一段时间(t)后,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这是因为半透膜有(  )

A.较高的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C.一定的厚度D.一定的弹性

4.(2013年6月多选)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

以下装置中,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升高的是()

5.(2013年6月多选)U型管底部中间用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如图8所示。

一段时间后()

A.左侧液面升高B.右侧液面升高

C.左侧渗透压下降D.右侧渗透压下降

考点5答案:

1-3ABB4AB5AC

 

考点6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原理:

1.质壁分离的原理: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放入清水中),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材料:

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因为液泡呈紫色,易于观察。

0.3g/ml的蔗糖溶液,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

现象:

质壁分离:

紫色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紫色液泡逐渐变大,紫色变浅。

细胞逐渐复原。

真题:

1.(2010年6月·单选Ⅱ)小李以紫色洋葱的鳞茎表皮为材料,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他观察到(  )

A.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白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C.紫色的细胞明显膨胀D.白色的细胞明显膨胀

2.(2011年6月·单选Ⅱ)小张同学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鸭趾草叶片表皮细胞一段时间,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下图可知,鸭趾草叶片表皮细胞(  )

A.吸水膨胀B.发生了细胞凋亡

C.发生了质壁分离D.吸收蔗糖并开始分裂

3.(2012年1月·单选Ⅰ)小朱将洋葱表皮放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表皮细胞紫色的中央液泡缩小,这一现象说明表皮细胞(  )

A.发生了质壁分离B.在生长C.发生了分裂作用D.在分化

4.(2012年6月·单选Ⅱ)小陈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他发现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在清水中又可以复原,说明(  )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细胞壁具有典型的选择透过性

C.细胞壁与细胞膜的通透性不一致D.细胞壁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不一样

5.(2013年6月单选II)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选择的材料最好是()

A.洋葱根尖B.荔枝果皮C.菠菜叶表皮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6.(2014年6月单选II)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茎外表皮细胞浸没在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推测正确的是()

A.细胞因大量吸水而破裂B.细胞因大量吸水导致叶绿体颜色变浅

C.细胞因大量吸水而膨胀D.细胞仍维持质壁分离状态

7.(2015年1月单选II)滴加30%蔗糖溶液到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A.液泡变大、紫色加深B.液泡变小、紫色加深

C.液泡变大、紫色变浅D.液泡变小、紫色变浅

考点6答案:

1-5ACACD6-7CB

考点7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酶有最适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酶活性都会降低。

低温不破坏酶空间结构,升温酶活性可恢复;高温破坏酶空间结构,使酶变性,不可恢复。

2.PH对酶活性影响:

酶有最适PH,过酸过碱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酶活性降低,不可恢复。

3.实验题目:

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是自变量,酶活性是因变量。

真题:

1.(2009.6单选II)小明用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他设置了4  组实验(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取}}{试管,室温放置30分钟,加适量碘液,显色结果见下表(“+”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试管编号

温度(℃)

10

20

40

50

蓝色深浅

+++

++

+

++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A.蓝色越深,唾液淀粉酶活性越高B.唾液淀粉酶活性在40℃比50℃高

    C.温度越高,唾液淀粉酶活性越高    D.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没有影响

2.(2010年6月·单选Ⅱ)在“探究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属于(  )

A.自变量B.无关变量C.因变量D.对照变量

3.(2011年1月·单选Ⅱ)小陈想检验唾液对淀粉的降解作用,他向10mL的热米汤(100℃)加入1mL唾液,反应较长时间后加入适量碘液,显出很深的蓝色,表明米汤中的淀粉未被降解,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唾液中有脂肪酶,抑制了淀粉酶B.高温(100℃)使淀粉酶失活

C.唾液中有核酸酶,抑制了淀粉酶D.淀粉酶需要诱导才表现出活性

4.(2012年6·单选Ⅰ)小杨完成“探究pH对胰蛋白酶活性影响”实验后,绘制了结果曲线图,根据酶相关知识判断,最可能的是(  )

A     B     C     D

5.(2012年6月·多选)据下表推测,溶液呈蓝色的是(  )

试管编号

实验温度/℃

0.1%的淀粉溶液(2mL)

2%的淀粉酶溶液(1mL)

10分钟后加碘液(2滴)

A

37

B

37

C

37

D

100

注:

“+”加入该物质,“-”未加入该物质

考点7答案:

1-4BABA5AD

考点8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步骤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1)取菠菜新鲜叶片5g,剪碎,放入研钵中。

 

(2)向研钵中加入少许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再加10mL无水乙醇(95%乙醇),研磨。

(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无水乙醇用于提取色素)。

 

(3)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画二三次。

 

4、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

将滤纸条放在层析液中进行层析。

 

实验结果:

真题:

1.(2010年6月·单选Ⅱ)叶绿体中有多种色素,可以用纸层析方法将它们分离。

下图为纸层析结果示意图,其中Ⅳ是(  )

A.叶绿素aB.叶绿素bC.叶黄素D.胡萝卜素

2.(2011年6月·单选Ⅱ)最适合作为“提取植物叶绿体色素”实验的材料是(  )

A.番茄果实B.西瓜皮C.暗培养的绿豆芽D.菠菜叶片

3.(2012年1月·单选Ⅰ)实验中,从菠菜叶片中提取叶绿素色素常用的溶剂为(  )

A.1%NaOHB.水C.95%乙醇D.1%HCl

4.(2012年6月·单选Ⅱ)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所用试剂或实验用品与用途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正确的是(  )

选项

试剂或实验用品

用途

A

滤纸条

防止色素被破坏

B

碳酸钙

有助研磨

C

无水乙醇

提取色素

D

二氧化硅

层析分离

5.(2013年6月单选I)27.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步骤有:

①研磨、②过滤、③加乙醇、④加二氧化硅和碳酸钙、⑤将绿叶放入研钵。

正确的步骤是()

A.⑤→②→④→③→①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②→①D.⑤→④→③→①→②

6.(2014年6月·单选Ⅱ)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适宜的实验材料是()

A.菠菜叶片B.洋葱鳞茎C.马铃薯块茎D.番薯块根

考点8答案:

1-5BDCCD6A

考点9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生物,最适繁殖温度是28℃左右。

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物CO2(较多)和H2O

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物CO2(较少)和酒精

甲组:

有氧呼吸装置

NaOH溶液:

去除空气中的CO2

酵母菌培养液:

5%葡萄糖水+酵母

澄清石灰水(Ca(OH)2):

检测产物CO2

乙组:

无氧呼吸装置

B瓶密封

澄清石灰水(Ca(OH)2):

检测产物CO2

检测酒精:

橙色重铬酸钾溶液,遇酒精变灰绿色

真题:

1.(2012年6月·单选Ⅱ)向下列装置中加入活酵母菌粉,适温培养一段时间后有酒精产生的装置是(  )

A    B     C    D

2.

(2014年6月单选I)图5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中加NaOH是为了清除空气中CO2

B.②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底物

C.②中酵母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

D.③中加Ca(OH)2用于检测②中是否有CO2产生

3.(2013年6月单选I)小李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正确的操作是()

A.向锥形瓶中加入50%葡萄糖溶液B.将实验装置放到4℃环境中培养

C.将10%NaOH溶液加入培养液中D.用石灰水检测产生的CO2量

4.(2012年1月·单选Ⅱ)小李同学在以下装置的①号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活酵母菌,以探究其呼吸方式。

在相同时间内,②号瓶中产生沉淀最多的是(  )

    A          B

    C          D

考点9答案:

1-4ACDA

考点10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材料:

洋葱根尖(观察目标是根尖的分生区)

实验步骤:

步骤

操作

目的

解离

取材:

取根尖2—3㎜

解离液:

盐酸和酒精混合物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这一步会使细胞死亡

漂洗

漂洗溶液:

普通清水

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染色

染色剂:

龙胆紫溶液

染色原理:

龙胆紫溶液是碱性染料,而染色体是呈酸性

对染色体染色

制片

在载玻片上放一滴清水,把染色后的根尖放在清水中,用镊子尖把根尖夹碎,盖上盖玻片,其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大拇指把其轻轻压开。

使细胞分散

1.低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

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有的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

找到分生区后,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换上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把视野调节清晰,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3.由于观察的是死细胞,所以无法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真题:

1.(2009.6单选II)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一般描述为分裂间期一分裂前期一分裂中期_分裂后期一分裂末  期,按此描述的分裂过程排列①~⑤显微照片,相应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③→⑤→④→②→①    D.④→⑤→③→①→②

2.(2010年1月·单选Ⅰ)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理想的实验材料为(  )

A.成熟叶片B.洋葱根尖C.黄豆种子D.蝗虫精巢

3.(2010年6月·单选Ⅰ)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正确的制片流程是(  )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染色→漂洗→解离→制片D.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2011年1月·单选Ⅱ)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想观察到分裂从间期到末期的全部过程。

固定制片后,最好的观察方法是(  )

A.随机选一个视野观察各时期细胞B.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

C.选一个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持续观察

D.找到间期细胞,再从周围细胞中寻找其他时期细胞

5.(2011年6月·单选Ⅰ)选用根尖分生组织为材料来观察染色体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胞较大B.细胞数目较多C.细胞处于同一分裂期D.细胞分裂较旺盛

考点10答案:

1-5BBDDD

考点11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原理:

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

琼脂块中含有酚酞,与NaOH相遇,呈紫红色,可显示物质(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

实验结果:

琼脂块(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反之,琼脂块(细胞)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真题:

1.(2011年6月·单选Ⅰ)通过“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可以看出,细胞越大,则()

A.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B.表面积就越小

C.相对表面积就越大D.细胞核DNA含量就越高

考点11答案:

A

考点12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实验材料:

蝗虫精巢

实验步骤:

与有丝分裂相同: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真题:

1.(2012年6月·单选Ⅰ)以下实验材料中,可用于观察减数分裂的是(  )

A.蝗虫精巢B.菠菜叶片C.蚕豆根尖D.蛙的红细胞

考点12答案:

A

考点13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实验原理:

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实验步骤:

(1)发根

(2)低温(4℃)诱导。

(3)卡诺氏液固定。

(4)制作装片: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与有丝分裂的方法一样)

(5)观察比较:

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原来的染色体数目),也有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真题:

1.(2010年6月·单选Ⅱ)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低温处理根尖的目的是(  )

A.促进细胞生长B.抑制DNA复制C.促进染色体配对D.抑制纺锤体形成

2.(2011年1月·单选Ⅱ)在用蚕豆种子进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时,正确步骤是(  )

A.低温处理→发根→固定→制片B.固定→发根→低温处理→制片

C.发根→低温处理→固定→制片D.发根→制片→低温处理→固定

3.(2011年6月·单选Ⅰ)小强拟使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用的试剂是(  )

A.15%的盐酸溶液B.卡诺氏液

C.0.05%的秋水仙素溶液D.95%的乙醇溶液

4.(2012年6月·单选Ⅰ)蚕豆体细胞有12条染色体。

将正在萌发的蚕豆置于4℃低温培养一段时间后,取其根尖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应该是(  )

A.6条或12条B.6条或18条C.12条或18条D.12条或24条

考点13答案:

1-4DCCD

考点14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2009.6单选II)44.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对人类遗传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的基本步骤包括:

①确定调查内容;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③设计调查方案;④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遗传病调查活动的基本流程为()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考点14答案:

C

考点15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目的:

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

实验自变量:

不同浓度生长素浓度

实验因变量:

插条生根条数

实验步骤:

1.配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2.选择插条

3.用侵泡法或沾蘸法处理插条4.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生根条数。

真题:

1.(2013年6月单选I)“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影响”试验中,自变量是()

A.生长素浓度B.处理时间C.植物材料D.环境温度

考点15答案:

A

考点16 模拟尿糖的检测(近五年未考)

目的:

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1、取样:

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

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尿糖试纸

3、结果:

(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

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考点17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实验假设:

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呈”S”型曲线。

实验步骤:

(1)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2)将酵母菌接种入试管中的培养液,先通过显微镜观察估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初始数量。

(3)将试管放在25℃条件下培养。

(4)每天定时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绘制曲线。

实验讨论:

(1)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记数之前,为什么要将试管振荡几次?

 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