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调研报告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1217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调研报告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林业调研报告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林业调研报告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林业调研报告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林业调研报告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业调研报告2.docx

《林业调研报告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调研报告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业调研报告2.docx

林业调研报告2

 

林业调研报告

(2)

 

富蕴县林业局

 

根据《富蕴县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调研工作方案》,县林业局于11月上旬就林业部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富蕴县林业基本情况

1、富蕴县基本情况

富蕴县隶属于新疆阿勒泰地区,下辖六乡三镇,73个行政村。

全县总人口90456人,其中农业人口53517人,由汉、哈、回、维等20多个民族组成。

全县有耕地面积32.84万亩。

县城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公路里程480千米。

2、森林资源状况

富蕴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992.9万亩。

其中:

山区天然林433.49万亩;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212万亩;河谷林27.78万亩;前山灌木林和荒漠林160.77万亩;人工林12.53万亩;宜林地面积146.33万亩。

有林地面积229.17万亩。

全县森林覆盖率4.53%。

富蕴县森林资源分布特点为:

北部山区森林为典型的泰加林,主要树种是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资源丰富,由富蕴林场管理。

就面积而言该林场为全国最大的山区针叶林场。

山区天然林每年涵养水源25亿m3,两河源头自然保护区就分布于此。

引额济乌、济克工程的实施和竣工,将额尔齐斯河水引到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等地州市,惠及人口数百万,对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将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这就决定了它的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即承担着向自治区政治经济中心、工业重镇、天山北坡经济带永久性提供水的重任,因此,该区域已经成为新疆水资源战略储备与供给区。

保护和建设好这个战略储备与供给区是全体富蕴人民的神圣而光荣的责任,是我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基本方针、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

中部为河谷林及农区人工林,面积较小,但其生态防护作用十分重要,该区域为全县农牧业生产和居民居住的集聚区。

河谷林主要分布在乌伦古河,主要树种为:

欧洲黑杨、银白杨、苦杨、额河杂交杨、白柳、土伦柳、尖果沙枣、铃铛刺等。

由于长期无序截流、毁林开垦、打草放牧、乱砍滥伐,使曾经茂密的河谷林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林相残败,林分质量差:

林地越来越少、草地越来越多;有林地越来越少、疏林地越来越多;乔木林越来越少、灌木林越来越多;中幼林越来越少、成(过)熟林越来越多。

土地次生盐渍化和沙化日益严重,生物群落呈现逆向演替趋势,河谷林情势堪忧。

人工林主要分布于农区的农田四周、公路水渠两旁、乡村驻地、宜林荒地。

南部平原区为荒漠灌木林,广泛分布有梭梭、柽柳等荒漠灌木树种,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就分布在这一区域。

保护区总面积1.8万km2,其中富蕴县境内0.98万km2。

该保护区为野生动物类保护区,保护对象主要是有蹄类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对象普氏野马、蒙古野驴,二类重点保护对象鹅喉羚、盘羊。

各类野生动物200余种,是新疆重要的保护区之一。

3、林业生产现状与前景

林业机构建设

富蕴县林业局隶属于富蕴县人民政府,属正科级单位,编制5名,实有6人。

林业局下属单位有:

护林防火办公室、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森林公安分局、林业工作站、森防站、木材检查站及六乡林业工作站等。

全县林业行政、事业人员编制56名,实有林业职工57人。

另有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214名,还驻有一支森林武警部队。

林区社会状况

富蕴县林区与牧区一体化,林区即是牧区,牧区也是林区。

因为森林分布区域也是草本分布区,林草伴生或犬牙交错分布,林木由林业部门经营管理,而草场的使用权则属于牧民。

在同一块地上,林业部门持有林权证,牧民持有草原使用证。

另外,北部山区森林由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大桥林场管辖。

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由卡山保护区阿勒泰管理站管理(阿勒泰地区林业局直属)。

富蕴县管辖林地面积188.55万亩,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的林地面积170.85万亩。

林地面积中有集体林地7.36万亩。

另人工林面积12.53万亩,退耕还林地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地8.5万亩。

重点公益林营造林面积1.05万亩(其中造林500亩,封育1万亩);河谷林封育面积1.9万亩。

重点公益林管护员214名,其中:

正式护林员81名,临时护林员73名,季节性护林员60余名。

护林员均为当地农牧民。

迄今为止,已建成公益林管护站7座(不含卡山保护区)。

二、林业工程建设情况

新世纪伊始,富蕴县相继启动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重点公益林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五大”林业工程。

山区天然林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并初见成效;近30万亩河谷林和420万亩荒漠灌木林、前山森林全部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

至营造林1万亩。

林业建设不但改进了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也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要贡献。

8年间直接投放农村的林业资金高达5797多元,农牧民人均占有966.17万元,特别是这两年林业项目资金达到1958.17万元。

一是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初步显现。

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8.5万亩,工程覆盖了六乡三镇、56个村。

据测算,七年间直接投放农村的退耕还林资金2720万元,使796户农牧民受益,年人均增收96元。

仅退耕还林一项农牧民人均获益453.3元以上,退耕还林林草间作增加草场2万亩。

二是天然林保护及重点公益林工程稳步推进。

全县分类经营区划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780.89万亩,全部纳入天然林保护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山区天然林、河谷林、荒漠林和前山森林得到了有效保护,林草植被恢复较快,特别是农区极其周边、引水干渠(未防渗处理)两侧和下游,以灌木为主的植被快速发展,为牧业生产创造了极好条件,对改进生态意义重大。

三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覆盖面广。

人工营造“三北”防护林12.53万亩,荒漠灌木林封育保护9.3万亩;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15万亩农田得到林荫保护;以县乡道路为主的绿色通道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备灌溉条件的宜林路段基本绿化,绿化里程45.73公里;城市绿化迅猛发展,绿化覆盖率4.53%,经过自治区园林县城验收。

四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前,全县境内有2处自然保护区。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里的蒙古野驴、鹅喉羚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种群结构趋于合理。

两河源头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在天然林保护工程推动下,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蓄涵水功能有所增强,保证了调水安全。

五是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森林法》及其它林业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依法治林意识增强,林业法制体系进一步健全。

继续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护林防火制度不断完善,森林武装警察部队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实行森林病虫鼠害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了森林病虫鼠害监测预报制度,注重对重要病虫鼠害的检疫和防治。

加强了森林公安队伍建设,林业执法力度不断加大,连年组织武装清山活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五大林业工程不但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解决林业自身发展上更是功不可没。

一是增加了森林资源。

经过人工造林和封育保护,扩大了林地面积14.43万亩,提高了林分质量,林种、树种、林龄结构趋于合理,林地得到休养生息。

二是林业投入快速增长,前年均投入不足百万元,达到1958.17万元,八年增长20倍,为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六是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1)林业发展为改进农牧业生产条件提供了生态保障。

林区内的农田和在农田防护林保护下的农区因得到林荫庇护,农田、草场、渠道、道路等免受风沙危害,降低了维护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利用率;降低了风速,防止干热风,调节温度、湿度,粮食、牧草等农作物产量比空旷地高20%以上。

全县近15万亩农田得到林荫庇护。

(2)林业发展促进了乡村绿化,提供了生活环境保障。

村庄、居民点在林荫保护下,遮风蔽日,能有效抵御风沙、暴风雪等自然收入灾害,同时提供了绿色环境,改进农牧民的精神状态,提高了生活质量。

(3)林业发展为农牧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的渠道。

提供了林副产品。

为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提供了木材、薪柴、干鲜果品、饲草饲料等生产生活必须品,增加经济收入,减轻农牧民负担,实现增收。

提供了现金收入。

退耕还林和封河育林为退耕户和封育户直接提供了现金收入2739元,户均近3000元,人均456.5元。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里的牧民,自起,每年使用的燃煤都由林业部门无偿提供,户均减少支出近千元。

-新农村林业建设兑现金额共192788元。

其中:

应兑现绿化合格村4个,实际兑现4个村、246户,兑现金额0元,兑现率90%;应兑消灭无林村4个,实际兑现4村、160户,兑现金额16000元,兑现率92%;应兑“绿色银行”200,实际兑现150户、兑现金额24000元,兑现率75%。

提供了就业机会。

一方面林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农牧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仅退耕还林就提供了300多个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林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相比又能够节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又能够转移从事其它职业劳动,增加经济收入。

公益林管护员中有81名月薪1500元以上。

另外还有近133个临时护林员和义务护林员。

这些管护员全都来自农牧区。

近年来兴起的林区旅游为农家乐提供了广阔市场,农牧民参与农家乐不但获得就业机会,有的农牧民自办农家乐经济效益很可观,有的因此走上致富路。

三、--林业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对富蕴县林业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造林绿化紧紧围绕生态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两年共完成造林1.16万亩(不含退耕还林工程造林)。

,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6458亩,封禁育林17517亩。

其中农田防护林800亩,绿色通道14.9公里计503.6亩,乡镇绿化达标(绿化覆盖率25%以上)1个,村庄绿化达标(绿化覆盖率25%以上)2个,消灭无林村24个(绿化覆盖率10%以上),绿色银行户(户均植树40株以上)150户。

,全年共完成工程造林4200亩,荒造封育30000亩,河谷林封育6137亩,绿化合格乡(绿化覆盖率20%以上)1个,绿化合格村(户均植树30株以上)2个,消灭无林村(户均植树30株以上)2个,绿色银行户(户均植树40株以上)139户。

农田防护林1130.4亩。

绿色通道36.57公里计408.5亩。

根据地委、行署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年秋季启动了北屯新城区城西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

我县共完成造林1426亩,植树6.8万株,围栏2.5公里,安装鼠兔害防护网6.8万个。

四、经验与做法

(1)领导重视

县委、县政府对林业工作高度重视。

年初,就林业建设问题召开了专门会议,县委、政府有关领导亲自参加会议,主要领导做了重要讲话,对造林绿化及整个林业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县人民政府和各乡镇签订了林业工作责任状,在责任状中,林业工作占8%的分值。

县、乡二级党委、政府把林业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实行从上到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全力抓,落实任务、明确责任。

造林期间,县委、政府四套班子领导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林业生产上,亲自参加植树并经常深入一线指导工作,协调解决林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林业部门队伍过去软弱涣散、工作不力,及时调整充实了领导班子,加强了队伍建设。

(2)质量先行

林业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造林质量,为了做到质为先,首先从抓种苗质量入手,调整了工作思路:

由数量扩张型林业向质量效益型林业转变,避免了只求造林面积扩张,忽视造林质量、重造林轻管护现象。

其次,改革完善责任制,对执行多年的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进行了改革,将以往的完成工程任务数量改为合格面积占当年造林任务的比例作为考核内容和标准,要求工程造林必须使用良种壮苗大苗,苗木规格达到二级以上,其中一级苗使用率要达到50%以上。

县城周边荒山荒地绿化全部采用带土球的大苗造林。

今年又做了重大调整,把单纯的造林绿化责任状改为林业工作责任状,扩大了责任范围,使责任制不断充实和完善。

(3)管护跟进

富蕴县是个典型的牧业县,林牧矛盾十分突出,造林后必须围栏,现已见成效的一些人工造林就是靠“围”成林的。

近年全县普遍采用了刺铁丝和网围栏,提高了围栏的实效。

在确定了造林地点和造林面积后,采取造林后及时即围栏,避免了造林后遭牲畜啃食,造成无谓的浪费。

就林地的后续管护问题制定了具体的管护措施,真正把管护问题作为林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强化牲畜管理。

牲畜啃食践踏林木,破坏林地现象非常严重,而骆驼又是其罪魁祸首,这两年对骆驼的管理做了一些探索:

春秋转场期间专门雇佣临时护林员集中统一看管骆驼,减少了骆驼对林木的破坏,效果较好。

解决好牧民的燃料问题,是避免其砍伐树木做饭取暖的必由之路。

—,连续三年向生活在卡山保护区的牧民免费提供燃煤2500吨,炉灶600多套,惠及牧户650户。

(4)强化核查

我县从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至上级下达任务3万亩,涉及六乡两镇、56个村、836户、4108人。

国家对营造林实行三级检查验收,为了把此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严”字当头,县林业局每年都组织力量到各乡(镇)村,对各项营造林地块进行全面普查,逐块逐项核实面积和成活率等内容,确保了营造林的质量。

技术人员利用现代测量工具和办公手段,对每一个林班、每一块林地进行严格检查验收。

对验收不合格的,又组织力量,进行巡回医疗式的复查,不但要指出造成不合格的原因,还要提出整改措施和解决办法。

对验收不合格的暂缓政策兑现,整改后还不合格的,进行换人换地换树种处理。

凡把关验收的营造林地块,都顺利地经过了上级部门的核查。

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营造林质量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5)封禁育林

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不但是富蕴县的母亲河,而且因为引额济乌(乌鲁木齐)济克(克拉玛依)工程的实施已成为关系整个新疆的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河流。

当前的“两河”生态环境状况很不乐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谷林茂密葱郁,密林处人、畜难以进入。

,到了八十年代如前所述,河谷林萎缩严重,林相已十分惨败。

前,河谷林的有林地面积仍在继续减少,而且基本上是成、过熟林,森林病虫害连年发生,一年比一年严重,林分质量呈下降趋势。

然而,多年来“要树”、“要草”的纷争使河谷林逐渐被沙漠吞蚀,树死草亡,林牧俱损。

经过调研后提出,要转变观念,在创新中解决林牧问题。

我们认为,林牧本不应该有矛盾,林业发展也是为牧民增收服务,河谷林恢复必须维护牧民权益。

决定搁置争议,增量补偿,多管齐下恢复河谷林。

一是封河育林:

给封河育林户提供围栏和灌溉设施。

封育期间禁止放牧,允许打草,但要留足60株以上的幼苗幼树.因封育给封育户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林业部门每年每亩补偿现金8元,封几年补几年,已惠及农牧民142户,户均收入267元。

30%林权收益归牧民所有。

护林员完成规定任务拿工资的70%,剩余30%与幼林挂钩,每多恢复一亩每年奖励10元。

---,全县封河育林面积达1.9万亩,占现有河谷林的8.3%左右。

二是人工造林:

林业各项造林工程都向河谷倾斜,公益林管护项目中的人工造林任务必须放在河谷林区,---已造林500亩。

三是改革林权制度:

河谷既是林区又是牧民的草场,林木国有,草场是牧民个人的,林牧矛盾突出。

其间在乌伦古河林区进行了试点改革,将林权下放给牧民所有,试点面积多亩,涉及20多户。

改革刚起步,还有待于探索。

四是生态移民:

由政府负责开发饲草饲料基地和房屋、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每户不少于50亩草料地,将居住在河谷里的牧民迁出来,收回草原使用权,全部用于恢复河谷林。

林牧博奕在创新思路、新方法中实现了“双赢”。

五、存在问题与主要矛盾

1、认识不足、意识不浓。

由于富蕴县过去长期以来都以牧业和矿业经济为主,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中所占份额较小,影响力不足,致使各级党政领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及全社会对林业的重要性和地位认识不高,绿化意识淡薄,对林业工作大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造成林业建设的滞后。

2、林网化建设停滞不前。

富蕴县虽然于经过了自治区林网化验收,但林网化程度不高,缺行断带现象严重,特别是副林带普遍缺少;有的条田林网网格面积过大,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新开垦耕地未按规定留足造林地,也未造林;部分农防林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营造的,林带老化,抗逆性减弱,有的已枯死。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领导不重视,有松懈思想,乡、村两级领导,甚至我们林业部门的领导认为已经实现了林网化,没有必要再造防护林了;随着农产品价格的走高,耕地便显得金贵起来,老百姓不愿拿出地来造防护林,加之防护林有胁地的负面功能,影响了局部耕地的作物产量,给农牧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林业部门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退耕还林和公益林管护等工程建设上,无暇顾及林网化建设;退耕还林等工程造林有资金保障,花钱造林已深入人心,没有钱就不造林,林网化建设无专项资金,造林缺钱;有的农田缺乏规划,不便造林。

3、乡村居民点绿化落后。

相当一部分村庄为无林村,无林村占到70%以上,有的村庄一棵树也没有,特别是牧业村,“秃子户”比比皆是;有树的村庄也存在很多问题,绿化总量不足,覆盖率低,分布不均匀,不合理;大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营造的大树、老树,新造林极少。

主要是因为绿化意识不强,没有栽树的习惯,村庄建设缺乏规划,有规划的也未留出足够的绿化用地;房屋分散,有的村房屋绵延数公里,不便造林;村庄缺乏水利设施,不方便灌溉,影响了造林;农牧区牲畜多且散放,牲畜破坏树木现象严重,管护困难;游牧生产方式致使造林后无人管理;村庄绿化缺乏资金。

4、行业间矛盾重重。

(1)林-牧矛盾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林地与草地之间的矛盾,林地既是草地,草地也是林地,一地“两证”,在法律层面上就产生了矛盾,这是根本矛盾;二是林木与牲畜之间的矛盾,牲畜啃食、践踏林木现象十分普遍,而且相当严重,造成林木成活率、保存率低下,生长受影响,不易成林成材,也大大增加了林木管护成本;三是林木与草场之间的矛盾,林木多了,林木覆盖度大了,草自然就少了,打草也不方便,牧民为了自身利益,有意无意地清除幼苗幼树,甚至破坏中幼林。

(2)林-农矛盾

主要是农田防护林占用耕地和林带胁地,胁地来自两个方面:

地下树根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营养,地上树冠遮荫争光照,造成耕地减少,林缘耕地农作物产量降低,部分农牧民不但不愿意在耕地上植树,还破坏现有农田防护林。

(3)林-水矛盾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没有专门的林业水利,林业用水依赖农田水利,林随水走,而非水随林走,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二是林业与农业生产争水,在用水高峰期,林业与农牧业争水抢水,又往往是林业为农牧业让路;三是水费减免政策得不到落实,原因是水管部门依靠水费生存和发展,水费减免后经费来源无着落,政府未对其进行转移支付,从而造成水费减免政策得不到落实;四是不合理用水和无序截流造成河水水位下降,致使河谷天然林死亡,河谷生态遭到重创。

5、资源利用率低。

一是林木资源利用仅仅停留在原木和初级加工水平上,没有精深加工,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二是林下资源没有很好利用,林下的菌类、中草药、花卉、经济动物等野生资源利用率很低;三是林地资源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大部分林地处于原生态,没有利用。

即使利用,也只是简单的林粮、林草间作,林药、林经间作较少。

6、林业建设缺乏动力和活力。

当前,林业建设为项目投资拉动型,林业产业尚未真正起步。

造成林业建设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活力。

注重了林业生态建设,忽视了林业产业发展。

 由于受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的影响,制约了林果业发展,苹果、葡萄、梨、桃、李、枣等品种无法大规模栽培,沙棘、黑加仑等小浆果品种栽培也仅仅处于引、试种阶段,规模小,经济效益尚未显现。

林间栽培和间作受传统思想的至酷和种植品种、栽培技术、生产条件、资金保障等制约,不能大范围、大面积推广,形不成规模效益。

 养殖业受技术、资金、水土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养殖规模小且分散,效益低;养殖品种单一,仅仅养殖一些牛、马、羊这样的传统养殖品种,禽类等破坏生态相对轻而效益又相对高的品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经济动物特别是极具开发潜力,又有驯养繁殖优势的野生动物,如野驴、野猪、鹅喉羚等,没有引起关注。

 林业第三产业受资源短缺和社会经济条件束缚,未能得到较好发展,如木材及林产品加工、林区旅游、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有的还未开展,有的虽然开展了,但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上,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

7、林业部门基础建设薄弱。

 由于国家过去长期对林业投入不足,林业基础建设跟不上,林区道路、水利设施、苗圃建设、办公条件、交通通讯等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欠账,有的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扭转。

 林业队伍建设跟不上事业发展的需要,人才匮乏,林业职工知识老化,结构不合理,部分职工责任心、敬业精神不够强,技术水平较低,在用人机制上不够灵活,竞争意识差。

 乡镇林业站机构不稳定,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繁重,经费难落实,办公条件差,管理体制不顺,职工待遇低,技术力量薄弱,社会化服务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8、林业政策不完善,执法困难,效果不明显。

随着林业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形势不断变化,过去的林业政策已不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政策的制定滞后,造成无章可循;有的政策不完善、不合理,无法执行。

有的涉及到部门利益,不好执行。

执法过程中往往受到来自行政的、社会的、亲情的干预;以罚代法、“四乱四滥”(乱砍滥伐、乱征滥占、乱捕滥猎、乱采滥挖)时有发生。

六、林业发展对策与措施

1、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以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为主题,以根本转变林业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全力构建林业三大致系为目标,着力培育森林资源,着力深化林业改革,着力推进科教兴林,着力抓好依法治林,着力加强经营管理,着力强化基础建设,充分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2、对策与措施

 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战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山区天然林管护力度,巩固“天保”成果。

进一步加大公益林管护,重点是河谷林恢复,以封育为主,封造结合。

继续封河育林,丰富和完善封河育林政策,使封育户得到更多实惠,提高封育质量和效益。

凡具备封育条件的,要在5-8年内全部轮封。

封育条件较差或不具备封育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开展人工造林。

造林树种以原生树种为主,适度营造引进树种,以乔木为主,乔灌结合。

可采用大行距造林,以便林-农、林-草、林-药、林-经间作。

河谷沙棘造林尽可能选择林缘地带。

在管护好河谷林的同时,加强前山森林和荒漠灌木林管护力度。

在矿山开采、基础设施建设、水土开发过程中,要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批手续。

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落实退耕还林政策。

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产业,确保退耕农户继续得到实惠。

沙枣纯林地块可改植大果沙棘、黑加仑等,行距过密的可适度抚育间伐。

间伐后可补植经济树种或间作。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要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以居民驻地绿化为“点”、路渠绿化为“线”、农田林网建设为“网”、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建设等为“片”,构成点、线、网、片一体化、功能相互辐射的农村生态载体。

村庄绿化要纳入到村庄规划中,以公共设施周边绿化和农家庭院绿化为重点,实现学校、医院、文化站等公共设施周边园林化,以及农家庭院绿化特色化、效益化,每年要完成一个乡镇、二个行政村的绿化达标。

乡村绿化网络体系建设实行分批实施、整村推进的策略,最终形成家居环境、村庄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