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地图 叙利亚地图中文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0054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叙利亚地图 叙利亚地图中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叙利亚地图 叙利亚地图中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叙利亚地图 叙利亚地图中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叙利亚地图 叙利亚地图中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叙利亚地图 叙利亚地图中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叙利亚地图 叙利亚地图中文版.docx

《叙利亚地图 叙利亚地图中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叙利亚地图 叙利亚地图中文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叙利亚地图 叙利亚地图中文版.docx

叙利亚地图叙利亚地图中文版

叙利亚地图

 

 

世界政区图

 

世界时区图

 

欧洲

 

亚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非洲

 

 

【 国名 】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TheSyrianArabRepublic)。

【 面积 】 185180平方公里(包括仍被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约1200平方公里)。

【 人口 】 1839.2万(2005年)。

其中阿拉伯人占80%以上,还有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库曼人等。

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和法语。

居民中85%信奉伊斯兰教,14%信奉基督教。

其中,伊斯兰教逊尼派占80%(约占全国人口的68%),什叶派占20%,在什叶派中阿拉维派占75%(约占全国人口的11.5%)。

【 首都 】 大马士革(Damascus),人口370万(2005年统计)。

【 国家元首 】 总统巴沙尔·阿萨德(BasharAL-ASSAD),2000年7月就任。

【 独立日 】 4月17日

【 简况 】 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地中海东岸。

北靠土耳其,东南邻伊拉克,南连约旦,西南与黎巴嫩、巴勒斯坦地区接壤,西与塞浦路斯隔海相望。

海岸线长183公里。

沿海和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沙漠地区冬季雨量较少,夏季干燥炎热。

最低气温0°C以下,最高气温达40°C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沿海地区1000毫米以上,南部地区仅100毫米。

  公元前3000年时有原始城邦国家存在。

公元前8世纪起,先后被亚述、马其顿、罗马、阿拉伯、欧洲十字军、埃及马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等统治。

1920年4月,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

1940年6月,法向德投降,叙被纳粹德国控制。

1941年9月27日,“自由法兰西军”总司令贾德鲁将军以盟国名义宣布叙独立。

1943年8月,叙成立自己的政府,舒克里·库阿特利当选叙利亚共和国首任总统。

1946年4月17日,英、法被迫撤军,叙获得完全独立。

1958年2月1日,叙利亚和埃及宣布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1961年9月28日,叙宣布脱离“阿联”,成立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1963年3月8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组成新政府。

1970年11月13日,国防部长兼空军司令阿萨德发动“纠正运动”,改组了党和政府,阿自任总理。

1971年3月,阿萨德当选总统,任至2000年6月10日去世。

阿次子巴沙尔·阿萨德于同年7月10日继任总统。

【 政治 】 2005年,巴沙尔总统注意加强复兴党建设,努力维护政权稳定,严控国内安全局势。

对内适当开放民主,稳步推行经济改革和发展;对外采取务实、灵活举措,适当调整政策。

叙政局总体稳定。

2006年2月,叙内阁进行了改组,将推动经济发展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

【 宪法 】 1973年3月12日经全国公民投票通过。

宪法规定叙利亚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阿拉伯祖国的一部分,复兴党是社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

实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

伊斯兰教法是立法的主要依据。

2000年6月10日,阿萨德总统病逝,为使阿萨德次子巴沙尔(35岁)能合法接班,叙议会召开紧急特别会议,将宪法规定的总统候选人年龄从40岁降为34岁。

【 议会 】 又称人民议会,国家立法机构。

其职能是:

提名共和国总统人选;通过法律;讨论内阁政策;通过国家总预算和发展计划;批准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际条约和协定;决定大赦;接受和批准议员的辞呈,撤销对内阁成员的信任。

人民议会于1971年2月21日成立,议员任期4年。

本届议会于2003年10月选举产生,共有议员250名。

议长马哈茂德·艾布拉什(MahmoudALABRASH),2003年10月当选。

【 政府 】 现政府于2000年3月13日成立,2001年12月13日、2003年9月18日、2004年10月4日和2006年2月11日四次改组,有33名成员。

主要成员有:

总理穆罕默德·纳吉·奥特里(MohammedNajiOtri)、副总理阿卜杜拉·达尔达里(Abdullahal-Dardari)、国防部长哈桑·图尔克马尼(HassanTurkmani)、外交部长瓦立德·穆阿利姆(WALIDALMOUALEM)、内政部长巴萨姆·阿卜杜·马吉德少将(BassamAbdelMajeed)、财政部长穆罕默德·侯赛因博士(MohammedAl-Hussein)、工业部长福阿德·伊萨·朱尼博士(FuadIssaJhoni)、卫生部长马海尔·哈赛米(MaherHusami)等。

【 行政区划 】 全国划分为十四个省市:

大马士革农村省、霍姆斯省、哈马省、拉塔基亚省、伊德利布省、塔尔图斯省、腊卡省、德尔祖尔省、哈塞克省、德拉省、苏韦达省、库奈特拉省、阿勒颇省和大马士革市。

【 司法机构 】 全国设高等宪法法院,各省、市、县设初级法院和调解法庭。

现任高等宪法法院院长马哈茂德·尤尼斯·奥斯曼(MahmoudYounesOTHMAN),总检察长穆罕默德·阿布·古勒(MohammadAbouKOURA)。

【 政党 】 

(1)阿拉伯复兴社会党(TheBaathArabSocialistParty):

简称复兴党。

成立于1947年4月,是一个泛阿拉伯的民族主义政党。

党纲确定,该党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政党,其任务是复兴阿拉伯民族,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社会主义祖国。

对外主张反帝、反殖、反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遵循不结盟政策。

对内实行国有化和土地改革等政策和措施。

自1963年以来一直为叙执政党。

总书记巴沙尔·阿萨德。

  

(2)全国进步阵线(NationalProgressiveFront):

1972年3月成立,是复兴党为团结其它政党而组成的统一战线组织。

巴沙尔总统兼任阵线中央领导机构主席。

参加该阵线的党派还有:

  叙利亚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Syrian Arab SocialistUnion):

1964年成立,原是埃及“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在叙的一个分支,主张同埃及统一。

总书记萨夫旺·古德西(SafwanKUDSI)。

  社会主义统一分子运动(UnionistSocialist):

是阿社盟中分裂出来的一个组织。

总书记法伊兹·伊斯梅尔(FayizISMAIL)。

  阿拉伯社会党(ArabSocialistParty):

又称阿拉伯社会主义者运动。

成立于1950年,1953年与复兴党合并,1961年又从复兴党中分裂出来。

总书记阿卜杜拉·加尼·卡努特(AbdelGhaniKANNONT)。

  叙利亚共产党(CommunistParty-Syria):

1924年11月成立。

前身是叙利亚和黎巴嫩共产党,1958年1月分别成立黎共和叙共。

1954年以后,参加叙国内反帝民族力量组成的民族民主阵线。

目前,叙有两个共产党组织,即:

叙利亚共产党(费萨尔派)和叙利亚共产党(巴格达什派),上述两派均属参政党,在政府中各有一部长席位。

现任叙共(费派)总书记尤素夫·费萨尔(YousefFEISARR),叙共(巴派)总书记瓦萨勒·法勒哈·巴格达什(WesalFARHABAGDASH)。

  民主社会主义统一分子党(DemocraticSocialistUnionistParty):

1974年10月10日成立。

是由社会主义统一分子党分裂出来的人士组成的一个纳赛尔主义政党。

以纳赛尔和阿萨德的思想为理论基础,对内主张实行政治和经济多元化,发挥全国进步阵线的作用,努力缩小和消灭社会各阶层的差别,对外反帝、反殖、反霸,主张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从而实现国际力量的均衡。

1989年2月加入全国进步阵线。

总书记艾哈迈德·埃斯阿德(AhmadAL-ASAAD)。

  该阵线各党派都参加内阁。

  (3)穆斯林兄弟会(MuslimBrotherhood):

1928年在埃及成立,属泛阿拉伯宗教组织,主张抵制西方文化对伊斯兰国家的影响,恢复原教旨主义的信仰,后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活动,50年代在埃及被取缔后中心转到叙。

主要领导人阿德南·萨阿德丁(AdnanSAADEDDIN)。

  此外还有阿拉伯解放党、人民党、国家社会党、阿拉伯共产主义组织劳动联盟等。

【 重要人物 】 总统巴沙尔·阿萨德 ,已故总统哈菲兹·阿萨德之次子。

1965年9月生于大马士革。

原系眼科医生,曾在伦敦攻读医学硕士学位。

其兄巴塞勒死于车祸后,被其父选定为接班人,开始弃医从政。

1994年入霍姆斯军事学院学习,1995年晋升少校,1996年1月入参谋指挥学院深造,1998年1月晋升中校,1999年1月晋升上校,并担任叙信息协会主席、共和国卫队副司令兼105装甲旅旅长。

2000年6月阿萨德总统逝世后,巴晋升为大将,并任叙武装部队总司令。

7月10日巴当选总统。

总理穆罕默德·纳吉·奥特里, 1944年生于阿勒颇。

1967年毕业于阿勒颇大学,获建筑工程学学士学位。

1975-1979年任阿勒颇工程师工会委员会委员,1976-1980年任阿勒颇市政委员会委员。

1980-1983年任阿勒颇市长。

1981-1993年任阿勒颇工程师工会会长。

1993-2000年任霍姆斯省省长。

2000-2003年任负责福利事务的副总理。

2003年9月任第八届议会议长,2003年9月10日任总理。

已婚,有4个子女。

【 经济 】 叙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

2005年叙政府首次明确提出叙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决策,制定了“十五计划”(2006-2010年),为经济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宏观规划。

同时推出一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财税金融立法、鼓励投资和开设私营银行的措施,并提出逐步开放保险业,酝酿设立证券市场,降低税率,并有限度放宽外汇与进出口管制。

  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

226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5年):

3.2%。

  货币名称:

叙利亚镑(SyrianPounds),1镑=100皮阿斯特。

  官方汇率(2005年):

1美元=50叙镑。

  外债(2005年):

30亿美元。

  通货膨胀率(2004年):

2%。

  外汇储备(2004年):

170亿美元。

  失业率(2005年):

11.7%。

【 资源 】 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磷酸盐、岩盐、沥青等。

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5亿桶。

已实现石油及其产品的自给,并开始出口部分原油和石油产品。

2005年石油日产量为52万桶,石油出口收入为25亿美元。

2005年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6500亿立方米,磷酸盐储量为6.5亿吨,岩盐储量为5500万吨。

【 工业 】 工业基础薄弱,现代工业只有几十年历史。

叙现有工业分为采掘工业、加工工业和水电工业。

开掘工业有石油、天然气、磷酸盐、大理石等。

加工工业主要有纺织、食品、皮革、化工、水泥、烟草等。

【 农业 】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阿拉伯世界的五个粮食出口国之一。

粮食战略储备可满足全国两年的需求。

2004年农业耕种面积为480.3万公顷,水浇地面积为116.8万公顷,旱地面积为363.5万公顷。

2004年主要农、牧各类产品产量:

小麦450万吨,大麦170万吨,棉花106万吨,甜菜110万吨,柑桔90万吨,橄榄80万吨,牛奶170.6万吨,牛100万头,绵羊1600万头,山羊100万头,鸡2235.2万只。

  (资料来源:

叙利亚官方报刊)

【 旅游业 】 2004年到叙旅游人数为615.3万人,旅游收入为22亿美元。

【 交通运输 】 陆、海、空运输比较发达。

国内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连接各城镇,并可通往土耳其、伊拉克、约旦和黎巴嫩。

  铁路:

总长2798公里(2004年)。

  公路:

总长45860公里(2004年)。

  水运:

共有五个港口,3313条船。

拉塔基亚港和塔尔图斯港是叙利亚主要港口。

  空运:

除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外,还有6个省级地方机场。

叙已开辟亚、非、欧三大洲40条航线。

  叙利亚有一条总长为663公里的输油管道。

日输油量25万桶。

  (资料来源:

叙利亚经济年鉴、英国经济季评及叙官方报刊)

【 财政金融 】 2001年2月,叙利亚人民议会通过关于允许设立私人银行的证券交易市场法案。

黄金储备32.11亿叙镑。

  (资料来源:

叙利亚官方报刊)

【 对外贸易 】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

叙重视国家对外贸的监督,主要物资的进出口均由国家控制。

主要出口产品有石油和石油产品、棉花和棉花制品、磷酸盐、香料、皮革等。

主要进口产品有机械、钢材、纺织品、燃料、粮食、罐头、糖、化工原料、文教用品、医药、木材等。

进口的主要国家为欧盟国家、日本和美国。

出口的主要国家为欧盟国家和独联体、东欧等。

  主要进口国:

法国、意大利、德国、土耳其、中国(占4.4%)。

  主要出口国:

德国、意大利、法国、沙特、土耳其。

  2004年对外贸易额为122亿美元,其中出口63亿美元,进口59亿美元。

【 外国援助 】 主要援助国有日本、德国、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

【 人民生活 】 2004年人均收入1154美元。

全国共有各类医疗中心1060处,医院77家,病床19716张。

医生19678人(平均703人\医生),牙医9764人(平均1489人\医生),产科医生6672人,护士29500人。

【 军事 】 1946年建军。

70年代发展较快,成为中东一支较强的武装力量。

武装部队总司令部为最高统帅机关。

巴沙尔总统任总司令。

总参谋长阿里·阿斯兰中将。

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30个月。

  总兵力40.8万人,武器装备主要来自前苏联。

陆军30万人,编为3个军部,辖5个装甲师、4个机械化师、3个独立机械旅;海军8000人。

空军与防空军10万人,编为2个空军师,7个战斗机旅,4个直升机旅,2个训练旅和1个运输旅。

另有准军事部队40余万人。

【 教育 】 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学制6年。

初、高中学制6年,初中基本实行义务教育制;高中二年级开始分文、理科。

男生从大学毕业后要到军队服役2年才能拿到文凭,女生毕业后即可拿到文凭。

全国有4所综合性大学:

大马士革大学、阿勒颇大学、十月大学和复兴大学。

小学10995所,在校生2695452人,其中女生1267408人;初等学校2672所,在校生738315人,其中女生338474人;高中972所,在校生151545人,其中女生71781人。

初中、高中教职员工共55066人。

高中任课教师共17988人,其中女教师7266人。

  (资料来源:

叙利亚报刊)

【 新闻出版 】 全国性阿拉伯文日报有:

《复兴报》、《革命报》、《十月报》,发行量均为4万份。

地方性阿文日报有《群众报》、《献身报》、《阿拉伯主义报》和《团结报》。

另还发行英文日报《叙利亚时报》和阿拉伯文的《农民周报》、《工人周报》等。

  阿拉伯叙利亚通讯社是官方通讯社。

叙利亚广播电台建立于1936年,在各省、市建立有地方广播电台。

电台开办有两套节目,平均每天累计播音34小时,除用阿拉伯语广播外还用英、法、德、俄、土(耳其)、希(伯来)、西(班牙)等7种语言播音。

  叙利亚电视台建立于1960年7月23日,开办了三个频道,全天累计播放48小时。

除阿语节目外,还播送英、法语节目。

  2001年9月,巴沙尔总统颁布第50号总统令,宣布实施新的新闻出版法,以取代1949年颁布的旧法。

新法规定,出版业许可证发放须由新闻部长提议,总理批准。

【 对外关系 】 奉行不结盟和多方位的外交政策。

重视加强同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寻求大国依托。

力求睦邻周边,努力保持与埃及、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磋商机制,加强同海湾国家的友好合作,强化与伊朗的战略盟友关系,改善和发展与土耳其的互利合作,务实处理黎巴嫩、伊拉克问题。

想方设法化解与美国、欧洲的矛盾,减缓自身压力。

坚持对以色列和谈战略选择,多次表示愿与以谈判,但不奢望能近期复谈。

目前,叙利亚同14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对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态度

  1、经济全球化:

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将造成严重冲击。

对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特别是在进入国际金融和技术市场方面受到苛刻限制、在国际经济决策中日益边缘化感到忧心忡忡。

呼吁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国际金融组织在联合国框架内积极对话,争取互利双赢,避免出现新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认为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已正式申请加入。

  2、反恐问题:

主张运用综合手段根除国际恐怖主义,对恐怖主义要有严格的界定,应与反抗外国占领和侵略的合法权利相区别。

反对将恐怖主义同某一宗教、地区或民族问题相挂钩。

认为反恐应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关军事行动应在联合国框架内进行。

批评在中东反恐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

强调中东暴力活动频繁的根源是巴勒斯坦问题得不到公正的解决,只有力促中东早日实现全面、公正、持久的和平,才能标本兼治中东恐怖主义问题。

  3、人权问题:

强调人权的普遍性、多样性,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主张国际社会全面、公正地对待人权观,摒弃双重标准,充分考虑各国国情及民族、宗教、历史、文化等因素。

各国的人权状况应由各国政府根据国情循序渐进地加以改进。

  4、中东和平进程:

坚持通过和谈解决阿以争端,认为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和美坚持袒以政策;呼吁联合国、欧盟、俄罗斯等积极参与和平进程,迫以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无条件归还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国家领土。

主张在“土地换和平”原则及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基础上全面、公正、持久地解决中东问题,反对部分或单独解决,坚持叙黎并轨谈判。

  5、哈里里遇害案:

谴责哈遇害事件是恐怖的犯罪行为,呼吁黎巴嫩人民加强国内团结,保持稳定。

否认与哈案有牵连,强调将与哈案国际独立调查委员会全面合作,同时成立特别司法委员会展开单独调查。

  6、国际军控和防扩散:

主张全面裁军,支持禁止使用核武器或以核武器相威胁。

在安理会倡议建立中东无核区和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主张上述行动应遵循公正、透明、均衡的原则。

认为以拥有核武器对地区国家构成严重威胁。

国际社会应首先迫使以遵守联合国有关决议并加入《核不扩散条约》,并将其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之下。

支持维护和遵守《反导条约》,呼吁有关缔约国捍卫条约的不可侵犯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新的核军备竞赛。

  7、阿盟机构改革:

主张加强阿拉伯国家团结与协作,推动阿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采取联合行动;认为阿盟形不成合力在于阿盟宪章未能得到真正落实,缺乏有力的决策机制;呼吁阿拉伯国家克服自顾倾向,以民族利益为重,共同应对时局的挑战。

同中国的关系:

 中、叙1956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稳步发展。

巴沙尔总统执政后,实现叙总统首次访华,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

建交后,双边重要往来一览表

中方

年份

叙方

年份

李鹏委员长

1999

副总统哈达姆

1987

1989

1991

1997

2001

议长卡杜拉

1988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

1999

副总统兼全国进步阵线副主席

莫沙拉克

1990

1998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民族领导

副总书记艾哈迈尔

1995

1998

2001

2004

军队和武装力量总参谋长

谢哈比中将

1995

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

2000

总理祖阿比

1996

国家副主席胡锦涛

2001

副总理纳吉

2000

外交部长唐家璇

200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

2003

总统巴沙尔

2004

中共中央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

2004

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副主席李蒙

2004

外交部长李肇星

2005

全国进步阵线中央委员、阿拉伯社会主义者运动总书记艾哈迈德

2005

  中国驻叙利亚大使:

周秀华。

馆址:

83,RUEATAAYOUBIDAMASCUS,SYRIA;电话:

3327968,3339594;国家区号:

0096311;传真:

3338067;经商处电话:

6668782,6663934。

  叙驻华大使:

穆罕默德·海依尔·瓦迪。

馆址:

北京三

  里屯东四街六号;电话:

65321372;传真:

65321575。

同美国的关系 :

 1946年同美国建交。

1967年“六·五”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叙宣布同美国断交。

1974年6月两国复交。

1986年10月美为支持英国与叙断交,宣布撤回驻叙大使。

1987年两国关系恢复正常。

2004年5月,美开始实施对叙经济和外交制裁法案。

2005年2月,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害,美推动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决议,要求叙全面配合哈案国际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叙美关系紧张。

美迄今仍将叙列入支持恐怖主义活动国家的黑名单。

  2005年1月,美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访叙。

9月,叙总统巴沙尔致电美总统布什,对美部分地区遭受飓风袭击表示慰问。

同月,美反战学院代表团访叙。

同俄罗斯的关系 :

 1944年与前苏联建交。

冷战期间,奉行亲苏政策,1980年签署叙苏“友好合作条约”,建立盟友关系。

苏联解体后,叙承认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并表示叙将在互相尊重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同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近年来,叙俄关系日益发展。

  2005年1月,叙总统巴沙尔访俄。

5月,俄财政部长库德林访叙。

10月,叙运输部长奥贝德访俄。

12月,俄杜马委员会代表团访叙。

同欧盟国家关系 :

 1995年11月,欧盟15国与地中海南岸12国外长在巴赛罗那召开“欧洲-地中海会议”后,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和财政伙伴关系有所增强。

目前,欧盟对叙工、农业产品已采取免除关税和不予限量的政策。

2004年10月,叙与欧盟签署《叙欧伙伴关系协议》。

  2005年1月,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菲尼访叙。

2月,西班牙外交大臣莫拉蒂诺斯访叙。

5月,叙外长沙雷访希腊。

6月,欧洲议会代表团访叙。

同埃及的关系 :

 自1989年12月埃叙复交和海湾战争后,两国关系持续发展。

2005年2月,埃外长盖特访叙,叙外长沙雷访埃。

3月,埃总统穆巴拉克访叙。

5月、9月,叙总统巴沙尔访埃。

10月,埃总统穆巴拉克访叙。

12月,叙外长沙雷访埃。

同黎巴嫩的关系 :

 叙黎在法国委任统治时期曾是同一个国家。

黎独立后,叙未予承认,叙黎仍保持“特殊关系”。

1976年5月以来,叙军(最初约2.8万人)一直以“阿拉伯威慑部队”的名义驻扎在黎。

1991年5月,叙黎签署“兄弟关系合作与协调条约”和“安全与防务条约”,确定两国将进行最高级和最全面的协调。

1996年1月,叙黎签订经济一体化、取消双重税、推进和保证投资、建立联合边界哨所和社会领域合作五协定。

同时,双方决定在与以色列谈判中密切配合,决不单独与以媾和。

2004年9月2日,美、法等国推动安理会通过1559号决议,要求叙驻黎部队全部撤离,同月,叙从贝鲁特以南地区撤军约3000人。

2005年2月,黎前总理哈里里遇害,美等西方国家和黎反叙派指责叙应对此负责。

在空前外部压力下,叙于4月宣布撤回其驻黎全部军队、安全人员和军事装备。

7月,黎新政府成立,叙黎关系进入调整期。

10月以来,随着哈里里遇害国际独立调查的展开和国际独立调查委员会两个调查报告的出台,叙黎关系趋于紧张,西方国家借机敦促两国重新划界并互设使馆。

  2005年1月,黎旅游部长法立德访叙。

2月,叙总理奥特里访黎。

3月,黎总统拉胡德访叙。

5月,黎总理米卡提访叙。

7月,黎总理西尼乌拉访叙。

同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

 1990年海湾战争中,叙应沙特等国的要求向海湾派遣军队。

战后,叙积极参与海湾战后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