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朦胧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8577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朦胧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朦胧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朦胧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朦胧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朦胧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朦胧诗.docx

《浅谈朦胧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朦胧诗.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朦胧诗.docx

浅谈朦胧诗

浅论“朦胧诗"

【摘要】

70年代末,尤其80年代之后,中国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肇始于70年代末的朦胧诗运动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和开端。

其崭新的美学原则给久已压抑的诗坛带来了一股革命性的力量.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就呈现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

朦胧诗开启了诗歌的多个方向,启迪了当代汉语诗歌的多种可能性。

本文将从朦胧诗的崛起,有关朦胧诗的争论,朦胧诗的艺术特色进浅论,并结合个别经典的朦胧诗进行简单的赏析.

【关键词】:

朦胧诗争论艺术特征赏析

 

“朦胧诗”是一种诗学概念,它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姜世伟)、方含、食指(郭路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又称新诗潮诗歌.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1]食指、芒克、多多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人加入。

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一般认为,朦胧诗是自1978年北岛等主编的《今天》杂志开始的。

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

朦胧诗迅速成为一种新诗潮,并且涌现出一批广为流传的代表作品。

当时活跃于《今天》杂志的诗人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舒婷、顾城、杨炼、江河、梁小斌、芒克等。

他们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借鉴一些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与思考。

他们所创作出来的诗歌,与当时诗坛盛行的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诗歌风格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这些诗歌后来被统称为“朦胧诗”

“朦胧诗”作为新诗潮的产物,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

其精神内涵的表现在三个层面:

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所谓新诗潮,是指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中的一次英雄主义诗歌思潮,这一思潮始发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入80年代以后,它在诗坛乃至整个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最终给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新诗潮用来定义一类诗歌作品和理论所传达的一种共同思想倾向和思想潮流,是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声;而“朦胧诗"则是指属于这一思潮的一类诗歌作品,它侧重描述的是这类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

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思潮是经由新诗潮而得以产生的,“朦胧诗”是它的第一批文学作品.因此,“朦胧诗”不应被看作是一个诗歌流派,而应被看作是一种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适应时代、社会的变动而在文学上形成的一种思想潮流,一种文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总要同旧的思潮发生不同程度的碰撞,因此,在“朦胧诗”登上历史舞台之际, 就有了新诗潮诗歌运动,从六、七十年代的地下创作, 到70年代末“ 朦胧诗"的公开发表,再到 80 年代初引发出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便体现了这一运动的发展轨迹。

这一运动以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对“文革”神本主义思想统治的胜利而告终,这个胜利也便是人本主义文学对“四人帮"文化专制的胜利,它使诗歌打破了建国以来的种种文学禁锢,而承接了五四以来的新诗传统。

基于此,我们要想对“朦胧诗”作出合理的评价,就不能仅仅从它的艺术创新方面来判断其意义和价值,我们更要把它纳入到整个文学思潮的运动、发展中去,把握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我们对“朦胧诗”的意义和价值的确认,本质上也便是对新诗潮诗歌运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确认。

朦胧诗的崛起曾引发一场争论.从谢冕赞叹“一批新诗人在崛起”[2],到孙绍振的“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3]的概括,再到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从形式到内容把朦胧诗的艺术主张系统化,肯定了朦胧诗的价值而反对者则认为是畸形的文学、艺术怪胎、甚至指为“逆流"、“资产阶级自由化”。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体现了新的人本主义文学思潮与“文革”以来的神本主义专制主义文学思潮的尖锐对立。

所谓人本主义,是指以人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的一种思想。

古希腊智者派学者普罗泰戈拉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体现的便是西方早期人本主义思想,他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这一思想又被人们用作反对中世纪神权统治的工具,恩格斯在评价那个时期的社会思潮时说: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

”人的本质, 亦即所谓的人性,就是人的理性和理性支配下的情感需要,人因其具有理性而被定义为人,恩格斯所说的“思维着的悟性”指的便是人的理性。

所谓理性,是指对某种价值尺度的确认,并根据这种价值尺度来衡量个人和社会的思想行为的一种判断力。

而所谓理性支配下的情感需要,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理解、关怀和爱等人道主义情感需要,衡量它们的尺度就是理性的尺度.因此,人的尺度也就是理性的尺度,人本主义根据这一尺度,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民主反对专制、以自由反对禁锢,弘扬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反对教条的束缚。

所谓人的主体性,即人的自我塑造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在对异己力量的抗争中体现出来的本质属性.人本主义始终作为人和社会的精神现象而存在,它不会随时代、社会的变动而泯灭,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人本主义却一直为神本主义专制主义这个异己力量所压抑,然而,能够使这种思想得以延续的,却常常是在文学作品之中。

人本主义思想一旦成为文学思潮的主导思想,便形成了人本主义文学思潮,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文学思潮就是一种人本主义文学思潮。

因此,五四以来所形成的真正的诗歌传统,本质上便是人本主义诗歌传统,但这一优良的诗歌传统在建国后却被“反右"和“文革”等运动无情地掐断。

后来在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承接起五四这一优良诗歌传统的,就是“朦胧诗”[4].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

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5]下面,本文将从朦胧诗的思维方式、文本结构、语言艺术三个方面予以论述之。

一、灵感与意境的火花

文革十年断裂的艺术空白为朦胧诗提供了恣意纵横的广阔诗意空间,听命于直觉的驱动,朦胧诗人们顿悟到诗歌它不能镜子般被动地再现外在生活,而应曲笔涉入折射外在生活的心理空间,从而抵达诗歌质的本性,进而对人生、社会、自我进行思考和感悟,从他们灵感迸放出来漫天的绚丽烟花里,此时的诗歌是个“在这里,寻常的逻辑沉默了,被理智和法制规定的世界开始解体,色彩、音响、形象的界限消失了,时间和空间被超越,仿佛回到宇宙的初创期,世界开始重新组合--于是发生变形。

”[6]以此寄托急剧变幻的现实留在他们心灵深处的风暴。

例如舒婷的《致橡树》,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崭新的形象: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个性之美,既不是“攀缘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也不是“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而是“仿佛永远相离/却又终身相依”,“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这是现代女性的坚贞的爱情观: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

一反阴柔之气的木棉树传达了追求平等、自立、自强的爱情宣言。

又如顾城的《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样把虚幻的远近、象征的远近、真实的远近交错开来,形成张力,扩伸出人与自然、人与人、真实与虚幻、冷漠与和谐的哲学思考.艾青认为,凡是花都有放的权利,花的生命就是放。

[7]朦胧诗就是这样以不同的视角,独特的意境,绽放着自己的“花朵”。

二、诗的结构上内部空间的拓宽

朦胧诗只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艺术样式.在意识上开始流露出意识流的感觉和蒙太奇意象组合的结构。

在顾城的《远和近》中: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首诗主要是对一个瞬间情绪感觉的捕捉和表现.诗中的云、我、你都有一种美好的东西,就是象云一样自由,但当远和近两个概念加入意象时,美好的东西被击碎了。

因为不管读者怎样去理解“我”“你”之间的远近关系,每一种关系产生的一瞬,都或明或暗地让人感到“我”与“你”过去或现在已有或正在发生的一种隔膜.这种隔膜散发出一种人所无法自拔的孤独情绪,并直接诉诸读者的感

官。

它使人在一刹那间明白:

这世上有“你”和“我”这么两个人被自己所创造的秩序或规律所排挤,他们成了只能与浮云保持亲密的独处者。

而在徐敬亚的《既然》,“既然/前,不见岸/后,也远离了岸//既然/脚下恋着波澜/又注定终生恋着波澜//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已沉人海底//既然/与彼岸尚远/隔一海苍天//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这四个既然句式反复,叠合出四个蒙太奇镜头,之间的连接线已被抽掉,并且已不仅并列叠加,而且逐层递进,力量一次比一次强烈,深化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隆起了一股豁达顽韧的向上气概[8]。

完全可以断言:

诗歌对蒙太奇的介入,强化了诗歌的直观性与流动感,因词与词、句与句间连接媒介的省略取消,使诗拥有了更为自由广阔的空间。

三、语言意象化、凝炼化、含蓄化、朦胧化、言陌生化

朦胧诗用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以意象作为诗歌主要语言,通过摘取意象,并以诗人独特的思想感情的逻辑对诗歌意象进行“朦太奇”式的编辑,形成诗的语言形象、精致的特点。

就像罗钰润在《漫说新诗话“朦胧”》[9]中讲的那样“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第四次文代会以来,诗歌园地,百花齐放,出现了一派群芳争艳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竞相勃发、各呈姿态;其间,也便出现了一些青年诗人写的所谓‘朦胧诗’”.

这些诗大都是想象奇特,感情隐晦,语言也有的比较怪异,形同谜语,读了往往使读者感到精致。

精致不是简单,是简明的语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信息量。

这是实现诗歌有限构架不断扩张的艺术力量。

舒婷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写中国七十年代末的贫穷落后,她找到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极其有限地描绘了当中国的落后与苦难,却无限地诱发了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北岛的《是的昨天》一诗中对于昨天发生的爱情故事,诗人只用“你慢慢地闭上眼睛”、“你点点头焉然一笑”、“你咬着苍白的嘴唇”、“你坚决地转过身去"这四个细节性的意象概括了整个爱情故事。

诗的语言在意的连续性上出现了大面积的断裂,但这并不妨碍意识的传达,而是把诗意的断层留给读者去修补。

朦胧诗人忠于自己思想感情的创作,使诗歌语言充满了个人想象和联想的奇特神韵,不但垂炼了诗的语言,而且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聚焦在意象之上,并通过意象向读者反射和辐射.这样,诗的语言同时向读者传送多层面的审美信息,读者只能靠自己的理解能力去捕捉和把握诗歌语言的意义。

舒婷表达对自己已逝的母亲的甜柔深谧的怀念,用“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这种艺术方式来表达。

诗人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表现自我的内心感受.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不是一种激情式的怀念,因而由“激情”联想到“激流”、“瀑布"。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从侧面描述诗人情感的特征。

而“甜柔深谧"的情感特征通过联想、想象,就外化为“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的象征。

陈慧芳的《农历》“把大年初一/鞭炮成遍地的花絮/然而以脚点墨/狂草乡土于风雨之间/果实于是多愁多/盘中之餐粒粒皆是星辰明月/犁铧和农夫。

以弯曲的背影/将身世射进泥水里”;“时间和空间的跨度/被压缩成透明的蝉羽/一切能飞的都在飞”等句,语言是全新的,时空难以捉摸,在野曼的眼里却发生了嬗变,野曼的《冬天的信息》更是写得机灵:

“冬/从枝头纷纷落下/唯有枝丫间/冒出一叶鹅黄/在宣布/冬的死去”.诗人们这种通过纯语言的场景从而使语言陌生化,使诗成为“有韵的宗教”;因为“言”为说,“寺”为庙,合而为诗。

对很多事物的认识需要时间,时间最公正,时间能抹平很多的东西,时间也能让很多的事物显现出来。

多年之后,我们再来看待朦胧诗的价值和意义,或许会客观些,或许会准确些[10]。

多年之后当我再来诵读这些诗歌,我们会发现这些诗歌愈发着美酒般沁人心脾的芬芳。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健: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朝花出版社,1993年。

【2】谢冕:

《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

【3】孙绍振: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诗刊》1981年3期【4】《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年8月

【5】《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年8月

【6】田晓青:

《答复——诗人谈诗》,《今天》第九期。

【7】艾青:

《从“朦胧诗”谈起》,1981年5月12日《文汇报》

【8】《一股不可遏制的新诗潮》——刘登翰《福建文艺》1980年第12期.

【9】《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1981年04期

【10】王干:

《废墟之花:

朦胧诗的前世今生》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论“朦胧诗”

学生姓名:

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育

准考证号:

身份证号码:

指导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