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案例与分析第5章利息与利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8120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案例与分析第5章利息与利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金融学案例与分析第5章利息与利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金融学案例与分析第5章利息与利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金融学案例与分析第5章利息与利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金融学案例与分析第5章利息与利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学案例与分析第5章利息与利率.docx

《金融学案例与分析第5章利息与利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案例与分析第5章利息与利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案例与分析第5章利息与利率.docx

金融学案例与分析第5章利息与利率

第五章利息与利率

案例5-1:

关于美联储调整利率的评析

一、基本原理

1.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

从宏观上看,利率具有积累资金,调节宏观经济、媒体货币向资本转化、分配收入等功能。

从微观上看,利率具有激励约束等功能。

2.运用利率杠杆需要有客观的经济条件,主要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稳定的货币环境、适当的利率政策、合适的金融环境和法制法规建设等条件。

3.利率的决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利率、如何影响利率,不仅在经济学界的理论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各国利率政策的实践方面也有很大不同。

在这里我们通过考察美联储调整利率来看决定与影响利率的因素。

二、案例内容

让我们先来看一篇关于美国调整利率的题为“美联储第5次加息:

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2.25%”的新闻报道。

新华网华盛顿(2004年)12月14日电,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4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从2%提高到2.25%。

这是美联储自今年6月以来第5次提息。

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公开市场委员会是在今年最后一次例会上做出这一决定的。

该委员会在会后发表这样的简短声明:

“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相信,即使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货币政策的松紧仍然是适度的,加之劳动生产率依然强劲地上升,货币政策将继续对经济活动提供支持。

尽管早些时候受到了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产出依旧以适宜的速度在增长,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在继续逐渐改善。

通货膨胀与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依然得到了很好地控制。

委员会认为,在未来几个季度里,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方面出现好坏两种情况的可能性大致相当。

由于潜在的通货膨胀预期相对较低,委员会相信,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稳妥有序地被取消。

但是,委员会将因应经济前景的变化而做出政策调整,以兑现自己保持价格稳定的承诺。

分析人士预计,美联储明年将继续以每次0.25个百分点的速度提息,直到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中性水平”,也就是对经济既不产生刺激作用也不产生抑制作用的水平。

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水平可能在3%至4%。

1.美国调整利率决策的组织结构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联邦基金利率的决策机构是美联储下设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简称FOMC)。

美联储(theFed,全称“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美国的中央银行,除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外,还包括美联储理事会、联邦储备银行、会员银行和咨询委员会,总共五个部分。

美联储理事会是美联储的核心,拥有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的权利,与地区储备银行一起做出有关公开市场业务的决策,并指导公开市场业务活动,向国会递交关于年度政策操作报告、美联储的货币和信贷增长目标的专门报告等。

理事会由七位成员组成,每位成员由会长指定,由参议院任命,任期为14年。

理事会由一位主席和一位副主席领导,他们由总统指定,现任主席是艾伦·格林斯潘,自1987年以来一直任美联储的主席。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负责做出有关公开市场业务的各种决策的机构,如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等,并负责决策美联储在公开市场上执行何种交易,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另外,它还授权并指导外汇市场上对主要货币的操作以影响外汇汇率。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美联储理事会7为成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及按轮流方式参加的其他4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

他们通常每年在华盛顿召开8次会议,分析经济形势,制定货币政策计划。

每次会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都要对是否进行利率调整做出决定,并发表一个简短的声明。

例如2004年12月14日,美联储宣布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后,就发表上面新闻报道中的简短声明,在2005年2月2日再次加息的公告中,美联储用几乎相同的语言传达了几乎完全相同的信息。

每当这个时候就非常受人关注,美联储及格林斯潘也正因为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经常调整或不调整联邦基金利率而受人关注。

12个联邦储备银行是一个半官方机构,由当地会员银行按其资产的固定比例认购本地区联储银行的股份而形成。

会员银行主要有国民银行和部分州立银行,根据《联邦储备法》,所有国民银行都必须假如联邦储备体系,成为会员银行,州立银行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加入。

美联储在执行其职能时,往往动用咨询委员会,目前主要有联邦咨询委员会、消费者咨询委员会和非银行储蓄机构咨询委员会向美联储提供经济、消费者权益和银行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2.美国利率政策的理论与操作

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的简短声明中,我们延伸出来,来理解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的理论与操作。

(1)利率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即调整利率是美联储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在上述声明中反映了这一点:

“即使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货币政策将继续对经济活动提供支持。

”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来调控经济运行,发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其原因是70年代以来美国人投资方式的改变,使得社会上充满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而这些资金没有被、也很难被包括在货币供应量之内。

因此,如果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判断、指导经济运行的准则,就会出现越来越大的失误。

而改用利率作为中间目标,则可以将金融市场上的所有资金流动统统覆盖在内。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

这也反映在声明中:

“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方面出现好坏两种情况的可能性大致相当。

……委员会将因应经济前景的变化而做出政策调整,以兑现自己保持价格稳定的承诺。

(3)决定和影响美联储调整利率的经济因素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利率是经济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对居民、企业、金融市场、对外经济部门和政府部门都具有重大影响,而美联储每年8次如此频繁地对利率进行控制,其目的显然不是使经济及各经济主体陷入混乱,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联储做出调整或不调整利率时,必须依赖科学而一贯的理论,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做出恰当的决定。

美联储已经抛弃了“逆风而动、相机抉择”的凯恩斯主义和确定一定货币供应增长率这一“单一规则”的货币主义,而是以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为其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并非常强调“预期”。

这在美联储的加息声明中也放映了这一理论基础。

声明中指出,提高利率是在“通货膨胀与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依然得到了很好地控制”的情况下,而不是因为通货膨胀在加剧(说明加息不是“逆风而动”的结果);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稳妥有序地被取消”说明未来利率水平依然可能上调,那也不是因为通货膨胀率在提高,而是因为“潜在的通货膨胀预期相对较低”。

加息既然不是“逆向而动”的结果,那么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美联储实施的是“中性”货币政策。

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根据格林斯潘的解释,就是使利率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从而使经济以低通货膨胀下持久稳定地增长。

基于这一原则,美联储将其作为确定和调整利率的主要依据转向了真实利率和真实年经济增长率。

所谓真实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根据泰勒的研究,美国的真实利率应为2%;对于美国的真实年经济增长率,应为由于美国劳动力的年增长率约为1.5%,生产率年均增长率约为1%,因此,美国潜在的年经济增长率约为2.5%左右。

据此,美联储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调整利率,使年经济增长率基本稳定在2.5%左右的潜在增长率水平上,这样就可以同时达到稳定物价和保证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因此,加息的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依然强劲地上升”以及“产出依旧以适宜的速度在增长,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在继续逐渐改善”

可见,在中性货币政策的理念下,美联储是否调整联邦基金利率,考虑的主要因素除了(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外,还有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等,这完全不同于我国中央银行主要考虑通货膨胀率,并进行“逆向而动”地调整利率的思路。

(4)需要注意的是,美联储在调整利率的时候,并不是人为“设定”一个固定的联邦基金利率,它所调整的只是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

分析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的变动轨迹就会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美联储宣布的联邦基金利率都构成一个“中心”,实际的联邦基金利率都是围绕它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的。

那么,美联储是采取怎样的手段来保证联邦基金真实的市场利率与其设定的目标值不会出现太大的背离的呢?

从操作上看,美联储主要是通过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率这三大政策工具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美联储的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又是为了影响银行准备金的供给,从而保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的实现,最终达到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

在美国,准备金的供给被分解为银行体系借入的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两大类;联储通过控制贴现窗口来调控借入准备金水平,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控制非借入准备金水平。

一般而言,美联储在宣布调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水平之后,同时就会调整再贴现利率,从而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的非借入准备金水平调整,使之与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保持基本一致。

例如,12月14日,美联储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提高到2.25%的同时,就发表声明: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一致决定,将再贴现率提高25个基点,即提高到3.25%。

”与此同时,美联储还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抵消非借入准备金的逐日波动。

在美联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调整中,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窗口同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贴现窗口为准备金供给提供了一定的弹性,并且,再贴现率形成联邦基金利率的基础之一;公开市场操作的功能则是在不需要改变政策立场时用来稳定准备金供给,而在需要改变政策立场时则转移准备金供给。

由此可见,美联储调整利率主要是通过市场交易来达到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显然,这与我国通过中央银行指令性“确定”一个固定的利率水平的利率调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案例分析

1.美联储利率政策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年8次讨论经济形势,并做出利率是否调整的决定,使利率能够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得到灵活而及时的调整。

“中性”的货币政策理念,又保证了美联储在利率调整时保持了高度的独立性,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方面不受政府部门等的影响。

与很大程度上由政治力量所左右的财政政策比较,货币政策的这种灵活性与独立性特点,保证了美联储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中所具有的主导地位。

2.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的市场性

无论是利率的决定,还是利率的操作,都反映了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市场性特点。

美联储每年8次如此频繁地对利率进行控制,并且其中有3-5次要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进行调整,其依据就是根据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的变化。

另外,前面也说明了,美联储对市场利率的控制,并不象我国通过中央银行指令性“确定”一个固定的利率水平,而是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市场办法来达到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

 

案例5-2:

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

一、基本原理

1、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由交易主体自主决定,中央银行调控基准利率来间接影响市场利率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利率作为货币资金和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整个金融市场上能动而活跃的因素。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和中心环节,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和管理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实践证明,严格的利率管制,不利于金融部门的内部治理,不利于注重资产负债风险管理,也不利于注重金融创新,它导致整个金融业进入抑制性状态,难以实施金融深化。

所以,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们的既定目标。

3、依据经济学原理,决定市场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

(1)社会平均利润率;

(2)货币供求关系;(3)市场竞争状况。

当然,这一具有分析力和概括力的原理,是针对完善的、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

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的利率水平决定问题,还需从我国的现状出发,做出合理的解释。

4、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许多成员国的研究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条件,例如:

一国市场化体制的形成,并在此前提下企业等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是保证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性条件;现有利率体系的合理、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转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开拓则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性因素;对银行体系实施审慎监管,并建立谨慎会计标准、中央银行与财政资金关系硬约束、商业银行具有利润约束机制、对金融机构避免歧视性征税等则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

另外,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法律体系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5、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积极而稳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实施战略和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实际,应该说颇有裨益。

二、案例内容

西方发达国家利率自由化首先是从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的,它们在70年代就已完成存贷款利率的自由化。

继而美国自1980年开始,分阶段地取消对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以1986年1月取消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上限为标志,美国实现了完全的利率自由化。

随后加拿大等国也先后取消了对利率的各种限制。

日本自1984年以来,已逐步放宽了利率限制。

目前,日本中央银行对贷款、大额存款的利率限制已经基本不存在,对小额存款的利率限制也将在最近两年内取消。

1、美国的利率自由化

美国的利率管制是从30年代的经济危机开始的,并且是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出现的。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

该银行法的第Q项条款(俗称Q条款)规定:

禁止会员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率,限制定期及储蓄存款利率的上限。

1935年存款利率限制法对Q条款进行了修订,使其存款利率最高限不仅适合于联邦会员银行,而且还适用于非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1966年其适用范围又扩大到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其存款利率上限高出商业银行0.25%)。

规定存款利率上限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各金融机构为争夺存款,竞想提高利率而导致吸收存款成本过高,使银行贷款利率相应提高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危及银行的安全。

这种管制利率的体制一直到60年代中期基本上没有重大变化。

从6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使得金融市场利率不断向上攀升,如60年代中期,国库券的利率一直低于5%,而到1973~1974年达到7%,此后有一个时期高达16%。

市场利率的上升拉大了它和银行存款利率的差距,而且Q条款的存在,存款金融机构不能通过改变利率而增加吸收存款,终致“脱媒”现象的出现(美国在1966年、1969年、1973年~1974年、1978年~1979年曾多次发生大规模的“脱媒”危机),引发货币信用危机。

为求生存与发展,在存款金融机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出现了绕过金融管制的金融创新,如大额可转让存款单、回购协议等金融工具,新的金融工具往往具有利率高、流动性强等特点,使得商业银行和非银行存款金融机构从货币市场上吸引了大量资金。

70年代,银行和非银行存款金融机构普遍使投资多样化,努力适应市场利率不断上升的压力。

这一切都给美国的利率管制带来新的问题,要求放松利率管制的暗流已在涌动。

为应付这种变化,1970年6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批准成立了“关于金融机构和金融管制总统委员会”(President’sCommissiononFinancialStructureandRegulation),任命亨特(ReadO.Hunt)任该委员会主席。

该委员会于1971年12月,提出了著名的“亨特委员会报告”,其核心是强调金融机构的自由竞争能带来资金最大效益的分配,主张放松管制,鼓励金融业自由化。

在利率自由化方面,该委员会提出,废止对10万美元以上的定期存款、CD等利率上限,对于未满10万美元的上述存款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视经济、金融状况而决定是否规定利率上限,但在10年后也要废止。

1973年8月美国总统在提交给国会的《关于金融制度改革的咨文》中指出,存款利率上限的规定明显有害于存款人和存款机构。

由于存款利率上限大大低于市场利率,因而使那些依赖于存款金融机构的小储户享受不到市场高利率的好处,反过来却要蒙受高通货膨胀的损失;对于存款金融机构来说,由于存款来源减少,对中、小企业可提供的资金也就急剧下降。

另一方面,存款金融机构为争取储户还不得不利用一些手段来弥补利率上限带来的劣势,如提供免费服务和赠送礼品等,这样势必提高了存款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

在此后的《1973年金融机构法》中又提出:

在5年半的时期内分阶段废除定期和储蓄存款利率的上限。

在1976年2月,美国众议院草拟的《1976年金融改革法案》中又重申了这一政策主张:

在5年期限内,分阶段废除Q条款。

80年代,《1980年银行法》获得通过。

它被认为是美国半个世界以来最主要的银行立法。

该法规定,自1980年3月31日起,分6年逐步取消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即取消Q条款)。

为此专门成立一个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存款利率的最高限,使其逐步放松直至最后取消。

1982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委员会做出两项重大决定:

(1)自1982年2月14日起,准许存款机构提供一种既无利率上限,又允许存户每月签发3张支票和进行3次自动转账的货币市场账户。

(2)允许存款机构自1983年1月15日起,对个人开立一种可无限制签发支票的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

这种账户象可转让支付命令一样,可当作交易媒介,但没有利率最高限。

取消利率限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在美国取消利率限制是加速商业银行倒闭的催化剂。

自70年代末联邦政府取消利率限制以来,商业银行自由竞争,长期以来利率居高不下。

在高利率的吸引下,许多本来并无信贷业务的保险公司、证券经纪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向有关企业提供贷款,不仅使原来在政府保护下的小金融机构越来越受到来自大金融机构的威胁,而且大的金融机构也受到了来自非金融机构的威胁。

另外,一些商业银行深深卷入了盛行于美国的兼并风潮。

许多公司为兼并其他公司不惜大举借债,一旦被兼并的行业出现经济衰退,这些债台高筑的公司也把发放贷款的银行一同拖垮。

2、英国的利率自由化

在凯恩斯的故乡,英国是重视利率的政策性作用的;在政策取向上选择了低利率水平,以减轻国债付息的负担。

在利率的管理上英国没有具体条款管制利率,各清算银行实行卡特尔制度——协定利率制,即根据英格兰银行的利率来确定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这事实上是用中央银行的利率限制商业银行的利率水平,是一种间接的利率管制。

英国的利率管理可以称之为“基准利率指导制”,其主要工具是再贴现率,贴现率对商业银行的利率具有极强的约束力。

由于英国采取低利率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存款逃离清算银行使其存款量不断下降,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减弱的问题。

为转变这种情况,英国金融当局不得不连续提高再贴现率。

1971年英格兰银行公布了《竞争和信贷控制法案》,全面取消了清算银行的卡特尔制度,商业银行利率不再与英格兰银行贴现率相联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变动利率;允许清算银行直接参加银行间存贷市场,使银行之间可以进行短期资金融通;允许清算银行进入CD市场等。

由此迈开了金融自由化和利率自由化的步伐。

1972年10月,英格兰银行取消贴现率,改为“最低贷款利率”即英格兰银行在货币市场上作为“最后贷款人”所用的利息率,每月公布一次,但不作为其他利息率变动的依据,然而它对短期利息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并与国库券每周投标所形成的平均利率相联系。

银行间协定利率取消后,清算银行又推出基础贷款利率作为共同标准,并与英格兰银行的最低贷款利率挂钩。

1981年8月,英国又宣布取消公布最低贷款利率的作法。

这样,英国的商业银行不再根据官方最低利率来调整存贷利率,而主要依据市场资金供求关系进行自由调整,基础贷款利率开始与市场利率相联系,平均每月变动一次。

但英格兰银行保留必要时干预的权力,即对利率提出建议并规定银行利率,仍控制着市场利率变动。

英国的利率自由化后,金融业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一是金融工具增多,如推出了可转让存款单等。

二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增强,加强了利率的竞争。

三是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加强。

高利率,加上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如石油冲击等。

这一切使得许多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危机不断发生。

3、德国的利率自由化

德国的利率管制始于1932年,由这一年开始,德意志帝国银行规定存贷款利率的上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情况开始变化。

1953年联邦政府颁布《资本交易法》,取消了债券市场的利率限制,从而开始冲击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进入60年代后,一方面由于西方各工业国先后取消了外汇管制,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德国资金为寻求高利息而转向欧洲货币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债券市场无利率限制而高于银行利率,也使银行存款流向债券市场,于是各银行为防止存款外流,竞相设法绕开利率管制,以其优惠的条件争取存款,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高利率。

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下,要求取消利率管制,实行利率自由化的呼声日渐强烈。

终于在1962年2月根据新产生的信用制度法调整了利率限制对象,迈出了利率自由化的第一步。

1966年7月对超过100万马克,期限在3个半月以上的大宗存款利率取消限制。

1976年2月,联邦政府提出废除利率限制的议案,经联邦银行同意,于同年4月,全面放松利率管制,至此结束了利率管制的年代。

德国利率自由化后,定期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相联系,变动比较频繁,基本反映了市场利率的变化,储蓄存款利率相对比较稳定。

4、法国的利率自由化

法国的利率管制始于1941年纳粹战领时期。

战后,为恢复国家经济,法国采取了信贷管制政策,其中,由国家信贷委员会规定银行贷款的最低限和存款的最高限。

60年代后期,法国开始了以利率自由化为主要特征的金融改革。

放开存款利率,以增强银行吸收资金的能力,1965年4月,取消6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的上限;1967年7月取消25万法郎以上或者超过2年的存款利率限制;1969年、1976年和1979年又三次对存款利率的限制作了修改。

70年代末只对6个月以内,或1年以内50万法郎以下的定期存款利率规定上限。

1984年12月开始,允许银行发行自由利率的大额存款单(CD),进一步推动了利率的自由化。

5、日本的利率自由化

日本对利率的管制始于1947年,是年日本制定了《临时利率调整法》,该法案规定政府有权决定全国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最高限,由日本银行制定,大藏省负责公布。

制定该法案的目的是为了对付战后初期的经济恐慌,防止利率飞涨。

此后,为了支持经济发展,日本政府一直采取人为的低利率政策,利率管制也是为了保证低利率政策的实行。

根据《临时利率调整法》,日本银行按照需要,调整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各金融机构必须遵守,不得违背。

同时,还对不同存款方式实行分档次的指导利率。

对短期贷款利率也规定最高限度,金融债券的利率由发行债券的银行自定,但必须上报大藏省和日本银行同意后方可执行。

国债利率由大藏省决定,公司债券利率向国债利率看齐。

除证券二级市场的利率外,其余的利率都是被限制的。

7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了利率自由化的改革,突破口是证券利率的自由化。

在利率管制时期,证券二级市场的利率也是自由定价的。

这就造成证券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资金流向证券市场,使银行的资金来源减少,同时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减少。

这两方面的作用,使得银行不得不降低贷款利率,也使存贷款利差不断缩小,致使银行收益下降,经营困难。

于是,1977年日本政府允许国债上市流通,并于第二年采用招标发行国债的方式,推行中长期利率市场化。

1978年6月以后,日本银行逐步取消了对银行间的资金市场(包括短期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的利率控制,使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不再受利率上限的制约,1979年日本开放了银行大额可转让存单(CD)市场利率,开始了短期利率市场化。

此后,日本利率的变化也更加频繁了,开始了短期利率市场化。

1984年5月,日本政府发表了《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及展望》,其中对利率自由化作出了安排,计划到1987年最终取消对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超大额定期存单和浮动利率存款的利率限制,完全实现自由化;在此之后再逐步取消小额存款的利率限制。

这标志着日本的存贷款利率也开始向自由化发展。

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完全自由化——它仅仅表示略微有些弹性”。

1991年定期存款利率自由化基本完成,1994年10月完全实现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