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7611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2015大成中学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此外应选择_______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玻璃板”);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玻璃板是薄的好还是厚一点好?

为什么?

(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

(3)实验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的关系。

(4)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_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实验时用B替代点燃蜡烛A的像.直到两者完全重合.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类比法”)

(5)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关系。

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

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8)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且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 玻璃板,小红还发现物像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_.

(9)小红看到玻璃板前的蜡烛A.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实际是由于____________而成的虚像.看到玻璃板前蜡烛A的像.是由于____________而成的_______像

2.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间压力大小有关B.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室有一个较长且光滑程度一致的木板、毛巾、钩码、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

①小娟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进行三次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木块放置方式

木块运动快慢

弹簧测力计示数

1

平放

很慢

1.2N

2

平放

1.2N

3

平放

较快

1.2N

 

(1)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______(填序号)的正确或者错误。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要匀速拉动木块的原因是:

(3)就利用现有器材且保持木板水平.还可以验证猜想(填序号)正确或者错误.请你把验证这个猜想的实验操作过程叙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验证这个猜想的实验表格:

②小娟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和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又做了如下探究:

 

(1)将图(a)和图(b)的实验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图(a)和图(c)的实验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娟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做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娟还发现实验室里有铁块和木块。

她想比较一下铁块表面和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因为要比较两者表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实验时.应保持____________不变。

(2)先将木块叠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它们。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如图所示.则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N。

(3)然后.________________(填两物块的放置情况).重复上述过程

这次测得的摩擦力为3.4N。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知:

_的表面粗糙程度大一些

3.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_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左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中图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用量筒测得矿石的体积如右图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cm3.由此可算得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kg/m3

 

附:

如果实验时出现左图的情况应该怎样操作?

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辰辰同学和他的小伙伴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①②③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______________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此实验还探究了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5.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

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

6.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

(1)实验时.选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实验中同学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的作用是:

使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相同电加热器加热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_______℃.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甲和乙:

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吸热本领更强.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后三空选填“甲”、“乙”),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_________倍.

7.小明和小玲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

两瓶煤油中温度计可以显示煤油的温度。

(1)实验中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_______和________应该相等.实验中把铜丝与镍铬合金丝串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玲问小明:

“自来水比较容易获得.干嘛不用水来代替煤油”。

对于这个问题.小明同学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合理的是()

A.因为没有颜色便于观察B.因为煤油是绝缘体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

(4)实验中.小明和小玲发现烧瓶_______的温度计示数升高得快。

这表明:

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_________,产生的热量越多。

(5)小明提议利用该装置改成“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们应将其中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相等的水;将A烧瓶中的铜丝换成镍铬合金丝.并且与B烧瓶中的镍铬合金丝的_____相等;小玲通过实验观察.发现装有(选填“水”或“煤油”)的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较大.说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_____,

(6)小玲把实验装置作了一些改动:

在相同的烧瓶A、B中装满煤油.用细玻璃管代替温度计做实验.当煤油温度上升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液面明显上升。

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思想和方法的是。

A.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B.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C.让不同的纸团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

D.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

8.在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两烧瓶A、B中煤油质量相等.两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电阻丝的阻值R1>R2。

(1)烧瓶中不装水而装煤油.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选填“大”或“小”)实验中采用这种电路连接方式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开关接在干路.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2)闭合开关后.发现B中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

则B中电阻丝放出的热量比A中放出的热量(选

填“多”或“少”)。

由此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烘箱高温和低温

两档的调节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实现的。

由上述实验可知:

低温档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比高温档要(选填“长”或“短”)一些。

9.在“测定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5V.电阻约为10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未连接部分连接完成(要求:

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连线不得交叉)。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__状态;按照你连接的电路.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节至最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4)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为2V.则灯泡的实际功率____额定

功率(选填“>”、“<”或“=”),为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选填“A”或“B”)端滑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时为止.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右图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要记住圆圈的步骤!

(5)该实验装置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验证欧姆定律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如果不能,如何改)

 

(6)另一组的同学按同一电路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立即有较大示数,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

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电压表的0~15V量程被损坏.只有0~3V量程能正常使用.实验室里也没有其他电压表可供更换.要求利用现有器材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请在右下角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10.在“测定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实验室提供可选的器材有:

电压表V1(量程0~3V).电压表V2(量程0~15V),电流表A1(量程0~0.6A).电流表A2(量程0~3A),滑动变阻器R1(规格为“10Ω.0.5A”).滑动变阻器R2(规格为“50Ω.0.5A”).

(1)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有较高的准确性.电压表应该选______,电流表应该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该选_____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V;要获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数据.滑片P应向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

在移动过程中.眼睛应先注视_______表的示数.直到它的示数为_________.然后读出另一电表示数。

改变滑片P的位置.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绘制得如图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小灯泡两端电压是1.5V时.其电阻是_______Ω;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

观察图丙所示的I﹣U图象不是直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电路图还能够进行什么电学实验(

写出一个实验名称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做完实验后.小华同学将“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与以前做过的“伏安法测量小灯泡阻值”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这两个实验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请你写出一个相同和一个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华同学经过多次测量与计算后.得到了一组功率P与电压的平方U2的数据.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P与U2的关系的是:

(设灯丝电阻不变)()

 

11.在“测定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

 

(1)图甲是实验电路图.图乙是实物连接图.接线过程中有一处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接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进行改正.要求改正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小明在实验之前检查仪表时发现:

电流表有电流通过时能自由偏转;电流表未接入电路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实验中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指针在其它位置的原因)实验中若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互换了位置.则电压表将_____________,电流表将______________(前二空选填“有示数”“没有示数”)小灯泡将________(选填“不亮”、“发光”或“烧毁”)。

(3)①闭合开关后.小刚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有示数但都很小.且看不到小灯泡发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闭合开关后,如果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没有示数.灯泡不发光.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如果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验证③的答案)④如果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其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如果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相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如果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灯泡亮度不变且很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如果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灯泡亮度不变且很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不亮。

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忽灭忽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小刚正确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立刻要求老师更换灯泡。

小刚的做法是欠妥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原因导致灯泡不亮)

 

(4)小明同学在计算小灯泡的电阻时.取了所求三次电阻的平均值.这种计算方法有没有问题为什么改变什么电学器材就能通过求平均值得到准确电阻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测多组数据与测量物体长度时测多组数据的目的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本实验测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测量物体长度时测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什么?

(额定功率能不能通过求平均值求出来)

12.某实验小组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在探究过程中.他们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固定时注意要将___________(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

中间。

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上述问题解决后.他们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位置.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工作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__,接下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时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这是因为光在折射时光路是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小组在倒立、缩小实像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实验中.如果实验小组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够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3)实验小组发现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模糊了.将光屏_________透镜(填“靠近”、“远离”),又在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作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________像(填“实”或“虚”).(3)的另一种考法:

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题13-1图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_____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

 

13-113-213-3

(2)如题13-2图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地烛焰像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想看到这个像.观察的方法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题13-3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地像.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

在题13-3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你认为具体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小明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___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思考:

像有什么变化?

(3)实验中怎样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只调节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_____调.小明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又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__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

(5)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6)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

一束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