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鲁迅导学案.docx
《《药》鲁迅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鲁迅导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鲁迅导学案
1、学习目标
1、能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药”对连接线索的作用,学会理清故事情节。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把握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3、学习分析环境描写对突出主题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方案
(一)作者及作品
1、作者:
★
鲁迅,字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文章被称为“投枪匕首”。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品★
①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呐喊》:
第一部小说集
《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14篇作品。
《彷徨》:
《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
《故事新编》:
8篇作品。
②散文集:
《朝花夕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③散文诗集:
《野草》,24篇作品。
④杂文集16部: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而已集》
《花边文学》《伪自由书》《准风月谈》《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2)鉴赏小说技巧★
▶小说的“三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说鉴赏方法:
1、了解背景(了解背景对理解主旨十分重要)
2、理清情节(结构安排也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①抓线索:
明线(常常是主要内容),暗线(往往暗示主旨)
②抓标题:
(文章的眼睛)
3、分析人物形象(在“三要素”中最重要)
外貌描写(肖像、神态、衣着)、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
4、把握主旨
小说中的议论是作者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揭示生活和形象的意义,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小说的议论往往就是小说的主题。
5、理解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也是表现主旨的重要手段)
自然环境:
与人物活动有关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景物等。
社会环境:
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
▷作用:
①渲染某种气氛;
②交代时代背景,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③烘托或反衬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心理;
④揭示主题,为人物出场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3)背景、内容与主题
1、介绍背景
《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后来又收在《呐喊》中。
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外勾结帝国主义,投降卖国;对内加强反动统治,残酷镇压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在思想上愚弄和麻痹人民,使人民任其宰割,穷苦大众处于极端的悲苦之中。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蓬勃兴起,资产阶级革命者虽然进行过无数次的武装革命,但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使广大民众在思想上麻木、愚昧、不觉醒,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弱点,民主革命得不到响应,革命总是陷于失败。
1907年,光复会的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此挖出徐的心肝炒食。
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捕于绍兴城的“古轩亭口”。
秋瑾烈士的被害,使鲁迅更感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必要,鲁迅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创作了《药》,正确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启示人们:
只有发动群众,革命才能成功,中国才能得救。
2、文章内容与主题: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四)基础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油腻()咳嗽()熄灯()蹩进()瞥见()
镶边()颈项()踌躇()黯淡()夹袄()
脊心()拗开()玄色()痨病()搭讪()
徘徊()结果()结实()乖角()绽开()
板滞()捏住()瘐毙()丛冢()褴褛()
纸锭()发怔()悚然()
(二)释词
①窸窸窣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蹩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跄跄踉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瘐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搭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置之度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无精打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完成以下各题
1、请你想一想:
“药”,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用来治什么病?
谁得了病?
“药”从哪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创作爱憎分明,请根据作者对笔下人物的不同感情和态度,给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
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纳各部分的内容,理出文章结构线索。
请你将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药》的情节线索图
华家(明线)地点夏家(暗线)
开端:
老栓买“药→刑场←夏瑜被杀
(秋天的后半夜)明暗连接
↓↓
发展:
→茶馆←
(当天早上)交织
↓↓
高潮:
→茶馆←
(当天上午)交织
↓↓
结局:
→坟场←
(第二年清明)融合
小结:
《药》采用双线索组织材料,华家的故事是明线,夏家的故事是暗线。
明线:
华家买“药”吃“药”议“药”上坟
暗线:
夏家被杀被吃被议上坟
▶探究思考
(1)这两个家庭的故事各沿一条线索发展,但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两条线索发生关联的事物和人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线和暗线各自揭示或揭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课一明一暗双线索结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题目“药”的含义。
文题《药》有着揭示主题的作用,指出人血馒头是医不好小栓的病的,辛亥革命也医治不了社会的病症,只有充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唤起人民的觉悟,充分发动群众,推翻整个封建制度,才是改造旧中国、拯救劳动人民的良药。
▶探究思考
文章以“药”为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堂检测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咳嗽(sòu) 蹩(bié)进 乖角(jiǎo)儿 瞥(piē)了一眼
B.瘐(yǔ)毙 竦(sǒng)然 肩胛(jiǎ)骨 窸窸窣窣(sū)
C.攫(jué)取 丛冢(zhǒng) 一挫(cuò)身 簇(zú)成半圆
D.拗(ǎo)开 搭讪(shàn) 红镶(xiāng)边 踉踉跄跄(cā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褴褛 宛然 馒头 捏一捏 层层迭迭
B.油腻 骚痒 喉咙 瞪眼睛 歪歪斜斜
C.橄榄 破匾 屋檐 贱骨头 恭恭敬敬
D.黯淡 踌躇 笼罩 笑嬉嬉 跄跄踉踉
(3)、《药》有两条线索:
明线写华家悲剧,暗线写夏家悲剧,作者把线索处理成一明一暗的意图是:
()
A.文中华家的人物都登了场,而夏瑜则是虚写,故做华明夏暗的处理
B.作为文中唯一的革命者夏瑜,作者主要揭示其脱离群众的弱点,故做暗线处理
C.明暗交错,结构新颖、节省笔墨
D.突出华老栓的愚昧、落后、麻木,进而揭示夏瑜不被群众理解的悲哀
(4)、对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远地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
()
A.通过人物服饰描写,交待社会背景。
B.通过人物服饰描写,烘托华老栓的心情。
C.通过人物服饰描写,交待人物身份。
D.通过人物服饰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5)、《药》是悲剧,就题材的角度,应是哪一种()
A.中国劳动妇女的悲剧B.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悲剧
C.中国贫苦农民的悲剧D.中国大众悲剧
(6)、选出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丛冢(坟墓) 攫(抓)取 乖觉(机警聪敏)
B.板滞(停止、不流通) 玄(黑)色 攀(设法接触)谈
C.弥(更加)满 饱绽(裂开)搭赸(为敷衍尴尬局面而无话找话说)
D.恍然大悟(心里明白) 煞(极、很)是难看无精打采(精彩、色彩)
(7)填空
《药》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_________,是以1907年_____________革命家秋瑾就义为背景,反映了_____________前后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
小说中悲哀的革命者是________,愚昧而麻木的群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丑恶的爪牙、帮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人物形象性格。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1)华老栓
找出文中描写“华老栓”的句子作上记号,完成下列问题:
1、华老栓的身份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茶客们有哪些特点?
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瑜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夏瑜的身份、家境和对革命的认识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瑜在监狱中有哪些行为?
人们的反映如何?
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康大叔
找出文中描写“康大叔”的句子作上记号,完成下列问题:
1、康大叔的身份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点分析,下面两段,是怎样来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
(1)“喂!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⑷,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
怎的不拿!
”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刚进门,便对老栓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三个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资产阶级革命者、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情节的设计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四)随堂检测
1、夏瑜说:
“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身陷囹圄,危在旦夕,还劝说牢头造反,表现出夏瑜确是一位舍身取义的革命者。
B.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爪牙——牢头宣传革命道理,实在是明珠投暗了,反映出夏瑜没分清敌我友。
C.清王朝的天下大家坐,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针锋相对,推翻异族统治的大清天下,正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精神,这句话反映了夏瑜思想中的民主性和民族性。
D.鲁迅先生通过塑造夏瑜,反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弊端,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2、夏瑜在狱中被红眼睛阿义打了以后,还说:
“可怜哩”,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夏瑜在进行自我宽慰
B.夏瑜在哀叹辛亥革命的失败
C.夏瑜认为阿义死心塌地为统治效劳实在可悲
D.夏瑜为自己对阿义的教育如对牛弹琴而慨叹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 )了半天,( )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 )入衣袋,又在外面( )了两下;便( )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A.抓 抓 塞 按 拿 B.抓 抓 塞 按 点
C.掏 掏 装 摸 拿 D.掏 掏 装 按 点
4、“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这段话说明华老栓:
()
A.非常珍惜包中的人血馒头,因为它来之不易
B.愚昧迷信,对人血馒头寄寓了无限的希望
C.麻木不仁,对馒头上的血是谁的毫不关心
D.爱子心切又迷信愚昧,对包中的灵丹妙药极为珍惜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空白处恰当的一组动词是()
黑的人便()过灯笼,一把()下纸罩,()了馒头,()与老栓;一手()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A.拿撕包交接B.拿撕裹塞抓
C.抢扯包交接D.抢扯裹塞抓
6、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________”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
A.要不要?
还不快拿!
B.干什么?
为什么不拿?
C.怕什么?
怎的不拿!
D.别怕,拿走吧。
7、“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________搭赸着走开了。
”请填入最恰当的一句()
A.但又不好意思说B.但又立刻堆上笑
C.只得露出一丝苦笑D.只是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6、分析环境描写对表达主旨的作用
结合全文,说说下列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1、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
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
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