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7451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时空坐标]

[知识线索]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

由于外来文化的介入以及崇洋习气的熏染,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突出特征。

2.20世纪50年代以后,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了政治生活的严重影响。

3.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20世纪末以来,在信息浪潮的冲击下,互联网正在迅速改变着民众的生活。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掌握近代服饰、饮食、居室建筑变化的表现及特点,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掌握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革的表现,探讨影响社会习俗变革的原因。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变化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

(1)男子服饰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

(2)女子服饰

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

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特征:

中西合璧。

3.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2)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

受政治的影响,盛行军装和“干部服”。

(3)改革开放后:

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思维点拨] 

(1)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西方外来文明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归纳总结] 近现代男女服饰变化的主要特征

(1)近代特征:

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2)改革开放前的特征:

政治性、保守性明显,朴素单一。

(3)改革开放后的特征:

新颖款式层出不穷,与国际接轨。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传统菜系

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得以在近代发展和最终形成。

2.西方饮食

(1)传入:

从19世纪40年代起。

(2)西式餐馆:

最初由外国人经营,之后在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

(3)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受到国人的欢迎。

3.中西区别

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都存在明显区别。

4.重要影响

(1)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

(2)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住宅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

(1)出现:

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开始大量出现。

(2)影响:

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融入西式建筑的特点。

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原因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的影响。

2.表现

(1)婚姻风俗

①古代:

缔结婚约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②近代:

开始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③现代: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丧葬风俗

①近代:

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带有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

②现代:

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3)其他风俗

①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

②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握手成为社交场合中的常见礼节。

(4)思想观念:

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开始步入社会。

[思维点拨] 社会生活变迁主要发端于通商口岸的原因

(1)这些地区最早受到西方的侵略,“西学东渐”的影响较早,也较为深入。

(2)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商品经济就比较繁荣,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比较小。

(3)这些地区人员流动性较强,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受到严重冲击,个性比较自由。

[深化总结]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实质上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随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明走向了近代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逐渐文明化、民主化。

                   

主题 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近代服饰的变化

史料 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

例如: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

[史料解读]

划线信息中“折射着社会的变迁”“民国时期”反映出服饰变化受时代、观念的影响。

[问题思考]

从史料中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影响。

2.婚俗的变化

史料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姻情况

新式婚姻情况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

3.会新(即订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称“过大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

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史料解读]

划线部分表明从传统婚姻到现代婚姻,婚姻的基础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问题思考]

据史料,概括指出近代新式婚姻在思想观念和礼仪方面的进步之处。

提示 进步之处:

观念:

由父母包办到男女婚姻自主、平等;礼仪:

由繁琐到相对简单,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

[史论总结]

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

(1)外部因素:

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

特别是通商口岸地区,成为中国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2)内部因素: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

每一次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社会示范作用。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也推动了近代社会生活向现代化迈进。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社会影响和认识

1.社会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1)政治上:

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

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2.认识

(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是有限的。

(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族风格的是(  )

A.西装   B.长袍马褂  C.旗袍   D.中山装

答案 C

解析 旗袍是中国女性传统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服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与旧制迥然不同,成为兼具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2.《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

“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

”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人们已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部分民众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罐头”“番餐之味”等关键信息,由此可以看出部分民众已经认同西方生活方式,故选D项。

A、B、C三项均与史实或材料不符。

3.(2015·浙江学考)歌曲《文明结婚歌》唱道:

“吾祖国,改良婚礼,社会进文明;莫再说,男尊女卑,同是新国民。

”歌词描绘的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时期B.中华民国初期

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B

解析 根据歌词中“改良婚礼”以及男女同为新国民等信息,可知是民国时期倡导文明婚礼、男女平等思想的体现,B项符合题意。

4.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甲图 清初男子剃发蓄辫 乙图 民国初年男子剪辫

A.先进的习俗必然取代落后的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两幅图片的寓意。

清初要求蓄辫,“蓄辫”成为归附清王朝的标志,民国初年要求剪辫,剪辫被看作“革命”的象征,故选B项;乙图中的“民国初年”表明当时清朝已被推翻,C项中“走向败落”表述错误;图片无法反映民主与专制斗争的过程,故D项错误。

5.“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该婚姻制度颁布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说明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该时期属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故C项正确。

6.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材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

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

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摘选自《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写出导致发生变化的外部因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答案 

(1)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姻习俗。

(2)特点:

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留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

外部因素:

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3)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进步和近代化进程;等等。

                   

[基础达标]

1.19世纪60年代末,某地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开始变为“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该地最有可能是(  )

A.厦门的租界B.杭州的断桥

C.北京的街头D.重庆的学堂

答案 A

解析 材料讲的是19世纪60年代末中国社会服饰的变化,西式服饰应出现于这个时候开放的通商口岸,即厦门。

所以答案选A。

2.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

“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

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答案 B

解析 作者的观点是“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故答案应该是B项。

3.(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在某年的上海,舞厅中流行的“交际舞”遭到禁止;一些中学里,师生们都收起了五花八门的服装,列宁装在女生中十分流行。

这一年可能是(  )

A.1912年B.1945年

C.1950年D.1979年

答案 C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和苏联关系密切,政治和外交关系影响人们的生活,女生衣着列宁装成为一种时尚。

4.(2015·浙江10月选考真题)20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

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  )

①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 ②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③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④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联系的加强,中国国力的提升,促使“中国风”的出现,故②③正确。

传统服饰的复兴,体现了“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故①正确。

20世纪末中国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政治环境也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故④也正确。

5.(2016·湛江高一检测)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

下面材料中“牛排”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最早始于(  )

姚文通后来吃到一样拿刀子割开来红利利的,姚文通不认得。

胡中立便告诉他说:

“这是牛排,我们读书人吃了补心的。

”姚文通不肯吃,康伯图道:

“上海的牛肉,不比内地……专门把它养肥了,宰了吃,所以又叫做菜牛,吃了是不作孽的。

A.鸦片战争时期的被迫开放

B.洋务运动时期的仿洋改制

C.清末新政时期的以洋为尚

D.民国初政府提倡文明开化

答案 A

解析 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到中国将外国的饮食也带入了中国,故A正确;B、C、D错误。

6.北京的四合院按“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序列安排。

家长住在北房,即正房。

这反映出居住具有(  )

A.祖灵崇拜B.等级礼仪

C.信仰习俗D.安全舒适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房屋的布局、人员的居住安排、房屋设计的状况都体现着传统社会的“礼”,故选B。

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7.民国之初,广东曾流传这样的歌谣:

“革命世界,新式派头。

女子解放,自由选婿。

”歌谣内容反映的新风尚,适应于当时的(  )

①内地乡村 ②发达地区 ③受新式教育的国人 ④满洲贵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④明显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D;革命思潮、思想解放主要在城市,故①错误,排除A。

故②③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8.(2016·浙江4月选考真题)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

甲图 清末婚嫁   乙图 民国婚照

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

B.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

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

D.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婚姻习俗的变化,由仪仗队、乐队、抬轿等仪式,到简约文明的结婚照,说明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故C正确,A错误;B、D不符合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可以排除。

9.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

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

材料所反映现象的本质是(  )

A.传统习俗根深蒂固B.社会风俗的西方化

C.文明的交融与转型D.对“文明结婚”的抵制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婚姻习俗发生变化,而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A、B、D三项与材料反映现象不符。

10.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

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国日益与世界潮流接轨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交礼仪的变化,从“跪拜礼”“老爷”“大人”不平等的礼仪发展为“握手”“鞠躬”“先生”“同志”等平等的礼仪,体现了民主、平等精神,故B项正确。

[能力提升]

11.(2016·怀化高一期中)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

“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

”这间接说明了(  )

A.服饰穿着具有强烈的政治气息

B.中国革命力量主要分布在海外

C.政治运动推动社会生活的变化

D.中国革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材料提及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草冠革履,呢服羽衣”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可以看到政治运动对社会生活的推动,故C项正确。

12.据记载:

清朝末年的贵州新军服装开始有了突破,新军的着装学外国,戴大圆帽、穿军装、扎绑腿、戴肩章、穿皮鞋,一改旧时八旗、绿营的装束。

这反映的实质是(  )

A.经济近代化推动了近代服饰的变革

B.社会巨变促进军队服饰上的近代化

C.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在内地传播

D.清政府改革军事,国防力量有所增强

答案 B

解析 为了应对社会现实的变化和镇压革命的需要,清政府学习西方练兵技术,编练新军,军队逐渐改变原有装束,形式上朝着近代化方向发展。

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13.“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造成民国时期婚姻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与旧式婚姻相比,新式婚姻一是主张婚姻自主,二是婚姻礼俗删繁就简,仿效西方新式婚礼。

这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西方思想的传播、近代教育的发展及重大社会政治、思想运动等都有密切联系。

题干限定词为“民国时期”,故④不对。

14.(2015·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

“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

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之丽芙照相馆。

”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体现剪辫心态,不是说难以推行,故A错误;材料中“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说明国人变革心态比较矛盾,故B正确;传统精华悉心保留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故C错误;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

15.下表为改革开放前上海择偶标准比例统计表。

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代

项目  

1949~1966

1967~1976

家庭出身

26.6%

28.8%

政治面貌

30.5%

23.5%

学历

10.6%

11.7%

A.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政治主导社会生活

C.市场经济逐步建立D.知识分子地位提高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时间信息及择偶更看重“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学历”则相对受到轻视,可知B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与史实不符;D项则与材料意思相反。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

——《孝经》

材料二 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尽令剃发。

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蒋良骐《东华录》卷五

材料三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张枬《论辫发原由》

材料四 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

中国女性越变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

——《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

(2)据材料二、三,在辫子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

有何相同之处?

(3)据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

说明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

答案 

(1)人伦(亲缘、血缘)角度,爱惜自己的身体发肤就是孝。

(2)认识:

剃发留辫就是归顺清王朝;剪辫就是支持排满革命。

相同:

将辫子问题政治化。

(3)由单调到丰富多彩,由从众到个性化,与世界时尚同步。

原因:

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自由,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解析 第

(1)问,由“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可知,从人伦角度对身体发肤不敢损伤。

(2)问,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尽令剃发。

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得出两种认识。

第(3)问,把“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等信息具体化来回答发型变化的趋势,变化原因可联系时代变迁来考虑(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