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7449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docx

《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docx

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

1.教育:

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相统一的社会活动。

2.教育者:

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进行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相统一的活动的人。

3.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4.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1.教育者是社会知识的传递者。

2.教育者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传播者。

3.教育者是施加教育影响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5.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的特征:

1.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和使命。

2.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所以,教育这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

6.学习者:

是实现社会要求和个体发展的主要载体,是针对教育者而言的。

7.学习者的特点:

1.学习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

每一个学习者都有他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和不同的需要。

2.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影响这教育活动的实施。

8.“学习者”与“受教育者”及“学生”的区别:

1.“学习者”力图避免“受教育者”这个词语的局限。

2“学习者”力图避免“受教育者”这个词语的局限。

(P6)

9.教育影响:

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实现沟通的中介,它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10.教育内容:

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

最佳的教育内容应是目的性和对象性的同意。

11.教育手段:

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与学习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

物质手段就是进行教育时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包括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

精神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

12.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者的关系: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活动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展开;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立无米之炊,无法沟通教育者与学习者。

因此,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13.教育形态:

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所呈现的形式。

14.教育形态的划分1.从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形式的教育,是生产、生活高度结合的教育。

这种教育是专门学校产生以前的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指有专门教育人员、机构、运行制度等构成的教育。

目前,我们谈到的就是制度化的教育。

2.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看-----

(1)原始教育形态、古代教育形态、现代教育形态。

(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

(2)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

(生产发展)。

把握在生产力、经济形态和上层建筑的特征----历史的连续性。

3.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看----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育界是用最为广泛的教育形态划分的方式)。

在原始社会最早出现的教育形态是社会教育。

在氏族公社末期家庭制出现以后,家庭教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态。

奴隶制社会开始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学校教育才出现。

4.从教育系统自身运行的方式看---教育活动(人类最初的教育行为、最基本的教育形态)、教育事业(最初以个体为对象的活动)、教育思想。

教育活动以人为影响的对象,教育事业以教育活动为管理和调控对象。

支撑教育活动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往,支撑教育事业的是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

15.教育活动、教育事业和教育思想的关系?

教育活动、教育事业、教育思想构成了教育的运行形态,三者缺一不可。

教育活动、教育事业属于实践范畴,教育思想属于思想范畴。

我们要将三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教育活动、教育事业成为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源泉,教育思想可以更好的指导教育活动、教育事业的运行。

同时,三者在整个教育系统具有不同的地位与功能,教育活动是人类教育现象、教育形态的核心。

教育事业是组织、推动、优化教育活动的自为活动,能使教育活动正常运行,并使之更趋优化;教育思想则是教育现象、教育形态的更深层次的部分。

16.教育结构:

各级、各类学校的构成。

(社会结构:

经济结构,职业结构)(P9)教育结构具有整体性、客观性、稳定性。

教育结构比其他社会结构具有更强的建构性特征。

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结构是否合理,主要标志是看这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以及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能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看教育内部结构及其纵横比例关系是否与复杂多样的社会结构相适应。

17.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观点: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食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教育是上层建筑:

教育是培养思想品德,传授知识技能的工作,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2)教育是生产力(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8.教育的功能:

我们所研究的教育究竟有何种作用(P12)

类型:

1.从作用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

2.从作用的层次(主从、轻重的程度)来看,教育功能可以分为基本功能(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派生功能(调节社会结构与体现社会进步)。

3.从作用的方向上看,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育人、经济、政治、文化功能)、负向功能(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适应)。

4.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教育功能分为显性功能(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和隐性功能(伴随显性教育功能出现的非预期功能)。

5.从作用的性质上看,教育功能课分为期望功能(人们对教育活动所期待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目标)和实效功能(教育实践过程中实现了的教育价值,通常表现为人对社会的实现作用),自我保存功能(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递给年轻一代)和自我更新功能(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教育更新自己的结构和内容,并由此可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19.教育起源主要学说:

1.生物起源说2.心理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4.需要起源说

20.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古代社会、现代社会。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是人类第一种社会形态。

(1)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口耳相传、实践模仿为主

(2)教育与宗教活动密切联系,教育具有宗教性(3)教育机会具有原始均等性---统一、共同、平等性。

(4)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2.古代社会—农业社会(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农业和手工业)的教育:

奴隶社会就产生了学校教育。

(1)出现了古代学校。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二馆六学制”?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传授礼仪道德、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

3.现代社会---工业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建立起来的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1)学校制度逐步完善,实现普及教育,扩大了教育对象----资本主义国家率先采用了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普及义务教育标志着现代学校教育的正式诞生。

(2)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逐步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3)教育的内容上加强了自然科学的教学,教育的手段逐步现代化。

21.教育学的产生

(1)教育学的性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看科学与非科学):

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科学教育学的建立阶段。

(2)教育学理论自身的发展状况:

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样化发展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3)社会历史与教育历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古代、近代、现代。

22.多元教育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1.实验教育学2.文化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5.批判教育学6.元教育学

 

第二章

1.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3)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的作用: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促使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根据社会的政治需要,培养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政治管理人才(3)教育通过制造和传播政治舆论和思潮,影响社会正式的稳定与发展(4)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

3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目的的制定

(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4)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

4.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提高劳动着生产能力的主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4)教育是发展、创造科学技术的重要阵地。

5.文化队教育的作用:

(1)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

(2)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6.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3)教育具有创造和更新文化的功能

7.人口数量与教育的关系:

(1)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人口数量对教育经费、教育规模、人口受教育水平、教育结构的影响。

(2)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是手段

8人口质量与教育的关系:

(1)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教师队伍质量、受教育者素质、受教育者的家庭和社区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

9人口结构与教育:

人口的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地域结构。

第三章

1.人的发展:

个体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变化。

(1)身体的发展----肌体的正常发育、身体素质的健康成长(主要是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心理发展----心理过程、道德情操。

人的身心是统一的,是人的发展必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全面关心人的身心和谐统一发展。

2.马克思对人本质的标志性表述: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

3.影响人发育的基本因素1.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基础性、潜在性)2.环境因素3.教育因素

4.环境:

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的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

5.宏观环境:

广义的社会环境又叫宏观环境,是指全社会成员所处的整个社会生活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也制约这人的心理发展水平。

6.微观环境:

狭义的社会环境又叫微观环境,是指个人生活、活动范围之内的各种事物,像社区、家庭、邻居、亲友、伙伴等。

7.广义的教育可以包含在社会生活环境因素之内;狭义的教育既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起到主导的作用。

8.为什么学校教育可能对个体发展起到主导作用?

(1.这是由教育的属性和职能所决定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

它有明确的目的和方针,有精心选择和组织的教育内容等。

教育工作者通过口头、书面语言和操作把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和文明成果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2.这是由于教育激活了身心发展的内因,实现了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教育是集中体现社会要求的。

因此可以说,社会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其中教育是主要的外因。

9.怎样才能实现教育的主导作用?

(1.恰如其分地估计遗传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

从实际出发,特别要取得社会、家庭在对儿童教育上的一致。

(2.教育活动既不能脱离儿童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也不能仅仅只适应于现有水平,儿应该符合比现有水平高,但又是经过自己努力和他们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

(3.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调动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通过儿童自身活动去实施教育影响,是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的基本点。

10.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与身心发展顺序性的谐适:

人的身心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个发展过程是由顺序的、持续不断的。

不仅整个身心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顺序,而且身心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特表现出一定的顺序。

这种顺序是不能逆转的。

与身心发展顺序性和谐地相适应,教育就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否则,欲速则不达。

根据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相邻学段的衔接性和协调性。

(2.教育与身心发展阶段性的谐适:

个体身心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每一个阶段经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首先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然后又有量变到质变,从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因此,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均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学生的年龄特征,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时必须研究和遵循的。

(3.教育与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谐适:

人的发展有共性,也有个个性,既人与人之间存在个别差异。

人的发展在各年龄阶段既有普遍的共同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又存在个别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种差异包括了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共同特性,又要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使各种差异的学生都能获得做大限度的发展

(4.教育与身心发展不均衡性的谐适:

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但他们的身心发展速度并不是在每一个阶段都是一样的,而是不均衡的。

这种不均衡表现:

一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

顺应身心发展不平衡性,教育者特别要注意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受教育者实现卓有成效的发展,否则,会事倍功半,勤苦而难成。

(5.教育与身心发展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谐适: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同时也受脑的结构和技能的发展所制约,因此,它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后者是绝对的,前者是相对的。

顺应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教育者须按照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年龄阶段受教育者的身心特征,确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顺应身心发展的可变性,教育者须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特点,改变僵死的教育模式,及时更新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促进受教育者深吸更好的发展。

正确认识教育者与发展的关系,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要求,选择做有效的教育途径,不断提高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

 

第四章

1.教育目的:

教育者预先设定并追求的教育活动所要去的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说明要培养的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是一种基于教育现实的理想虚构。

2.广义的教育目的:

培养人的总目标,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领域(目标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

分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3.狭义的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目的,它是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它体现了特定国家或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对所有学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和联系。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

从联系上看,他们在教育的社会性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基本知道思想。

二者在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以及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一方面,教育方针含有的内容比教育目的多。

另一方面,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P66)

5.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1)从作用特点---价值性教育目的(指导教育活动最根本的内核)、操作性教育目的。

前者是后者确立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表现形式。

2)从要求特点---终极性教育目的(理想的教育目的---“完人”---发展的终结性---总的指导原则和方针意义)、发展性教育目的(现实的教育目的---持续性)。

前者是根本性依据,是后者确立的基本指导思想;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

3)从实际被重视程度---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6.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既有的作用,其层次的多样性,是教育目的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定向功能:

--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功能---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功能---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功能。

(2)调控功能:

---确定价值的方式进行调控---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

(3)评价功能:

--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和评价---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7.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教育目的要反应生成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最终决定因素。

2)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阶级性。

3)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8.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所做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吧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把满足社会市委教育的根本价值

3)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论(马克思)

1.个体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制约。

(1)个体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制约:

首先是个体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是构成社会的有机体的唯一能动因素。

离开个体发展,社会发展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次,个体发展构成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2)社会发展对个体发展的制约:

首先,社会发展向个体发展提出客观要求,是个体发展成为必然和必要。

其次,社会发展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个体发展成为可能和现实。

再次,社会发展制约着个体发展的性质、内容和程度。

2.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一致。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其后果是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一致。

一方面,个体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条件,社会发展有赖于个体发展,个体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为个体发展提供条件,个体发展依赖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个体发展。

9.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的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

还包括道德、志趣、意向的发展。

10.人的全面发展学学的基本观点

1)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

2)人的片面发展史由旧的社会分工所造成的

3)人的全面发展史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

4)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5)培养全面发展的信任的方法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1.人的素质:

人是先天生理特征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相对稳定而巩固的特性。

包括以下含义:

一、人的素质是先天的生物因素与后天的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二、人的素质具有相对稳定而巩固的特征。

1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素质(素质教育的实质)。

13.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

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普通性。

14.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目标

一、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1).基础教育应注重基础知识的习得

(2)基础教育应注重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习得。

二、培养基本能力

(1)基础教育应培养学习能力

(2)基础教育应培养做事能力(3)基础教育应培养交往能力(4)基础教育应培养创新能力

三、形成基本态度、情感

(1)基础教育应培养基本的、积极的态度

(2)基础教育应培养受教育者基本的、积极的情感。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创新,在知、情、意、行诸方面都和谐发展。

 

第六章

1.职业:

社会成员在社会中所充实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2.教师形成的三个影响因素:

(1)人类教育活动的存在,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出现---基础条件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3)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根本前提

3.教师职业的特征: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4.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是受一定的社会的委托,以培养学生为职责的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学生个性的塑造者。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的地位。

这种地位决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教师是受一定社会的委托,以培养学生为职责的专门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是社会的代言人,代表着社会的利益同时也代表着社会价值观念。

(2)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来影响学生,从而成为学生知识、思想等方面的教育者、学生群体的领导者,以及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3)教师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教育共工作者。

他们在知识、思想和身体各个方面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他们所具有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能力素质、价值观念,都能够对学生起着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5.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

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

(1)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基本前提,动力源泉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乐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职业道德的核心(3)团结协作,互勉共进,形成正确的教师集体观。

(4)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开模形象。

6.现代教师的职业知识: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7.现代教师的职业能力:

教学实践能力—基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8.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教育家的意识、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

9.教师角色:

教师在跟学校课程有关的关系中表现出的一种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10.现代教师角色

(1)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

(2)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3)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发展的主题(4)由学生学习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角色特征中最核心的特征。

11.现代学生观:

(学生观问题是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

人性化的学生观、发展化的学生观、法制化的学生观、主体化的学生观。

12.现代学生的地位

(1)社会地位: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学生的合法权益。

(2)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学生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13.师生关系的类型:

教育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神关系的核心;心理关系;伦理关系。

14.现代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1.师生关系是学生固定个性养成的重要因素2.师生关系对健康心灵环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3师生关系对教育具有催化作用。

15.新型师生关系:

民主性、平等性、共享性。

16.现代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社会、家庭、学校管理人员---协调作用、教师和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老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学生感”“向师性”“成人感”“独立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鼓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向上。

(2)教好功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师的全部工作中,教好功课,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开发智力是教师工作的中心。

(3)提高师德修养,塑造高尚师德形象。

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