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7256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docx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docx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计算机病毒的起源计算机病毒的起源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尽管如此,对于计算机病毒的发源地,大家都一致认为是美国。

  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起源现在有几种说法,但还没有一个被人们听确认,也没有实质性的论述予以证明。

  

(1)科学幻想起源说。

  1977年,美国科普作家托马斯·丁·雷恩推出轰动一时的《Ado1escenceofP-1》一书。

  作者构思了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利用信息通道传播的计算机程序,并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幻想出来的计算机病毒。

  人类社会有许多现行的科学技术,都是在先有幻想之后才成为现实的。

  因此,我们不能否认这本书的问世对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恶作剧起源说。

  恶作剧者大多是那些对计算机知以和技术均有兴趣的人,并且特别热衷于那些别人认为是不可能做成的事情,因为他们认为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

  这些人或是要显示一下自己在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天资,或是要报复一下别人或单位。

  前者是无恶意的,所编写的病毒也大多不是恶意的,只是和对方开个玩笑,显示一下自己的才能以达到炫耀的目的。

  虽然计算机病毒的起源是否归结于恶作剧者还不能够确定,但可以肯定,世界上流行的许多计算机病毒都是恶作剧者的产物。

  (3)游戏程序起源说。

  70年代,计算机在社会上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应用,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计算机程序员为了娱乐,在自己实验室的计算机上编制吃掉对方程序的程序,看谁先把对方的程序吃光,有人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病毒,但这只是一个猜测。

  (4)软件商保护软件起源说。

  计算机软件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由于人们对于软件资源的保护不尽合理,这就使得许多合法的软件被非法复制的现象极为平常,从而使得软件制造商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

  因此,软件制造商为了处罚那些非法拷贝者,而在软件产品之中加入病毒程序并由一定条件触发传染。

  例如,PakistaniBrain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就证实了这种说法。

  该病毒是巴基斯但的两兄弟为了追踪非法复制其软件的用户而编制的,它只是修改磁盘卷标,把卷标改为Brain以便识别。

  也正因为如此,当计算机病毒出现之后,有人认为这是软件制造商为了保护自己的软件不致被非法复制而导致的结果。

  CIH病毒CIH病毒是台湾大学生陈盈豪为了让自己购买的一款号称100%安全的杀毒软件的公司出洋相而编写的CIH开始是一种纯粹windows95病毒,这种不到1k大小的病毒使用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xd)技术,在WindowsNT、Windows3.2、OS/2操作系统中它什么也不干,但在Windows95/98系统中它却利用可执行文件系统(PE)的漏洞,以将自己拆成一个一个的字节安插到寄生文件(多为可执行文件,如:

Winzip自解包文件)的不同位置,带毒寄生文件可以正常运行,在运行时病毒可以将自己再度拼装起来进入内存,待满足条件时发作。

  发作时,它直接存取FlashBIOS端口,把一堆垃圾写入BIOS芯片中,此时电脑从此再也无法启动,除非重新写回正确的BIOS信息;更可恶的是它破坏了BIOS后,还可能将垃圾代码写入硬盘中的所有扇区,当然你辛苦获得的数据将荡然无存。

  作者陈盈豪台湾高雄三民区人毕业与台湾大同工学院返回证券大盗2004年12月份被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率先截获的证券大盗病毒作者一审被判无期。

  5月9日下午,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盗窃罪判处主犯张勇无期徒刑,从犯王浩、邹亮分别被判13年和12年有期徒刑。

  据公安部门侦察,截止到犯罪嫌疑人被捕时,三人犯罪团伙已利用证券大盗病毒程序,在不到2个月时间里,截获股民股票账户、密码,盗买、盗卖股票价值1141.9万元,非法获利38.6万元。

  2004年12月1日,国内最大的计算机反病毒厂商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发布病毒紧急通报,一名为证券大盗的病毒正在通过一个人网站加速传播。

  江民反病毒专家介绍,该病毒被加载在一地址为网站上,该网址与著名投资公司北京首放公司网站()相似。

  股民只要点击或误入该网站就会中毒,且无任何症兆。

  该病毒能盗取多家网上证券交易系统的用户账号和密码,严重威胁我国网上证券委托系统的安全应用。

  2004年10月18日起,张勇伙同王浩、邹亮流窜于长沙、南昌、深圳、广州、厦门、杭州等地,以假身份证开设股票账户,共同出资15万元购买启动股票,然后利用网络病毒程序盗得股民的账号、密码,操纵股民的账户,以涨停板的价格购买张勇等三人的股票,并且致使受害股民账户内的剩余资金全部自动高价购买了其他股民的股票。

  至同年11月25日止,张勇等三人先后作案19次,累计非法获利38.6万余元,受害股民53人,造成受害人直接经济损失89万余元。

  2004年10月以来,浙江、福建、湖北、广东等地公安机关相继接到证券公司和当地股民报案,称其证券公司的客户所开设的证券交易账户上的股票,被人通过网上委托的方式非法盗卖。

  经调查证实,这是一起故意制作、传播黑客程序,盗取证券用户交易账号及密码后,恶意进行股票买卖从中获利的案件。

  2004年12月16日,张勇等三人在安徽省潜山县被抓获。

  江民反病毒安全专家认为,此次证券大盗病毒作者被判无期的案例说明,通过网上窃取他人证券交易、网上银行账号、密码的行为,已经不能按照《计算机病毒防治办法》和《治安处罚法》相关条例进行惩处了,而是直接按《刑法》规定的盗窃罪论处,这次案例也给网络上日益猖獗的利用木马盗号的不法分子猛敲了一记警钟。

  返回熊猫烧香新华社武汉2月12日电(记者方政军)湖北省公安厅12日宣布,根据统一部署,湖北网监在浙江、山东、广西、天津、广东、四川、江西、云南、新疆、河南等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一举侦破了制作传播熊猫烧香病毒案,抓获李俊(男,25岁,武汉新洲区人)、雷磊(男,25岁,武汉新洲区人)等8名犯罪嫌疑人。

  这是我国破获的国内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的大案。

  据介绍,2006年底,我国互联网上大规模爆发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该病毒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并将感染的所有程序文件改成熊猫举着三根香的模样,同时该病毒还具有盗取用户游戏账号、QQ账号等功能。

  该病毒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截至案发为止,已有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遭受感染和破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瑞星2006安全报告》将其列为十大病毒之首,在《200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和互联网安全报告》的十大病毒排行中一举成为毒王。

  今年1月中旬,湖北省网监部门根据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的部署,对熊猫烧香病毒的制作者开展调查。

  经查,熊猫烧香病毒的制作者为湖北省武汉市李俊,据李俊交代,其于2006年10月16日编写了熊猫烧香病毒并在网上广泛传播,并且还以自己出售和由他人代卖的方式,在网络上将该病毒销售给120余人,非法获利10万余元。

  经病毒购买者进一步传播,导致该病毒的各种变种在网上大面积传播,对互联网用户计算机安全造成了严重破坏。

  李俊还于2003年编写了武汉男生病毒、2005年编写了武汉男生2005病毒及QQ尾巴病毒。

  另外,本案另有几个重要犯罪嫌疑人雷磊(男,25岁,武汉新洲区人)、王磊(男,22岁,山东威海人)、叶培新(男,21岁,浙江温州人)、张顺(男,23岁,浙江丽水人)、王哲(男,24岁,湖北仙桃人)通过改写、传播熊猫烧香等病毒,构建僵尸网络,通过盗窃各种游戏和QQ账号等方式非法牟利。

  目前,李俊、雷磊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返回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但由于授课时处于后奥运时代,我把原本书中的奥运宣传卡主题调整为学生感兴趣的——迪士尼乐园宣传卡。

  更改后本单元的设计安排第五课:

迪士尼乐园宣传卡

(一)——制作立体字内容为:

设置画纸大小、构思画面布局,并进行规划,利用复制、粘贴命令制作字的立体效果第六课:

迪士尼乐园宣传卡

(二)——word与画图的综合运用内容为:

在画图中粘贴word中的艺术字、剪贴画。

  第七课:

迪士尼乐园宣传卡(三)——彩色橡皮的妙用内容为:

彩色橡皮的使用,为作品增色,并完善作品。

  学生情况:

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画图软件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本册书的第一单元学生们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又探究了一些绘画的技巧,学习了创作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合理的布局与规划,创作了多幅作品。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迪士尼乐园宣传卡

(一)、

(二)的制作,作品中学生已经规划好画面布局,制作了标题立体字,并与word软件相结合,在画图中粘贴word中制作的艺术字、剪贴画。

  由于是取材于学生身边最喜爱的素材,又是他们自己设计创作的作品,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

  在―画图‖软件中使用鼠标右键绘制图形,学生比较少地应用,因此本课的橡皮的妙用——彩色橡皮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探究的欲望,而神奇的效果会帮助学生进一步美化作品。

  教学方式:

教法—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手段:

演示课件技术准备:

多媒体教学网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知识与技能:

学会使用橡皮工具改变图形的颜色。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使用橡皮工具改变图形颜色的过程,养成学生合理选择工具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各种工具的合理使用会使画面更美观,体验创作的快乐。

  问题框架(可选项)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米妮的外衣,你觉得它是否足够亮丽呢?

2、想给标题立体字换个阴影颜色,更突显它的立体效果,谁能说说你会怎么办?

3、同学们,文字的阴影不仅可以快速的实现变身,文字还可以有更奇妙的变身,看看变成什么样子了,你知道是怎样实现的吗?

4、老师给大家一些礼花设计的灵感,请你仔细观察,如果你来绘制,你会使用什么方法呢?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教学过程(文字描述)导入:

通过教师的激情引导,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请出‖米奇的好伙伴米妮。

  目的:

将学生带入情境,并为新授知识做好准备。

  环节一:

我为米妮换新衣,在简单任务中讲解新知教师出示身穿红色粉点外衣的米妮幻灯片,并请同学思考:

米妮的外衣是否足够的靓丽?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红色外衣与粉色圆点的颜色相近,太单调,不鲜艳。

  于是,老师继续设问:

怎么换衣更漂亮?

学生们联系已有知识,思考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像用颜色填充工具改变圆点的颜色等等。

  这时,有的同学提出彩色橡皮的概念,就及时请他到教师机为学生边讲解边示范。

  通过两位同学的讲解操作,完成了米妮换衣的任务,此时,教师针对为米妮换衣这个实例,帮助学生梳理彩色橡皮的使用方法,即:

前景色-粉色,背景色-绿色,擦完后粉色圆点变成绿色。

  然后请同学们自己尝试操作。

  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完全针对这个例子进行归纳总结彩色橡皮的使用方法,原因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尝试操作,自己体会并理解彩色橡皮使用方法,即前景色、背景色与改变颜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演示时只有通过右键操作才可以实现的技巧。

  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探究彩色橡皮的使用方法,发现问题,并通过尝试、学生之间提示,以及最后老师的引导,明确了―通过使用右键才可以完成擦除‖这一知识点。

  此时,在同学感受了使用彩色橡皮给米妮换新衣使用之后,教师通过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两个知识点:

即:

在给米妮换新衣的过程中,前景色–粉色背景色-白色右键接着,学生继续体会,不拘泥于老师给出的示范颜色,自己进行创作。

  归纳总结:

通过―考考你?

‖中的问题―如何给文字的阴影改变颜色‖,学生联系任务一操作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来回答问题,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有能力总结方法。

  学生回答:

把前景色设置成要改的颜色把背景色设置成要换成的颜色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说明,他们已经把彩色橡皮中前景色、背景色的设置很好的理解了环节二:

文字大变身教师出示幻灯片,展示几种不同的字的效果同学们,文字的阴影不仅可以快速的实现变身,文字还可以有更奇妙的变身,看看变成什么样子了,你知道是怎样实现的吗?

学生经过仔细观察,能够很好的总结出如何使用彩色橡皮制作绚丽多彩的文字。

  方法总结:

使用彩色橡皮工具,选择前景色,并根据喜欢的颜色更改背景色即可,擦的方向不同,就可以出现不同的效果,按照想要的效果拖动橡皮。

  引导学生:

绚丽多彩的标题文字是不是会更惹人喜欢呢?

请自己试一试吧!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用彩色橡皮工具,制作独特的文字效果。

  这个环节主要是巩固练习彩色橡皮的使用方法,学生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进行创作。

  学生作品展示:

通过展示其他同学作品,启发思维。

  环节三:

缤纷礼花城堡闪根据学生对迪士尼乐园的了解,加之教师的引导,引出迪士尼乐园中另一个壮观的景象——睡美人城堡上空五彩缤纷的礼花,在宣传卡的制作中一定不能少了这个景观!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7幅五彩缤纷的礼花,其中最后一幅礼花图案很独特,使用彩色橡皮工具能够轻松绘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但不做过多地要求,主要是给学生创作的灵感,激发创作欲望。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出别具特色的礼花图案。

  教师大屏幕中循环投放学生制作作品的过程,大家可以互相借鉴学习。

  说明:

这个环节之所以是开放的,对学生的要求并不过多地放在本节课的知识点―彩色橡皮的使用‖上,是因为绘制礼花的过程,并不一定必须使用彩色橡皮才能够实现效果,要让学生能够综合利用以前学习过的工具,并进行自由创作的空间。

  环节四:

作品评价与展示课件展示:

完善作品的要求1.设计并制作完成作品;2.画面布局得当,颜色搭配合理3.妙用彩色橡皮给作品添彩;4.恰当添加剪贴画和艺术字;5.作品具有独特创意。

  学生根据要求,完善自己的作品。

  今天完成的作品是三节课的杰作,本节是最后一节,要给学生一个完善、创作整体作品的时间。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的情境设计新颖,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本单元选择以设计迪士尼乐园宣传卡为主要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米妮、米奇又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学生有很高的学习与创作欲望。

  本节课选择的教学环节设计巧妙,让学生充分感受巧妙运用知识的乐趣。

  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为―彩色橡皮的妙用‖,教学的每个环节的每个任务都经过精心的设计。

  首先,在―我为米妮换新衣‖的过程中,主要是讲解彩色橡皮的使用方法,从任务的设计上一定要体现使用彩色橡皮的独特之处,由于米妮衣服上的粉色圆点小而多,使用―用颜色填充‖工具既慢又不准确,所以选择彩色橡皮工具最合适,这时再讲解方法,学生在理解中记忆。

  其次,在彩色橡皮的使用方法掌握之后,五彩缤纷的文字效果只有彩色橡皮才能创作出来的,使用普通橡皮、颜色填充等工具都是无法完成给文字这种不是封闭的图形改变颜色,学生在创作中感受着彩色橡皮的巧妙之处。

  最后,礼花的创作环节,虽然没有限制大家必须用彩色橡皮绘制,但是绝大多数同学感受到彩色橡皮在礼花的绘制过程中起到的独特之处,能够轻易的使得礼花的颜色绚烂缤纷,并且自然美观。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层次清晰,学生掌握有梯度。

  首先,学生在―为米妮换新衣‖任务中,通过尝试操作,加之教师的归纳总结,明确彩色橡皮的使用方法。

  其次,在―文字大变身‖任务中,学生巩固彩色橡皮的使用,并根据自己的想法,使用彩色橡皮中进行创作。

  最后,学生自由创作,根据需要选择彩色橡皮进行绘制礼花。

  教学评价设计给学生评价量规,还应加强指导,发挥量规的激励作用;礼花绽放的环节虽然没有限制孩子使用哪些工具,但在具体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直接选择了喷枪工具,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原因。

  课堂实录案例评析

(一)教学内容既要体现知识性,又要体现趣味性。

  本课中的教学内容为―彩色橡皮‖的使用,知识的重点在于:

彩色橡皮的使用方法,即:

前景色设置成要改的颜色,背景色为改变成的颜色,并且使用右键擦除。

  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巧妙的运用到有趣的任务中来:

例如:

任务一:

我为米妮换新衣,通过衣服颜色对比不鲜明的问题,想变粉色为白色或其他,明确前景色与背景色的设置需求,学生在有趣的任务中理解知识。

  任务二:

文字大变身,通过欣赏对比几个不同彩色效果的标题文字,学生尝试使用彩色橡皮进行设计,巩固使用方法,学生兴致高昂。

  任务三:

缤纷礼花城堡闪,通过学生自我灵感创作,有选择使用所学内容,达到自由灵活的掌握所学知识。

  学生乐趣无穷。

  通过有趣的任务设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其信息素养。

  在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任务明确,学生基本能够熟练掌握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创作。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和深入理解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学生到底应该掌握到哪个深度?

理解到多么透彻?

还是只关注知识,培养其信息素养即可?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例如:

知识点:

前景色设置成旧颜色,也就是要改的颜色,背景色设置成新颜色,也就是改变后的颜色,在单纯的讲解,尝试操作,记忆后是否需要更深的理解?

针对这个环节,有如下的启发式设计:

准备:

教师准备几张彩色的纸,并在上面用铅笔写几个文字师:

橡皮的作用是什么?

生:

擦除文字或图案师:

我把彩纸上的文字擦掉后是什么颜色?

生:

纸的颜色,也是背景的颜色师:

我们手中的橡皮和画图软件中的橡皮不同,画图中的橡皮会把所到之处全部擦掉,我们还需进行小小的设置,是什么?

生:

只能设置前景色了,来固定擦掉的颜色喽!

对话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前景色、背景色的设置了。

  学生在尝试使用彩色橡皮的过程中,并不能按照所想的把想要擦除的颜色换成另一种颜色,只需要尝试右键便可完成任务。

  这个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的过程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一定会理解的透彻,不会由于死记硬背而忘记。

  再例如:

在引导如何给米妮换新衣的过程中,学生可能提出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用颜色填充工具逐个给粉色的圆点填充成白色或其他颜色也是可以的,在讲解完彩色橡皮的使用方法之后,应该注重比较二种方法的区别,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彩色橡皮的功能。

  这里,彩色橡皮的优势在于它的快捷性。

  再例如:

在考考你的环节中,如何给文字的阴影换颜色。

  由于阴影的细小,笔画的不连续,用颜色填充工具很慢、又不准,这时可以再引导学生思考彩色橡皮工具的另一个优势?

即:

对于这种不容易定位的细小图形,最好使用彩色橡皮工具,体现出他的准确性。

  再例如:

在文字大变身的环节中,使用彩色橡皮来完成有规律或任意改变文字颜色的任务,这时其他工具已经很难解决了,充分体现彩色橡皮的―妙‖之所在。

  在以上的四个例子当中,教学实施过程中并没有深入的渗透,原因有二:

首先,课堂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中想更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创作;其次,信息技术课堂中,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即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是否应该过多、过深的去追本溯源知识的本质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注重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量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了学生作品评价的方法,以学生为评价主体,激发兴趣、以促进其学习和发展为评价目的,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学习。

  从评价的方式来看,不免过于单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学习态度等等只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其次,从评价的结果来看,由于教师所给出的学生的评价标准设计过于简单,没有明确的区分度,导致学生不能准确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建议对评价量规的调整,科学、细致的制定评价量规,希望对学生的评价有着指导意义,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小学信息技术电子版报设计教学案例小学信息技术电子版报设计教学案例背景本课应用了任务驱动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

  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事件本节课是由我自己执教,教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的大部分知识,本节课是word的综合应用的一堂课。

  一、信息技术的作业特别在上本节课前,我特意向学生透露了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让大家想想应该编一份怎样的小报,要用到哪些内容。

  学生提出:

学校倡导绿色环保,而且举行了很多的有关环保的活动,所以我们可以编一份有关绿色环保的小报。

  还有学生说:

我们可以挑选好的小报做成一份校园的环保小报纸。

  „„说到这里学生们都兴奋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

  最后我在听取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几个小组,布置了如下要求及作业:

每一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小报;为自己的小报取一个亮丽的名称及版面;结合学校这几个星期所举行与环保有关的活动写几篇稿件,收集和调查统计一些自己需要用到的数据。

  二、作业的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这一个星期通过全体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及在老师的帮助下,积极的收集有关环保的资料。

  材料的形式有文字,有图片,还有一些统计图表。

  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

有学校举行的保护环境,签名仪式,有德育处的环保警示语,有水资源调查情况,有社会实践在收集材料的一周里,从每个小组到每一位同学都非常热情地参与其中的工作,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小记者、小作家、小摄影机„„大家都乐在其中,享受这些作业的美妙,没有人去逃避,没有人说累。

  三、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当本堂课的上课铃声响起时,大部分同学纷纷带着自己小组的成果来到电脑室,在小组成员的协调下,大家把这些素材输入电脑(图片是在课堂老师的帮助下输入电脑的),然后整理这些素材。

  在小组中有一位同学负责将设计在草图上的版面在word中画出来,再将其他同学输入电脑中的文章和图片纷纷插入其中,忙完了自己手头上的事的同学也到版面设计师旁边开始指手画脚起来,大家激烈的讨论着。

  下课了,每个小组都完成自己的小报。

  他们通过与其他小组完成的作品比较,自行地评比出了几张最优秀的作品。

  评析新课程的理念,提倡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开放、综合的课堂让信息技术课充满了生命时下,任务驱动法是很多像上技术教师采用的,让学生以实际的任务明确学习的意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许多任务只是技能的训练,或者是孤立的,零散的。

  例如,把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作为一个个任务,说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为文件更改名字等,上述的方法非但让学生学习困难,长久必会厌倦,因为那些电脑的技能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

  在这课前,我所谓的作业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而且也不是一些机械的抄写,每个小组中的每位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完成的那一项或几项,对他们来说没有负担,有的只是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在课堂上,那些技能学生都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