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6867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澄迈县统计局

2016年3月25日

2015年,是澄迈“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抓当前与谋长远相结合,迎难而上,苦干实干,认真贯彻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三县一地”发展战略,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展投资项目“百日大会战”,有效化解各方面压力,保持经济健康较快发展势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提升。

一、综合

(一)地区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2015年全县(含海口综合保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8.56亿元(不含海口综合保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95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109.64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93.97亿元,增长11.8%。

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2:

40.8:

35.0。

(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表1:

2015年澄迈县(含海口综合保税区)地区生产总值

 

2015年现价

2014年现价

增长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亿元)

(%)

人民币(元)

按现行平均汇率计算(美元)

澄迈县

澄迈县+海口综合保税区

澄迈县

澄迈县+海口综合保税区

澄迈县

澄迈县+海口综合保税区

澄迈县

澄迈县+海口综合保税区

澄迈县

澄迈县+海口综合保税区

地区生产总值

240.42

268.56

249.39

277.63

10.0

9.7

49890

55680

8011

8940

第一产业

64.95

64.95

64.94

64.94

6.7

6.7

全县三次产业比重为:

27.0:

45.4:

27.6

含保税区三次产业比重为:

24.2:

40.8:

35.0

第二产业

109.20

109.64

118.32

118.8

9.7

10.2

第三产业

66.27

93.97

66.13

93.89

13.9

11.8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县含海口综合保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5680元(不含海口综合保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9890元),按现行平均汇率计算为8940美元(不含海口综合保税区为8011元),比上年增长17.9%。

(三)财政

全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总收入55.37亿元,比上年下降3.5%。

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45亿元,增长6.5%。

全年全县地方财政支出70.04亿元,比上年增长7.5%。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8.43亿元,增长9.7%。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9亿元,增长25.3%;医疗卫生支出4.95亿元,增长66.1%;节能环保支出0.88亿元,增长5.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62亿元,增长423.3%;交通运输支出1.90亿元,增长38.4%;住房保障支出2.17亿元,增长32.4%。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4亿元,下降22.1%;教育支出10.02亿元,下降3.2%;科学技术支出0.74亿元,下降57.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91亿元,下降22.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30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7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46.45亿元,增长26.8%。

全年施工项目278个,比上年增长3.7%。

其中,新开工项目56个,增长21.7%。

分产业看,第一产完成投资0.33亿元,下降76.3%;第二产完成投资57.5亿元,下降24.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21.62亿元,增长30.8%。

全年省、县重点项目个数为163个,动工建设的有121个,占项目数的74.2%,完成投资197.36亿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的82.6%,比序时进度慢17.4个百分点。

在建的省、县重点项目中,有38个项目进度低于50%。

(五)物价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0%。

其中,衣着上涨3.7%,居八大类价格之首;其次是医疗保健与个人用品上涨3.2%。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6%,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1.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6%。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见表1:

表2: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1.0

食品

2.9

烟酒及用品

1.8

衣着

3.7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0.6

医疗保健与个人用品

3.2

交通和通讯

-4.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8

居住

-2.3

二、人民生活和民生事业

(一)居民收入

2015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59元,比上年增长9.1%。

其中,城镇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0元,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5元,增长9.6%。

预计,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8540元,比上年增长24.8%。

住户存款9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97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6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9%,住房条件不断改善。

(二)就业

建成澄迈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及老城镇、仁兴镇、文儒镇等3个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

促进和扩大就业,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355人,比上年下降3.8%,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50人,劳动力输出60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23%,比上年下降14.6%;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016人,比上年下降49.4%。

预计,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7417人,比上年下降6.6%。

(三)教育

完成标准化学校创建任务。

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4所,县级规范化学校32所、县级标准化学校30所;新建公办幼儿园8所,增加学位2880个。

推进优秀人才引进招聘工作。

全县成功引进了3名优秀校长和3名学科骨干教师,为澄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聘了12名实习指导教师和为全县各小学招聘了57名小学特岗教师。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全年共投入2753万元,为83所标准化学校购置所需的教学设备,2015年度全县共建设校舍项目61个,其中教学楼 24幢,教师周转房15间,运动场 13个,总建设面积97463.9平方米,总投资达26099.01万元。

全年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1886人,比上年下降5.4%;普通高中在校学生6315人,比上年下降2.7%;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6187人,比上年下降5.2%;普通小学在校学生39470人,比上年增长0.3%;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比上年下降0.1%;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2.8%;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

2015年全县高考800分以上考生3人,700分以上26人,比去年增加11名,增长73.3%;一本入围人数273人,比去年增加25人,增长10.1%。

(四)医疗卫生

全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数355个,比上年增长4.7%。

投入1280万元,对4家镇卫生院、5个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改造。

全县病床位达1368张,增长2.2%。

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15人,增长7.6%。

其中,执业医师540人,增长9.8%;执业助理医师231人,增长2.7%;注册护士787人,增长13.1%;药剂人员94人,增长3.3%;检验人员57人,下降3.4%。

(五)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7884人,比上年增长4.4%;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6420人,比上年增长3.9%;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0332人,比上年增长9.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8740人、38740人和4499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0.6%、10.6%、1.5%。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17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45元。

新型农村医疗参合人数360293人,下降0.6%;新型农村医疗参合率99.5%,下降0.3%。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6.5%,参保人数159282人。

金江镇黄竹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14个农村幸福院建成投入使用。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2016年末,全县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0个,与去年全年持平;各类优抚对象1467人,比上年下降6.4%;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888人,比上年下降52.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289人,比上年下降12.6%;五保供养人数3317人,比上年下降10.4%,全年实施城乡医疗救助2919人,其中城市医疗救助418人,发放救助金269.21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501人,发放救助金817.14万元。

全年救助灾民2.008万人次,投入救灾救济资金502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

全县共销售福利彩票1182万元,比上年增长4.1%;筹集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105万元,比上年增长5.3%。

(六)保障性住房和扶贫

建成保障性住房472套,改造农村危房4500户,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难住房差问题。

实施精准扶贫,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065人。

(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西环高铁老城站、福山站及出口路和站前广场。

新开通海南生态软件园至海口大润发等3条城乡公交线路。

新建农村公路152公里,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实现所有自然村通水泥硬化路。

投入1356.64万元,建成11宗供水工程,受益人口1.24万人。

投入2.03亿元,建设南渡江金江二期防洪堤、才芳港防潮堤、大塘河护岸等,共13.5公里。

光网覆盖所有行政村,率先全省建成“全光网县”。

(八)安全生产

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103起,比上年增长94.3%,造成死亡人数17人,比上年增长112.5%,受伤8人,直接经济损失633.3万元,比上年增长110.8%。

其中,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3起,增长550.0%,造成死亡人数14人,增长366.7%,受伤6人,增长50.0%,直接经济损失19.5万元,增长85.0%;发生火灾事故87起,增长76.6%,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89.8万元,增长410.9%。

发生工矿商贸死亡事故2起,死亡人数2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与去年持平,受伤2人,增长100.0%,直接经济损失224万元,增长40.0%;发生铁路交通事故1起,增长100.0%,死亡人数1人,增长100.0%;渔业船舶、农业机械、和水上交通均无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三、国民经济各行业

(一)农林牧渔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00.50亿元,比上年增长6.1%。

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66.83亿元,比上年增长6.8%。

分行业看,种植业增加值32.13亿元,增长7.7%。

蔬菜收获面积36.53万亩,增长6.0%;蔬菜产量67.36万吨,增长7.8%。

水果收获面积16.76万亩,增长7.8%;水果产量32.74万吨,增长8.8%。

林业增加值5.72亿元,增长5.1%。

橡胶收获面积57.96万亩,增长2.8%;橡胶产量3.96万吨,增长1.9%。

牧业增加值13.55亿元,增长4.9%。

肉类总产量7.98万吨,下降1.9%。

渔业增加值13.55亿元,增长6.8%。

水产品总产量12.21万吨,增长5.1%。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10.6%。

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见表2:

表3:

2015年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21.03

3.1

蔬菜

万吨

67.36

7.8

水果

万吨

32.74

8.8

其中:

香蕉

万吨

28.18

9.6

柑橘橙柚

万吨

1.66

14.1

橡胶

万吨

3.96

1.9

槟郎

万吨

1.37

-1.7

肉总量

万吨

7.98

-1.9

其中:

猪肉

万吨

3.53

-7.4

禽肉

万吨

3.72

1.9

水产品产量

万吨

12.21

5.1

其中:

海水产品

万吨

7.82

4.7

淡水产品

万吨

4.39

5.9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82.27亿元,比上年增长8.4%(不含海口综合保税区工业增加值为82.13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04亿元,增长8.4%。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24.96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86.69亿元,增长30.0%;重工业总产值138.26亿元,下降9.9%。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9.7%,股份制企业增长2.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5%,工业产销率90.6%,降低0.8个百分点。

在七大工业支柱行业产值中,化学制品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10.5%、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18.4%、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增长10.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5.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31.8%、石油加工业下降40.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见表3:

表4:

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钢材(成品钢材)

万吨

13.2

33.9

水泥

万吨

1184.4

14.9

配混合饲料

万吨

85.4

16.5

软饮料

万吨

12.0

22.5

饮料酒

万千升

1.2

513.7

发电量

万千瓦时

721249

9.5

原油加工量

128653

23.9

天然原油

299802

5.1

天然气

万立方米

18792

-6.0

液化石油气

1413

-44.3

全年列入统计监测的4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506.7%,比上年增长14.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75亿元,下降14.0%;实现利润总额12.33亿元,下降27.1%。

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7.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不含海口综合保税区建筑业增加值为2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三)房地产业和旅游业

全年全县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6.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8%。

房地产施工面积680.49万平方米,增长18.3%;本年新开工面积179.89万平方米,下降2.6%;商品房销售面积100.94万平方米,增长13.6%;商品房销售额58.0亿元,增长7.5%。

全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350.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1%;实现旅游总收入1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1.4%。

其中,星级饭店接待人数44.48万人次,增长22.1%;实现旅游收入2.27亿元,增长22.1%。

(四)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全年全县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不含海口综合保税区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5.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7%);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分城乡看,城镇市场零售额34.72亿元,增长12.5%;乡村市场零售额6.59亿元,增长1.6%。

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626.35亿元,增长10.4%(不含海口综合保税区批发业销售额74.85亿元,增长43.8%);零售业销售额37.20亿元,增长25.1%;住宿业营业额2.66亿元,增长27.1%;餐饮业营业额11.07亿元,增长22.7%。

(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全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69亿元,比上年增长33.0%。

全年货物运输周转量18.15亿吨公里,增长33.0%;旅客周转量3.64亿人公里,增长8.0%。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04亿元,比上年增长6.8%。

其中,邮政业务量0.27亿元,增长2.3%;电信业务量21.53万笔,增长68.3%。

电信经营收入0.77亿元,增长8.5%。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05万户,比上年增长2.9%。

其中,县城电话用户1.50万户,增长0.5%;农村电话用户2.55万户,增长4.5%。

年末行政村电话通话率100%;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户数24户,增长3.1%。

(六)金融业和保险业

全年全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期末余额162.23亿元,比年初增长15.4%。

其中,住户存款91.16亿元,增长13.7%;非金融企业存款29.64亿元,增长1.1%。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期末余额91.71亿元,比年初增长8.2%。

其中,住户短期贷款2.58亿元,增长7.0%;住户中长期贷款14.27亿元,增长43.2%。

2015年全县实现保费收入0.43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其中,财产保险收入0.05亿元,增长21.1%;寿险收入0.38亿元,增长16.4%;健康和意外伤害险收入0.03亿元,下降0.1%。

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0.03亿元,比上年下降12.8%。

其中,财产保险赔付0.02亿元,增长7.9%;寿险赔付0.0061亿元,下降12.2%;健康和意外险赔付0.0051亿元,增长11.1%。

四、对外经济

全年全县实现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10.09亿元,比上年下降22.7%。

5、科技、文化和体育

(一)科技

做好全县农业科技110服务工作。

开展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接受农民来访来电咨询约2万人次,实地指导300多次;利用科技服务月活动,免费为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卫生、法律、服务“三农”相关政策等咨询约5万人次,指导农民农业知识约3万人次,为农民提供田间技术指导约60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5万多份;组织企业申报的《水晶柚优良株系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油茶良种示范推广》、《澄迈福橙创新型技术生产基地》3个项目获得了星火产业带专项项目立项;对我县52所学校的125台直饮水设备进行水质检测,确保了校园饮水安全;做好知识产权工作,专利申请量70件,专利授权量65件,在201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宣传活动中,向人民群众发放《专利申请指南》、《知识产权基本知识汇编》、《商标法》等宣传资料共2000余份并展出知识展板8块。

(二)文化

全年全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7%和91.8%,分别比上年下降4.3%和6.4%;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20927户,比上年增长115.7%;送文化下乡3321场次,与去年持平;乡镇综合文化站11个,农民书屋208个。

火山岩古村落群申遗工作稳步推进,美榔村等9个中国传统村落列入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

(三)体育

全年全县共举办各种文化体育活动100场,比上年增长3.1%。

全县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活动中共获得金牌3枚、获得银牌2枚、获得铜牌7枚。

建成50个农村大舞台和50个农村篮(排)球场。

六、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

(一)节能减排

全力推进节能减排。

节能方面:

全年单位GDP能耗为0.50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8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590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48%;单位GDP电耗为785.04千瓦时/万元,比上年下降2.24%。

严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准入关,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中电国际、神州车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大型沼气1座,养殖小区沼气5个,老城开发区建成热蒸汽联供项目,可替代工业锅炉32台,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全县清洁能源使用率75%。

减排方面:

金江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投入使用,加强污水排放监管,城镇污水处理率达79%。

中航特玻、华能电厂完成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实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注销黄标车及老旧机动车671辆,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个,污水处理设施0.23万吨/日。

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8.2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2.3%。

(二)生态环境

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全县造林总面积12826亩。

其中,人造林面积6000亩,更新造林面积6826亩。

全县有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81.3公顷。

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32人。

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45天。

生态建设成就突出:

一是深入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完成绿化造林面积5000亩。

二是大力开展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环境卫生整治、拆除违法建筑、城镇内河水治理、重点保护区和林区生态保护修复等五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

三是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被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确认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县城环境空气处于清洁状态,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总悬浮物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全县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状态,所有的监测湖、库优于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

近岸海域水质状况保持在二类范围,监测的两处海域均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

7、人口

2015年末全县户籍人口(含农垦)为578206人,比上年下降0.4%;常住人口为48.39万人,比上年增长0.8%。

根据县人口计生统计,全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4.28‰,比上年下降2.4%;人口死亡率5.08‰,比上年增长33.0%;人口自然增长率9.45‰,比上年下降12.6%。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海南统计局年鉴—2016》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三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和“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

4.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澄迈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保监会海南监管局,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澄迈调查队,水产品数据来自县渔业局,森林数据来自县林业局,货物、旅客运输及周转量数据来自县交通局,邮电通信数据来自县邮政管理局和电信局,重点项目数据来自县发改委,旅游数据来自县旅游委,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县商务局,保障性住房、城镇垃圾处理数据来自县住建局,教育数据、科技数据来自县教科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局,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县民政局,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县社保局,就业数据来自县就业局,农村扶贫数据来自县扶贫办,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县文体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县国土局,城镇污水处理数据来自水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安监局,人口数据来自县计生委及公安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