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中心三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6506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研中心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科研中心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科研中心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科研中心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科研中心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研中心三年发展规划.docx

《教科研中心三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研中心三年发展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研中心三年发展规划.docx

教科研中心三年发展规划

 

2012——2015年

 

上街区教科研中心

三年发展规划

 

上街区教科研中心

二零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目录

 

第一部分教科研中心发展形势分析

⒈教科研中心概况

⒉发展优势

⒊发展问题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工作理念

第三部分教科研中心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2、具体目标

创新管理机制目标

教研员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目标

教育科研目标。

教学资源建设目标

设施建设目标

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达成标志

第五部分发展规划目标达成的保障措施

 

上街区教科研中心三年发展规划

(2012年——2015年)

为打造教科研中心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教科研中心在整体提升全区教学质量、促进全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中的核心职能和引领作用,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教科研中心发展形势分析

1、教科研中心概况

现有教研员15人,2名办公管理人员。

高级职称9人,其余为中级职称人。

13人从一线骨干教师选拔到教科研中心,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科专业能力。

2人从长铝公司教育培训中心调入教科研中心,具有10年以上教学研究和管理经验,所有教研员都具有4年以上基础教研工作经验,队伍专业化程度较高。

语数外三科除英语学科小学、初中、高中一人兼外,每学段每学科均配备一名教研员,副科除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学科外,每科配备一名教研员,具备了开展教研工作最基本的条件。

近几年来,科研中心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上级工作安排和要求,本着“锤炼内功,深入调研,狠抓落实,突出实效”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教科研中心研究、指导、服务作用,以“构建道德课堂,提高生命质量”为主线,以研究、实践“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为抓手,加强“道德课堂理念和行动策略”培训,规范、督导教学、科研行为,强化教研管理和教学评价力度,深化高效课堂模式研究成果,积极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提升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学质量连年稳步有升,多人荣获省、市级优秀教研员称号,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项获得。

2、发展优势

1)政策优势: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明确要求:

2012年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释放出强烈的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入的信号。

我区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指出将我区将设成为优质均衡、特色鲜明、多元开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强区。

为教科研中心的发展营造了财力上的保障,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环境优势:

根据郑州市教研工作要求,我区各校都在深入开展道德课堂理论和行动策略研究,为教科研中心开展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科研能力

所有教研员都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大部分具有一线教学经验,具有丰富研究、指导经验,都有指导或承担过科研研究项目的经历和能力。

3、发展中的问题。

1)学科教研员配备不齐,人力不足。

主科只有1人,6个学科没有教研员,2名教研员承担4门小学科教研,还身兼其他工作,在学科教研决策时,或缺乏共同商讨的人;或根据就没有人来负责主持。

2)软、硬件薄弱,财力不足。

当前教育改革日新月异,新理念、新教法广泛推广和应用,课改的新形势要求教研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但目前,教科研中心经费极其困难,教研员无法外出培训和学习,专业性报刊资料无钱订阅,以致知识、观念和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

硬件设施很差,截止到目前,人手一台电脑,但是缺少可以研课、磨课的器材和场地。

如摄像机、投影仪、带有班班通、白板的会议室,造成两个方面的缺失,一是研课、磨课、研究过程缺少有利实证、缺乏现场演示的场所。

二是又能有效利用班班通的优质资源。

总之,教体局领导对教科研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厚爱,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展望未来,教科研中心领导和同志们信心百倍。

第二部分教科研中心工作指导思想和教研理念

指导思想

在区教体局的直接领导下,教科研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紧紧围绕我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高位均衡战略、品牌引领战略、人才强教战略和信息化战略“发展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为主题,以促进师生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为目标,实现了教研工作的新发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提升,为全区群众享有教育质量上的实质公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研理念

树立“崇德重学,精研善导”的教研理念。

第三部分教研室发展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1、教科研中心发展目标:

成为“四个中心”、“四个机构”。

将教科研中心打造成为课程发展中心、教学研究中心和资源建设中心、教学质量评价中心,真正成为探索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专业研究机构;提供课程与专业指导的专业服务机构;评价和改进基础教育质量的专业指导机构。

2、教研员发展目标:

实现“三个转变”、扮演“五种角色”

三个转变:

实现统一教学进度组织——基于课程观视野下的教学研究与服务工作;

实现考试教学评比、学科竞赛安排等——基于标准的评价研究、分析、指导与反馈工作;

实现自上而下的指令性工作方式——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文化的再造。

五种角色:

具有国际视野的课程“研究者”、基于“课标”教学的“指导者”;基于课标评价的“实践者”;课程教学与评价一致性的“推进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二、具体目标

1、创新管理机制目标

教研工作采取“四个做”策略,建立、完善、运行三个机制,突出六个特性。

“四个做”

(1)做实学科教研

(2)做强综合教研(3)做大项目研究(4)做响品牌活动。

三个机制:

即教研工作计划、反思、跟踪机制;教研员目标考核评价机制;教研员教研工作机制。

教研行为突出六个特性。

即教研工作计划性、整体性、研究型、实证性、规范性和成效性。

2、教研员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1)培育教研文化,树立“崇德重学,精研善导”的教研理念。

2)“创新四种教研机制”、“实施五项工作举措”。

3)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创造深造、外出学习、交流机会,自修或合作研究具有国际视野的课程观、学科思想、学科知识体系、学科新课标、学科实施和学科评价理论和技术,以发表文章、组织教研活动、开展讲座、深入一线听评课等形式,指导教师将以上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中,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4)创造教研员晋升机会,三年区级骨干教师覆盖率达到20%以上。

3、促进师资队伍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对教师开展分级分类培养,搭建三个“平台“,尝试设立教师职业生涯“成长档案”。

促进教师幸福成长。

三个“平台”:

“课题研究”平台、“典范引领”平台”、“风采展示平台”。

实现业务成长,研究能力成长,综合素质成长,增强教师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4、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目标

编制、完善、实施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经过三年的研究、实践、修订,拿出符合上街教育实际、具有多元化的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5、教育科研目标。

开展构建《道德课堂》课题研究实践工作。

指导各校确立二级子课题,指导教师围绕各校二级子课题开展全体教师的小课题研究,开展富有实效地课题研究工作,收集、整理、交流课题研究有形成果。

6、教学资源建设目标

做好两个资源库建设。

特色教师资源库建设和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

7、设施建设目标

建设带有班班通的会议室,拥有一个研课、磨课、导课、排演和小型展示交流的场所。

配备摄像机、录音笔等设施,实现实证研究、实践。

配置强大的海量存储器、配置较高的课进行多媒体音像处理的软硬件设备。

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达成标志

2012年9月——2013年8月

重点项目

年度目标

达成标志

责任领导

教研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研究、对比分析新旧课标和教材;

2、研究、学习国际视野下的

各学科新课程观;

3、研究、系统构建学科思想

方法和知识体系

1、有学习笔记

演讲稿、或发表的

文章。

2、在评课、教研活动

中推广。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课程纲要》

编写与使用。

1、研究各要素内涵。

2、指导编写。

3、督导实施,提出修改建议。

4、收集《课程纲要》使用过程中的附件。

如导学案、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作业库、评价量表、学科知识体系等研究成果。

5、研磨体现纲要特色的展示课

1、纲要具有规范性、学

科性、实效性和创新性;

编印成册。

2、指导有指导记录。

3、展示课展示效果良好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搭建三个平台。

2、构建一个有梯度性、分类的成长档案。

3、指导教师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促进其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研究成长,用自己的努力充实自己的成长档案。

1、有主题、有活动记录、有成果。

2、年底有试运行报告。

3、档案形成固定格式框架。

4、,提供培训机会,促进学校分层次、分类别、有系统地开展培养。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制定中小学质量评价体系

1、编制教育生态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化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年底形成实验稿。

试点评价。

写出试运行报告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以课程纲要为依托,深化道德课堂建设》区级课题研究

1、指导各校确立二级子课题,指导教师围绕各校二级子课题开展全体教师的小课题研究教研,

2、采用“问题解决式”课堂观察研究模式,开展富有实效地课题研究工作,收集、整理、交流课题研究有形成果。

1、申报课题、研究成果和有形成果。

2、有研究记录、量表和阶段性研究成果文件。

3、跟踪研究成果,写出成果实践效果报告。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2个教学资源库建设。

1、尝试建立特色教师资源库。

2、尝试建立上街区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1、拿出库结构。

2、试运行。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2013年9月——2014年8月

重点项目

年度目标

达成标志

责任领导

教研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根据课标理念,进行新教材课型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研究。

2、继续研究、学习国际视野下的

各学科新课程观;学科思想

方法和知识体系。

3、进行新课程观、学科思想等教学行为研究。

1、有学习笔记

2、有课型模式研究成果。

3、写出模式研究实践报告。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课程纲要》

编写与使用

在总结的基础上,固定课程纲要编写和使用的规范格式、程序和要求,编制本学期课程纲要。

1、有检查记录。

2、有各学科汇集的课程纲要集册。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总结、丰富三个平台和一个档案的运行经验、内涵和形式,改进完善,再实践,修改完善定型。

2、引导开设举办形式多样的心理服务活动。

1、将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2、有活动记录和有形成果

3、教师幸福成长心理讲堂,有课表、有记录、有讲稿、有效果评价结果。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制定中小学质量评价体系

总结、修改、再运行质量评价体系。

年底形成定稿。

写出试运行报告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丰富教研形式,提高教研实效。

1、将“问题解决式”课堂观察研究模式,常态化。

2、开创网上教研、沙龙教研等机动、灵活、形式多样的教研范式。

1、申报课题、研究成果和有形成果。

2、有研究记录、量表和阶段性研究成果文件。

3、跟踪研究成果,写出成果实践效果报告。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2个教学资源库建设。

总结两库经验,修改、扩大范围再试行。

年底固定库结构,编写相关的要求。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2014年9月——2015年8月

重点项目

年度目标

达成标志

责任领导

教研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学习各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教学。

2、研究、实践、整理、修订各学科一个学年度各课型教学模式

1、有学习笔记

2、有课型模式研究成果。

3、写出模式研究实践报告。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课程纲要》

编写与使用

1、整理、修订、完善一个学年度的纲要。

2、深化研究课程纲要各要素的研究,引导、督促教师将其完全融入到教学、评价中去。

1、各学科汇集的课程纲要编辑成册。

2、检查、视导纲要的使用。

有评课记录或指导记录。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三个平台和一个档案工作常态化、日常化、规范化。

2、引导开设举办形式多样的心理服务活动。

1、检查活动记录、有形成果。

2、检查成长档案有无更新。

3、教师幸福成长心理讲堂,有课表、有记录、有讲稿、有效果评价结果。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制定中小学质量评价体系

1、全面铺开运行质量评价体系。

2、用评价体系指导教学,提出教学改进建设、促进教学行为改变。

有质量分析报告。

跟踪建设实施效果,写出跟踪报告。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丰富教研形式,提高教研实效。

1、将“问题解决式”课堂观察研究模式,常态化。

2、总结规范网上教研、沙龙教研等机动、灵活、形式多样的教研范式。

3、继续丰富教研形式。

1、申报课题、研究成果和有形成果。

2、有研究记录、量表和阶段性研究成果文件。

3、跟踪研究成果,写出成果实践效果报告。

4、写出新教研形式的实践报告。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2个教学资源库建设。

1、调查教师、学生需求,更新、丰富两个资源库。

2、推介、使用资源库。

发挥效益。

有调查、分析报告。

检查资源库更新情况,盘点使用率。

李国钦

杨辉辉

周东升

第五部分目标达成的保障措施

一、培育教研文化,创新教研机制,实施“教研员职业生涯成长规划”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研员队伍。

1、建立“崇德重学,精研善导”的教研理念。

理念促进发展,文化提升境界。

为提升教研境界,促进内涵发展,每个教研员需建立一下理念:

崇德重学——是开展教研工作的核心和前提。

教研员是教师中的教师,是全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带头兵,更应提倡“崇德重学”,“以人格影响人格,以品行培育品行,以责任激发责任”。

即在指导开展教研活动时要以“真诚、谦和、包容”等中华美德为价值取向,以德相待,以德服人,以德律已;要重视和热爱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素养,站在全区教育教学的前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精研善导——“精研”是我们对教研员的要求,“善导”是我们教研工作的追求。

教研员业务上要追求精心、精细、精炼,把握住教育教学精髓;开展教研活动时,要求真、求实、求效,要讲科学、讲方法、讲互动,只有善于引导、善于指导、善于培训,才能实现有效指导,求得优教、优质的效果,促进全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2、“实施三种教研机制”、“实施五项工作举措”确保“教研员职业生涯成长规划”实施。

“三种教研机制”

1)、坚持教研工作计划机制。

一是教研员每次举办教研活动、讲座、培训等都必须提前作好充分准备,将活动方案与对方沟通,听取意见,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每次活动完成后,收集对方活动反馈意见,作为总结、反思、改进下次教研活动的依据。

2)、实施教研员评价机制。

完善教研员绩效目标考核评价机制,比如在内容上增加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学习、工作完成情况等项目,全方位、多角度对教研员的成长进行客观评价。

3)、实施教研员“5311”教研工作机制

根据教体局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的工作要求,要实施教研员“5311”教研工作机制,即每周5天:

3天深入学校、课堂研究、指导、服务,1天计划和集中业务学习,1天总结和交流学习。

“五项工作举措”

通过实施“五项工作举措”,激励教研员自我规划、自主发展。

1)创造机会,促进发展

一是争取在评优、晋级、名师、骨干教师等方面为教研员争取更多的机会。

二是开展教研沙龙活动,如开展理念风暴沙龙、教学教研好点子亮相沙龙、教研员和教师碰撞沙龙等,营造和谐教研氛围,让教研员在舒心愉快的氛围里勤思、精研。

三是为教研员创造进一步学习进修的条件,安排学习时间、聘请教师指导等为教研员提供学习条件。

2)理论学习,提升素养

通过实施“三个一工程”提升教研员理论素养:

一是每月第一周为理论学习周,教研员集中学习前沿性的教育教学理论性文章;二是每个教研员每学期必须至少学习完成一部教育理论专著,并形成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三是每个教研员每学年必须要在有关刊物上发表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3)异地学习,拓展视野

将以外出学习、参观访问、互动交流等形式派教研员到其他地区的学校、教研室等交流或挂职锻炼。

4)拜师求艺,专家引领

教研员同样需要拜师求艺。

一是在教研室内部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不同学科、不同水平、不同特色教研员组成互助共进小组;二是寻求省内外教育教学专家、名师等作为教研员的导师,最好开展专家引领下的“一帮一”师徒结对活动。

5)课题强化,问题研究

开展教研员“人人参与研究,人人有课题”的活动,要求教研员树立“问题立项、课题到校、课题到教师”的意识,积极开展问题研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发展自己,带动全区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不仅如此,教研员还要从负责指导的“学区”中发掘课题或项目,带领和组织团队对发掘出的课题或项目实施合作性的研究、探索和开发,推动以“学区”为单位的区本问题研究,促进学区内涵发展。

二、立足培训,聚焦课堂,实施教师职业生涯成长规划

建立评价体制,将教师分个星级,通过构建三个平台,推进两项研究,抓好三类培训、落实四项制度、实施四项举措,推进教师职业生涯成长规划的实施。

1、三个平台

1)构建研训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依托学区发展共同体,构建“学区”研训平台

3)开展论坛系列活动,构建教师岗职练兵平台

以教学设计、说课、献计课、编写教育案例和教育叙事、撰写经验论文为项目,积极开展教师职业生涯成长岗职练兵活动。

2、两项研究:

将以“实施发展性教学,提升教学品质”为抓手,围绕学区软件建设和内涵发展建设为重点,开展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区本问题研究。

1)扎实推进区本问题研究

每年以学区为单位,充分发掘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确立一项研究课题,对口指导服务教研员,全程参与研究、落实过程指导、帮助提炼研究成果、向全区推广成功经验;鼓励教师个人开展问题研究,将其中的典型确立为区级教育科研课题加以规范引导和推广。

每年由教育学会和教研室联合开展区本问题研究先进学区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2)实施“发展性教学”研究,提升教学品质

“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为本”的发展性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扎实学力,着眼于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自我更新和自主发展。

我们主要通过组织“四类课型”,开展“五种活动”来实施发展性教学,进行教师梯次发展。

基本思路是:

聚焦课堂,理清问题;骨干引路,全员参与;典型示范,整体实施;阶段梳理,反馈评价。

四类递进式课型为:

达标课、研讨课、示范课、优质课

评价摸底后,将教师分成四个等级。

“一星级”教师重点上好“达标课”,尽快推出“研究课”;“二星级”教师重点上好“研究课”,尽快能上“示范课”;“三星级”教师重点上好“示范课”,尽力打造自己的“优质课”;“四星级”教师要着力打造自己的“优质课”,重点是“优质常态课”,为全区教师提供优质的常态课范例,引领其他苹果教师尽快成长。

“五种活动”为理论学习活动、评议反思活动、研讨推荐活动、组织准备活动、评比总结活动

具体操作流程以一学年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循序渐进。

为了便于各校区组织,又将一学年分为三段:

上学期前半段组织“达标课”,后半段组织“研讨课”;下学期组织“示范课”(“优质课”)评比。

每段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安排详细,把教学、科研、培训融为一体,使各类型的星级教师都能得到成长。

3、着力抓好三类培训

开展教师专业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研室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此,我们将着力抓好三类培训。

着力抓好毕业班教师培训

为提高毕业班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将坚持开展初高中毕业班教师集中培训。

专门聘请省、市教育专家和知名教师进行通识性和学科性专题讲学和献身说教。

每次都将对参培教师进行相应学科的统一测试。

着力抓好学科入职教师和新任学科培训

培训分集中学习、跟班实习、实践尝试三个阶段,为他们后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

着力强化骨干教师培训

4、认真落实四项制度

1)认真落实教学视导制度

坚持每周进行三天的教学视导。

对薄弱学校,注重寻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对质量稳步攀升的学校,注重总结成功经验,树立典型,作好宣传和推广工作。

2)认真落实学区对口服务指导制度

落实学区建设对口服务指导人员,确定对口服务指导的任务和要求。

做到每次下校服务指导有主题、有重点、有任务、有要求。

3)认真落实学区联合教研制度

坚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的原则,集中开展学区教师联合教研活动,大型学区原则上每两周一次,小型学区每周一次,使学区成为教师成长发展中的学习共同体。

倡导学区内各四星级教师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深究“优质课”的特色,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

在打造“优质课”的过程中,带动其他类型教师,形成学区内教师共研共学、共同成长的氛围。

4)认真落实毕业班教师随堂考试制度

坚持实行高三、初三、小学毕业班教师及相应教研员与学生同堂同卷的考试制度。

5、实施四项工作举措,梯次推进教师成长

1)积极实施“五度”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施“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建立维度、保证进度和达到高度”的“五度”教学策略,从根本上实现课堂教学的三大转变,即由只重视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的全民教育;由“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由高耗低效的“粗放型”课堂教学转变为优质高效的“集约型”课堂教学,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策略支持。

2)实施“课堂教学促进方案”,促进教师在反思中发展

实施“课堂教学促进方案”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促进各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通过“落实四个要素”、“检查三个体现”、“凸显一个主题”来强势推进“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实施。

落实四个要素即:

①对课堂教学的客观全面分析;②促进目标(每期制定一个促进目标);③促进措施;④促进记录。

检查三个体现即:

教师实施课堂教学促进方案在备课本、教研组工作守册和教师工作守册等文本材料上的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上的体现;在学生学业进步上的体现。

凸显一个主题即:

教师在制定和实施“课堂教学促进方案”过程中要凸显实施“发展性教学”这一主题,不断探求形成“优质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更新自我,促进发展。

我们每年组织一次全区性的“课堂教学促进方案”总结表彰和经验交流活动,推进各校区和教师对实施“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持续深化。

3)加强专业引领,提高教学技能

教研员蹲校,要和教师一道,共同备课、观课、评课等,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研究、学会反思、学会创新,不断改善和优化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的积极建构和创新。

4)坚持开展城乡教师的有效互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加大校区间、学区间在教学、教研、教改、培训等方面有效互动的指导与督促力度;坚持组织名优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开展送课、送研和送专题活动。

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到名优学校参加教学观摩和教研教改活动,促进城乡教师的合作互助和共同成长。

三、扎实常规管理、强化教学质量全程监控

1.坚持“五三二”管理模式,规范教学行为

坚持推行五细节、三捆绑、两成长的“五三二”管理模式。

一是对备课细节、课堂细节、作业细节、考试细节和环境细节这“五细节”作出具体要求,强化检查环节。

二是严格实施教研组考核捆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