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浑天仪.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6307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浑天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说明文浑天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说明文浑天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说明文浑天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说明文浑天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明文浑天仪.docx

《说明文浑天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浑天仪.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明文浑天仪.docx

说明文浑天仪

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

(一)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

①水资源是指可以不断更新、具有一定数量及可用质量、能直接使用的淡水。

②淡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

江、河、湖、水库中的水来自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也依赖于大气降水,甚至冰咱和永久雪盖也源自千万年前的大气降水。

因此,尽管某一地区的水资源与气候、土壤、植被、地貌、地质等多种自然因素有关,但最终还是气候起决定性的作用。

③气候变化将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之间更加不平衡,将会使许多已经受到水资源胁迫的国家更加困难。

由于水温升高,一般来说水质也会下降。

气候变化对水短缺、水质量以及洪灾和旱灾的频度和强度的影响,都对水资源管理和洪水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管理较差的水系统在气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候,表现得最为脆弱。

④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量的26%,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属于人均水资源最少的13个贫水国家之一。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也极不平衡。

南方水多经常闹水灾,北方水少经常闹旱灾。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洪水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2/3,虽然现有的8万座水库有一定的蓄洪作用,但大部分洪水没有被利用就奔向了大海。

⑤我国水资源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天然河流的年径流量整体减少。

特别是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的变化幅度较大,其中辽河流域变化幅度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

⑥气候变化还会使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以增加15%左右。

因而,随着径流量减少,蒸发量增多,气候变化将加大我国水资源的不稳定和更加突出的供需矛盾。

⑦为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不利影响,重要的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增强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好雪山、冰川、湿地、河流、湖泊、森林、草原,让水资源在健康的生态中持久保存,永续利用。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第②段中“因此”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请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4、全球性气候变暖将对我国的水资源有什么影响?

5、第⑦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请加以简要概括。

6、请就“保护水资源”拟两条广告语。

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2.本题考查对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

解答本题关键骒要准确选取有用的信息。

第②段中的“因此”的“此”是指“淡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文章第④段说明的是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人均占有量少;分布极不平衡;没有被充分利用。

只要答出以上三点,文字不一定与参考答案一致,意思对即可。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本题的答案可以从第⑤⑥段中得出,解答这道题关键是要概括准确、全面。

全球性气候变暖将对我国的水资源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使我国天然河流的年径流量整体减少;使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增大;将加大我国水资源的不稳定和更加突出的供需矛盾。

5.本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能力。

第⑦段说明原内容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不利影响”。

(意思对即可)6.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只要答案内容与保护水资源有关,语言简洁、精辟、生动,均可得分。

例如:

请珍惜我们的生命之源;珍视生命,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二)救救濒危土壤

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新近开展的一项研究可能会让某些人重新思考“像泥土那么普通”这种说法。

一篇发表在《生态系统》杂志上的论文指出,某些土壤就像某些动植物一样已变得越来越罕见,而且有永远消失的危险。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美国有508种濒危土壤。

在6个州,超过一半以上的珍贵土壤面临消失的危险。

其中,情况最严重的是印第安纳,其濒危土壤所占比例为82%;其次是艾奥瓦,濒危土壤比例为81%。

濒危土壤的热点地区大多在美国的农业中心区。

这些研究人员还发现,31种土壤事实上已经消失,因为他们几乎全部被转换为耕地或其他用途。

人们为什么要担心这些未开垦的处女地?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自然资源学院的生态系统学教授罗纳德?

阿蒙森说,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壤与依靠它生存的动植物息息相关。

珍稀的土壤(比如酸度极高或养分含量很低的土壤)会出产珍稀的植物。

比如:

加利福尼亚艾奥尼附近一块非常古老且缺乏养分的土地上生长着四种珍稀植物。

在美国的其他任何地区都不曾发现这些植物。

阿蒙森认为,从根本上说,土壤的多样性决定着生物的多样性。

但是,耕作却促使微生物把土壤中的有机质迅速代谢为食物,从而改变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性质。

这种对土壤的干扰会影响到赖以为生的动植物。

阿蒙林说:

“被耕作的土壤就像被驯化的动物。

它与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祖先有相似之处,但其特性已经发生巨大而深远的变化。

1、作者为什么发出了“救救濒危土壤”的呼吁?

2、为什么要保持土壤的多样性?

3、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被耕作的土壤就像被驯化的动物”这句话的?

5、解决地球上急剧膨胀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和保护原始土壤之间确实是一种矛盾,请你帮忙想一个解决的办法。

参考答案:

1.因为某些土壤已变得越来越罕见,而且有永远消失的危险。

2.因为土壤的多样性决定着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珍稀土壤就为珍稀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

3.数字说明、举例说明4.动物被人类驯化,改变了原来的习性,同样,土壤被人类耕作,促使微生物把土壤中的有机质迅速代谢为食物,从而改变了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性质。

虽与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祖先有相似之处,但其特性已经发生巨大而深远的变化。

5.开放性试题,答案符伤口题目要求即可。

(三)向地球要热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

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中心——地核的温度在3700℃~4500℃之间,这个温度比白炽灯丝热得多。

如果人们真的能乘坐“地下火箭”去地核探险,必须穿上绝热材料制作的防护衣,并且戴上深色墨镜。

那里可以说是一片火海了。

地球内部的热量主要是地球内放射性元素衰变时释放出来的。

这些放射性元素每年大约要发出27.3万亿亿焦耳的热。

但是,地壳是热的不良导体,阻碍着地热外流,每年平均只有8.4万亿亿焦耳的热散发到宇宙空间,其余的内能就储存在巨大的地下热库里了。

有人估计,仅陆地部分地面以下3km之内的地壳,它的地热能储量,大约相当140万亿吨标准煤,是全世界煤炭远景储量的13倍以上。

我国是最早研究和开发地热资源的国家之一。

远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东周时代就有了开发地下热水的记载,汉代的张衡也著有《温泉赋》。

我国已经发现的温泉有两千多处,温度大多在60℃以上,个别地方达到100℃~140℃呢!

利用地热发电,是开发地热的好办法。

如果地热田不断地向外喷射蒸汽或者喷射蒸汽与热水的混合物,那就可以把蒸汽引入气轮机,直接推动气轮机发电。

在我国的西藏高原,有一个羊八井地热区,地热电厂担负着拉萨市一部分电力供应。

电厂用过的热水冷却后可以游泳。

远处是白色的雪山,近处是热气腾腾的温泉浴池,看起来别有一番感受。

直接把地下热水取来供暖,也是开发地热的一种好办法。

北京市区已经开发了多处地热井,直接用来冬季供暖。

地热是一种新能源,怎样利用地热,还是正在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阻碍()②供应()

2、地热是怎么产生的?

3、文中介绍了哪些开发地热的好办法?

4、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三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文中提到汉代的张衡著有《温泉赋》。

对于张衡,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成就?

请最少写出一点。

7、请从文中找出与例句加点词语表达效果相同的一个句子,把相关词语也用着重号标出,并说明它的表达效果。

例句:

我国已经发现的温泉有两千多处,温度大多在60℃以上。

参考答案:

1.ài

gōng(有错该题不得分)2.地热主要是地球内放射性元素衰变时释放出来的能量。

3.一是利用地热发电,二是直接把地下热水取来供暖。

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5.世界上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

(意思对即可)6.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等。

7.如:

地球内部的热量主要是地球内放射性元素衰变时释放出来的。

又如:

这些放射性元素每年大约要发出

(四)松毛虫的行进行列

法国作家拉伯雷在他所著的《巨人传》中,曾经说到有群绵羊,竟盲目地跟着一只被扔到海里的头羊走,结果一块被海水卷起。

如果说这群羊的盲目显得很愚蠢、荒谬,那么松毛虫“盲从”却是因为它的生存需要。

的确,松毛虫出行时,第一条松毛虫爬到哪里,其余的松毛虫也排成整整齐齐的行列跟随其后,从不间断。

他们的队伍就像一条长长的细带子。

领头的松毛虫向东“走”,其余的也向东“走”,领头的松毛虫向西“走”,其余的也向西“走”,前后配合的十分协调。

在路上,领头的松毛虫不断吐出丝来,很细。

其他随行的松毛虫也分别吐出丝来,将这条细丝线加厚加宽,使它成为一条狭窄的带子,或者说是松毛虫的“绸缎轨道”。

松毛虫为何要花如此大的代价铺设“轨道”呢?

原来,松毛虫常常在夜间去吃松毛针。

黑暗中它们从松树枝上的窝里爬出去,从上到下啃噬分支上的松针。

吃饱后回它们的窝时,它们便要在松树的树枝间上上下下左拐右拐,因此对它们来说回“家”的路温长而曲折,而松毛虫近视,在漆黑一团的夜晚行路更不便。

同时,他们的嗅觉迟钝,也不能为它们在夜间行路提供帮助。

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要回到窝里就只有靠它们先前在路上吐丝结成的细带子了。

只有借助这个细带子爬行前进才不会迷路。

要回窝里时,它们会就近找到一条丝线并沿着它行走,不久松毛虫都集合到一条带子上来排队前进,就能顺利地回到它们的窝里。

即使是在白天,这细带子也对松毛虫有用。

比如它们远行时,就需要这小带子引导。

于是所有同行的松毛虫都吐丝并固定在路上,这已成了它们的习惯。

它们同行的数量越多,路程越远,它们铺设的带子就越宽大,以便返回时容易找到。

松毛虫行进的路线有一定的规律,从来不在途中作180度的大转弯。

但也并非笔直,且路程长短不一。

有时甚至不得不风餐露宿,这时它们便集合起来蜷缩成一团,互相靠在一起。

第二天再重新探路,寻找到这导路的带子,然后沿着它赶回窝里去。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啃噬()②蜷缩()

2、文章第二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3、松毛虫铺设的“轨道”有什么作用?

4、请从生理角度说说松毛虫为什么会“盲从”?

5、请你想一想松毛虫为什么从来不在中途做180度的大转弯?

6、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读后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请说说松毛虫的生活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参考答案:

1.①niè

②quán(有错该题不得分)2.松毛虫行出时排成行列跟随头条虫并不断吐丝。

(意思对即可)3.从两方面答:

一、夜间吃食回来时不迷路;二、白天远行时需要这带子引导。

(意篇二:

说明文材料链接题

材料链接题示例

一、2010西城期末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

(共6分)

①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

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

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东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钓鱼诸岛由钓鱼

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和飞濑岛等8个无

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

钓鱼诸岛周围的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

方公里,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

②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东海的一个渔场。

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

达l000多米的“蛇岛海峡”,风平浪静,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

这个海峡港湾

中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

③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诸岛在我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

陆外缘天然的屏障。

它位于台湾和冲绳之间,处于东海南部的中心地带,是外海

进入中国的跳板。

对于中日双方来说,钓鱼岛都是战略要地,无论是中国东出还

是日本南下,钓鱼诸岛都是一个咽喉要道。

它可以成为保卫我国东海方向安全、

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也可能被日本利用,阻碍我国统一,对我国东部

沿海和台湾地区造成威胁。

④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

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在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

中国对钓鱼诸

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19.请写出下面的链接材料补充和印证了原文哪些内容。

(3分)

【材料一】

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海底石油储量巨大。

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

岛周围海域石油储量约在737亿桶至1574亿桶之间。

有人曾经预言,钓鱼岛附

近水域的石油资源储备量相当于“第二个中东”。

【材料二】

1785年,日本出版了著名学者林小平所著的《三国通览图说》一书,共有五

张地图,这些地图制作精细,与现代制图法一样以颜色划分区域。

日本部分用淡

绿色,而中国部分是用粉红色来表示的。

以色区分,国与国之间的分界自然一目

了然。

就在这图上,也标明了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的位臵,其颜色与中国福

建、浙江相同,都是粉红色的。

二、2010海淀期末

(二)阅读《公道杯为何“公道”》,完成第17—19题。

(共7分)

公道杯为何“公道”

①公道杯是古代的一种特制酒杯。

明洪武年间,御窑厂成功烧制了“九龙杯”

进贡给皇帝朱元璋。

在宴会上,朱元璋想让自己的宠臣多喝点酒,特命人给他们

的“九龙杯”中斟满酒,而将几个总是直言进谏大臣的酒斟得浅浅的。

不料,满

杯中的酒流失殆尽,而不满杯中的酒却点滴未漏。

原来,此杯甚为公道,只可浅

平,不可过满。

皇帝为谨记从此杯的“公道”所得的启发,便把“九龙杯”改名

为“九龙公道杯”。

历史上也把它称作“戒盈杯”、“平心杯”。

②“公道杯”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又一体现。

③公道杯为什么公道呢?

其玄妙就在杯内——它巧妙地运用了虹吸原理。

虹吸原理是指密闭在弯管中的液体,在弯管两侧端口压强不同时,就向着压强较小的一侧流动。

以用橡胶管给鱼缸换水为例:

拿一根较长的橡胶管,将管的一端插入水中,在另一端吸气,由于吸气端气压减小,水会进入到橡胶管中。

当水充满橡胶管时,堵住吸气端,然后将吸气端下垂到鱼缸底端以下,放开吸气端,由于伸入鱼缸中的一端水位高,压强大,水会由压强大的一边流向压强小的一边,鱼缸中的水就会自动流出了。

④公道杯为什么不能装满酒呢?

原来,公道杯内部立着一个龙形的装饰物。

装饰物中空,里面藏着一根倒形的虹吸管。

虹吸管右端比左端稍高,与杯中酒.u..

连通,左端穿过杯底与杯外大气连通。

当杯中酒低于虹吸管顶部时,杯中酒还没有充满虹吸管,虹吸管内的酒只能停留在倒形的右端,酒不能从杯底排出;若.u..

酒等于或超过虹吸管顶部,虹吸管内充满了酒,并且右端偏高、压强大,此时,酒从虹吸管左端的杯底排出,直至杯内酒与虹吸管右端管口平齐为止。

⑤公道杯装酒极限高度只能与虹吸管管顶齐平。

过少,公道杯不能排酒;过多,酒会泄漏殆尽。

若公道杯开始排酒时即停止倒酒,那么,公道杯每次装酒量是一致的,所以很是公道。

⑥其实,中国人早就懂得应用虹吸原理。

东汉张衡发明的天文计时仪器——漏水转浑天仪中就运用了虹吸管类器件引水;四川人在北宋就开始利用虹吸原理制作“竹笕”来输送盐卤;人们还应用虹吸原理制作了“唧筒”进行灭火。

虹吸原理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也比比皆是。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瑞典的几位科学家甚至把虹吸原理应用到现代建筑中去,在管道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9.请你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中第③段的相关知识,具体解释“渴乌”能够取水的原因。

(3分)

[链接材料]

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记载了能隔山取水的“渴乌”。

渴乌是将竹筒的大端与小端互相插接在一起,形成一道用竹筒连接起来经过起伏山丘的过山管道。

在竹筒的接口处,用麻布浸漆加以封裹,以防漏水、漏气。

管道的汲水口一端的地势要高出出水口一端。

需要引水的时候,在出水口处将树枝干草点燃,气压减少,水进入“渴乌”。

水充满“渴乌”后,尽管已经停止燃烧树枝干草,水还是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

三、2010朝阳期末

(二)阅读《人口与生态脚印》,完成第19~21题。

(6分)

人口与生态脚印

①有一种说法:

“人口是定时炸弹。

”人口爆炸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至2050年,地球人口将达到90到100亿。

2008年7月,世界人口基金会发表了一个精确到个位的数字:

世界人口6712080198人,且每年增加7800万,估计到2012年世界人口就会达到70亿。

于是有人问,人口按目前的速度增长下去,地球承受得了吗?

②如果光从地球面积来看,地球是承受得了的,仅仅一个欧洲就可以再接受

和安臵67.5亿人。

问题是人活在世界上要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工作、消费、耗能、排污等等,光用地球面积来分配是不科学的,必须用“生态脚印”的概念来评估。

③生态脚印的概念首先由马西斯〃瓦克纳格尔和威廉〃e〃里斯于1994年提出,得到了世界公认。

生态脚印是指按今天的生产条件,一个人在上述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地球(陆地和海洋)面积,其单位是公顷。

因每个人的生活要求、标准和习惯是不一样的,所以生态脚印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但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算出一个平均生态脚印。

生态脚印越大,表示人类消耗的资源越多。

人类的生态脚印就是可供人们从事农林牧渔业和纤维生产、维持能源消耗和容纳基础设施的全部陆地和海洋面积。

④根据全球脚印网和欧洲环境局所提供的数据,地球有114亿公顷适于生产的陆地和海洋面积,地球能提供的生态脚印是每人1.8公顷,但按目前人类的消耗,每人的平均生态脚印是2.2公顷。

显然,一个地球已经不够用了。

当然,每个国家的生态脚印很不一样,如美国公民的平均生态脚印是9.7公顷、英国

5.6公顷、欧盟成员国平均4.7公顷、巴西2.1公顷、中国1.6公顷、印度0.7公顷……如果全世界都像印度人民那样节约资源,地球让100亿人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倘若世人的生态脚印都和美国人的一样大,那我们今

天就需要3个地球了。

⑤人类从茹毛饮血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其生态脚印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思议的,并且,社会愈发达,脚印的面积愈大。

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个蓝色的星球早已是超负荷地承受着人类的脚印。

⑥人类给地球留下的脚印是黑色还是绿色,完全是由我们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人类正

在辛苦地寻找第二个地球,梦想能否成为现实、什么时候成为现实,都不知道。

我们能做的是保护好现有的地球,地球人共同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尽量调整生活习惯,节约使用地球资源——保护人类自己。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说说它们分别印证了文中的什么内容。

(2分)

【材料一】

美国的人口只占全世界的1/20还不到,却要靠世界资源的1/6来过活。

以水为例,美国居民家中冷热水24小时充足供应,洗涤洗浴冲厕所都是大开龙头任其流淌。

【材料二】

《生命地球报告》指出:

从1961年到现在,“人类生态脚印”比从前扩大了三倍,而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一直超过自然界再生资源的速度。

印证一:

_①_

印证二:

_②_

四、2010北京中考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6~17题。

(共6分)

①在城市里,人们经常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街头雕塑。

街头雕塑,指的是在道路两侧或交叉口等位臵布设的雕塑。

它主要供在道路上活动的用路者观赏。

②街头雕塑一般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和装饰性雕塑。

纪念性雕塑一般是以历

史上的人或事件为主题,它布设在特定地点,再现特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显示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民族精神。

例如,在都江堰市布设的李冰雕塑,就是为了纪念他在设计都江堰工程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主题性雕塑是对某个特定地点、环境、建筑的主题说明,它必须与这些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点明并升华主题。

例如,在甘肃敦煌县城有一座“反弹琵琶”雕塑,它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显示了该城市因拥有莫高窟这一名胜而闻名于世的特色。

装饰性雕塑主要用来装饰街道环境,表现的内容比较广泛,体谅也因环境不同而有大有小。

③在现代城市中,布设街头雕塑,重要的是要考虑不同交通特性的道路以及交通环境的视觉特性。

快速道路或交通主干道,主要以通行机动车为主,行人相对较少,同时路旁地带位臵也不宽。

在这种条件下,路边的雕塑再精美,用路者一闪而过,很难获得多少印象。

如果在沿途的适当位臵布设造型简单、体量较大的雕塑,则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生活性道路是以低速交通方式的视觉特性为主,用路者是在低速通过或停下来的情况下,品赏雕塑。

在这种条件下,对街头雕塑的要求就不同于前者。

如果不考虑上述因素,街头雕塑就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④街头雕塑这一公共性景观能够使城市更具亲和力,它既美化了交通环境,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甚至成为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城市道路空间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7.根据第②段的内容,说出下面两则材料介绍的街头雕塑分别属于哪一类型,

并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说明。

(4分)

【材料一】

大连街头,有一座“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雕塑。

1932年,中国

首次参加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大连人刘长春代表中国参赛。

这座雕塑展示的是他在短跑预赛起跑时的瞬间,人物形象动感十足。

【材料二】

王府井大街是一条富有北京特色,具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

街头有一

座人力车夫拉洋车的雕塑。

这座雕塑展示的是一位老北京人力车夫的形象。

他身穿布衫,手扶车把,身体侧倾,注视前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材料一:

材料二:

五、2010西城一模

(二)阅读《低碳生活》,完成第17——19题。

(共8分)

低碳生活

①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已经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季温室效应等恶果。

如果碳排放量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将将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

这绝非危言耸听。

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

遏止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

②低碳生活方式是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

从而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活态度。

③全球气候变暖,使人类“碳”意识不断增强,减少自己的碳足迹,积极推进节能环保。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被评为最环保国家的瑞士,

不仅大量利用了水利发电。

而且公共交通设施发达,铁路得到广泛应用。

挪威法律规定,砍伐树木后,限期之内必须补种幼苗。

芬兰的能源结构十分合理,可再生资源已经占整体资源的25%,是欧盟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

其实“低碳”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样可以做到“低碳”。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对个人“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