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教案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6289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0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教案doc.docx

《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教案doc.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教案doc.docx

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教案doc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案

必修二第一单元

空山道人邮箱:

Cam9509@

教学班级

213班217班

执行时间

2009年月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梳理

散文自古就是文学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三大类,它的灵魂是“形散而神不散”。

中国现代散文,是“五四”以来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和借鉴国外散文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涌现出一大批散文名师和佳作。

本单元的三篇散文,有的情景交融;有的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有的咏物抒情。

夏夜中迷人的荷塘,古都金秋飘舞的黄叶,北平一家公寓的小房间一抹生机勃勃的快乐的绿,它们都能触动读者的情思,都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引起读者的共鸣,领略这独特而美好的意境。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文章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的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抒写了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情感;《故都的秋》通过对北平秋色的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囚绿记》记叙了作者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囚绿”“放绿”

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深入挖掘,在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

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自己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希望沦亡的祖国山河早日获得解放。

散文是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要反复诵读,从中揣摩文章优美的语言,特别是贴切的比喻;抓住文章的线索,运用想像和联想,领会作者如何处理抒情与写景的关系;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所描写事物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张扬自己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把所学的有关知识渗透到写作中,提高散文的写作水平。

二、复习《荷塘月色》

(一)复习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了解作者不满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在文中创设的独特意境,辨析比喻及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3、仔细揣摩关键语句的内涵和表达作用,领会文章优美的意境和作者深沉的情思。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本文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语言富有韵味。

荷塘,是月下的荷塘,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飘渺的歌剩;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

2.明了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直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1927年以后的那些日子里,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无论是自由主义者,还是民族主义者,都陷入了彷徨的境地,而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式下,就不能不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3.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段):

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第二部分(2、3段):

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第三部分(4-6段):

具体地描写荷塘月色。

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

第四部分(7、8段):

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感悟主旨

本文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

表现了作者在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时的苦闷彷徨,反映了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三)重点句子赏析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

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

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

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

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3、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

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

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4、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这些叠词,既准确描绘出景物的特征,加强了语意,又使语句的音节和谐舒缓,具有音乐美。

“亭亭的舞女的裙”与“出水很高”舒展自如的荷叶形态相似,以动态的人美写静态的叶美,使无生命的叶子有了人的情态美。

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

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四)重点难点探究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

古人说:

“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

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

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

这个“文眼”安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2、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接过渡的作用。

如果究其深味,就有必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

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6年。

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

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写了《我的江南》一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就在写《荷塘月色》的同时,在《一封信》中写道:

“今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前给S君的一封信。

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的台州。

这真是‘我的南方’了。

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五)基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字音字形

生难字注音

煤屑(xiè)踱(duó)步袅(niǎo)娜(núo)弥(mí)望媛(yuán)女蓊(wěng)蓊郁郁(yù)敛裾(jū)

多音字辨析

处:

独处(chǔ)处(chù)长脉:

脉(mài)络脉(mò)脉含情

曲:

曲(qū)曲折折曲(qǔ)高和寡颤:

颤(chàn)动战(zhàn)栗

荷:

荷(hé)包荷(hè)枪实弹

形似字辨析

(1)点缀(zhuì)辍学(chuò)啜(chuò)泣拾掇(duō)

(2)敛裾(jū)倨(jù)傲盘踞(jù)

(3)僻(pì)静避(bì)让癖(pǐ)好譬(pì)如

(4)惦(diàn)记掂(diān)量踮(diǎn)脚

3、近义词辨析

(1)嬉:

游戏玩耍。

如“嬉笑驽骂”。

嘻:

笑的样子或声音。

如“嘻嘻哈哈”。

(2)班驳:

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如“树影班驳”。

错落:

指不同事物在空间上交错纷杂的样子。

如“苍松翠柏,错落有致”

(3)均匀:

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上的数量相当;时间或空间间隔相等。

如:

钟摆发出均匀的声音。

和谐:

指配合得适当,协调;或指和睦、融洽。

(4)采:

有“摘取”“选取”“神色”“精神”等义项。

彩:

有“各种颜色”“赢得的东西”“称赞、夸赞时的欢呼声”等义项。

(5)霎时:

极短时间;刹那:

极短的时间,瞬间

三、复习《故都的秋》

(一)复习目标

1、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文章的题目“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情,“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点出了地点、时令,洗练含情。

2.明了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2段):

总起。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一部分(3-12段):

分写。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上的联系,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议论部分,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第三部分(13-14段):

总结。

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4.感悟主旨

本文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恋、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了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三)重点语句赏析

1、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

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2、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

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

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3、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

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

4、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秋并不是名花”中的“秋”是泛指,而不是专指南国的的秋。

说秋不是名花、美酒,是从反面设喻的,因为作者认为欣赏名花、品尝美酒时,花半开、人半醉的状态才是最佳状态,而在领略秋的过程中,这种温开水式的状态是不合适的。

“半开半醉的状态”是指南国的秋。

南国的秋“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状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5、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细腻”本指描绘、表演等细致入微,也可指人的感情细致,这里用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明显带有人的主观倾向,而后面的“清闲”、“落寞”则更是作者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

一片飘零的黄叶能打动情意,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作者当时的心境。

(四)重点难点探究

1、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

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2、为什么写“都市闲人”?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

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3、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

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4、本文多处使用排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应该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深沉。

也许主张语言简洁的人会觉得“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更好,可是这样一来,排比的气势就没有了。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

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描写性的名词短语,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这是近于口语的文字,好像作者津津乐道的样子就在眼前,充分地表达了赞美之情。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是说理性的语句,但是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本文不是很长,但排比句很多,说明作者非常喜欢运用这种工整、雅致的语言,而且运用起来非常妥帖恰当,全无生硬之感。

(五)基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字音字形

生难字注音

凋(diāo)敝混沌(dùn)潭柘(zhè)寺一椽(chuán)破屋喇(lǎ)叭疏(shū)落

落蕊(rǔi)细腻(nì)夹(jiá)袄平仄(zè)歧(qí)韵橄(gǎn)榄颓(túi)废

散文钞(chāo)萧(xiāo)索普陀(tuó)山馍(mó)鲈(lú)鱼驯(xùn)鸽房檩(lǐn)

槐(huái)树

多音字辨析

干:

干(gān)预树干(gàn)混:

混(hún)蛋混(hùn)淆

夹:

夹(jiā)板夹袄(jiā)胳(gā)肢窝

形似字辨析

(1)槐(huái)树魁(kúi)伟愧(kùì)疚瑰(guī)宝鬼魅(mèi)

(2)陪(péíi)衬蓓(bèi)蕾赔(péi)偿(3)喇(lǎ)叭咳嗽(sòu)

(4)歧(qí)路崎(qí)岖(5)房椽(chúán)缘(yúán)故

(6)陪衬(chèn)思忖(cǔn)

3、近义词辨析

(1)萧索:

缺乏生机,不热闹。

如:

萧索的晚秋景象。

萧条:

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如:

景象萧条。

经济衰败。

如:

经济萧条。

萧瑟: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如:

秋风萧瑟。

形容冷落;凄凉。

如:

门庭萧瑟。

萧疏:

萧条荒凉,是书面语。

如:

万户萧疏。

稀疏;稀稀落落。

如:

白发萧疏。

(2)颓败:

衰落、腐败。

如:

荒凉颓败的景象。

颓废:

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如:

颓废的生活。

颓靡:

颓丧,不振作。

如:

士气颓靡。

颓丧:

情绪低落,精神委靡。

如:

他颓丧地低着头,半天不说话。

颓唐:

精神委靡;衰颓败落。

如:

老境颓唐。

四、复习《囚绿记》

(一)复习目标

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3、品味文章优美清丽、节奏舒缓、色彩忧郁的语言风格。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囚绿记》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孤岛”,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

“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

文章按赏绿、囚绿、放绿、怀绿来结构全篇。

2.明了背景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2月珍珠港事件日本军人入侵租界为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为“孤岛文学”。

《囚绿记》写于1940年,其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难困苦的相持阶段。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野心喧嚣尘上,而国民党政府却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错误政策,民族危机深重,人民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

在这灾难深重、民族存亡之际,中国何去何从,人们心中迷茫,但不论怎样,每一个有志的饿炎黄子孙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

3.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7段):

赏绿。

作者用浓墨抒写了对青藤的喜爱之情。

因欢喜窗前的这一片绿影,“我”怀着“喜悦与满足”的心情选定了高广不过一丈而且地面潮湿的小房间;因为有一绺青藤为伴,于是孤独的“我”“并不感到孤独”,陌生的“我”有了绿叶与之“对语”,可以“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天天看着它“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忘记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象征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绿色,滋润了一颗等焦了的心。

这一部分为下一部分写“囚绿”作了充分的铺垫。

第二部分(8-11段):

囚绿。

作者着意表现他囚绿的固执和青藤不甘被囚的执著。

为了让绿色与自己“更接近”,“更亲密”,作者要囚住这绿色,拿绿色来装饰自己简陋的房间,装饰自己过于抑郁的心情,“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比喻猗郁的年华”,要它为自己作无声的歌唱。

他从案前的枝条中发现了“生的欢喜”,这一绺青藤成了他的“绿友”。

他爱绿至极,即使他了解自己的爱抚和善意,使他的“绿友”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但仍固执地要“囚系住它”。

而被幽囚的常春藤“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哪怕枝叶病损,仍执著地“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这些描写,使不甘被囚、追求光明的青藤形象跃然纸上。

这一部分继续为下文张本蓄势。

第三部分(12、13段):

放绿。

这一部分的“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精彩的一笔,点明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使故事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如烛炬点亮全篇,突现出文章的主题。

在这里,那一绺青藤仿佛获得了灵性,它那顽强抗争的性格,它那永向光明的执著,使作者从中照见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第四部分(14段):

思绿。

在遥远的南方,作者思念着他的圆窗和他的“绿友”,含蓄地表达了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4.感悟主旨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长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绿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抒发了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三)精彩语段赏析

1、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

这一段环境描写以住处的简陋寒碜反衬绿色的宝贵,表达对绿色的一片深情。

2、窗是朝东的。

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

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屋,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

“炎热”和上一自然段的“潮湿”点出自己选择的房间的不利之处,突出了下文的“小小的理由”。

3、绿的枝条悬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表达我对生命的活力的赞美。

“生的欢喜”就是对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的热爱。

作者认为面对蓬勃生机所产生的喜悦超过在任何时候所产生的喜悦。

4、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终于在一天早晨到了。

临行时我珍重的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每日须得留心……在一天早晨……”似在叙事,而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被迫离开故都的无奈尽含字里行间。

“临行时我珍重的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由“绿色”到“绿友”到“囚人”,称呼的变化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

“珍重”一词,更是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四)重点难点探究

1、课文既然划分为赏绿、囚绿、放绿和怀绿四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

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

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