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570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去来兮辞》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复习教案.docx

《《归去来兮辞》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去来兮辞》复习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归去来兮辞》复习教案.docx

《归去来兮辞》复习教案

《归去来兮辞》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

能流畅的翻译和背诵课文,能阅读浅易文言文。

3.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高洁的理想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翻译和背诵课文,能阅读浅易文言文。

教学方法:

讨论法、展示法和点评法,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一.自由朗读课文,梳理知识点。

二.同桌一组,从课文中挑选重难点句子,做口译练习。

三.知识复习提纲

(一):

通假字乃瞻衡宇

(二):

词类活用

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2.眄庭柯以怡颜

3.倚南窗以寄傲

4.审容膝之易安

5.园日涉以成趣

6.悦亲戚之情话

7.乐琴书以消忧

8.或棹孤舟

(三).古今异义

1.幼稚盈室

2.尝从人事

3.怅然慷慨

4.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5.恨晨光之熹微

6.悦亲戚之情话

7.既窈窕以寻壑

(四).一词多义

1.行

感吾生之行休

三人行,必有我师

赵王畏秦,欲毋行

2.之

悦亲戚之情话

感吾生之行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郯子之徒

何陋之有

爪牙之利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顷之,烟炎张天

3.而

觉今是而昨非

门虽设而常关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4.策

策扶老以流憩

执策而临之

策勋十二转

均之二策

5.怀

脱然有怀

怀良辰以孤往

6.绝

请息交以绝游

而绝江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五).特殊句式

1.遂见用于小邑

2.皆口腹自役

3.既自以心为形役

4.稚子候门

5.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6.复驾言兮焉求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六)、翻译下列句子

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译: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

3.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译:

4.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译:

小注:

以上习题,自主完成,然后在小组之间合作交流,最后将疑难问题在全班范围内展示点评,并由评价小组选出优胜小组和个人,予以加分奖励。

小结:

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

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四.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

“来!

予与尔言。

”曰: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曰:

“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

“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

“诺,吾将仕矣。

子曰: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论语·阳货》)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虽然强调入世出仕,孔子也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也还是要看时机合适与否。

孔子不屑与那些一心弄权的人为伍。

 

B.阳货本为季氏家臣,却以陪臣身份干预鲁国国政,他想拉拢孔子,于是登门拜访,但孔子不肯见他,他送了一只熟小猪给孔子。

C.阳货知道孔子有干一番事业的念头,于是就劝他说,既然想做事,就应该把握机会,因为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孔子表示赞同。

 

C.孔子等阳货走了后,就前去拜见他以示回礼,没想到阳货故意慢行等他,于是他们在路上相遇,阳货趁机向孔子讲了一通道理。

 

(2)请选出与“遇诸涂”中“诸”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投诸渤海之尾

B.亮身率诸军入祁山

C.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

D.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3)请结合两个选段,从为官动机的角度,谈谈孔子一开始不愿出仕的原因和后来又答应阳货出仕的原因。

答案

(1)D

(2)A

(3)在孔子的观念中,出仕为官是为了替君王分忧,使国家安定,百姓富足。

但是,当时的当政者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因此,不屑与之为伍。

但是,如果一个人有兴国安邦的能力却听任国家误入歧途,这也是“不仁”,于是又答应出仕。

(意对即可)

五.写作素材积累

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应用角度:

1、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

2、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操守。

3、实现人生的价值。

4、找准自己的位置。

精彩片段:

1、话题“自我”:

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你万丈豪情,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

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流云伴着坎坷,来到美丽的桃花源;风雨带着憧憬,来到清幽的山涧;万丈红光透过云雾,照射在晋代的山乡小巷

……做真正的自我,不为五斗米折腰,你放弃了污浊尘世和荣华富贵,只为做真正的自我,远离勾心斗角的官场。

江岸边,菊花旁,你陶然其间,这是飘逸洒脱,这是自由不羁。

快哉!

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出自2006年高考全国卷一满分作文《做真正的自我》)

2、话题“命运”:

你是否羡慕过陶渊明的人生?

是啊,他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

然而,你是否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

他也有济事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在无尽的无奈中选择出世。

他的无奈,他的焦灼,他的伤痛,你懂吗?

是啊,你未曾看到,你只顾嗅五柳先生舍前寒菊的芬芳,你只顾陶醉于南山的山水,于是你羡慕他们的生命,同时埋怨自己生命的焦灼与劳累。

你何时才懂得正视自己生命的欢乐,嗅一下窗棂边栀子花的芬芳?

不要总认为自己的生命苦难重重,而别人的生命充满阳光,生命中的苦难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而在不顺的生命里你也会有欢乐的踪影。

(出自2006年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窗棂边的栀子花》)

【成品展示】

舞一曲淡泊,遗万世芬芳

一位老者,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却在进退间遗万世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无奈望着家徒四壁,望着操劳的妻,望着渴求的儿,迫于生活,他怀抱满腹经纶,依依惜别了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奔走仕途……

他曾在满朝文武勾心斗角的风口浪尖,舞着一曲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坚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遗万世的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愤怒地望着钱财万贯,望着昏暗的官场,望着佳肴美人的颓废,迫于不满,他怀抱满心厌恶,毅然告别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参军……

他曾在市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满足地望着春色满园,望着倦飞知返的鸟,望着涓涓细流的泉,为免于玷污,他怀抱满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乡的田园,故乡的山水,远离尘市……

他曾在硕果累累田间丰收的满目金色中,舞着对谷物满仓的淡泊,以轻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一位老者感慨着,田园都将荒芜了,以心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位老者决然脱掉华丽的官袍,那些华丽如何比得上朴素?

那些贪图如何比得上淡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位老者就这样断绝了世俗,归居田园,以山为钵,以水为酒,饮着归真返璞,饮尽一生。

历史的诗坛多少次风起云涌,诗坛的天空多少次云卷云舒,天空又多少次变幻无穷……

然而,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者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边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

六.拓展提升

自选角度,以“我心中的陶渊明”为题,写一个片段,400字左右。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