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古题要解唐 吴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5446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府古题要解唐 吴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乐府古题要解唐 吴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乐府古题要解唐 吴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乐府古题要解唐 吴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乐府古题要解唐 吴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乐府古题要解唐 吴兢.docx

《乐府古题要解唐 吴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府古题要解唐 吴兢.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乐府古题要解唐 吴兢.docx

乐府古题要解唐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  唐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  

唐吴兢

旧本题唐吴兢撰。

兢有《贞观政要》,已著录。

考《崇文总目》载《古乐府古题要解》共十二卷。

晁公武《读书志》称兢纂采汉、魏以来古乐府词凡十卷。

又于传记及诸家文集中采乐府所起本义,以释解古题。

观《崇文总目》称二书共十二卷,而《读书志》称古乐府十卷,则所余二卷为《乐府古题要解》矣。

卷数与今本相合。

《崇文总目》又载《乐府解题》,称不著撰人名氏。

与吴兢所撰《乐府古题》颇同,以《江南曲》为首。

其后所解差异。

此本为毛晋津逮秘书所刊。

后有晋跋,称今人以兢所撰与《乐府解题》混为一书。

又称太原郭氏诸叙中,辄引《乐府解题》不及《古题要解》。

今考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引《乐府解题》,自汉铙歌《上之回》篇始,乃明题吴兢之名。

则混为一书,已不始于近代。

然茂倩所引,其文则与此书全同,不过偶删一二句,或增入乐府本词一二句,不应互相剿袭至此。

疑兢书久佚,好事者因《崇文总目》有「《乐府解题》与吴兢所撰乐府颇同」语,因捃拾郭茂倩所引《乐府解题》,伪为兢书。

而不知王尧臣等所谓与乐府颇同者,乃指其解说古题体例相近,非谓其文全同。

观下文即云以《江南曲》为首,其后所解差异,是二书不同之明證。

安有两家之书如出一口者乎?

且乐府自乐府,杂诗自杂诗,卷末乃载及建除诸体,并及于字谜之类,其为捃拾以足两卷之数,灼然可知矣。

《晋跋》称是书凡三本,一得之广山杨氏,一得之锡山颜氏,最后乃得一元板。

然则是书为元人所赝造也。

卷上

乐府之兴,肇于汉魏。

历代文士,篇咏实繁。

或不睹于本章,便断题取义。

赠夫利涉,则述《公无度河》;庆彼载诞,乃引《乌生八九子》;赋雉斑者,但美绣锦臆;歌天马者,唯叙骄驰乱蹋。

类皆若兹,不可胜载。

递相祖习,积用为常,欲令后生,何以取正?

余顷因涉阅传记,用诸家文集,每有所得,辄疏记之。

岁月积深,以成卷轴,向编次之,目为《古题要解》云尔。

江南曲

右:

《江南曲》古词云: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又云: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盖美其芳晨丽景,嬉游得时。

若梁简文"桂楫晚应旋",唯歌游戏也。

又有《采菱曲》等,疑皆出于此。

度关山

右:

《关山》古词,曹魏乐奏武帝所赋"天地间,人为贵",言人君当自勤劳,省方黜陟,省刑薄赋也。

若梁戴皓云“昔听《陇头吟》,平居已流涕”,但叙征人行役之思焉。

长歌行

右:

古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言荣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

曹魏改奏文帝所赋"西山一何高",言仙道洪濛不可识,如王乔赤松,皆空言虚辞,迂怪难信,当观圣道而已。

若晋陆士衡"逝矣经天日",复言人运短促,当乘闲长歌,不与古文合。

薤露歌

亦曰《薤露行》。

蒿里传亦曰《蒿里什》。

亦曰《泰山吟行古》

右:

丧歌。

旧曲本出于田横门人,歌以葬横。

一章言人命奄忽如葬上之露,易晞灭也。

词云:

"葬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已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二章言人死精魄归于蒿里。

词云: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今乃不得少踟蹰。

"至汉武帝时,李延年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挽柩者歌之,亦呼为《挽柩歌》。

《左氏春秋》:

"齐将与吴战于艾陵,公孙夏使其徒歌《虞殡》。

"杜预注云:

"送葬歌也。

"即丧歌不自田横始矣。

复有《泰山吟行》,亦言人死精魄归于泰山,《葬露》、《蒿里》之类也。

鸡鸣

右:

古词:

"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

"初言天下方太平,荡子何所之。

次言黄金为门,白玉为堂,置酒作倡乐为乐,兄弟三人近侍,荣耀道路,其文与《相逢狭路间行》同。

终言桃伤而李仆,谕兄弟当相为表里。

若梁刘孝威《鸡鸣篇》,但咏鸡而已。

对酒行

右:

阙古词。

曹魏乐奏武帝所赋"对酒歌太平"。

其旨言王者德泽广被,政理人和,万物咸遂。

若梁范云"对酒心自足",则言但当为乐,勿殉名自欺也。

乌生八九子

右:

古词:

"乌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桂树间。

"言乌母生子,本在南山岩石间,而来为秦氏丸所杀;白鹿在苑中,人得以脯;黄鹄摩天,鲤鱼在深渊,人可得而烹煮之。

则寿命各有定分,死生驻前后也。

若梁刘孝威"城上乌,一年生九雏",但咏乌而已,不言本事。

平陵东

右:

古词: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此汉翠义门人所作也。

义,丞相方进之少子,字文中,为东郡太守。

以王莽篡汉,起兵诛之,不克而见害。

门人作歌以怨之。

陌上桑

右:

古词: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旧说邯郸女子秦姓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

仁后为赵五家令。

罗敷出采桑陌上,赵五登台见而悦之,置酒欲夺焉。

罗敷善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不从。

案其歌词,称罗敷采桑陌上,为使君所邀,罗敷盛誇其夫为侍中郎以拒之,与旧说不同。

若晋陆士衡"扶桑升朝晖"等,但歌佳人好会,与古调始同而末异。

短歌行

右:

魏武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晋陆士衡"置酒高堂,悲歌临觞",皆言当及时为乐。

又旧说《长歌短歌》,大率言人寿命长短分定,不可妄求也。

燕歌行

右:

晋乐奏魏文帝"秋风萧瑟天气凉"、"别日何易会日难"二篇,言时序迁换而行役不归,佳人怨旷无所诉也。

秋胡行

右:

旧说:

鲁有秋胡子,纳妻五日而宦于陈,五年乃归。

未至家,于路傍见妇人采桑,美,悦之。

下车谓曰:

"力田不如逢丰年,力耕不如见公卿。

吾今有金,愿以与夫人。

"妇曰:

"妇人当采桑力作,以养舅姑,不愿人之金。

"秋胡归至家,奉金遗母。

母使人呼妇,妇至,乃向采桑者妇也。

妇恶其行,因东走投河而死。

后人哀而赋焉。

苦寒行

右:

晋乐奏魏武帝"北上太行山",备言冰雪溪谷之苦。

或谓《北上行》,盖因魏武帝作此词,今人效之。

董桃行

右:

古词:

"吾欲上谒从高山,山头危险大难言。

"言五岳之上,皆以黄金为宫阙,而多灵兽仙草,可以求长生不死之术,令天神拥护人君以寿考也。

旧说《董桃行》,后汉游婵和,终有董卓作乱,卒以逃亡。

后人习之为歌章,乐府春天之,以为炯戒焉。

陆士衡"和风习习薄林",宋谢灵运"春虹散采银河",但言节物芳华,可及时行乐,无使徂龄坐徙而已。

晋传休奕著《历九秋篇》十二章,具叙夫妇别离之思,亦题云《拟董桃行》,未详也。

塘上行

右:

前志云晋乐奏魏武帝"蒲生我池中",而诸集录皆言其词魏文帝甄后所作,叹以谗诉见弃,犹幸得新好不遗故恶焉。

善哉行

右:

古词:

"来日大难,口燥唇乾。

"言人命不可保,当乐见亲友,且求长生术,与王乔八公游焉。

又魏文帝词云: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言其妍丽,知音识曲,善为乐方,令人忘忧。

此篇诸集所出,不入《乐志》。

东门行

右:

古词云:

"出东门,不顾归。

"言士有贫不安其居者,拔剑将去,妻子牵衣留之,愿共餔共餔糜,不求富贵,且曰:

"今时清,不可为非也!

"若鲍照"伤禽恶弦惊",但伤离别而已。

西门行

右:

古词云:

"出西门,步念之。

"始言醇酒肥牛,及时为乐,次言"人生不满百,常怀千载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末言无贪财惜费,为后世所嗤。

诸家乐府诗又有《顺东西门行》,为三七言,亦伤时顾阴,有类于此也。

煌煌京洛行

右:

晋乐奏魏文帝"夭夭桃园,无子空长",言虚美者多败。

又有"韩信鸟尽弓藏;子房保身全名;苏秦倾侧卖主;陈轸忠而有谋,楚怀不纳;吴起智小谋大;郭生古之雅人,燕昭臣之"及"仲连高士,不受千金"等语。

若宋鲍照"凤楼二十重",梁戴皓"欲知佳丽地",始则盛誇帝京之美,而末言君恩歇薄,有怨旷沈沦之叹也。

艳歌何尝行

亦曰《飞鹤行》

右:

古词:

"飞来双白鹤,乃从西北来。

"言雌病,雄不能负之而去,"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虽遇新相知,终伤生别离也。

又云"何尝快,独无忧",不复为后人所拟也。

步出夏门行

亦曰《陇西行》

右:

古词云: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此篇出诸集,不入《乐志》。

始言妇有容色,能应门承的,次言善于主馈,终言送迎皆合于礼。

若梁简文"陇西四战地",但言辛苦战,佳人怨思而已。

野田黄雀行

右:

晋乐奏魏曹植"置酒高殿上",始言丰膳乐饮,盛宾主之献酬;中言欢乐极而悲,嗟盛时不再;终归于知命而不复忧焉。

满歌行

右:

古词:

"为乐未几时,遭世险巇。

"其始言逢此百罹,零丁荼毒,古人逊位躬耕,遂我取愿;次言穷达天命,智者不忧,庄周遗名,名垂千载;终方言命如凿石见火,当自娱以颐养,保此百年也。

棹歌行

右:

晋乐奏魏明帝辞云"王者布大化",备言平吴之熏。

若陆士衡"迟迟春欲暮",又如梁简文帝"妾信在湘川",但言乘舟鼓棹而已。

雁门太守行

右:

古词云:

"汉孝和帝时,洛阳令王君。

"当时广汉郪人王涣,字稚子,父顺,安定太守。

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轻剽少年。

晚改节博学,通于法律。

举茂才,除温令,政化大行。

人畜牧于野,辄云以付稚子,终无失盗。

迁兖州刺史,一年,除拜侍禦史。

转洛阳令,狱讼止息,发擿奸伏如神。

元兴初病卒。

老少咨嗟,奠酬以千数。

及丧西归,至弘农,人多设祭于路。

吏问其故,言我平常持租诣洛阳,有司钞截,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复见侵枉,故来报耳。

人思其德,立祠在安阳亭。

有食酒肉,辄往弦歌而祭之。

后邓太后下诏褒美,拜其子石为郎。

帝事黄老之道,悉毁诸祠庙,惟涣及卓茂庙存焉。

按其歌词历述涣本末,与本传合,而题云《雁门大守行》,所未详也。

若梁简文帝"轻霜中夜下",备言边城征战之思。

及皇甫规雁门之问,盖依题焉。

白头吟

右:

古词: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又云: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始言良人有两意,故来与之相决绝;次言别于沟水之上,叙其本情;终言男儿当重意气,何用于钱刀也。

一说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若宋鲍照"直如朱丝绳",陈张正见"平生怀直道",唐虞世南"叶如幽径兰",皆自伤清直芬馥,而遭铄金点玉之谤,君恩似薄,与古文近焉。

主以上以上乐府《相和歌》。

案相和而歌,并汉世街陌讴谣之词,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之。

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部,更递夜宿。

本十七曲,后为十三曲,今所载之外,复有《气出唱精列东光引》等三篇。

自《短歌行》以下,晋荀勖采择旧词施用,以代汉魏,故其数广焉。

殿前生桂树

古乐府《鞞舞歌》。

按《鞞舞歌》,汉代燕享用之,不详所起。

其歌又有《关东有贤女》、章帝所造《章和二年中》、《乐久长》、《四方皇》共五篇,其词皆亡。

近史亡,《鞞舞》本汉《巴渝舞》。

高祖自蜀汉伐楚,其人勇而善斗,好为歌舞,帝观之曰:

"武王伐纣之歌。

"使工习之,号曰《巴渝》。

渝,美也。

或云其地有渝水,因以取名,未详也。

白鸠篇

右:

其词首章曰:

"翩翩白鸠,载飞载鸣。

怀我君德,来集君庭。

"按晋杨泓《舞序》云:

"自到江南,见有《白符舞》,或言《白凫鸠舞》,察其词旨,乃吴人患孙皓虐政,思从晋也。

"《济史》载其本歌云:

"平平白符,思我君惠,集我金堂。

"言晋为金德,"符"与"鸠"皆"合"也。

则上"翩翩白鸠"之词,盖后晋人改也。

碣石篇

右:

晋乐奏魏武帝词。

首章言东临碣石,见沧海之广,日月出入其中。

二章言农功毕而商贾往来。

三章言乡土不同,人性各异。

四章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也。

淮南王篇

右:

古词:

"淮南王,自言尊。

"淮南小山所作也。

旧说汉淮南王安服食求仙,遍礼方士,遂与八公相携俱去,莫知所适。

小山之徒,思恋不已,乃作《淮南王歌》。

其词实言安仙去。

以上以上乐府《拂舞歌》。

按《拂舞》,前史云出自江右。

复有《济济》、《独禄》等共五篇。

今读其词,除《白鸠》一篇,余并非吴歌,未知所起。

折纻歌

右:

古词盛称舞者之美,宜及芳时为乐。

其誉白纻曰:

"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袍余作巾,袍以光躯巾拂尘。

"以上乐府曰《白纻歌》。

按旧史称白绽吴地所出,《白纻舞》本吴舞也。

梁武帝令沈约改其词为四时之歌,若"兰叶参差桃半红"即其春歌也。

周处《风土记》云:

"吴黄龙中,童谣云:

'行白者,君追汝,句骊马。

'后孙权徵公孙渊,海浮乘舶。

舶,白也。

时和歌犹云行白纻。

"盖出于此。

右汉武帝元封初因至雍,遂通回中道,后数出游幸焉。

其歌称帝"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皆美当时事也。

战城南

右:

其词大略言"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得葬,为乌鸟所食,愿为忠臣,朝出攻战而暮不得归也。

巫山高

右:

其词大略言江淮水深,无梁可度,临水远望,思归而已。

若齐王融"想像巫山高"、梁范云"巫山高不极",杂以阳台神女之事,无复远望思归之意也。

君马黄

右:

初言"君马黄,臣马苍,二马同逐臣马良",终言美人归以南,归以北,驾车驰马,令我心伤。

芳树

右:

古词,中有云:

"妒人之子愁杀人,君有他心,乐不可禁。

"若齐王融"相思早春日"、谢朓"早玩华池阴",但言时暮众芳歇绝而已。

有所思

右:

其辞大略言"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

双珠毒瑁簪。

闻君有他心,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已往,勿复相思,而与君绝"也。

若齐王融"如何有所思"、梁刘绘"别离安可再",但言离思而已。

雉子斑

右:

古词,中有云:

"雉子高飞止,黄秸飞之以千里。

雄来飞,从雌视。

"若梁简文帝"妒场时向陇",但咏雉而已。

临高台

右:

古词,大略言"临高台,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兰,黄秸高飞离哉翻。

开弓射鹄,令吾主寿万年"。

若齐谢朓"里常思归",但言归望伤情而已。

一作古词言"临高台,下见清水中有黄鹄飞翻,关弓射之,令我主万年"。

钓竿

右:

旧说有伯常子避雠河滨为渔者,其妻思之而为《钓竿歌》。

每至河侧辄歌之。

后司马相如作《钓竿》诗,遂传以为乐曲。

若刘孝威"钓舟画彩鹢",但称纶钓嬉游而已。

以上乐府《铙歌》。

案汉明帝定乐有四品,最末曰《短箫铙歌》,军中鼓吹之曲。

旧说黄帝所造,以建武扬德。

《周礼》所谓"王大捷则恺乐,军大献则恺歌"是也。

自《上之回》皆汉曲。

又有《朱鹭》、《思悲翁艾如张》、《拥离》、《战城南》、《巫山高》、《上陵》、《将进酒》、《君马黄》、《芳树》、《有所思》、《鸡子斑圣人出》、《上邪》、《临高台》、《远如期》、《石留》等十八曲,字多纰缪不可晓。

《钓竿》一篇,晋代亦称为汉止于十八,恐非是也。

铙如铃而有舌,执柄而鸣之,周礼以止也。

《黄鹤吟》一曰《黄鹄》。

《陇头吟》一曰《陇头水》。

《出关》

《入关》《出塞》《入塞》一本阙上四曲。

《折黄柳》《黄覃子》《赤之扬》一本阙上二曲。

《望行人》魏晋已来,惟传十曲。

《关山月》《洛阳道》

《长安道》《梅花落》《紫骝马》《马》《雨雪》《刘生》合一十八曲。

一本多《豪侠行》、《古剑行》、《洛阳公子行》三题,误。

刘生

右:

刘生不知何代人,观齐梁已来所为《刘生》词者,皆称其任侠豪放,周游五陵三秦之地。

或云抱剑专徵为符节官,所未详也。

知以上以上乐府横吹曲,有鼓角。

《周礼》:

"以{卉鼓}鼓鼓军事用角。

"旧说云,蚩尤氏帅魍魅与黄帝战于汲鹿之野,帝始命吹角为龙鸣以禦之。

其后魏武北征乌丸,越涉沙漠,军士闻之,悲而思归。

于是减为中鸣,尤更悲矣。

又有胡角者,本以应胡笳之声,后渐用之,有双角,即胡乐也。

汉博望侯张骞入西域,传其法,唯得《摩诃兜勒》一曲。

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一本多"其法"二字。

乘舆以为武乐。

东汉以给边将。

又有《出关》、《入关》、《出塞》、《入塞》、《黄覃子》《赤之扬》、《黄鹄吟》、《陇头吟》、《折杨柳》、《望行人》等十曲,皆无其词。

若《关山月》已下八曲,后代所加也。

王昭君

右:

旧史五嫱字昭君,汉元帝时,匈奴入朝,诏以嫱配之,号胡阏氏。

一说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案图召幸。

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

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

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

及后匈奴入朝,选美人配之,昭君之图当行。

及入辞,光彩射人,悚动左右。

天子方重失信外国,悔恨不及,穷案其事,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

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狗马,人形不逮延寿。

下杜阳望樊青,尤善布众色。

皆同日弃市,籍其资财。

汉人怜昭君远嫁,为作歌诗。

始武帝以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王昆莫,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

其送明君亦然。

晋文王讳"昭",故晋人改为"明君"。

石崇有妓曰绿珠,善歌舞。

以此曲教之,而自制《王明君歌》,其文悲雅,"我本汉家子"是也。

《琴操》载:

昭君,齐国王穰女。

端正闲丽,未尝窥看门户。

穰以其有异于人,求之者皆不与。

年十七,献之元帝。

元帝以地远不之幸,以备后宫。

积五六年。

帝每游后宫,昭君常恐不出。

后单于遗使朝贺,帝宴之,尽召后宫,昭君乃盛饰而至。

帝问:

"欲以一女赐单于,谁能行者?

"昭君乃越席请往。

时单于使在旁,帝惊恨不及。

昭君至匈奴,单于大悦,以为汉与我厚,纵酒作乐。

遗使者报汉,送白璧一双,骏马十疋,胡地珠宝之类。

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

单于死,子世达立。

昭君谓之曰:

"为胡者妻母,为秦者更娶。

"世达曰:

"欲作胡礼。

"昭君乃吞药而死。

子夜

右:

旧右旧史云晋有女子曰子夜所作,声至哀。

晋武帝太元中,琅琊王轲家有鬼歌之。

后人依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吴声也。

前溪歌

右:

晋车骑将军沈玩所造舞曲也。

乌夜啼

右:

宋临川王义庆造也。

宋元嘉中,徙彭城王义康于豫章郡。

义庆时为江州,相见而哭。

文帝闻而怪之,徵还宅。

义庆大惧,妓妾闻乌夜啼,叩斋阁云:

"明日应有赦。

"及旦,改南兖州刺史,因作此歌。

故其和云:

"笼窗窗不开,夜夜望郎来。

"亦有《乌栖曲》,不知与此同否。

石城乐

斋右:

宋臧质所作也。

石城在竟陵。

质为竟陵守,于城上眺瞩,见群少年歌谣通畅,因而为之词云:

"生长石城下,开窗对城楼。

城中美少年,出入相依投"。

莫愁

古右:

出于《石城乐》。

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故《石城乐》和中复有莫愁声。

其辞曰:

"莫愁在何处?

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古歌亦有莫愁,洛阳女,与此不同===

襄阳

右:

宋随王诞始为襄阳郡,元嘉末仍为雍州刺史。

夜闻诸女歌谣,因为之词曰:

"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

大阳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若裴子野《宋略》称:

"晋安侯刘道彦为雍州,有惠化,百姓歌之,谓之《襄阳乐》。

"盖非此也。

以上乐府清商曲也。

按蔡邑云:

"清商曲,其词不足采著。

"其曲名有《出郭西门》、《陆地行车》、《夹钟》、《朱堂寝》、《奉法》等五曲,非止《王昭君》等。

一说清商曲,南朝旧乐也。

永嘉之乱,中朝旧曲散落江右,无复宋梁新声。

元魏孝文帝篡汉,收其所复南音,谓之清商乐,即此等是也。

隋平陈,因置酒清商署,若《巴渝》、《白纻》等曲皆在焉。

卷下

日重光,月重轮

右:

为汉明帝乐人所作也。

明帝为太子时,乐人作歌诗四章,以赞太子之德。

一曰《日重光》,二曰《月重轮》,三曰《星重辉》,四曰《海重润》。

汉末丧乱,后二章亡。

旧说云,天子之德,光明如日,规轮如月,光耀如星,沾润如海。

太子比德,故云重焉。

上留田行

《古今注》云"上苗田",此云"上留",盖传说之误。

未知孰是。

右:

旧说上留田,地名,此地人有父母死,不字其孤弟者。

邻人为弟作悲歌,以讽其兄,因以地名为曲。

盖汉代人也。

相逢狭路间行

亦曰《长安有狭斜行》

右:

古词: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其说已具《鸡鸣篇》。

艳歌行

右:

古词: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言燕尚冬藏夏来,兄弟乃流宕在他县,主人妇为绽衣服,其夫见而疑之。

怨歌行

一曰《怨诗行》

右:

古词: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言周公推心辅政,二叔流言,致有雷雨拔木之变。

梁简文帝"十五颇有余",自言姝艳,而以谗见毁。

又曰:

"持此倾城貌,翻为不肖躯。

"与古文意同辞异。

班婕妤《纨扇诗》亦云《怨歌行》,不知与此同否。

饮马长城窟行

右:

古词: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伤良人流宕不归。

或云蔡邕之词。

若陈琳"水寒伤马骨",则言秦人苦长城之役也。

君子行

右:

古词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言君子虽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以远嫌疑也。

君子有所思行

右:

陆机"命贺登北山"、鲍照"西山登雀台"、沈约"晨策终南首",其旨言雕室丽色,不足为久欢,晏安酖毒,满盈所宜敬忌,与《君子行》异也。

朝歌行

右:

古词三七言。

言虽甚奇宝器,不遇知己,终不见重,愿逢知己以托意焉。

豫章行

右:

机"泛舟清川渚"、谢灵运"出宿告密亲",皆伤离别。

言寿短景驰,容华不久。

傅玄《苦相篇》"苦相身为女",言尽力于人,终以华洛见弃,亦题曰《豫章行》。

门有车马客行

右:

曹植等皆言问讯其客,或得故旧乡里,或驾自京师,备叙市朝迁谢,亲戚彫丧之意也。

猛虎行

右:

陆士衡"渴不饮盗泉水",言从远役犹耿介,不以艰险改节也。

齐讴行

右:

旧说齐人以歌其地。

陆士衡"营丘负海曲",述齐地之美。

吴趋行

右:

旧说吴人以歌其地。

陆士衡"楚妃且勿叹"是也。

会吟行

右:

谢灵运"六引缓清唱",其致与《吴趋行》同也。

从军行

右:

皆述军旅苦辛之词也。

出自蓟北门行

右:

其词与《从军行》同,而兼言燕蓟风物及突骑悍勇之状,与《吴趋行》同也。

结客少年

右:

言轻生重义,慷慨以立功名也。

东武吟行

或无"行"字

右:

鲍照"主人且勿喧"、沈约"天德深且旷",伤时移世异,芳华但谢而已。

苦热行

右:

备言流金铄石火山炎海之艰难也。

亦有《苦寒行》,在前相和曲。

放歌行

右:

鲍照"蓼虫邂葵堇"之类,言朝廷方盛,君上爱才,何为临路相将而去也。

西长安行

右:

傅休奕:

"所思兮何方?

乃在西长安。

"其下因叙别离之思。

怨歌行

右:

傅休奕:

"昭昭朝时日,皎皎最明月。

"盖伤十五入君门,一别终华发,望不及偕老,犹望死而同枕之义。

升天行

右:

曹植"日月何肯留"、鲍照"家世宅关辅"。

曹植又有《飞龙》、《仙人》、《上仙录》与《神游》、《五游》、《远游》、《龙欲升天》等七篇。

如陆士衡《缓声歌》,皆伤人世不永,俗情险艰,当求神仙翱翔六合之外。

其词盖出楚歌《远游篇》也。

凤将雏

右:

旧说汉世乐曲名也。

若晋应璩《百一诗》云"言是《凤将雏》",非魏晋曲明矣。

楚妃叹

右:

陆士衡《吴趋行》云:

"楚妃且勿叹。

"明非近题也。

非关晋曲明矣。

白马篇

右:

曹植"白马饰金羁"、鲍照"白马骍角弓"、沈约"白马紫金鞍",皆言边塞征战之状。

空城雀

右:

鲍照:

"雀乳四鷇,空城之隅。

"言轻飞近集,免伤网罗而已。

半度溪

右:

言战而半涉溪水见迫,所言皆岭南地。

又有《武溪深》,亦此类也。

起夜来

右:

其词意常念畴昔,思君之来也。

独不见

右:

皆言思而不得见也。

夜夜曲

右:

皆言独处自伤之意也。

携手曲

右:

言携手行乐,恐芳时不留,君恩将歇也。

阳春曲

右:

伤时也。

关山月

右:

皆言伤离别也。

博陵王官侠曲

右:

见《陈琳集》。

云云。

新城长乐宫行

右:

备言彫饰刻镂之美也。

大垂手

右:

言舞而垂其手。

亦有《小垂手》及《独垂手》也。

行路难

右:

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

蜀道难

右:

备方铜梁玉垒之险。

又有《蜀国篇》,与此颇同。

秦王衣曲

右:

言咸阳春景及宫阙之美,秦王卷衣以赠所欢也。

轻薄篇

右:

言乘肥衣轻,驰逐经过为乐。

与《少年行》同意。

妾薄命篇

右:

曹植"日月既逝西藏",盖恨宴私之欢不久。

如梁简文"名都多丽质",伤良人不返,王嫱远聘,卢姬嫁迟。

嫱即王昭君也。

苦哉行

右:

魏文帝:

"上山采薇,日暮苦饥。

"伤役艰辛也。

悲哉行

右:

陆士衡"游客芳春林,春芳伤客心"、谢惠连"羁人感淑节,缘感欲回沆",皆感时伤别而已。

以上乐府杂题。

案自《相逢狭路间行》已下,皆不知所起。

自《君子有所思行》已下,又无本词。

仲尼称不知则阙之,以俟知者。

今但据后人所拟,采其意而注之。

如曹植《鸳鸯》、《种葛》、《胡君》、《箜篌》、《蒲生》、《吾》、《生作安乐》、《少年行》《东海》、《人生》、《欢坐玉殿》、《阊阖》、《日与月》、《日月既逝》、《日月》、《只翼》、《太极》、《白马名都盘石驱车东岳弁歌》、《结客》、《大南寺》,拟《气出唱》为《惟乾》,《对酒行》为《于穆》,《精列行》为《两仪》,《陌生桑》为《望云》,《有所思》为《嗟佳人》,《善哉行》为《日苦短》,《短长歌》为《虾蛆》,一作《拟长歌行》为《虾蛆》。

出为《尺蠖》,《出东门》为《惟汉》,《苦寒行》为《吁嗟》,《饮马长城窟》为《扶桑嗟生》,《豫章行》为《穷达》,《葬露行》为《天地》,《秋胡行》为《在昔》,《妾薄命》为《日月》,《齐吟行》为《美女》,《泰山梁父吟》为《八方》等篇。

虽《□禹行》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