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佛学起源冯达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5250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华佛学起源冯达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华佛学起源冯达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华佛学起源冯达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华佛学起源冯达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华佛学起源冯达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华佛学起源冯达庵.docx

《精华佛学起源冯达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华佛学起源冯达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华佛学起源冯达庵.docx

精华佛学起源冯达庵

[精华]佛学起源-冯达庵

佛学起源

达庵居士冯宝瑛著

第一节发端

第二节业感

第三节实习

第四节降魔

第五节成道

第六节垂教

佛学以精微广大闻于世。

其成立因缘,自汉迄宋累有译本。

事迹互有出入。

要节尚称符契。

译文详略不一。

类涉奥衍,未便初学。

爰荟萃精意,表以显易之词。

智者或有取焉。

民国三十一年,释尊诞日,著者志。

第一节发端

[佛]为梵语Buddha之译音。

本作[佛陀]。

避繁趋简,每略陀字。

论其意义,深奥难详。

举要言之,则为[既证大觉之人]。

[佛学]者,参究大觉真理。

依法求其实证之学也。

[注]古代梵语,近由西洋学者悉心考究,有专著行世。

(英法德文俱有之),其字体别具一格。

为便于印刷,故每以罗马字表之。

右举佛陀音,即依此例,以下仿此。

佛学历古有之。

或兴或替,系乎时机。

二千五百余年前固尝中断,仅存名目于[外道]书中。

其后印度有悉达太子出,乃重复发明之。

故论起源,当自此始。

[注,]外道者,不合正理之学说或宗教也。

印度当时此辈甚众,而最占势力者为婆罗门派。

[注,]悉达二字,亦简略之称。

在梵语原为SarvarthaSadha。

具译之,应作[萨哇他悉达]。

乃[一切义利成就]之意。

太子生于印度迦毗罗国。

父王名白净,母后名摩耶,本释迦族。

生时祥瑞甚多,爰名悉达。

距今约二千五百余年也。

白净王爱太子过于任何国宝。

所有给养,穷极珍贵。

而太子之容貌、德性、智力确实出类拔萃,世未有能及之者。

年十二,于世间学问技艺既悉通晓。

从此优游终日,悦目赏心。

未尝亲遇伤感事。

一日,随王郊外游观,烈日之下,见有驱牛垦田者,赤体嬴瘦,气喘汗流。

牛行若迟,辄受鞭挞,轭加于项,皮损见血。

人畜两惫,饥渴不堪。

犁锋所过,伤虫随现。

飞鸟疾来,啄而食之。

太子不胜其悯云:

众生苦恼,向闻其语耳。

鸟知若是其甚乎。

亦有解救之道否。

遂避入阎浮树下,端坐思维。

是为探究佛学之动机。

其卒能发挥光大者,则在于年后种种感触促成之也。

[注]众生互相残杀,以及种种劳苦,吾人自幼见惯,固不觉其事可悯。

太子于学识既具之后乃始见之,宜恻隐心之特露也。

第二节业感

白净王当太子初生时,尝集善相者观之。

皆云,是儿福智无比。

若绍位柄政,定作转轮王,统辖四海。

若出家学道,定成大觉王,普度众生。

王大喜,然满望自为太上转轮王,决不愿儿之学道。

及郊外游归,察太子有道味,心颇悒悒。

乃为广造殿宇,巧设园囿。

其中点缀装饰,极人间之美。

衣服之丽,饮食之精,僮仆之众,奉侍之周,自不待论。

年十七,即为纳妃。

正妃耶输陀罗、第二妃摩奴陀罗、第三妃瞿多尼,分居三宫。

各领彩女无数,日歌夕舞,争妍取怜。

务令太子目迷于色,耳惑于声,无暇思维众生苦恼事。

一日诸彩女忽歌云:

城外园林景致宜人,游之耳目一新,太子闻歌即动游兴。

初出东门,见一人手扶竹杖,匍匐而行。

细察之:

背曲头低、皮皱肤黑、牙齿多缺、须发皆白、肉消露骨、息喘有声、手足频抖、痰涕交作。

太子既讶其丑,更悯其困。

问从者云:

此何人,衰朽若是。

从者答云:

此老人也,随处有之。

殿下贵处宫中,未尝见耳。

太子云:

老境因何而致。

答云:

凡人之生,由婴而童,而壮而老,此必然之势,无可避免。

太子瞿然云:

不久吾亦将若是困苦颠连也,或有脱免之方乎,吾且归而思之。

不久遂返驾。

王闻此事,恐太子之真学道也,更增妓乐以娱之。

未几,复出游观。

过南门,途遇一人,其状如下:

骨瘦如柴、腹肿似锅、面色痿黄、喘气微弱、身频战栗、口勉哀呼、困莫能起、悲不自胜。

太子睹状大惊,询从者以故。

从者云:

此病苦也,饮食不能慎、嗜欲不能制、起居无时、调摄无方,此皆致病之道也。

加以风雨交侵、饥寒相逼,以及种种意外之患,人之病态益多。

多病之来,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亦不能倩人疱代,此势之无可如何者也。

太子云:

噫,设吾不幸而遭此,其何以堪。

即驱车还宫,深思免病之道。

叠次罢游,王益忧太子之抱悲观,非徒增妓乐所能娱也。

则择婆罗门之聪秀子弟,名忧陀夷者,随伴其侧。

是人饶有辩才,事事图宽太子意。

且教诸妓以诱惑之法,使缠缚之。

既而太子复外游。

出其西门,露于目前者,则有一生平未见之事:

一人挺卧床上,着以彩衣,堆以香花,四人抬之而行。

大众围绕相送,有散发者,有捶胸者,皆哭泣悲哀,泪下如雨。

太子伤其状,而莫明其由。

问从者云:

卧者何人,送众酸楚乃尔。

答云:

所谓死尸是也。

人寿既尽,神识他去。

遗骸虽存,一无所知。

平时相处之眷属,任尔如何恩爱,到此不能不割舍。

一生所积之财产,任尔如何珍惜,到此不能不放弃。

此相送者所以悲也。

太子云:

凡人必死乎,抑有不死者乎。

答云:

无不死者。

太子喟然有间云:

吾颤怖矣,不如归。

意以光阴迅速,不久且死,而漫游取乐与鱼游锅中无异也。

既归,反复思维。

以为众生之有老病死缘于有生,从何来,此事大须研究。

若得彻底明了,诸苦自有避免之法。

终日端坐,视一切娱乐蔑如也。

诸妃感太子益怀忧戚,密白其事于王。

王大惧,遣使络绎诱劝。

复念东西南门行人复杂,每令太子失意。

计诚北地较幽静,特重治园林倍使华丽,以备太子之游。

且敕兵卫预净驰道。

人之或老、或病、或死,暨一切能败游兴者,皆禁逼近。

厥后太子策马出,抵园而息,仍于树下端坐思维。

忽见一人,身披法服,手持法器,右锡杖而左钵盂,安详而来。

子问:

来者何人。

答云:

我比丘也。

问:

何谓比丘。

答云:

求解脱生老病死者。

问:

其法若何。

答云:

固须参究,更要实习,在家诸多缠缚,恐难见效耳。

因为广说出家利益,太子欣然赞叹,顶礼者三。

极索马还宫。

宫女窃见愉悦之容,方自庆幸,不知太子既决出家实习之志也。

[注]太子既精通群籍,平日岂不知世间有生老病死之事。

此有二义:

一者,纸上谈兵,刺激未深,须有待于目击。

二者,平等心地,感怀之起,须诸缘具定。

前义浅,后义深。

第三节实习

出家为长离家室,避居山林之总名。

有消极积极之分。

消极者,深恶人事纷扰,惟求自身安适也,是为厌世派。

积极者,借环境之清净,图实习之专一,学成则转化群众也,是为救世派。

悉达太子以十九岁二月初七中夜,潜离繁华热闹之王宫,与木石居,与鹿豕游,纯出于救世大志,本最可喜之事也。

然别离之苦,人情难堪。

宫中当时凄恻情况,据经典所载,几令人不忍卒读,本篇未暇叙述及此,所当论者,则以后名称问题也。

太子二字,为封建制度下一种阶级之名。

既告出家,此名应同时消灭。

成道后,世固尊之曰佛。

然未成道之前,既不合适谓之佛,又不合仍称太子,则名之曰菩萨焉。

菩萨二字,梵语为

Bodhisattva,具译之应作[菩提萨垛]。

菩提之义为大觉,萨垛之义为众生,合之则为愿成大觉之众生也。

[注]凡真正发心勇猛精进愿成大觉者,皆可谓之菩萨。

世俗对一切神像有统称菩萨者,此误解兼误用也,不可不辩。

婆罗门外道,当时多有出家实习者。

其用功勤苦稍见神异者,世往往以仙人目之。

菩萨既入深山,行抵跋伽仙人之所。

跋伽钦其仪容,率众迎入林中,殷殷招待。

菩萨小住,观察彼等行法。

其衣或以草、或以树皮、或以树叶。

其食或以花、或以果、或以草水,或一日一食、或二日一食、或三日一食。

其卧或不厌尘土、或不避荆棘。

其所礼拜,或事水火、或事日月。

乃问跋伽云:

汝等如此苦行,究何所求。

跋伽答云:

求生天上。

菩萨云:

天上虽比人间为乐,然福尽则穷,终沦苦境。

且生天殊非徒事捱苦所能得。

如其能之,则穷人之苦于衣食住者,来生将一律升天矣。

有是理耶。

因念彼等盲修瞎练甚可怜惘,遂告别,众送云:

仁者志愿广大,非此间所能留,由此北行,有大仙名阿罗逻,其道甚高,可访问之。

[注]世间有六道:

一曰天,二曰人,三曰阿修罗,四曰鬼,五曰畜生,六曰地狱。

佛未兴以前,世人颇能知之,因间有流露之处也。

近人趋重科学,电气日益发达。

将来播音传影等法更有进步,或能与诸天鬼神通讯。

尔时六道之说,始成人所共知之常识耳。

菩萨如言而往,阿罗逻亦率众欢迎,慰劳已,深赞菩萨以储君资格毅然出家,极为难能可贵。

并问色声香味触五欲甚足迷人,少年尤甚,仁者何所恶而逃之。

又割舍眷属,事最酸辛,仁者何忍出此。

菩萨略云:

人自趋慕五欲,乃觉其为乐而被迷。

吾心只求解脱众生,

五欲之来确若幻梦,不见可乐亦不见可恶。

人生不免于死,眷属终须相舍,酸辛必有一度,不如早日出家。

既而论及解脱生老病死之法,阿罗逻云:

众生本体,常住不变。

以未能固守,趋于流动,乃有生灭无常之身。

受生老病死之苦,轮转不息。

欲避此苦,自应制止流动,以回复常住本体。

其法先离烦扰之地,隐居山林。

修持戒行,诸恶莫作。

谦下忍辱,修习禅定。

定力既成,五欲不能诱惑,是名初禅。

然尚有寻求伺察之心,仍与外间言说相通。

渐入渐深,寻伺不行,是名第二禅。

然尚有欢喜之心,不无浮动之迹。

则更收敛之,归于恬静,是名第三禅。

然尚有悦乐之心,不无享受之念。

则又遣散之,归于清静,是名第四禅。

能获此清静之念,则生于最高之处。

大千世界一一明见,心常自在,不随诸世界变迁。

或以为既回复本体真相矣。

以余实验,仍未为得。

因形色尚存,未免有所蔽也。

应进修空观,使大千色相皆等于虚空,是名[空处]定。

然虚空之见,仍能为蔽。

究其实,觉此无边虚空相状者识耳。

专注于识则空相自亡,是名[识处]定。

然心中遍满识量显非纯寂。

再扫除此识,则名[无所有处]定。

功夫至此,即与本体相契。

寿量无尽,不虞忽死忽生,生死既无,老病何有。

阿罗逻缕缕谈此,自谓实证此境,非臆想可比,劝菩萨放而行之。

菩萨如言修习,未几一一证明。

告阿罗逻云:

无所有定,虽有其境,然不过制识不行,如石压草,将来制力渐衰,机缘凑合,势复摇动。

谓之寿长则可,谓寿无量则不可。

本体自在,不当如是。

乃辞别他去。

闻有优陀罗者,乃大导师罗摩之子,袭乃父[非想非非想处]定,其道高绝。

遂访问焉。

优陀罗云:

凡取相及非相者,此是大患。

偏于有识之想,犹患大疮。

偏于无所有之想,犹患大痈。

皆非能得道者。

余之[非想非非想]定,乃于有无之中微细参究而得者。

证得此境,三世寂然。

所谓不生不灭之本体即此也。

菩萨依法修习,不久便得。

以为仍非究竟解脱,不免轮回。

未得谓之不生不灭。

盖细搜其立脚点所在,实建于我执之上,不从根本断除我执。

虽鼓勇入长期大定,烦恼一若永伏。

然于勇气渐竭时,则又随机出扰也。

仍别去。

光阴迅速,出家忽阅数载。

菩萨以穷参极究之功,亦既探骊得珠,直达大道根源矣。

然虽证明其理,而夙生结习未经刻苦研磨,神通妙用不能大显。

于是择地于尼连禅河之侧,昼夜勤修,饮食每废。

凡六年结习垂尽,然以养料太缺,身体奇嬴,气力不充,未能彻底深观。

乃如常饮食,交调形神。

最后结草于菩提树下,端坐草上,自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

此大雄猛精神,惊动十方,有魔王起与为难,于是继以降魔之事。

第四节降魔

魔王波旬,居欲界最高之处。

福报丰厚,快乐自在。

然邪见甚深,耽嗜五欲,提倡恋爱主义。

世之喜其放肆愿附党羽之列者,实繁有徒,故有魔王之称。

菩萨正义,天人无不钦仰。

今誓愿如此坚强,不久决定成佛。

其道一行,波旬自忖党羽将被感化,一律改邪归正,尔时势且孤立。

心中忿气不过,亟欲预加破坏,以杜后患。

爰召集魔众会议,共商对付之策。

魔子不直乃父所为,谏云:

我党主义,以纵欲相号召,不过利用众生弱点耳。

菩萨道行真正,神通广大,岂能与之对抗,徒取其辱焉。

波旬怒云:

汝何知吾神通不及彼耶。

然虽不纳忠谏,亦未便遽行兴师,且先伪造家书,遣使至菩萨前。

略云:

迦毗罗国急促告汝,汝族弟提婆达多既篡白净王之位,汝之诸妃尽为所掠,可速归靖难。

菩萨洞烛其奸,深惘魔王之愚,置不顾。

伪使乘间逸。

]魔乃梵语Mara之略称,具译应作魔罗。

凡执众生病态为真乐所在以及故抗[注

善法者皆属之。

世间众生分三类:

(一)欲界凡于情欲饮食睡眠三事未能舍离者属之。

其中又分六道。

(见第三节附注)

(二)色界初禅至四禅诸天众生属之。

(三)无色界空处至非想非非想处诸天众生属之。

波旬见计不售,则大戚。

召三女而与之云:

汝等素擅诱惑术,亦能乱彼沙门之心乎。

三女长名悦彼,二名喜心,季名多媚,皆绝色,举欲界莫能及。

闻父言,各呈妖冶,献媚于菩萨之前。

菩萨寂然自若,固无瞬目之嫌,亦无闭目之失。

三女乃逗以偈。

词甚长,其要如下:

青春难久留,行乐宜及时,姊妹擅殊色,尘世无此姿,快来共嬉游,莫失此良机,胡为同木石,冥冥靡所知。

菩萨从容答以偈云:

汝曹一何痴,色身妄自喜,著相便不净,凡夫斯受媚,我住菩提座,超然脱生死,竭尽诱惑术,终难撼正智。

三女技穷,懊丧而退。

启波旬云:

女等色艺,对任何男子恒能操纵之,从未失败如今日者。

彼沙门真大圣人,必定成佛无疑,请父王勿与结怨。

[注]沙门即出家绝欲,持戒清静之人。

若身虽出家,而未能克除嗜好,严持戒行,非真沙门也。

波旬惊怒交集,转计以甜言舔菩萨云:

若能离此菩提座,吾将举财宝无量快乐无上之王宫让汝享受。

菩萨哂之。

波旬不复能忍,遂召兵甲以图一逞。

所属邪魔天龙恶鬼猛兽等众以亿计。

一时排山倒海,集于尼连禅河之旁,狰狞万状,凶暴莫名。

有挟弩者、有怀石者、有轰雷者、有闪电者、有吐火焰者,有喷毒气者、有弄刀剑者、有使戈矛者、有张牙舞爪者、有兴妖作怪者,鼓声咚咚、金声锵锵、人声呼呼、鬼声咻咻、兽声嗥嗥,一切惊耳怵目之事,此未足述其万一也。

尔时菩萨即入大慈三昧以摄待之。

眉间放白毫光明,照耀十方世界。

光之所及,可以止恶除魔。

魔众汹汹而来,气吞日月。

讵一见菩萨,手若折,声若竭,气若厥,诸术皆不能施。

于是纷纷顶礼忏悔,皈依沙门。

波旬党羽顿失泰半,乃率残余逃归魔宫。

[注]烦恼之生,由于结习。

结习之甚,首推恋色贪财。

波旬未尝不知因人弱点而攻之。

无如菩萨道行既越不可诱惑之地也。

第五节成道

第一级法界本体

第二级众生心之枢纽

第三级众生心之相状

第四级众生身之枢纽

第五级众生身之相状

寻常凡夫只知第五级境界。

技艺如何精巧,学说如何幽玄,皆依本级而建立。

其能发明第四级境界,勤而行之,下可以延年,中可以成仙,上可以升天。

发明第三级境界能见诸实证者,消极可破除烦恼,积极可广明心相。

发明第二级境界者,穷生灭之顶点。

发明第一级境界者,显寂灭之妙性。

[注]常人返照自心,觉攀缘驰逐不已,此乃意识作用也。

第三级之众生心,须净伏意识而后见,不可混视。

由第五级逆流而上,一一观察入微,由第一级顺流而下,一一觉照无着,自然正智现前,神通具足。

菩萨于此中勘验分明,得大自在。

是日从初夜起,就众生身实验六通。

就众生心实证三明。

知众生本来皆具佛性,惟昏迷不觉,以致沉溺生死海中,深生悲悯。

六通者何:

一曰身如意通,二曰宿命通,三曰天耳通,四曰天眼通,五曰他心通,六曰漏尽通。

三明何:

一曰宿命明,二曰天眼明,三曰漏尽明。

何谓身如意通:

入地如水,履水如地,出没自在,山壁无碍。

一身能化多身,遍布虚空。

小身能作大身,高至梵天。

何谓宿命通:

过去生中世世所现之身,所作之事,皆忆念分明。

乃至六道一切众生宿命,亦能了知。

何谓天耳通:

六道众生所有歌咏声、哭泣声、欢喜声、悲哀声、嬉笑声、怒骂声、谄媚声、傲慢声、庄严声、猥亵声,乃至一切器物之声,咸能听闻清晰。

何谓天眼通:

地狱受罪苦、畜生被噬苦、饿鬼饥渴苦、修罗斗争苦、人类争权夺利苦、诸天乐极悲来苦、六道生死轮回大苦,以及种种幻色,种种假乐,莫不了如指掌。

何谓他心通:

众生身中所起清净心、欢喜心、慈悲心、忠孝心、礼义心、廉耻心、贪财心、贪色心、贪赌心、利己心、害人心、嗔恚心、嫉妒心、骄慢心、谄媚心、欺诈心、愚痴心,以及一切善恶之心,皆洞悉无遗。

何谓漏尽通:

众生不知肉身发源于第三级以上,惘然随波逐流,靡所底止。

能于空中观彻破裂之点而密补之,则永不漏入生死旋涡中。

[注]功夫达于四级以上者,不论正道邪道,皆有证得前五通之可能性,惟漏尽通必永断烦恼而后能。

此六神通,若明其理,毫不足奇,然须知与世俗幻术异。

何谓宿命明:

证第一级境界后,纵观第三级众生心。

从纤细相状,于宿世、身份、地位、姓名、寿量、福报、父母、眷属、同群,以及种种隐蔽之事,皆能随念了知。

何谓天眼明:

于众生心纤细相状,能随念开为形色而观之,我及众生历劫生死之前因后果,洞见明晰。

何谓漏尽明:

众生之得漏尽通者,虽能不受肉身生死轮转,而心相变迁不已,未得寂灭之乐。

若以第一级功力径断其变迁之根本,则成究竟无漏也。

[注]身如意、天耳、他心三通,皆对肉身而建立。

内心不涉肉身,故只论宿命、

天眼、漏尽三明。

六通三明遍发,正智如如,安住无迹。

忽然十方诸佛普集空中,其密无间,同声赞叹,示以[俺]字法门。

菩萨心中顿见月轮境界,洁白无比。

刹那间,五智及诸差别智一一开发。

东方将晓,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为释迦牟尼佛。

[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之译音,义为无上正等正觉。

释迦梵语为SaKya,即佛之族姓,义为能仁。

牟尼梵语为Muni,乃佛之特号,义为默寂。

佛既成道,本平素大愿,积极超度众生。

从菩提座起,四出演化。

视众生之程度,分别施以相当教法。

经四十九年未尝休息,最后观察机缘既尽,此如梦如幻之肉身不必复留,遂以漏尽通之自在力而灭其相,归于涅磐(以为寂灭)之境,时七十九岁也。

第六节垂教

释尊四十九年中所说教法不可悉数,依世间流传,都为五乘:

(一)人天乘

此乘极力发挥因果法则,以止恶修善为实行标准,其中有人天之别。

讲究人道者曰人乘,重五戒。

讲究天道者曰天乘,重十善。

五戒者: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

人人若是,天下自然太平,无有扰乱者。

[注]儒家以五常为经世之大本,曰仁、曰义、曰礼、曰知、曰信。

习杀生,则失仁,类偷盗,则失义,涉邪淫,则失礼,好饮酒,则失知(酒能乱性故失正知),喜妄语,则失信。

是故佛门五戒,即贯彻儒家五常之正行。

广举因果事实以资证明,务其守戒者益知奋勉也。

十善者: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嗔、不痴也。

不饮酒摄在不痴之内。

行之有恒,能与欲界诸天相感通。

兼习四禅者,能与色界诸天相感通。

兼习四空定者,能与无色界诸天相感通。

[注]道家正当修为,能与忉利天感通。

即欲界中之地居天也,其所习之定,属欲界定,与色界、无色界之禅定不同。

(二)声闻乘

闻佛法音依之而修解脱之行者,属声闻乘。

此乘教法,在讲究苦集灭道四谛。

深悉三界六道种种苦恼,曰苦谛。

知苦恼之因,由于贪嗔痴等所集成,曰集谛。

深悉解脱真理归于寂灭曰灭谛。

知寂灭之因,由于戒定慧等之道行,曰道谛.苦恼类别有三。

一曰苦苦,感八苦交煎之苦也.二曰坏苦,感物境破坏之苦也三曰行苦,感事物变迁之苦也。

(注)八苦者,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爱别离苦,六怨憎会苦,七求不得苦,八五蕴盛苦。

众生有十大根本烦恼,名为十使。

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取,六贪,七嗔,八痴,九慢,十疑。

名之曰使者,能驱使众生流转六道不已也。

前五名五利使,

后五名五钝使。

(易段曰利,难断为钝。

深契烦恼皆归于空,即得寂灭之乐。

此中阶次,有四果位:

一须陀洹果,灭五利使,兼能去疑。

二斯陀含果,能伏欲界贪、嗔、痴。

三阿那含果,进灭欲界贪、嗔、痴。

四阿罗汉果,灭尽诸使无余。

戒所以治贪,定所以治嗔,慧所以治痴,此言大略也。

细析之,则有三十七助道品。

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文繁不引。

(三)缘觉乘

研究人生观,觉悟此生由来。

端在自身不明烦恼本空,而起应付之行为。

由行为经验而起细微之业识,有业识开为六尘,则起名色之见。

由类别名色,而起相当六根。

六根对六尘则起接触之感。

接触于身心能起种种受用。

受用适悦者斯起爱心,爱之至深起取著,取著不舍即成积习。

积习之强有力者能致此心现身于相当环境。

此身既生,则不免老病而至于灭亡。

由不明烦恼本空而至灭亡,中间凡说十一段缘起。

内容十二名相,佛经中名为十二因缘。

其文曰: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即不明烦恼本空也,有色相可感觉者曰色,无色相而但可示意者曰名,六入即眼、耳、鼻、舌、心、意六根,积习能致此身入六道者曰有,生当有佛之世,闻佛说十二因缘而觉悟者,即入缘觉乘。

无佛之世,若能悟此,则名独觉,证果时名辟支佛。

[注]声闻乘名小乘,缘觉乘为中乘或附于小乘内,经教中每称二乘。

即统举声闻、缘觉言之。

(四)菩萨乘

人天乘积福,而不能解脱。

声闻、缘觉二乘能解脱,而不能普度众生。

菩萨乘则包举以上诸乘之所长,而行愿则极广大。

四弘愿曰: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

法门无边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圆满此四弘愿,则以六波罗蜜多为主要功夫。

何者六:

一布施,二持戒、三安忍、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

[注]梵文Paramita译音为波罗蜜多(古译略去多字)。

义为[度],即度到彼岸之意。

世间曰[此岸],出世间曰[彼岸]。

由世间达到出世间之道,即为度到彼岸。

布施内分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

人天乘未尝无此行,然以著相故,不能脱离世间系缚,故属[此岸]。

菩萨乘则不住于相,持戒以十善为主,迹同天乘。

安忍者,心能隐忍一切难忍之事也,或译忍辱取显著者言之耳。

精进通于一切行愿,禅定则静中巧虑妙相也,般若则照见一切皆空也。

[注]梵文Pranja译音般若,义如智慧。

然世间智慧依识而生,此般若波罗蜜多则离识之智慧。

依此乘修行,经三大无央数劫,乃成等觉菩萨。

从此更须百劫修相好,次如金刚心,而后成佛。

[注]以上诸乘教法,只举大意。

欲求较详,可取拙著佛法要论参观之。

(五)佛乘

菩萨乘亦名[大乘],并前二乘统称[三乘]。

此大乘虽为成佛之因,而未能顿证。

上根利器之人容有所歉,于是释尊又说唯一佛乘,简称[一乘],亦称[最上乘]。

一乘教法,能令众生以现世肉身顿成如来法身。

密藏中谈此旨者甚多。

今节录[妙吉祥秘密观门经]一段文字为证。

经云:

释尊在舍卫国华林园中,跏趺而坐。

时有弥勒菩萨等白言:

释尊,我等虽闻三乘甚深妙法,然尚有怀疑之处,敢问释尊,此法门外更有法否。

佛言:

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兴问及此,我有摩诃三昧耶。

秘密内法依之修行,能令达成行者速疾成佛。

吾自成佛以来,未曾宣说。

此经所以超出三乘教之上,在特具[秘密内法]。

此法以三摩地中所感六大缘起妙境为基本,非真正当机不堪信受。

其中秘要,不合辄传。

是故释尊又云:

我此三昧耶秘密法门,难信难解。

汝等乃能如是问,是真。

大丈夫是真大智慧......汝等先受五瓶灌顶,当为汝说秘要法门。

是法既须灌顶然后能宣。

吾书至此遂止。

[注]禅宗有[立地成佛]之理,唯约般若门言之,只见无相法身。

密宗有[即身成佛]之事,更约三摩地门言之,兼见有相法身。

此其别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