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4257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练习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西欧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特色,也是社会的主要形式,下列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开始于9世纪,兴盛于11世纪

B.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直领地、份地

C.共用地可以供全体佃户使用

D.庄园内发生纠纷,需交付地方法院审理

2.中世纪西欧农村基本经济和社会组织是

A.村社

B.城市

C.庄园

D.城堡

3.拜占庭帝国,它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下列不属于拜占庭文化因素的是:

A.基督教

B.希腊罗马文化

C.西亚北非文化

D.印度文化

4.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这表明庄园法庭

A.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B.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C.起着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

D.主要是维护领主的利益

5.鹿晗同学小时候经常听妈妈给他讲“芝麻开门”、“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阿拉伯民间故事。

这几则故事出自()

A.《荷马史诗》

B.《伊索寓言》

C.《天方夜谭》

D.《欧亚故事集》

6.某历史活动课场景:

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

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7.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联结的纽带是

A.政治特权

B.血缘

C.军功

D.土地

8.“教皇国的形成,源于法兰克宫廷的一句承诺,而这一句承诺,影响了西欧1000年的历史。

”这里评述的是()

A.采邑分封制

B.罗马教廷的地位

C.丕平献土

D.西欧封建等级制

9.公元646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其中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C.精简政府办事人员

D.形成强大武士集团

10.“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

”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

A.使城市获得了完全的自由与特权

B.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C.采用了武力斗争的手段反抗贵族

D.迫使领主不得再向市民征税

11.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免赋税特权 ②司法特权 ③教育自主权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1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关于“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展”的活动,你认为下面内容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A.

B.

C.

D.

13.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生活在庄园里的居民均为领主的()

A.工人

B.佃户

C.武士

D.奴隶

14.《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以后西欧各国制订民法影响深远。

颁布该法典的国家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古巴比伦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罗马帝国

15.“在他领导下形成的民主政治制度....(其意义)远远超出古希腊文明的范围而遍及其他地区。

”“他”是指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穆罕默德

D.亚历山大

16.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属于庄园农民义务的有

①为领主耕种“直领地”

②有份地保有权

③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

④出席庄园法庭

⑤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⑤

17.列宁指出:

“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

”下列历史事件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是

A.A

B.B

C.C

D.D

18.小明在学习了世界三大宗教的内容后,他运用比较法。

列出它们以下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产生于亚洲  ②都信仰耶稣 ③都产生于同一时期④都宣扬忍耐服从的思想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19.法兰克王国是481年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的最强大的国家。

它的建立者是

A.屋大维

B.凯撒

C.査理曼

D.克洛维

20.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内容,正确的是()

①大化改新主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进行

②大化改新仿照了中国的隋唐制度

③大化改新后,日本进入了封建社会

④大化改新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21.材料一:

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是通过哪些具体制度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2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其中的债务法规定:

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

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宇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时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二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强国之路》

材料三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四 读下图

材料五 伏尔泰曾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样。

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

请回答:

(1)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法律文献作简要评价。

(2)材料中英国建立起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这一体制的创立与英国哪一法律文件有关?

(3)材料三出自哪一法律文献?

概括材料三的主要思想主张。

(4)材料四图中所示的政治制度开始于美国哪一部文献的制定?

该文献的制定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与“1804年”相关的法律文献的历史地位。

23.改革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

依据“陶片放逐法”;雅典公民大会每年可以放逐一位政治领袖,投票时只要在陶片上刻上名字即可,不问过失,也不问罪行,只要获得票数超过六千,即遭放逐。

(1)材料一体现了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有何特点?

材料二:

下图

(2)材料二反映了中世西欧的哪一制度?

为了维护该区域的公共秩序,维护领主的利益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的特权而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

某国家改革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哪一国家的改革。

概括此次改革对该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

(4)综上所述,请你归纳改革与制度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学者、教师、工匠和僧侣从大陆渡海而来,随身除了带来新的宗教信仰外,还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

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所述的日本的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这次“改革”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阿拉伯学者翻译了许多古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

阿拉伯商人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

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也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并写出阿拉伯帝国的2项文明成果。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