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品行业年度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3976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乳品行业年度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乳品行业年度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乳品行业年度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乳品行业年度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乳品行业年度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乳品行业年度报告.docx

《中国乳品行业年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乳品行业年度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乳品行业年度报告.docx

中国乳品行业年度报告

第一局部:

产业环境与产业政策

第一章乳品行业产业环境分析………………………………………2

第二章乳品行业产业政策分析………………………………………2

第二局部:

行业整体开展状况

第三章乳品行业整体开展状况分析…………………………………3

第四章乳品行业消费结构分析………………………………………4

第三局部:

行业市场状况分析

第五章乳品行业竞争态势分析………………………………………7

一、行业整体竞争态势分析

二、区域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三、龙头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第六章乳品行业新品开发状况分析…………………………………16

第四局部:

乳品行业前景预测

第七章乳品行业开展趋势预测………………………………………19

第一章乳品行业产业环境分析

一、乳品消费潜力巨大

目前,开展中国家的整体特点是人均年消费乳品水平较低,人均42公斤,是兴旺国家平均水平的1/5。

随着可任意支配收入的增加,特别是在对乳品消费需求增长最大的亚洲,预计消费需求占世界需求增长总量的比例会进一步提高。

到2005年,亚洲地区人均乳品年消费量预计将从过去的34公斤增长到42公斤。

目前英、美、加拿大等兴旺国家人均乳品消费量达200公斤以上(世界平均水平为90公斤以上,开展中国家为30公斤以上)。

亚洲非常滞后,日本为68公斤,泰国为19公斤,我国为6.6公斤,所以,可以预计虽然世界乳业消费总体变化不大,但我国乳品消费潜力很大。

由此看来,世界乳品消费在需求结构上有可能变化:

比方消费者对鲜奶消费趋于下降,而奶酪消费渐升;另一种趋势则是将乳品作为加工食品中的配料。

二、居民消费价格变化

居民消费价格变化是判断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是出台不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2004年在国家搞好宏观调控和稳定全局的前提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根本上是食品消费价格的变化起重要作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是食品消费价格明显上涨引起;上半年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价格上升,居民消费价格随之上升;当进入9月份后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价格稳中有降后,消费价格指数随之回落。

 

第二章乳品行业产业政策分析

一、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有望统一

9月,国家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整治工作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

会议主要讨论了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开展历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开展方向。

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先后形成了10765、10766和10767三个标准,其中,10767婴幼儿配方奶粉已经到达国际先进水平。

因此,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全国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把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统一为10767标准,以便于标准化管理。

这标志着我国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空白的局面将会有所改善。

二、鲜奶标识方案再次搁浅

在烟台召开中国奶业协会2004年会期间,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克佳召集上海、北京、广州、四川等省市奶协秘书长和大企业领导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商议有关推行鲜奶标识的事。

但由于反对意见较多,鲜奶标识方案又一次搁浅。

从去年6月份奶协召开“鲜奶标识〞会议后,就引发了奶协与乳协的争执不断,包括杀菌乳与灭菌乳之争、复原奶疑惑,早产奶现象等等。

由于今年以来的奶业原材料涨价,阜阳奶粉事件的发生,众多乳品企业目前还处在恢复正常的调整阶段,“鲜奶标识〞的出台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中国乳业市场由于行业门槛低,没有政策壁垒,所以各种背景的企业纷

纷投资奶业,进而加剧了竞争的剧烈程度,而“复原奶〞也因为奶粉价格比原乳廉价,在价格上更有吸引力。

如果把鲜奶贴上标识,那么没有标识的“复原奶〞就容易被消费者认为是不利于健康的牛奶,这将引起牛奶消费量下降,影响各个环节的利益,也正因此,才有奶粉、包材供给商和生产企业联合起来,甚至有关的政府管理部门也出面抵抗标识的出台。

“鲜奶标识〞之争的背后其实就是一场利益之争。

它的最终结果还待我们继续关注。

三、《乳制品感官质量评鉴细则》发布

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组织编写的《乳制品感官质量评鉴细则》,经过近两年的编审,终于在04年正式发布。

该《细则》作为行业标准要求各乳制品企业参照执行。

1999年公布的乳制品国家标准只规定了理化、卫生指标,而没有制定感官质量指标,所以有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无视对产品感官质量的追求。

该《细则》的发布将改变这一状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制品逐步成为膳食的重要组成局部。

作为食品,除理化指标外,感官指标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局部。

《细则》的公布要求乳品生产企业,不仅要逐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要重视产品的风味、组织状态等感官质量的提高。

这充分说明随着我国乳品行业标准的不断增加完善,乳品行业正逐步走向成熟。

同时《细则》由北京三元、光明乳业、内蒙古伊利等乳企巨头及全国乳品标准化中心委派专家组成的起草小组负责起草。

结合了企业意见,标志着乳品行业的标准制定也开始走向成熟。

第三章乳品行业整体开展状况分析

2004年1季度,原奶生产继续高速增长。

据对23个省市的数据统计,1-3月,全国奶类产量为386.4万吨,同比增长34.7%。

除奶业重点省份继续快速开展外,其他一些省份也保持强劲开展势头。

截至2004年3月末,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602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1家,比去年年底增加4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135.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19%;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29.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05%;产品销售收入126.94亿元,同比增长91.5%;实现利润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858.4万元。

各省份中,内蒙古区实现产值和利润最高,均占全国总额的1/5以上。

行业内仍有1/3左右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2004年上半年,全国乳制品总产量为424.8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6%。

从当月产量来看,4、5、6三个月当月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3.3%、33.5%和30.4%。

全国乳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为305.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99%,增速比第一季度有所回落,其原因,一是去年二季度"非典"时期,城乡居民出于健康考虑增加了乳品消费,多数企业都开足马力生产,使2004年的增长基数较高;二是4月份以来的"毒奶粉"事件,企业频繁进行质量检查,对正常的生产经营有一定影响。

从乳品消费来看,以2004年4月为例,上海市场的液态奶消费比重占全国市场的11%,在全国城市奶制品消费总额排名第一。

其中,巴氏消毒奶总额表现平稳,占液态奶消费总额30.15%;超高温奶销售额环比增长42.58%,占液态奶市场消费总额的41.99%;酸奶消费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占液态奶消费总额的

27.86%,环比增长17.50%;由于受到劣质奶粉事件影响,上海地区4月份奶粉销售额大幅度下降,环比下降27.8%,同比下降33.6%。

2004年前三季度,奶业生产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乳品消费市场高速增长的势头放慢,以及受安徽阜阳奶粉事件和生产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乳品市场竞争更加剧烈等因素的影响。

截至2004年9月,中国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行业职工人数17.559万人,总资产509.8733亿元,占制造业整个门类的0.35%;实现销售收入累计451.7988亿元,占整个制造业门类的0.39%;利润总额累计24.5431亿元,占整个制造业门类的0.42%。

从消费市场来看,全国各城市鲜奶零售市场总体价格根本保持平稳态势,但地区间价格差距缩小;以大企业为首发起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行业品牌集中度迅速提高,中小企业处境艰难。

2004年全年,奶业生产增速大幅下降,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快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年人均乳品消费需求在10千克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我国乳品消费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在国家政策支持、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等因素刺激下,预计未来5年,我国乳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4.5%左右,其中液态奶的开展速度将可保持30%以上的增幅。

第四章乳品行业消费结构分析

乳品市场的消费结构正发生较大变化。

高附加值产品,如酸奶、乳酸菌饮品、脱脂奶、半脱脂奶和低乳糖产品等产量不断增长,尤其是酸奶产品在世界各国等都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

这对国内企业是个很大启示,酸奶及乳酸菌饮品应得到充分重视,而且目前国内的干酪市场也已经根本成熟,可能会是个不错的增长点。

在经济增长良好的新兴市场,普通奶与鲜奶制品产量都在增长。

局部原因是适合零售和食物配送渠道的更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

在这里,特别是保质期较长的产品销售得特别好。

近年统计数据结果显示,乳品按毛利率由高至低的排序依次是:

奶酪、酸奶、纯鲜奶、常温奶。

现阶段我国奶酪消费市场较为有限,酸奶市场正在稳步增长,而近年来由纯鲜奶、常温奶构成的液态奶市场呈井喷之势,其中常温奶增速尤为惊人。

在此背景下,纯鲜奶主导的光明和三元双双加大了常温奶的投资力度,常温奶主导的伊利、蒙牛对此更是不遗余力。

由于常温奶进入门槛低,无须耗时费力投巨资建设“冷链〞,新希望、三鹿等液态奶新军也纷纷选择这一市场作为突破口,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常温奶的竞争,价格战硝烟弥漫,市场虽然继续劲增,毛利率却急剧下滑。

从伊利股份和光明乳业2004年报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中低档冰淇淋的毛利率虽然比不上酸奶,但高于液态奶,近年来这一市场的年增长率均为10%左右。

去年冰淇淋销售额已到达230亿元左右,而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

面对冰淇淋市场的诱惑和常温奶毛利率的压力,先期已尝到甜头的伊利和蒙牛今年也将重拳出击在冰淇淋市场。

与此同时,面对常温奶的冲击,光明和

三元看好冰淇淋,进行乳品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

冰淇淋将会是两者未来开展较为理想的新利润增长点。

一、酸奶

继常温奶大户伊利进入酸奶领域之后,其“冤家对头〞蒙牛04年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相继推出了普通联杯酸奶、果粒酸奶和乳酸饮品,意在尽快结束其常温奶单打独斗的液态奶产品构架,试图以此转移竞争焦点。

三元也在今年开始频繁出售房地产等资产,集中精力开展自己的强项酸奶和巴氏消毒奶业务,继续支持250吨/日酸奶技改工程,目前一期150吨/日酸奶生产线的土建改造根本完工。

地方乳业诸侯们也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产品布局,不少企业开始认识到,仅凭其传承多年的瓶袋酸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并纷纷推出新包装和新口味以吸引新的消费群体。

对于这场日渐升温的酸奶战争,多年来牢牢掌控国内酸奶霸主地位的光明乳业也正在设法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能力。

相较之下,国际酸奶品牌在中国市场上似乎颇不得志。

2001年,“卡夫〞这个美国酸奶市场第一品牌正式退出中国市场,意大利乳品巨头帕玛拉特目前已经全线溃退,而在光明和达能的左右夹击下,另一国际酸奶品牌“优诺〞也于2003年底黯然“下课〞。

但外资巨头可能只是战略性撤退,以避开剧烈的混战时代,等国内洗牌接近尾声时再挥舞资本大棒卷土重来。

经过近年来的竞争洗礼,目前纯奶的行业平均毛利率不到20%,而酸奶的行业毛利率却可以到达35%至40%左右。

据悉,多年来光明乳制品毛利率始终高居行业榜首,酸奶的奉献可谓功不可没。

酸奶的进入门槛要高于常温奶,因此竞争的剧烈程度要比常温奶相对缓和。

但是酸奶前台的市场竞争实际上在拷问乳品企业在后台的冷链建设、新品研发和渠道管理的三大能力。

只有具备这些能力的品牌才能历经剧烈竞争而屹立不倒,如果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培育出相应能力,贸然进入酸奶市场的品牌只能接受被淘汰出局的辛酸命运。

二、液态奶

2004年的中国液态奶市场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

战争打得天昏地暗。

全国范围价格战、保鲜奶和常温奶的市场之争等。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的液态奶生产厂家虽然还没有分出胜负,但液态奶的生产、销售格局与2003年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最主要是几大家液态奶生产企业排名发生变化,蒙牛以销售液态奶66亿元的成绩名列榜首,伊利以58亿元紧随其后,光明以52亿元排名第三,三鹿以16亿元将三元挤出第四的位置,而三元的液态奶销售额跌破10亿元的大关。

多年价格战,加之近年来物价上涨影响,使今年乳品的价格走向畸形。

这种价格导致企业无法保障起码的利润,在市场竞争惨烈的情况下,谁先涨价就意味它将失去市场份额。

所以05年价格战依然难免,直至有企业倒下,行业重新洗牌。

液态奶如果想保持04年的增长幅度不变,就要寻找新的市场空间,仅靠价格战来稳固和开拓市场是比较困难的。

目前开发农村市场的液态奶企业还不多见,面对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谁能想方法在农村市场上站住脚,谁就能取得胜利。

另外,学生奶餐饮奶市场的继续开发,白领阶层饮奶的增长都是液态奶开展的闪光点。

04年,常温奶在市场上占了上风,保鲜奶的市场被常温奶逐步蚕食,这是由于常温奶价格较低,相对易于保存的优势。

但随着经济的开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常温奶将会走下坡路。

在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沿海经济兴旺地区,巴氏鲜奶的销售逐渐走高,这也说明巴氏鲜奶将会成为市场主流的趋势。

三、奶粉

乳业中,奶粉行业与液奶相比呈萎缩势头。

目前我国奶粉成为乳制品行业中国际化味道最浓、竞争强度最大的品类。

奶粉行业里的所有竞争品牌可以归纳为三大梯队,即国际品牌、国内知名品牌和地方强势品牌。

国际品牌根本占据高端市场、国内知名品牌争夺主流市场,地方强势品牌则混战在低端市场和局部主流市场。

经过十几年的争夺,不少国际品牌销售收入已经超过国内品牌,美赞臣和多美滋等成为了中国奶粉行业的强势品牌。

从行业集中度看,无论是成人奶粉还是婴幼儿奶粉,行业集中度(前5个品牌占有率)均达50%以上。

进入相对有序的竞争阶段。

但是由于农村购置力缘故和奶粉自身利润率低所限,大多品牌奶粉几乎放弃农村市场,这为劣质奶粉制造商进入农村中需求最大的婴幼儿奶粉留下空间。

如何将农村市场抓起来,是值得奶粉企业认真思考的问题。

2004年国内奶粉总体进口量呈现一路下滑态势,虽然在04年年末进口量有所反弹,但是总量仍处于偏低位置。

下列图为国内04年1至11月奶粉进口走势图:

资料来源:

纵横乳业

从上图可以看出,国内进口奶粉市场在04年总体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虽然今年进口总量可能勉强突破去年的总量,但是总体上的市场萎缩已成定局。

这对于国产奶粉来说或许是一个时机,但竞争压力依然很大。

洋奶粉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强大的品牌实力。

而国产奶粉业仍处于群雄逐鹿的时代,真正的霸主还远没有成形。

洋奶粉占据高端虎视眈眈,国内奶粉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对抗洋奶粉的暴利运作。

建立名牌乳品联盟,展现国产奶粉中坚力量与正面形象,引导媒体舆论关于乳品消费的正确价值取向,将是一条有效的道路。

同时名牌奶粉要在发挥本地优势的基础上,发挥名牌优势,强化批发渠道。

第五章乳品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一、行业整体竞争态势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政府关于改善居民营养水平、学生奶方案等政策的出台,中国乳业进入了一个急速开展时期,而相对于国际平均牛奶水平而言,中国的牛奶消费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所以中国的乳品行业仍然有着很大的潜力,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乳业竞争也已渐渐趋于白热化。

1、国内品牌群雄并起

光明乳业总资产13亿元,净资产10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乳制品企业之一。

光明宣称募集资金投入的工程投产5年内,公司生产能力将到达年加工原料奶230万吨,年销售额165亿元,利润10.5亿元,在强手如林的世界舞台上,跻身前25强。

9月光明乳业公告还显示,其与控股股东上海牛奶集团以及上海市农工商总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上海奶牛育种中心有限公司,公司占注册资金的51%。

伊利集团在国内常温奶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今年又开始攻向鲜奶市场。

由于市场运做成功2004年第一季度的报告显示伊利集团资产总额到达44.52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78%;完成利润总额995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43%;实现净利润65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

伊利的第二、三、四季度的报告更是显示了其强劲的开展。

由此可以推想其势力之大。

北京三元在乳品市场上已经声名远扬,令同行不敢小觑。

早在今年1月,北京三元就正式收购了北京卡夫食品有限公司的外方股权,逼的洋品牌"卡夫"5月全面退出中国乳品市场。

今年6月,呼伦贝尔的三元公司超高温灭菌奶新线开始投产,8月又在呼伦贝尔扩建奶源基地,全面进军内蒙古市场及东北市场。

该公司还透露,正积极酝酿在国内上市。

新希望集团也摆开阵势宣称:

将投资20亿元,通过资产重组拥有8到10家控股企业,把分散在全国的品牌联合起来组建"联合舰队",成为乳业巨头。

今年6月11日,新希望乳业与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的——国际纸业公司签署战略联盟协议,双方将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及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2、外资品牌不断介入

目前世界排名前20位的乳业品牌全都进入了中国市场,国际乳业巨头中已有4家在中国建厂。

而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外资乳业的产值已占到中国乳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利税总额占40%以上。

中国敞开WTO大门后,国内乳业更深切感受到迫在眉睫的压力。

目前

世界上的几大乳业巨头都已经在中国排开阵势,并且中资外资已经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局面。

尽管外资乳业并没有太多的参与国内乳业并购战,而且也有推出中国市场的,但这些外资乳业离开的真正意义,是在等待时机再次发动腥风血雨的资本战。

随着中国参加世贸组织后关税的下调,众多的国外乳品企业还将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特别表现在奶粉方面。

中国的乳品企业丝毫没有喘息的时机,只有争取继续做大做强,尽可能地抢占先机,才能处于市场有利地位。

3、强势品牌跨行业进入

前段时间,各大媒体纷纷爆出了果汁老大汇源集团进军奶业的消息,汇源声称已出巨资在东北、内蒙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形成了汇源的奶源基地。

这是继鄂尔多斯进军乳业与伊利结盟,饲料大王新希望放言构筑自己的乳业帝国,雀巢并购云南蝶泉之后,又一行业外资本进军乳业。

当然,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自1990年以来,国内乳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行业产值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在15%以上。

更为诱人的是国人的乳制品人均消费量偏低,仅是兴旺国家平均水平的1/5,乳业还有很大的开展空间。

如果按目前的乳品消费收入弹性粗略计算,则在我国到达中等兴旺国家生活水平之前的相当长时间里,乳业能够继续保持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成长。

面对这么有利润空间的市场,商家自然是垂涎三尺,已经跨行入主乳业的还有浙江娃哈哈集团,宁夏新华百货公司,四川希望集团等,而且跨行进入的品牌一般都是在食品行业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企业,在品牌认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乳业的竞争只会越来越剧烈。

二、区域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长期对家乐福,好又多,北京华联等几个大型商超进行跟踪,调查城市主要为成都,西安,广州,武汉、北京和沈阳等6个城市。

调查结果如下:

注:

①商品采样原则,根据品牌在不同销售点出现的重复次数取样,重复次数多的采为样本

②样本排名确定原则,品牌近期销量上升幅度,广告终端促销力度,消费者认可程度的综合评分

③表中“/〞处说明在该地区未将该品牌作为取样样本

④抽样城市:

成都、西安、广州、武汉、北京、沈阳等六个城市

1、北京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蒙牛

三元

蒙牛

伊利

蒙牛

蒙牛

光明

第二

三元

蒙牛

伊利

蒙牛

伊利

伊利

伊利

第三

伊利

伊利

光明

光明

三元

光明

三元

数据来源与整理: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

蒙牛、伊利、光明仍占领北京地区的主要市场份额,三元作为北京地区品牌,需要继续加强对该地区市场的稳固。

多年来,北京人均乳品消费量一直雄踞榜首,成为中国乳品供给

和消费快速开展的旗帜,特别是从2002年起,北京鲜奶的人均年消费量迅速上升,到达32.64公斤,排名第一,并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曾有资料显示,食用乳品的北京居民家庭人均液态奶的年消费量已达52公斤,人均酸奶年消费量到达17公斤,与2002年北极高能城镇居民人均液态奶年消费量32公斤、人均酸奶年消费量7公斤相比,分别高出62%和142%。

同时,北京乳品市场经过多年的开展形成以下特点:

一、液态奶品种多;二、包装多以小包为主流;三、口味中纯牛奶仍占市场主要份额。

2、广州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蒙牛

子母奶

伊利

伊利

蒙牛

蒙牛

蒙牛

第二

伊利

蒙牛

蒙牛

蒙牛

伊利

伊利

伊利

第三

子母奶

燕塘

子母奶

子母奶

长富

长富

燕塘

数据来源与整理: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

广州地区乳业品牌呈全国性大品牌和区域品牌平分天下的局面,蒙牛占市场份额第一的局面没有变化。

广州地处东南沿海,是国内、国外品牌的必争之地,但目前乳业市场巨大,潜力尚待开发。

同时广州现在是香港鲜牛奶的主要供给地。

有资料显示,目前输港鲜牛奶的出口量已经增加到现在的每天30-40吨,广州供港鲜奶约占香港鲜奶市场的40%。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人士表示,由于供港牛奶质量平安过关,使得广州鲜牛奶在香港的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

3、武汉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蒙牛

蒙牛

蒙牛

蒙牛

光明

友芝友

蒙牛

第二

光明

伊利

友芝友

友芝友

友芝友

光明

友芝友

第三

友芝友

友芝友/光明

光明

光明

扬子江

伊利

光明

数据来源与整理: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

武汉乳品市场液体奶品牌众多,不仅包括全国性的品牌蒙牛、伊利和光明,还包括区域品牌友芝友和扬子江。

武汉乳业中纯牛奶(原味牛奶)占市场主流,同时纸盒包装较流行,乳品之间的价格差距不大,在对武汉消费者的乳品消费调查中显示,选择液态奶的主导因素是口感好和价格合理。

武汉奶粉市场主要以外地品牌唱主,形成雀巢独树一帜,伊利不甘落后的局面。

4、成都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华西

伊利

伊利

华西

华西

伊利

伊利

第二

光明

光明

光明

伊利

菊乐

华西

蒙牛

第三

菊乐

菊乐

菊乐

菊乐

蒙牛

菊乐

光明

数据来源与整理: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

蒙牛在成都的市场占有率不及国内其他地区,华西作为地方品牌显示出其优势。

今年成都乳品市场的变化折射出国内乳品市场的变化局势,大规模的降价风暴席卷了成都市场上几乎所有的乳品品牌,其中尤以蒙牛、光明、均瑶、伊利等外地品牌的动作较大:

   成都乳品市场纯奶价格:

(单位:

元/L)

蒙牛(1L)

伊利(1L)

均瑶(1L)

原价

5.0

5.3

4.6

现价

4.3

4.1

4.1

   成都乳品市场高钙及低脂乳品价格(单位:

元/ml)

蒙牛(250ml)

伊利(250ml)

菊乐(250ml)

高钙

普通装

低脂

普通装

普通装

原价

2.5

2.3

2.5

2.3

1.8

现价

2.1

1.9

2.2

2.1

1.5

成都市场乳酸奶价格:

(单位:

元/250ml)

蒙牛(250ml)

伊利(250ml)

菊乐(250ml)

原价

1.7

1.9

1.8

现价

1.4

1.7

1.5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

成都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完成其销售目标,常常采取价格战。

而一旦有企业降价,其它企业就不得不跟进。

在近三个月的乳品价格战中,有的企业销量上去了,但更多的中小乳制品企业却遭受了重重的一击。

面对外来资本的频频进入与国内大品牌价格压境的咄咄逼人,更多的中小乳制品企业只有不断想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