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二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336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二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二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二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二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二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二次.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二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二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二次.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二次

新人教版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二次)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冬天湖面结冰

B.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

C.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D.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2.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是30°

B.反射角是60°

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3.下列对图中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用无线电才能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乙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丙图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D.丁图B超检查身体应用声能传递信息

4.利用图示甲、乙装置(燃烧皿内燃料和烧杯内液体未画出),既可以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又可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要求仅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完成实验,则两个实验都需要控制相同的

A.液体种类

B.燃料种类

C.液体质量

D.燃料质量

5.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但不准确。

校正时发现:

在标准大气压下,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而插入100℃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94℃。

那么,若用该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2℃,则教室里的真实温度是

A.18℃

B.20℃

C.24.4℃

D.26℃

6.冬天,身在户外的人们呼出一团团的“白气”,夏天却看不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

A.冬天气温低,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B.冬天气温低,人们呼出的水蒸气遇冷被液化成小水滴

C.夏天气温高,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又汽化了

D.夏天气温高,人们呼出的水蒸气先液化后又汽化了

7.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B.

C.

D.

8.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

下列物理接近实际的是

A.现在你所在考场温度约45℃

B.你所用的新2B铅笔长度约180mm

C.你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kg

D.你步行的速度约是10m/s

9.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会发生折射现象

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

D.只要进入另一种介质,光速就会改变

10.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若AO与OB夹角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40°

B.反射角为20°

C.折射角大于20°

D.假如一束光线沿着CO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可以看到光线沿OB射出

11.下图中成放大实像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邮票

B.用照相机拍摄景物

C.用投影仪在银幕上投影

D.用平面镜矫正姿势

12.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

通过凸面镜能看见拐弯车辆的像

A.天鹅在水中的倒影

B.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

C.通过“水杯望远镜”观看远处的景物

D.

二、填空题

13.2019年12月26日发生了罕见的“日偏食”,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观察到这种现象.

(1)“日食”的产生可用光的______来解释.

(2)利用在水里滴黑墨水观测日食可以保护眼睛,此时太阳倒影的大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中太阳的大小.

14.养花的人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来后,轻轻敲一下,从声音上来判断该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进行判断的。

15.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此时入射角为_______度,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减小入射角时,折射角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为_________︒。

16.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__________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则A处是____色光.

17.次声武器能发射频率低于_________Hz的次声波,次声武器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太空战中使用。

18.学校每年都会给毕业班的同学拍班级集体照留念,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_____透镜,它在光屏上呈的是一个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在拍照时,有同学没有被拍到,为了每个同学都能被拍到,摄影师应该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同学们,同时把镜头回缩才能保证拍到一张清晰完整的集体照。

19.如图所示,青藏铁路分路段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少量液氨.热棒的作用相当于天然的“制冷机”,它是我们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的创造性应用.热棒的工作原理是:

当路基温度升高时,液态氨吸热发生________变成气态上升到热棒的上端;当路基温度降低时,气态氨遇冷放热发生________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如此不断循环,有效地防止了路基温度的升高.

20.小明笔直地从一餐厅外的走廊经过,餐厅的落地玻璃窗里映出他经过的身影,这是因为餐厅的落地玻璃窗发生了______反射,在餐厅里面用餐的客人______(填“能”或“不能”)见到小明在落地玻璃窗里的像.

21.我们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

这利用了光的________,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绿、___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22.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_____,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_____区会看到日偏食,当运动到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三、实验题

24.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

甲的温度/℃

97.0

97.5

98.0

98.0

98.0

98.0

98.0

98.0

 

乙的温度/℃

35.0

40.0

45.0

49.5

54.0

58.3

62.5

66.6

 

丙的温度/℃

46.0

47.0

48.0

48.0

48.0

48.0

48.8

49.8

 

(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酒精灯、烧杯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测量器材还有____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

B.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C.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

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

(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明发现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应为_____。

烧杯内的水是否已沸腾判断的依据是:

_____,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原理制成的,实验地的大气压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下图实验情景中的两处错误是:

①_____;②_____。

25.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____∠AON,若将AO向ON靠近,OB_____ON(选填“靠近”或“远离”).

(2)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经镜面后沿OA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的.

(3)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____.

(4)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_____.

26.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像可知_____________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但需要__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

由此推测当时的气压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7.小明和小军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选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对选取的两只蜡烛的要求是_____;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②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③当把蜡烛从距凸透镜15cm移到12cm时,应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②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军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_____(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

若做成实像实验时,凸透镜上恰好飞落了一只小昆虫,小军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昆虫的像。

四、作图题

28.如图所示,A为海洋馆水下表演者,A'为水外观众看到的A的位置,B处为追光灯(用来照亮表演者,增强观众视觉效果)请在图中画出由B发出的光把A照亮的光路图。

(____)

2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 透镜同步练习】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30.如图所示,画出AB的入射光线和CD的折射光线。

(______)

31.按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S为平面镜MN前的一点光源,P为镜前的一点,试画出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线的光路图.

(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OB为一束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O为入射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其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OB为一束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O为入射电,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其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五、综合题

3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冰箱

电冰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如图所示,冰箱的制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