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案例的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3225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案例的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管理案例的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管理案例的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管理案例的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管理案例的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管理案例的研究报告.docx

《教育管理案例的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案例的研究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管理案例的研究报告.docx

教育管理案例的研究报告

 

教育管理案例设计与分析指导

张遐

教育管理案例设计与分析指导

一、什么是教育管理案例研究

(一)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的概念

案例研究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案例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过程。

通常案例研究是对特定的人、事、物所进行的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人、机构、社会团体等,资料搜集可以采用查阅档案记录、问卷、测验、访谈、观察等方式。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是采用任何可能且可行的研究方法,收集一切与教育管理最广泛意义领域内的相关问题的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具有典型性的教师或学生、教育事件、教育团体或机构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探索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从而揭示出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的过程。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的选题范围可以涵盖了班级管理、学生教育与管理、学校管理、教育行政管理、家庭教育管理、社区教育管理、公共教育设施管理、企业或其他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等方面。

(二)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的功能

案例研究作为研究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式,其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问题

案例研究通过对那些典型案例的详细描述和分析,从而揭露在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促进教育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分析问题

提供所选定的研究案例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与数据,分析问题,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精细的剖析,以期得到准确的问题信息及正确的解决方法,是案例研究的枢纽和成功的关键。

3.解决问题

验证某一种矫正方案或辅导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解决类似的相关问题提供可操作性的策略和步骤。

4.归纳总结

案例研究信息的累积有助于对事物总体的归纳,可以为以后的研究分析、理论概括做好准备。

通过案例的归纳总结,帮助教育管理者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成功经验,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以实施研究,以便更好地改进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案例研究的功能。

如,做一个“关于小学生阅读性障碍的案例研究”,教师通过对该生的日常有异于同龄孩子的行为的观察确立案例,通过对平常行为的分析以及医院、心理咨询等多方面的共同确认,认为其具有阅读性障碍,那么应该怎样矫正呢?

(发现问题)

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地搜集资料来解释和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障碍,为进一步矫正提供理论依据。

(分析问题)

在对大量资料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的基础上,邀集各相关人员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矫正方案,并按照方案的步骤循序进行,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地克服障碍,以达到最佳适应。

所谓最佳适应并不是说让他(她)完全的好起来,而是在正确理论及经验指导下,取得的最优效果。

(解决问题)

世界各国种都存在着有阅读性障碍的儿童,那么,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呢?

把收集到的案例与所研究的案例进行比较研究,看是否能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为以后更好地解决类似的问题提供依据。

(归纳总结)

(三)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的类型

1.诊断型案例研究

所谓诊断型案例研究就是研究者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案例对象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解决策略、分析策略效果,如有可能,追踪案例长期发展的研究。

诊断型案例研究的最大特征就在于“诊断”,即重在指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或问题,并针对这种问题提出应该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

2.归纳型案例研究

所谓归纳型案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案例现象的描述,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案例存在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得出结论的研究。

归纳型案例研究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归纳”,即该研究重在对案例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普遍性的规律。

如有条件话,可使案例与相关案例进行简单的类比,在对案例问题进行多维分析的基础上,最后归纳出一个普遍性的规律。

3.综合型案例研究

综合型案例研究是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结合。

它既通过梳理案例问题,分析解决策略的效果,又注重通过对案例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启示或普遍性的规律。

(四)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的方法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有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产品分析法等。

1.追踪法

案例追踪法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所要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并随时间进程随时记录和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最终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追踪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的研究:

第一种,探索发展的连续性。

因为追踪法一般是对相同的对象做长期连续不断的研究,每个人或每件事例,其自身的发展变化可进行纵向比较,研究者可以从中了解其发展的连续性。

第二种,探索发展的稳定性。

第三种,探索早期教育对以后其他教育现象的影响。

例如,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些早期教育比较好的儿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追踪研究,对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考察,从而探索他们多方面的发展与早期教育的关系。

再如,对一些单亲家庭的儿童进行追踪研究,看看父母离异对儿童发展带来什么影响,等等。

案例追踪研究的实施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

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某一方面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或事例作为追踪研究对象,并明确要对学生或事件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解。

第二步,实施追踪研究。

追踪研究一定要紧紧围绕课题确立的内容进行,要运用规定的手段收集有关的资料。

追踪研究需要较长时间,研究者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第三步,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

对收集到的各种案例资料,要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做出合理判断,揭示出案例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必要时还要继续追踪,继续研究。

第四步,提出改进案例的建议。

研究者要根据对案例追踪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指导和促进案例的发展,实施因材施教。

2.追因法

所谓追因法,就是指由已经存在的结果去追寻和探究结果所以产生或存在的原因。

例如,某学生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我们去追寻他的成绩下降的原因,这就是追因法。

案例追因研究的实施可以分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结果和研究的问题。

在确立研究问题时,一定要弄清已经存在的现象或结果是什么,是否值得进行研究。

例如,某校某班级某学科的教学质量特别高,某个学习后进生最近有较大变化,学科成绩提高很快等,这些都是既成事实,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确立为研究的问题。

第二步,假设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

假设导致结果的原因应尽可能全面。

第三步,设置比较对象。

为了追寻导致结果的原因,研究者可以采取两种途径设置比较对象。

一种是设置结果相同的若干比较对象,从中找出共同的因素,即前面假设的原因;另一种设置结果相反的若干比较对象,找出相反的因素,从反面找出真正的原因。

例如,我们研究某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可以找出若干个品德不良学生,从中找出他们品德不良形成的共同因素;也可以找出几个品德优良学生与品德不良学生对比,探究两者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之处,从而找到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真实原因。

第四步,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对比。

第五步,检验。

找出的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最好的检验办法是看有同样原因存在的其他许多事例中是否有同样的结果发生。

为了进一步验证得出的结论,还可把这一结论当作假设,有计划地组织新的实验。

这样把个案追因法和实验法结合起来研究,所得出结论的可靠性与学术价值就更大了。

3.临床法

(1)临床法的适用

临床法既适用于陷入困境儿童的研究,也适用于正常儿童的研究。

前者旨在解决案例的问题;后者旨在由特殊案例发现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2)临床法应用的一般过程

①由教师、父母或学生本人提出需要帮助的具体行为问题或学习问题,然后观察他的行为。

②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教育测量情况、同伴评价、家庭情况,以及该生在各种环境中的表现,明确当前的情况。

③根据这个学生的发展史、学校记录和家庭历史等材料,了解其过去的历史。

找出行为的一贯性。

如,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在所有情境中发生,还是只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

找出行为的模式,即使行为前后有不一致,也可能是一种有意义的模式,找出其可能的动机。

④根据可能的假设,制定处理方案。

⑤根据初步处理的结果,判别假设是否正确,是否需要修改或者必须完全推翻。

⑥为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一般宜用实验法再加以检验。

4.会诊法

会诊法是指教师通过集体讨论,就某一个学生的行为做出鉴定,形成比较公正客观的结论的方法。

会诊法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可以适用于个性发展方面有问题的学生,而且可以适用于正常的学生。

它通常针对的是学生的思想品质及学习方面的问题,具有简便性和集体性的特征,因而是一种深受广大教师喜欢的方法。

5.产品分析法

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也是案例研究的一种方法。

它是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书信、自传、绘画、工艺作品等,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

例如,我们对儿童绘画作品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他们的许多心理特征例如智力水平、对周围环境的态度等。

二、如何做教育管理案例研究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要经过如下过程:

确定案例研究题目、选择恰当的案例、收集与整理案例资料、案例分析与指导(界定案例体现的教育或管理问题、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采取教育或管理对策、分析总结案例问题解决情况或者分析该案例的教育或管理启示、得出结论)、撰写案例作品。

(一)案例的确立

具体来讲,我们在确立要进行研究的案例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案例具有教育管理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案例研究的可行性

3.案例本身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主要是个案,也可以是2-3个案例。

4.以本人亲历的案例为主;如不是本人亲历的案例,需要有了解案例情境的便利,要有对案例的分析、驾驭能力。

案例确立参考选题:

学生教育与管理部分: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困难)的案例研究

学生性格问题(含自负、自卑、孤僻、敏感、马虎、责任心差、虚荣等)与对策的案例研究

学生情绪问题(含暴力倾向、焦虑、嫉妒等)与对策的案例研究

学生行为问题(迷恋上网、逃学、攻击性、反社会行为等)与对策的案例研究

学生品德问题与对策的案例研究

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激发的案例研究

资优生(孤僻生、后进生)教育的案例研究

对学生进行档案袋管理的案例研究

XX学校(班级)青春期性教育的案例研究

对学生进行升学和就业指导的案例研究

幼儿入园适应的案例研究

幼小衔接的案例研究

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案例研究

营造良好师生关系的案例研究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女童)教育的案例研究

 

班级管理部分:

班级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的案例研究

班会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案例研究

学生文体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案例研究

班干部培养的案例研究

优秀班主任的案例研究

班风建设的案例研究

学校管理部分:

民办学校教育运营的案例研究

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学校与社区合作办学的案例研究

校长(教师)轮换制的案例研究

XX学校实行绩效工资的案例研究

薄弱校转化的案例研究

XX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XX学习型学校建设的案例研究

XX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案例研究

XX学校教师激励制度的案例研究

XX学校教师评价制度的案例研究

XX学校法制教育的案例研究

XX学校信息管理的案例研究

XX学校校务公开的案例研究

XX学校校园网建设的案例研究

XX学校教学资源(设备)使用的案例研究

XX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案例研究

农村初中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案例研究

高中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案例研究

XX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案例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中面临问题的案例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案例研究

学校品牌建设的案例研究

打造特色学校的案例研究

XX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

XX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案例研究

XX学校课程表编制的案例研究

XX学校教师进修、培训制度的案例研究

学校未成年人伤害事故案例研究

XX学校家长参与管理的案例研究

优秀校长(教师)成长的案例研究

XX学校学生兴趣班开设的案例研究

家校合作案例研究

家长学校开设的案例研究

家庭教育管理部分:

家庭德育的案例研究

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案例研究

学习型家庭建设的案例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成长的案例研究

儿童课外读物购置的案例及启示

儿童闲暇时间利用的案例及启示

 

其他:

XX单位员工培训工作的案例研究

XX单位员工聘任工作的案例研究

XX单位员工激励制度的案例研究

XX教育研究学会工作机制的案例研究

XX教育中介组织运营的案例研究

XX教育评估机构运营的案例研究

XX教育基金会运营机制的案例研究

XX教育培训机构运营机制的案例研究

XX教育培训机构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

XX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案例研究

XX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案例研究

XX社区教育项目开发与管理的案例研究

XX城市(小区)公共教育设施建设的案例研究

XX地区高考(中考)制度改革的案例研究

XX地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择校问题的案例研究及启示

(二)案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资料的收集

在案例研究中,会运用各种各样的不同方法甚至是各种不同方法的综合,譬如说,可以用观察法、谈话法和测验法等来收集与所要研究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各类资料。

例如,案例的家庭背景,如,家庭结构、父母亲的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手足人数、排行;案例的个人资料,如,性别、年龄、年级、身高、体重、健康状况、外型特征、人格特性以及个案的重要生长史;问题发展史,如,首次发生的时间、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当时家庭与学校的背景事件、问题的处理及效果;家庭适应,如,亲子关系、手足关系、父母管教态度与技巧;学校适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和社会适应等。

2.资料的整理

对个案研究资料进行整理的目的就为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资料整理可以使研究者把握研究的主导方向。

其次,通过对研究资料的整理来保证材料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正确地对案例进行分析与指导奠定基础。

最后,研究者通过研究资料的整理可以形成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的材料,初步把握资料的整体情况。

因此,在整理资料时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使得经过整理的研究资料能全面客观地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

同时还应注意将整理研究资料的标准和尺度紧密围绕研究的主导方向或目的,尽量形成系统化的、有条理的资料,为整个研究的进一步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整理资料时要对研究资料的质量进行审核。

包括:

一是根据研究目的检查是否已经收集到了所需要的全部资料;二是核查研究案例的资料有没有缺失或遗漏,有没有自相矛盾之处,资料记录中有没有错行、错号等错误。

(三)案例分析与指导

在收集了案例的有关资料以后,接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分析案例资料,研究者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动力性分析。

其目的在于寻找案例行为的内在动力。

如研究案例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及其与行为结果的关系,以及构成这些动力的内在和外在的因素,诸如健康、情绪、个性、需要、环境的习惯性影响(如家庭生活习惯、文化水平)和具有触发意义的重大事件与任务,等等。

(2)发展性分析。

其目的是要了解研究案例产生某些动力、行为结果或问题的具体原因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临床性分析。

其目的是要了解研究案例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其成长发展与当前的教育社会环境存在着哪些相适应或不相适应的地方,并找出这些适应或者不适应的矛盾关键所在。

然后,在分析完案例资料的基础上,找出案例的特征,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但工作并不能就到此为止,还应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案例自身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设计一套因材施教的方案,加以成长性指导,这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有其特殊的意义。

这种指导应着眼于该学生案例的发展,从学生发展的内外因素的变化上加以指导:

第一,改善那些可以改善的外因条件,使之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或发展与加强那些促进学生发展的外因条件。

这主要考虑学校的教育措施、家庭的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学生的人际关系等。

对于那些不能得到改善或发展的外因条件,也应提出控制、防范或疏导的措施。

第二,对学生的内在因素加以适应性发展与矫治,以便与社会环境相适应。

如通过心理教育措施改善和发展学生的情绪、情感、人格倾向,克服焦虑情绪、过分孤僻的性格等,提出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议。

研究者要完成这样的指导工作,常需要专门人员的配合。

得出结论是案例分析与指导的最后一部分,它概括了研究的全部结果,可以使其他非研究人员通过结论对整个研究有一个简明而全面的认识。

但是结论应该具有客观性和恰当的概括性。

(四)撰写案例作品

教育管理案例作品一般包括“题目”、“正文”、“参考资料”等部分,正文部分应该包括“案例描述”、“案例分析与指导”。

对诊断型的案例,在分析时可包括“问题梳理”、“指导策略”、“得出的启示”等部分;对归纳型案例,在分析时可包括“案例分析”、“启示或结论”等部分;对于综合型案例,可以将“诊断型案例”和“归纳型案例”的写法结合起来。

 

教育管理案例作品基本框架如下:

 

 

 

首先,撰写题目。

一篇好的作品的标题,应该新颖、切中、鲜明、简练、醒目,必须反映研究的主题。

题目能以概括全篇内容,并引人注目为好。

如“小学生阅读性障碍及调控案例研究”,“青少年厌学(考试作弊、上网成瘾、吸毒、杀人)问题的案例研究。

其次,撰写作品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案例描述、案例分析与指导”部分。

案例描述就是对所要研究的案例的一般情况进行完整而简洁地介绍。

案例描述不是要求零散的琐碎的、面面俱到地陈述信息,而是要求把与该研究有关的案例信息有条理、清晰地描述出来。

所谓案例分析就是运用已有的教育管理理论对所要研究的案例进行系统地、科学地解读,其内容可以是对描述的案例情境谈一些自己的思考或用理论进行阐释、分析,也可以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对于旨在解决问题的诊断型案例作品,在对案例进行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对于案例问题的建议性解决策略,并分析其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工作并不是到此为止,有些时候还需要研究者对研究案例进一步追踪。

当然,对于旨在归纳和得出合理结论的归纳型案例,研究者在对其进行案例描述、归因分析之后,应该能从被研究案例的描述和分析中得出一定的教育或管理启示。

也可以将两者结合,综合起来撰写,既诊断问题、提出策略,又归纳出启示和规律。

(五)案例作品实例

案例作品1: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已不是神话

刘金玉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下面就谈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把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这一典型案例。

案例描述:

我班有个学生叫张桂添。

初一上学期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我头痛。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

初一第一学期中段测试各科竟然不及格。

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

我内心一横:

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

接待我的是其伯父,通过其伯父的介绍,我大吃一惊:

原来,他的父亲前两年因故自杀已离开人世,他的母亲紧接着又疯了,不理家事。

现家中只有五个人:

上有七十多岁的奶奶,下有三个小妹。

祸不单行的家庭造成他年纪小小正需父母疼爱之时却无人疼爱,内心充满仇恨。

姐妹们的学费都是其伯父向镇政府申请“年收入低于1500元贫困家庭子女免收学杂费”而获得的。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

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

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打羽毛球。

打羽毛球不正是我自己擅长的吗?

到了课外活动时间,我约他打羽毛球,给他讲打羽毛球的技巧,谈论目前我国羽毛球在国际上的地位,谈论“苏迪曼杯”,谈论张宁等羽毛球健将。

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

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

一边与他打羽毛球一边与他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

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

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

他生病时我就给他买药、煎药……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

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按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

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

趁着良好势头,我不断加强巩固,初一第二学期,我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

通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几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

奇迹出现了:

午休、晚休及自习课,他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

于是,我试着让他当值日生。

果然,在他值日那天全班纪律特别好。

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本学期期终测试成绩平均达70分。

到了初二,我刚好又当他的班主任,开学之初他主动找到我表示这学期将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

我很高兴,干脆让他当纪律委员。

在他的努力下,这学期我班的纪律更加良好,还夺取了学校“文明班级”荣誉称号。

老师同学都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

他的学习成绩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期末测试各科成绩平均81分。

看着他上课如此聚精会神的神态,看着他课外活动时间仍然与学习委员一起钻研难题的影子,看着他准确工整的作业,看着班上手抄报里有他的笔墨,看着他劳动课大汗淋漓的样子……我会心地笑了起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经过老师的不断努力,他已被转化为德、智、体、美、劳均全面优良的学生。

第二学期他的中段测试成绩已取得显著提高,在班上排名第三,全级第十三。

现在,他已被学校评为"二十佳学生",成了同学们的学习楷模。

案例分析:

张桂添同学的转变、成长过程,我抓住了后进生教育、转化过程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该生的现状如何、为什么有这种现状?

“转化他的工作原则和出发点是什么?

“我要采取哪些教育艺术帮助他进步?

问题梳理:

该生属于困难家庭子女,在班级中原来属于暂时后进的学生。

主要表现为:

不遵守纪律、调皮捣蛋、学业落后、不思进取等。

如何帮助后进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激发其学习和发展兴趣,帮助其树立自信,从品德发展、行为矫正、学业发展等各方面进步呢?

我作为他的班主任老师,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教育策略: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对于张桂添这样特殊家庭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

“动之于情,晓之于理”:

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