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背诵内容讲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3065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背诵内容讲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背诵内容讲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背诵内容讲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背诵内容讲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背诵内容讲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背诵内容讲课教案.docx

《三年级数学下册背诵内容讲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背诵内容讲课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下册背诵内容讲课教案.docx

三年级数学下册背诵内容讲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背诵内容

三年级下册背诵和理解内容

一、位置与方向。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3、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写出另外七个方向。

4、描述路线的一般格式:

从什么地方出发,先向什么方向走多少米到什么地方,再向什么方向走多少米到什么地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1、北斗星永远在北方2、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3、早上太阳在东方,晚上在西方4、风向与倾斜的物体方向相反

二、年月日

1、1年有(6)个月,(7)个大月,(5)个小月

大月有( 31 )天,小月有( 30 )天。

平年2月是( 28 )天,闰年2月是( 29 )天。

平年全年有( 365 )天,闰年全年有( 366 )天。

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拳头记忆法:

凸起的地方是大月(31)天,凹下的地方是小月(30)天,(二月除外)

2、一个星期有( 7)天,平年有(52)个星期零

(1)天。

365÷7=52(个星期).....1(天)

大月有(4)个星期零( 3)天。

31÷7=4(个星期).....3(天)

3、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1)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2008年是(闰)年2008÷4=5021900年是(平 )年1900÷400=4......75,有余数的是(平 )年,没有余数的是(闰 )年。

1.重要的日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

2.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

3.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4.一年分(4)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第一季度是(春季),第二季度是(夏季),(秋季)是第三季度,(冬季)是第四季度。

5.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

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

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下午3日→3+12=15时,16时等于16-12=下午4时。

6.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比如10:

00开始营业,22:

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

22:

00—10:

00=12(小时)时刻—时刻=时间段

7.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年、月、日、时、分、秒。

8.时间单位进率:

1世纪=100年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

9.典型例题。

2007年2月份有()天。

先要用2007除以4判断2007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再确定2月有多少天。

三、面积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计算周长用长度单位。

2、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计算面积用面积单位。

3、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二)面积单位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公顷就唯一一个没有平方的面积单位)

5、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举例说明以上的面积单位有多大。

(三)单位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1米=(10 )分米

1分米=(10 )厘米1厘米=(10 )毫米

2、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 )公顷  1公顷=(1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四)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已知长方形面积求长:

长=面积÷宽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

边长=面积开平方

4、已知长方形周长求长:

长=周长÷2-宽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

边长=面积÷4

5、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四、小数的初步认识

1、像5.98、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叫做(小数点)。

2、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1)分米。

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以写成(0.1)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1)厘米。

1厘米是(100分之1)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

1毫米是(1000分之1)米,还可以写成(0.001 )米。

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几(两位小数)

3、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4、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

5、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几(两位小数)

6、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余数最大应是除数减法1;余数最小是1;被除数最大应是商x除数+最大余数;最小应是商x除数+1;如 ÷8=6……  ,求被除数最大是    ,最小是    。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7、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红、黄、黄、绿、绿、绿、红、黄、黄、绿、绿、绿......

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

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

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 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9+1=10条。

答:

一共要10条船。

例2:

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  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答:

能做5件成人衣服。

5.三个连续整数的和÷3=中间的一个数;前面的数=中间数—1;后面的数=中间数+1;

6.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大,被除数是几位,商就是几位;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被除数是几位,商比被除数少一位。

方法的记忆

一、整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1.笔算除法顺序:

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验算1:

被除数=    验算1:

被除数=

验算2:

被除数÷商=除数 验算2: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6.商与除数的乘积不能大于被除数。

7.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

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

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8、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

12÷3=4(分钟)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

4×4=16(分钟)

四、递等式(脱式计算)的运算顺序。

(1、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五、统计

1.求平均数公式:

总和÷份数=平均数平均数×份数=总和总数÷平均数=份数

2.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中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折线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3.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是1个,2个,5个,10个,还是更多单位。

八、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到达时间-出发时间=经过时间)(一般用24时计时法来计算。

九、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方法的记忆

一、整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注意有关0的计算和验算方法)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口算、笔算

三、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四、递等式(脱式计算)的运算顺序。

(1、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五、求平均数的方法。

(总数÷份数=平均数)

六、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七、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用年份除以4或400,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八、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到达时间-出发时间=经过时间)(一般用24时计时法来计算。

)九、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十、单位换算的方法。

(如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背诵和理解内容

位置与方向。

1、地图通常是按(   )(   )(   )(   )绘制的。

2、东与(  )相对,(  )与北相对;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1.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正对着北方。

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   );数字3正对着(   )方。

2.小铃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   );向左转动1周半,面向(   )。

3、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写出另外七个方向。

 

4、描述路线的一般格式:

从什么地方出发,先向什么方向走多少米到什么地方,再向什么方向走多少米到什么地方……。

1.小强的家门面向东,放学回家后站在门前,面向家门,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向?

 

2.小明和小立背对背站立,小明向北走150米,小立向南走120米,两人相距多远?

 

 3.小娟向东走5步,然后向西走4步,再向东走3步,再向西走2步,再向东走1步,现在小娟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几步的地方?

  

 

4.(探究题)小明面向东向前走5步,左转向前走4步,再左转向前走5步,现在小明面向什么方向?

如果想尽快回到原地,可以怎样走?

 

 

 

5.(开放题)李芳与张林相邻,李芳东面有25名同学,张林西面有5名同学,这一排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1、北斗星永远在北方2、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3、早上太阳在东方,晚上在西方4、风向与倾斜的物体方向相反

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人的影子在西方,太阳应在东方。

(   )

 2.和西北相对的方向是西南。

(   )

 3.在森林中可以利用树叶的疏密来识别方向。

(   )

 4.面对早晨的太阳,你的右手边是南方。

(   )

 

1.6点  东

2.  提示:

可以画一个表盘,标上方向看一看。

2.东 西

     提示:

当转动为整圈时,不管向哪面转都会回原方向。

 当转动为半圈时,不管从哪面转都会面向原方向的对面。

 

1.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2.150+120=270(米)

   3.(5-4)+(3—2)+1=3(步)

       小娟在出发点的东面3步处。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4.面向西;向南走4步(或左转走4步)

  5.答案1:

李芳在张林的东面:

 

      25+1+5+1=32(名)

      答案2:

李芳在张林的西面:

       25+5=30(名) 

1.√          2。

× 应该是东南           3.√        4.√

年月日

1、1年有()个月,()个大月,( )个小月

大月有(  )天,小月有(  )天。

平年2月是(  )天,闰年2月是(  )天。

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

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拳头记忆法:

凸起的地方是大月()天,凹下的地方是小月()天,(二月除外)

2、一个星期有( )天,平年有( )个星期零( )天。

大月有()个星期零( )天。

3、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1)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2008年( )年1900年是( )年,有余数的是( )年,没有余数的是( )年。

10.重要的日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  )节。

11.3月12日( )节,5月1日( )节,6月1日(  )节,7月1日(  )节,

12.8月1日(  )节,9月10日(  )节,10月1日(  )节。

13.一年分( )季度,每( )个月为一季度,第一季度是(  ),第二季度是(   ),(     )是第三季度,(     )是第四季度。

14.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

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

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下午3日→3+12=15时,16时等于16-12=下午4时。

1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比如10:

00开始营业,22:

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

22:

00—10:

00=12(小时)时刻—时刻=时间段

16.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年、月、日、时、分、秒。

17.时间单位进率:

1世纪=100年1天=( )小时1小时=( )分钟1分钟=( )秒钟

18.典型例题。

2007年2月份有()天。

先要用2007除以4判断2007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再确定2月有多少天。

五、面积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计算周长用长度单位。

2、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计算面积面积用面积单位。

3、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二)面积单位

6、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7、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8、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9、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0、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举例说明以上的面积单位有多大。

(三)单位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

1千米=( )米1米=( )分米1分米=( )厘米1厘米=( )毫米

2、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 )公顷     1公顷=(  )平方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质量单位:

1吨=(  )千克1千克=(  )克

(四)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1、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2、长方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

3、已知长方形面积求长:

长=面积÷宽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

边长=面积开平方

4、已知长方形周长求长:

长=周长÷2-宽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

边长=面积÷4

5、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六、小数的初步认识

6、像5.98、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  )。

“·”叫做(  )。

7、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分米。

1分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厘米。

1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

1毫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米。

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几(两位小数)

8、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

方法的记忆

二、整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3.笔算除法顺序:

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验算1:

被除数=    验算1:

被除数=

验算2:

被除数÷商=除数 验算2: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0除以(      )都等于0,0乘以(  )都得(  ),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8.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9.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

10.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

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

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四、递等式(脱式计算)的运算顺序。

(1、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五、统计

1.求平均数公式:

总和÷份数=平均数平均数×份数=总和总数÷平均数=份数

2.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中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折线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3.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是1个,2个,5个,10个,还是更多单位。

八、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到达时间-出发时间=经过时间)(一般用24时计时法来计算。

九、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1.直接写得数。

(16分)

68÷4=   840÷4=   220×4=    180÷3= 

480÷3=   9000÷3=   3×500=    1800÷3=

70÷5=   360÷5=   360×0=    4500÷5=

91÷7=   280÷2=   200×9=    0÷180= 

72÷9=    900÷9=     320÷8=   400×11= 

50×20=    35×10=   200×60=    30×4=  

1500÷5=   4×21=   400÷5=    2+320=  

96÷3=   34÷2=   720-8=  0÷(54-45)= 

297÷6≈   60÷3=  2700÷9=   0÷8×6= 

150÷5=   240÷4=  3×12+0=

2.估算。

(4分)

71÷8≈   323÷4≈   359÷6≈   103÷2≈  78÷4≈     249÷5≈

83×9≈     71×8≈   181÷2≈   359÷6≈     138÷7 ≈    194÷6≈

3、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306÷3     517÷5      783÷6   420÷3     209÷3       

 

37×21=     49×15=     29×35=    67÷4=     506÷3=  

 

    

791÷7      562÷4     209÷3     832÷4     709×4     

 

228÷6=       840÷3=     91÷7=       824÷4=

 

32×13      27×56      43×5     25×17     63×72        

 

4、脱式计算

(390+30)÷7      2340÷5÷3     2065+4675÷5    576÷3÷4

 

17×34-278     85 ×(28+32)       (601-246)÷5

 

68+24×40      125÷5×39     78÷3÷5       125×8+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