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及追寻生命的起源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2483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及追寻生命的起源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青海省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及追寻生命的起源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青海省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及追寻生命的起源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青海省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及追寻生命的起源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青海省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及追寻生命的起源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海省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及追寻生命的起源人教版.docx

《青海省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及追寻生命的起源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及追寻生命的起源人教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海省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及追寻生命的起源人教版.docx

青海省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及追寻生命的起源人教版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及追寻生命的起源

【应用1】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的成就是()

A.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提出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论的提出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答案B

【应用2】关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将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②推翻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③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④促进了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萌发

A.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D

史料文本

材料一“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闪电与雷鸣本来同时发生,但我们都是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鸣;月亮本来不发光,但皓月当空,竟照的地球黑夜如白昼。

在社会领域里,人们只有意识自觉活动着,因而假象就更多了。

”——达尔文

材料二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

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

他认为在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

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作出抉择,实行变法。

材料三他们认为在政治活动中和在自然界一样,最强有力者是得胜者,好战的品质决定谁将在国际“生存斗争”中获胜。

——《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

信息解读

(1)材料一达尔文强调无论在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社会活动领域都应抛开各种假象,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材料二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利用进化论思想宣传改造社会以挽救民族危亡的主张;材料三中进化论思想则被一些人当作推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

(2)进化论学说体现了达尔文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自然科学及社会进步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史料应用

(1)达尔文的观点说明了什么道理?

(2)达尔文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3)材料二、三说明生物进化论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

(1)科学研究要抛开社会领域里的假象,实事求是地研究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科学的本来面貌,尊重科学、推动科学事业不断发展,并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2)达尔文是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他首次创立了生物进化论的学说。

提出了优胜劣汰,自然选择是新物种起源的首要条件,他提出的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3)材料二:

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亡、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材料三:

被帝国主义利用,成为他们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

大题预测

阅读有关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文艺复兴以后,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的风气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研究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取得了巨大成就。

而中国古代的传统科技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在明清时期却落伍了。

其中缘由,值得探究。

(1)填充中国古代主要科技成就简表的主要内容。

发明者或朝代

成就

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李时珍

《本草纲目》

西汉

造纸术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毕昇

活字印刷术

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西方资产阶级传播新教的工具。

唐朝

火药

北宋

指南针

(2)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历史地位

理由

牛顿

经典力学奠基人

爱因斯坦

相对论力学奠基人

(提示:

从对推动欧洲社会制度的进步及世界一体化进程贡献的角度分析中国四大发明的贡献;第二个表格需列举科学家的主要成就。

沈毅在《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道:

“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就会发现,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

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的港湾后,它虽然易桅换桨,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那般多急流险滩。

(3)简要概括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驶速迟缓”的主要原因。

(提示:

从中西方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的研究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答案

(1)

发明者或朝代

成就

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推动了世界药物学的发展。

西汉

造纸术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毕昇

活字印刷术

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西方资产阶级传播新教的工具。

唐朝

火药

为西欧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其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北宋

指南针

为开辟新航路(或地理大发现)、打开世界市场起了重要作用。

(2)

人物

历史地位

理由

牛顿

经典力学奠基人

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爱因斯坦

相对论力学奠基人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3)原因:

腐朽封建制度的束缚;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固守农耕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专制的文化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维。

一、选择题

1.(2009·阜阳模拟)有个物理学家说:

“19世纪物理学大厦已经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

美这所大厦。

”这所“大厦”的奠基者是()

A.哥白尼B.伽利略C.牛顿D.法拉第

答案C

2.2006年8月24日,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正式从

九大行星中除名,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冥王星的发现当时是根据()

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B.牛顿力学的推算

C.法拉第定律的推算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B

3.(2008·济南模拟)罗素(BertrandRussell)写道:

“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纪之间的区别,都得

归功于在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

”“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A.经典力学B.生物进化论

C.量子理论D.相对论

答案A

4.(2009·济南模拟)右图是四十集香港电视连续剧《寻秦记》的男主角项少龙,他从21世纪穿越时空回到了秦朝统一前。

为这种文学艺术表现手法提供科学依据的是()

A.基因改造工程

B.空间控制理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答案C

5.(2009·扬州月考)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对人们思维的影响是()

A.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B.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C.思维方式不能绝对化D.使人们有了微观世界的认识

答案B

6.古代欧洲人们一直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当成真理,牛顿力学体系建立后,也一度被看做绝对权威的理论,相对论出现后,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说明()

A.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会否定更多的真理

B.社会不断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也不断进步

C.人类永远无法找到真理

D.经典力学体系已经过时,为社会所抛弃

答案B

7.下列图片所反映出的科学观点的创立者是()

A.牛顿B.哥白尼C.达尔文D.爱迪生

答案C

8.(2008·扬州模拟)“生物由于繁殖过剩,不可避免地存在种内和种间的生存竞争。

生物经常发生微小

变异,在生存竞争中有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保留,不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淘

汰……”。

上述言论认为新物种起源的主要因素是()

①自然选择②人工选择③遗传④变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9.(2008·烟台模拟)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

《时代》周刊称他为“天

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

”这个“世纪人物”应该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迪生D.爱因斯坦

答案D

10.其研究成果可以成功解决酒、牛奶等食物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变质问题的是下列哪一人物()

达尔文拉马克巴斯德哈维

ABCD

答案C

11.(2009·潍坊模拟)胡适原名胡嗣糜,后来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的“适”字,将名字改为胡适。

表明胡适接受了()

A.进化论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马克思主义

答案A

12.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植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就是细胞的形成过程。

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

是()

A.哈维B.施莱登C.施旺D.巴斯德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尔文否认了神的创造行为,由于他说人类起源于猴子,损害了人类的尊严、道德和宗教,他

受到了不公正的谴责。

本杰明·迪斯累里曾庄严宣告:

如果要在猿和天使之间作出选择,他将站在天使

这一边。

——《全球通史》下册

材料二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

甲午战争后作出抉择,实行变法。

材料三19世纪中期欧洲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住。

不管发

生什么事,我们已得到马克沁机枪,而他们却没有。

结合材料分析生物进化论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案

(1)影响:

首先,进化论推翻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引起了天主教会和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

其次,进化论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亡、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再次,进化论思想

也被帝国主义者利用,成为他们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

(2)认识:

对待人类的思想文化遗产要坚持按照发展的观点、辩证的原则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并且要服

务于我们今天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

14.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为纪念这一成果诞

生一百周年,2005年被定为世界物理年。

(1)19世纪以来物理学取得了巨大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科学家

创立的科学理论

牛顿

爱因斯坦

量子假说

(2)新中国成立后,物理学理论的应用推动了中国国防和空间科技的发展。

下图反映了我国哪两大科技成就?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理论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

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3)就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

科学家

创立的科学理论

经典(牛顿)力学体系

相对论

普朗克

(2)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2008年,中国“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3)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显露出其某些负面效应。

第46讲人类文明的引擎及向“距离”挑战

【应用1】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应用2】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B.建筑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

答案C

史料文本

材料一1988年11月2日,美国少年莫斯里为展示自己的“蠕虫”病毒而在网络上试验,导致6000多台计算机(其中包括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一些军事基地和主要大学的计算机)同时感染上病毒而被迫停机,造成因特网不能正常运行。

美国国防部曾多次遭黑客侵入,在联邦调查局、司法部、航空航天署等很多有关部门会同国外警方的一次调查中,将一名年仅18岁的以色列年轻人抓获。

据说这名18岁的年轻“黑客”,曾数次进入美国国防部的电脑系统,但没有进行实质性破坏。

犯罪嫌疑人称,他并不存在什么主观恶意,更没有险恶的犯罪动机,在他进入该系统时,还为系统弥补了几个安全上的漏洞。

他感觉这样做“很棒”,甚至还觉得自己是高技术领域的“罗宾汉”。

材料二2008年10月22日,广东东莞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李某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中国公众媒介通信网广东东莞信息港站点登陆,用一幅淫秽图片取代了“东莞市情”网页上原有的背景图片,造成极恶劣的影响。

信息解读

科技的发展,电脑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不断缩小着世界的距离,同时网络黑客的侵扰,不良信息甚至有害信息的泛滥,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都使人们对高新科技及网络的作用存在着疑虑。

史料应用

(1)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念。

依据这一媒体特性与影响,你认为()

A.网络作为信息载体能无限拓展青少年知识

B.使人们了解无限宽阔的世界发展和未来变化

C.给青少年学生精神健康带来危害,弊大于利

D.可以上网获取知识,但要警惕网上的不良信息

答案D

(2)根据两则材料反映的信息,并结合你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谈谈网络的影响。

答案科技的发展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电脑与网络不断缩小着世界的距离,人类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快捷。

互联网作为新科技革命的产物,其本身并无任何过错,关键是我们如何趋利避害。

网络黑客的侵扰、不良信息甚至有害信息的侵害,都使人对高新科技产生怀疑,提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合理化”问题。

我们应正视并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使互联网健康地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

大题预测

某校一个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全班分成三组了解两百余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项典型成就,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出现了以下三句话。

第一组:

恩格斯说:

“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第二组:

恩格斯说:

“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我们认为爱迪生是开辟这条道路的伟大旗手。

第三组:

比尔·盖茨说:

“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请回答:

(1)第一组同学涉及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我们把这一事件称作什么?

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提示:

从“18世纪中叶”、“蒸汽机”可知说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2)请列举两项发明成果,证明“爱迪生是开辟这条道路的伟大旗手。

”(提示:

围绕“电的应用”列举爱迪生的发明。

(3)第三组中涉及的比尔·盖茨的设想,依据的主要是哪种科技成果?

请概述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提示:

比尔·盖茨的成就主要在于互联网及计算机软件编写方面。

(4)请代表该班同学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

(提示:

材料强调的是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紧扣这一点命题,合理即可。

答案

(1)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

(2)①电灯。

②创建了第一个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

(任意举两例爱迪生的发明)

(3)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技术。

影响:

四通八达的计算机网络,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使全人类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

遍布世界的互联网,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一、选择题

1.20世纪80年代,有人类学家认为所有现代人都源于20万年前的非洲。

假设现代中国人的祖先由非洲迁

徙到中国,验证这种假设最可能用的研究方法是()

A.基因分析B.民俗调查C.实地考察D.文献查阅

答案A

2.(2009·绍兴模拟)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造成这一变化的

最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B.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口布局

C.大量吸收外来移民D.农村人口大量迁往殖民地

答案B

3.(2009·菏泽期末)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

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B.伦敦C.旧金山D.彼得堡

答案B

4.(2009·全品网)1888~1894年日本工厂和蒸汽机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其增长的世界背景是()

A.新航路的开辟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明治维新的成功D.垄断组织的出现

答案B

5.(2009·临沂模拟)资本主义发展有两个黄金时期:

一个是在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一个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这两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共同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地域的统一B.有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

C.有大量资本投入D.科技革命的推动

答案D

6.(2009·临沂模拟)“两个世纪前,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500个人当中没有

一个穿袜子,现在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引自1831年《机械的成绩》),这段通俗的话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B.工业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B

7.(2009·潍坊质检)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发生了一些

共同的变化:

农业和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答案D

8.(2009·聊城)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地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

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

“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

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答案A

9.(2009·全品网)1912年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之前曾发出SOS信号,后有600多

人获救。

这些人获救得益于当时运用了()

A.雷达技术B.声纳技术

C.无线电技术D.通讯卫星技术

答案C

10.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很多是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其中不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A.坐飞机出游B.用手机上网

C.在柔和的电灯光下看书D.电话联系朋友

答案B

11.(2008·济南质检)观察下图,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美国、英国、德国B.中国、英国、德国、美国

C.英国、德国、中国、美国D.中国、英国、美国、德国

答案D

12.(2008·佛山模拟)美国国防部官员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

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

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

A.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已消失

B.现代信息技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

C.电脑网络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D.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年代

科技文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材料二

材料三二战后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

时间

国家

新科学技术

时间

国家

新科学技术

1969年

美国

“阿波罗11号”登月

1946年

美国

电子计算

机问世

1972年

美国

重组DNA生物

基因工程成功

1954年

苏联

第一座核

电站问世

1981年

美国

第一架航天

飞机升空

1957年

苏联

第一颗人

造卫星上天

1997年

英国

克隆羊“多

利”成功

1960年

美国

激光器问世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这一现象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世界科技中心的变化。

并简析影响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

答案

(1)现象:

16世纪前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

影响:

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文化

的进步;使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

(2)进入蒸汽时代(或工业文明时代)。

(3)变化:

世界科技中心16世纪前在中国,工业革命后在英国,二战后在美国。

共同因素:

科技进步(工业革命)的推动;拥有相对发达的经济;政局相对稳定;政府对科技的重视。

14.(2008·烟台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技成

就大约有300项,其中中国大约有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入清之后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

技成果,甚至晚明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被弃置遗忘。

材料二在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中国参赛的最大不足是缺乏制造业和电气、化工类产品。

材料三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2001~2005年),中国航天领域成就斐然,共实施24次航天发射,将

23颗卫星和5艘“神舟”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续写了自1996年10月以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

火箭连续46次发射成功的纪录。

材料四1987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中国科技工作摆脱了过去封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