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一阶段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2352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一阶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普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一阶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普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一阶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普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一阶段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普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一阶段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一阶段总结.docx

《普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一阶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一阶段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一阶段总结.docx

普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一阶段总结

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研究

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普格县中学语文教研组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教育是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学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舞台。

自2015年3月以来,我校语文教研组承担的省级重点课题《凉山彝区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的子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研究》在州教科所总课题组、在县教科室及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按照课题实验方案和既定计划完成了预期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了更好地总结既往,开拓未来,特将课题第一阶段研修情况总结如下,不足之处,尚望雅正。

一、课题进行的探索和研究

一)、生命教育的宗旨在研修中确立

在课题的申报及开题后的研修中,我们多次召集课题组成员讨论和研究课题方案,制定了课题实验开题报告和课题研修制度,目标明确,论证充分,措施得当,符合我校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是指导我们搞好研修的依据。

同时,还制定了详细,针对性强,操作性较高的课题实验第一阶段计划。

在研修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原则,尊重生命科学,尊重教育科学,以生命教育核心理念为语文课程教学科研的依据和延伸,以改革发展中凉山彝区特有的地域文化为人文背景,以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元素,以构建并完善凉山彝区高中生的生命意识、生存能力、生命质量、生命价值体系为目标,以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进行了开拓性探索。

经过近一年半的探索和研究,生命意识和生命教育方法已初步渗透到我校语文教师日常教学环节中,融进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

二)、生命教育的理念在学习中提升

课题立项后,课题组便及时制定了课题研修制度,规定了两周进行一次课题理论研修交流会,加强学习与研讨,及时向老师们通报总课题组及国内相关研修的动态,加深对课题研究的理解与认识,并以“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元素,让学生的生命质量和语文素养切实得以提高”为理念指导实验组语文教学工作。

课题组先后组织了语文教师生命教育通识性培训会、课题组成员专业化课题培训及研讨会等等。

在各级各类的课题培训中,全体成员理论得到充实,理念也得到了提升。

在撰写培训心得的同时,课题组的成员结合凉山彝族地区学生的特点对进行课题研究中的种种问题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促进了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学习方式:

1、规范式学习。

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开展实验研究的前提。

在研修中我们坚持了两周一次课题理论研讨的制度,邀请了县教研室的刘良富老师、校领导为我组成员进行了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及课题相关知识的培训。

并通过互联网等形式,精心筛选了一批生命教研理论文章,由课题组成员轮流担任主讲,集中学习了生命教育有关理论,使课题组成员了解了这个实验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知道了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参加课题研修,在学习过程中全体成员认真做笔记,积极讨论,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

2、自学式阅读。

通过给老师划定自学篇目,规定学习任务,让教师摈弃浮躁的心态,沉静于阅读的海洋,在阅读中充实基础理论知识,这是我们提倡自学式阅读的初衷。

一学期来,课题组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专业书籍,理论素养有了提升,文化素养得到了积淀。

有些教师宽泛阅读,博览群书,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教育智慧也不断呈现。

3、主题式论坛。

在每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中,理论学习与主题讨论是交错进行的,每次论坛都由课题组长拟定一个话题,指定主持人。

然后由教师搜集网上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学期,我们分别围绕“教育的目的——尊重生命”、“如何挖掘高中语文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元素”、“凉山彝区高中生的生命价值观”等话题进行了探讨,本期的话题是“在语文课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措施与方法”、“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语文课上进行生命教育应注意什么”、“语文课堂上生命教育的实效性”等话题,通过这种沙龙式的主题论坛,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组织有关教师进行了互动,促使大家努力向科研型教师迈进。

三)、生命教育在课程中落脚

限于条件,虽然我校目前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生命课程,学校领导在开题会上提出“将生命教育拓展到其他学科,并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建议也未得以落实,但将生命教育渗透在语文的教学环节中却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我们认为在课程中体现生命教育是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资源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

对此。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梳理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文章

1、直接写对生命看法的作品,通过阅读文章领悟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如《沁园春·长沙》、《小狗包弟》、《老人与海》、《哈姆雷特》、《热爱生命》、《荆轲刺秦王》、《记念刘和珍君》、《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苏武传》、《张衡传》、《狱中杂记》等课文,都是极好的素材,这些文章告诉了我们同一个道理,那就是人活着应该有梦想为民族、社会、国家作出贡献,这是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和内涵。

2、有关对社会、对他人及自我生命体验的作品。

如《故都的秋》、《荷塘月色》、《项脊轩志》、《归去来兮辞》、《逍遥游》、《滕王阁序》、《祭十二郎文》、《囚绿记》、《再别康桥》、《定风波·莫听穿林打雨声》、《念奴娇·赤壁怀古》、《哦,香雪》、《装在套子里的人》、《归去来兮辞》、《赤壁赋》、《拟行路难》等作品。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命存在之趣,感受、欣赏生命的美好,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3、对自然及其他生命的关注。

如《兰亭集序》、《飞向太空的航程》、《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游褒禅山记》、《宇宙的未来》、《作为生命的社会》等作品。

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怀人类的生命,还要关怀其他物种的生命,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

(二)开展生命教育课堂活动

4、根据凉山彝区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进行生命教育,如通过课前小演讲、应急救灾演练、急救知识讲座、医院就诊感悟、参加亲友殡葬仪式、祝贺小孩出生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参与程度,为学生提供真切的活动情景或场景,增强学生对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体验。

3、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载体,有效开展了生命教育专题活动。

如:

杨凯老师在教学高中必修三《孟子二章》的时候,通过在咬文嚼字中品味生命的内涵和意义,再如陈籽莉老师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在朗读、体会文本中有机地将生命教育渗透。

敬玥老师在教学《小狗包弟》时引导学生对生命的反思;胡蝶老师在执教《登高》时对诗圣杜甫及中国历代哲圣人生观的比对等。

1、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文明课间”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为活动拟写倡议书、公益性广告词等活动,为创建学生积极向上、强身健体的平台呐喊加油,使学生在参与各种阳光体育活动时,不但强健了体魄,养成了阳光心态,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语文教学课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了一些生命教育的小专题教育,例如,如,在语文课堂上配合学校,进行了地震应急、火灾应急演练等紧急事故应对演练,教育学生要镇静应对突然袭来的自然灾害,让学生学会在各类自然灾害中逃生。

其余老师也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了交通安全、建筑工地安全、课间安全、家庭安全等教育,以及学生积极预防意外伤害事故、流行性疾病,拒绝不良嗜好与习惯等教育。

通过活动,教师不止是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保护生命的措施,还要不失时机地时时告诉学生,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她;年轻的生命承载着人类的未来,我们要重视她;最大的生命长度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光和热,我们要保护她。

5、利用各种手段或途径拓展信息渠道,使学生从图书馆、网络等多方面获取生命教育信息,这样内容更充实、形式也更多样,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把全县的山地河谷、高山峻岭都作为学生体验自然生命世界的场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此外,还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更新生命教育的手段和内容。

6、协助学校创建了普格县中学学生心理辅导室“知心话,悄悄话”,由特邀的课题组成员,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张翠萍老师承担心理辅导师,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及时解开心结。

引导学生从正确认识自己开始,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并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达到实现自我的目的,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

(三)生命教育在亲身体验中渗透

1、开发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使之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调动学生参加生命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

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主题活动。

培养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

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

2、合理利用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可体验的情景下了解医院、殡仪馆,组织学生了解彝风彝俗;重走红军路、参观红军树纪念碑;鼓励学生在家长的陪护下登临螺髻山,畅游大漕河,五彩湖寻幽,玛瑙洞探险等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认识健康对于生命来说的重要性,思索生老病死,接触大自然、探索生命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从而使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升华。

3、“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孩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

对于孩子来说,让他们通过实践体验和采访自己亲近的人,才能使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

让学生回家给弟弟妹妹做一次小老师,感受老师的辛苦;让学生当一天家,感受父母的关爱;让学生陪爸爸妈妈做一天的农活,感受劳动过程的辛苦。

教育孩子懂得:

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

四)、实施方式

1、在阅读教学中感悟生命的灿烂

语文学科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由语言组成的文章,绝不是字词句的简单拼凑堆砌,而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

阅读就是要让这些富有生命意识的符号深深渗透进入学生思想意识的深处。

(1)充分利用节假日及早自习时间,组织学生阅读一些能够提高学生生命意识的文章,让学生在朗读品味中感悟生命的灿烂。

当学生高声朗读《老人与海》的时候,“不屈于命运的安排”的思想激励着他们的人生斗志;当学生诵读《动物游戏之谜》时,他们了解到人类在关照自己生命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和善待大自然的其它生命;当学生读《包身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时候,他们会思考:

关爱生命不仅是关爱自己的生命,更应该表现为关爱他人,尤其是弱者的生命。

(2)适时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深处,与文本对话,达到心灵的共鸣。

如学生在阅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时,应引导学生读出哈姆雷特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由于自身的人格缺陷——性格的孤僻脆弱和行事的优柔寡断,正是造就其悲剧的主观原因。

学生感悟到这一点的时候,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古今中外的哲人智者直面人生、直面挫折的坚强。

在对主人公形象的反复品咂中,学生不仅品味了主人公坎坷多舛的悲剧人生,也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洗礼。

又如在赏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应引导学生读出诗人对"爱"、"美"和"自由"的热切向往以及失去之后的痛楚与无奈,只有达到诗人这样的思想境界,生命才能放射出如火的激情。

在如在阅读《荷塘月色》时指导学生感受那贮满诗意的荷塘月色的朦胧之美,让学生认识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多么美好,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价值,又增长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意识,收到了很好的生命教育效果。

2、在教学设计环节中诠释生命的意义

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教师如能用最精巧的环节设计、精炼优美的语言点出文中展现的生命魅力与人性光芒,往往更能使学生理解美文的精髓,又能恰如其分地诠释生命的意义。

如在《老人与海》教学中,我作了这样的拓展设计:

你能不能结合所学列举其他“硬汉”式的人物?

探究圣地亚哥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价值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列举古今中外硬汉的形象:

茨威格笔下的探险者;“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的唐雎;“龙泉三尺书千卷,方是人间一丈夫。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李白;“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

引导学生剖析他们不苟且,不油滑,不世故,不屈不移、有志气,有勇气,有骨气,有胆有识的优秀品质。

又如敬玥老师在《小狗包弟》一课最后环节“认识自我”的设计: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

“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犯下二战时期希特勒和东条英机那样的罪恶,也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给别人带来过深深的伤害,我们可以不是不犯错的圣人,但绝不能做不敢承认过错的小人;可以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但绝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

请你以坦诚的心说说自己的“忏悔”,向曾经受到过你的伤害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真诚的表示歉意

富有哲理而又具有振聋发聩效果的语言,如九天飞瀑般的冲击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沉浸在生命的反思中。

3、在作文训练中提升生命的内涵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适当引入生命教育的素材,可以促使学生思考生命问题,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可贵与可敬。

(1)有意识引导学生写作有关“生命”的题材作文

凉山彝区的高中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太深刻,而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凉山彝区学生的生命意识又显得相对脆弱,可拓性强。

从作文现状来看,学生作文题材普遍狭窄,而生命问题是一个广泛的题材,它可以是自己的生命状态,也可以是周围的生存环境,还可以是那些自然界小生命的生命过程等。

把有关生命问题的题材引到作文教学中,既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作文题材,又能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一举两得。

如指导学生撰写自我小传,包括已有的经历和对未来生命历程的设想,让学生在作文中发泄自己的苦闷忧伤,享受自己的快乐幸福,让学生把写作当作倾吐心声、舒缓压力的“减压”活动。

教师还可从中发现学生的种种细微心理,对学生的心结及时化解。

另外对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要给予鼓励欣赏,让学生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

又如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续写或读后感——学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让学生仿写《假如生命还有三天》、《假如还有三天就高考》等;学习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让学生从人生苦短光阴易逝角度写一篇读后感,借此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志存高远,不要虚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2)坚持要求学生写随感日记

指导学生在日记或随笔中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既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入思考,也可以锻炼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通过记叙成长足迹、观察校园生活、唱响青春旋律、思辨社会人生,会感到生活因感悟而更精彩,人生因日记而更美丽,对优秀日记除了在课堂上点评外,还可结集刊出,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在作文讲评和批改中提升学生对生命内涵的认识

作文讲评和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反馈环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所写的作文中有关生命教育意义的语言与素材进行点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在讲评和批改中真诚的与学生交流意见,真正的解析出学生想在作文中表达出的情感。

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生命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写作技巧,为学生选材提供了素材,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把生命教育滋润到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

4、开展多主题实践活动,强化生命教育

(1)重视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要有“大语文”的观念,将学习语文知识的微观学习中解脱出来,关注生活和内心体验。

古今中外的文学家如屈原、司马迁、鲁迅、冰心、高尔基、海明威等,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同样的生命意识与珍视生命价值的体验,都是课外阅读中生命教育的极好题材。

教师可以列出书目,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能体会这些名垂千古的人物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追求,去感悟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百折不挠精神,去寻找安徒生笔下的那一颗颗善良的童心,去感受保尔坚定的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多渠道、多方位地创设生命学习环境,营造生命学习氛围。

        

如主题黑板报、手抄报评比,以“关爱生命”为主题,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一个个灵动集体的精神面貌,彰显生命的活力。

 

如主题班会活动,以“珍爱生命为荣、轻视生命为耻”、“珍爱生命,快乐成长”、“成长没烦恼”等为主题,真正使班会课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宣泄情感、感悟生命的舞台,点燃学生们生命的激情。

如我班组织的一次“健康生命,从心开始”的主题班会,整个过程全由学生自己精心组织,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深深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活着是多么幸福,让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得到了熏陶和感染,也提高了生命意识。

如主题演讲,学生们在倾听善待生命的感人故事时,也震撼了一颗颗纯真之心,提升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取向。

如主题征文和校园广播稿,在教师节开展“感恩老师”的广播稿的征集,“中国梦,我的梦”征文,“全民阅读——我喜欢的一本书”等,通过征文比赛,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尊重生命。

(3)在表达与交流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后都有表达与交流活动,要求学生不要只是埋头读书,同时要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环境、关注社会,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板块渗透生命教育。

如“直面挫折,学习描写”这一内容,我做了充分的利用,让学生通过总结自己高中学习的困难和挫折,培养迎难而上的品质。

在小组内交流活动成果与活动体会,并推荐代表在“直面挫折”主题班会上发言,起到了很好地教育效果。

如“感动心灵,善待生命”交流会,让学生去讲述感动自己的善待生命的事例,阐述对自己的影响,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发言稿,张贴在教室里,供全班同学阅读等。

(4)开展生命探究活动

如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陆蠡的《囚绿记》,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感悟四季之美,以“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为话题来谈天说地,体验人生的美好。

学习过《老人与海》后,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体验老人战胜困难的豪情,增加生命的意义与境界的感悟。

在讲《归园田居》和《望海潮》时让学生组织和参与“珍爱生命,绿色环保”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唤醒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友善相处的意识。

二、健全课题研究网络管理,加强领头示范作用

由于广泛宣传,课题组教师对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达成了共识。

我们多次组织召开课题组会议,研究课题实施阶段性计划,及时总结研究经验,还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

为了做好课题,课题组成员扎根于日常课堂,并定时开展公开示范课:

如2015年5月份陈籽莉老师执教了公开课《记念刘和珍君》,让学生从《记念刘和珍君》课文中找出写刘和珍的文字并思考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到“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的意识。

再如2015年10月刘汉芬老师的课例《故都的秋》(第二课时)拓展部分的导语: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

作者在文中所刻意表现的"种种衰亡的生命"正好显示了作者对生命满怀感伤与哀怜的情感态度,并由此奠定了本文"悲凉"的情感基调。

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由此自然引出:

“人生苦短,我们应该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拓展生命的宽度呢?

”文质兼美的语言拉近了作品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既能使学生通过文本感受到景色美,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生命的反思,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启迪。

又如2016年3月杨凯老师的课例《孟子二章》全文语言质朴,但在平谈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在这一课中,不但紧紧扣住孟子生命价值观这一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了对教材空白点的挖掘,还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进行了小练笔,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真正的可贵之处在于奉献,在于舍生取义。

2016年5月柳燕灵老师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反思战争对生命的摧残,结合南京大屠杀,深切感受生命与和平的可贵。

所有这些努力,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尽显了个性,在文本解读中绽放智慧的花朵,愉悦、兴奋地在课堂上进行生命的飞翔和超越。

让文本进入生活,让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教师提高了生命教育的理论知识,提升了教育水平

1、学校与教师明确了语文教学与进行生命教育及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生命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关注学生素质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指导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

教师建设的一系列生命教育的教学环节,在注重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又涵盖了生命科学观、生命情感以及生命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2、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增加了对学生的了解,科研能力增强,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一年半来,课题组成员通过不断探索、讨论学习,对生命教材的敏感性增强,实施生命教育的意识更强,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效性,使生命教育真正“走进学校”、“融入课堂”。

教师的责任心增强,教学理念发生转变,与学生建立了平等式的朋友关系,赢得了学生更多的爱戴。

同时也激励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激情,不断总结新课程改革的经验,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成绩斐然,一篇篇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案例、反思如雨后春笋涌现。

到目前为止,已有10多篇研究论文(案例)在校级以上交流、发表:

论文:

《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张翠萍2015年1月

《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研究——教材利用举隅》陈籽莉2015年5月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究》刘汉芬2015年6月

《新材料作文中的生命价值观》杨伦刚2016年9月

《彝区高中生心理疏导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张翠萍2016年9月

教学设计:

孟子二章杨凯

老人与海杨伦刚

奥辛维斯没有什么新闻柳燕灵

记念刘和珍君陈籽莉

故都的秋刘汉芬

反思:

利用先烈事迹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陈籽莉2015年6月

生命教育元素在语文课堂中的体现刘汉芬2015年9月

结合当代学生实际进行生命价值的几点思考杨凯2016年4月

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生命教育的一点反思

——以老人与海为例杨伦刚2015年11月

怎样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生命教育柳燕灵2016年5月

高中语文教材中中国古代先哲的生命价值观杨伦刚2016年10月

2、课堂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生命的关怀。

陶行知先生说过: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歧视里有瓦特,你的讥讽里有爱因斯坦。

为人师表者首先要爱自己的学生,爱他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亲近他们。

少一点审查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帮助他们在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不断努力,这种教育至关重要。

”生命教育是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爱具有本体价值。

我们要求所有参研教师在教学中做到:

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

3、在生活中进行生命教育。

生活是生命的存在的状态,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生命。

教师有安全地、健康地、快乐地、有尊严地、负责任、有爱心的、有创造性的生活。

给学生以榜样。

(二)学生树立了生命的意识,增强了生命的体验,提高了生命的质量。

1、关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让学生通过对各种生命现象的观察、调查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特别是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身体及成长过程,体验身体各部分的独特功能。

在获得对各种生命现象及自身认识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珍惜生命的意识和态度,并获得一定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要好好珍惜自己,改掉一些不良的习惯,认真地去做每件事情;在了解母亲生育我们的时候所经历的痛苦后,要好好对待母亲,理解母亲的唠叨,理解家长的期望。

2、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转变学习方式

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建立起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

学生的精神自由,个性得到飞扬,充满信心和快乐,更乐于主动学习并参与学校的活动,提升了生活质量。

3、构建了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