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三人教全国通用版讲义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749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三人教全国通用版讲义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三人教全国通用版讲义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三人教全国通用版讲义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三人教全国通用版讲义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三人教全国通用版讲义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三人教全国通用版讲义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三人教全国通用版讲义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三人教全国通用版讲义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三人教全国通用版讲义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三人教全国通用版讲义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Word版含答案

[单元要求]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和直接原因。

(重点)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

(重点)

3.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难点)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背景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等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殖民地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2.表现

(1)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和超过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德国不仅在欧洲同英国展开激烈竞争,而且还想从英法等国手中夺取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2)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一方面欧洲列强纠集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另一方面它们不断加强扩军备战。

[概念阐释]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指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

包括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思维点拨]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产生的根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出现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随着实力的变化,列强之间围绕瓜分世界问题的矛盾日趋尖锐,冲突愈演愈烈。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1.三对基本矛盾

(1)法德矛盾:

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力图寻机复仇;德国为防范法国,拼命扩充陆军,试图压制法国。

(2)俄奥矛盾:

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却打着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渗透。

(3)英德矛盾:

德国想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手中夺取殖民地,英国一贯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不愿看到德国强大与其争夺殖民地等。

2.军事集团形成

(1)三国同盟

①1879年,德奥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

②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的矛盾,把意大利拉入同盟。

③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核心。

(2)三国协约

①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开始出现。

②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这标志着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归纳总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1)根源: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但殖民地较少。

②英、法经济实力相对落后,所占殖民地较多。

③帝国主义国家间实力对比与所占殖民地出现不相称的状况。

(2)实质:

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易混易错]

1.正确认识两大军事集团对立的实质

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心,三国协约以英国为核心,两大军事集团对立的实质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与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2.欧洲列强的主要矛盾及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三、“巴尔干火药桶”

1.复杂的巴尔干半岛

(1)表现

①巴尔干半岛曾经长期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民族关系复杂。

②两次巴尔干战争

a.1912年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在欧洲的绝大部分领土。

b.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保加利亚战败。

③帝国主义干涉:

巴尔干半岛上的战乱给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引发了俄国、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2)影响:

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2.萨拉热窝事件

(1)背景:

奥匈帝国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进行军事演习。

(2)概况: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

(3)影响: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四、大战的爆发

1.标志:

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双方:

一方为同盟国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为协约国中的英国、法国和俄国。

3.原因

(1)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影响到整个世界。

(3)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知识图示]

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局势

史料一 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史料解读]

(1)表格中工业增长倍数和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说明四国的经济实力,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说明其世界影响,这种差异表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问题思考]

(1)表格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什么?

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①现象: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②取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

③影响:

后起的德国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史料二 英法之间在瓜分非洲问题上有利害冲突。

英国控制埃及之后,加紧排挤法国势力,在扩大非洲殖民地的过程中,19世纪末双方军队几乎发生武装冲突。

为了共同对付德国,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

法国放弃20多年来反对英国占领埃及的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侵占摩洛哥。

史料三 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也同英俄调整在亚洲的矛盾有关。

按照这项协定,伊朗分为三个部分,北部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南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中部为中立带,双方均可自由出入。

阿富汗为英国的势力范围。

关于中国的西藏,英俄互相承认对方在西藏的既得利益,同意维持西藏现状,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

[史料解读]

(2)表明英德矛盾和法德矛盾的发展,促使英、法两国调整关系,共同对付德国。

这反映出帝国主义国家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勾结。

(3)表明英、俄通过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调整两国关系,由斗争走向勾结。

[问题思考]

(2)据史料二、三可知,英国同法国签订协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英国为什么要调整与俄国在亚洲的矛盾?

(3)依据史料二、三,你认为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实质是什么?

签订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2)目的:

对付德国。

调整与俄国在亚洲的矛盾,以便联合俄国在欧洲共同对付德国。

(3)实质:

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分赃协定。

影响:

正式形成了三国协约,使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并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及影响

(1)表现

①政治发展不平衡:

英、法、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俄、日三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②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超过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

③所占殖民地的多少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间实力对比与所占殖民地数量出现不相称的状况。

美德经济实力强,但殖民地较少;英法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于美德,但所占殖民地较多。

(2)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列强之间围绕瓜分世界问题的矛盾日趋尖锐。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基本矛盾是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其中英德矛盾逐渐演变成了最主要矛盾。

其矛盾演变的结果是在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他们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国际关系日趋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主题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史料 

斐迪南大公遇刺

 

[史料解读]

图片展现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遇刺的情景,这一事件激化了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矛盾,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问题思考]

(1)史料中被刺杀的人物是哪国人?

史料中的事件引起了什么后果?

(2)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没有史料所述事件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

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矛盾激化,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萨拉热窝事件虽然是一个偶然性事件,但偶然中存在着必然性,从当时国际形势分析,即使没有此事件,这次战争仍会发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造成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其殖民地之间的倒挂现象,已经说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

总之,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大战不可避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②军事上:

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导火线(直接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④物质上:

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

⑤意识形态上:

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2)条件

①客观条件:

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可能条件: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③现实条件:

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1.(2017·福州高二检测)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图中“▲”处应填入(  )

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世界殖民地问题”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且能做均势的平衡者,故A正确;法国与“北非突尼斯问题”和“普法战争”有关,在▲上方,故B错误;据材料“普法战争”“世界殖民地问题”“巴尔干问题”可知,▲左边的是德国,故C错误;俄国与“巴尔干问题”有关,应在▲的下方,故D错误。

2.下图所示是1913年欧洲形势,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D.列强之间相互勾结

答案 B

解析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法德、英德、俄奥三大矛盾的激化形成图中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故选B。

3.(2017·重庆高二检测)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

“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

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

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

D.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

答案 A

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尖锐,两大军事集团产生,战争威胁不断增加。

故A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情况。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他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答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陷于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

这里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

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

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允许在分配非洲政权时有这样的大变更!

——1911年7月14日英国《泰晤士报》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看法反映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

(3)材料三中,英国对德关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1)由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

(2)德国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而要求成为世界帝国,夺取英国的殖民地。

原因:

随着德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超过英法,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急剧增强。

(3)表面上维护法国的殖民地,实际上是勾结法国抑制德国,以维护其殖民霸主地位。

解析 第

(1)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概括归纳。

(2)问反映的问题要分析本哈第这番话的实质;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其原因。

第(3)问注意材料三的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

[基础达标]

1.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各强国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排名

186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1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2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3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4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A.工业革命开展时间的先后决定了其工业的排名次序

B.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弱

C.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

D.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国发展不平衡

答案 D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此后扩展到其他国家,因此1860年、1870年英国居首位;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逐渐被反超,体现了发展的不平衡。

2.有人把经济上的竞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914年以前,这种“竞争”最激烈的国家是(  )

A.英国和美国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德国D.英国和德国

答案 D

解析 题干信息“1914年以前‘竞争’最激烈”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德两国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市场的冲突最为激烈。

3.(2018·重庆高二检测)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

“(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答案 B

解析 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19世纪末,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列强迫切需要抢占更多的殖民地,故B与题意相符。

4.下边漫画《均势》是英国人詹姆斯·吉尔雷的作品,它形象地反映了英国近代外交政策的特点。

历史上英国长期推行这一外交政策的目的是(  )

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

B.发展自己在欧洲大陆的势力

C.维持欧洲大陆均衡

D.同欧洲大陆的列强搞军备竞赛

答案 C

解析 为了便于控制欧洲,英国长期推行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

5.(2017·大连检测)“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

”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

A.存在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对峙

B.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摆脱列强控制

C.英德矛盾促使世界局势紧张

D.列强经济发展改变原有力量对比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过时”一词的含义。

它不是指不需要殖民体系而是说已形成的殖民体系不能适应帝国主义需要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列强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故选D项。

6.下图是1897年欧洲报纸刊登的漫画,创作该漫画的历史背景有(  )

①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②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 ③此时欧洲被战争阴云笼罩 ④人民祈盼和平,感觉和平希望渺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材料中所示漫画刊登时间是“1897年”,而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是在1907年,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为C。

[能力提升]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前的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

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在英国)打通世界边边角角的同时,也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削弱。

在全球秩序逐渐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的原因。

答案 

(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力量对比变化;英国全球领导地位削弱,世界秩序逐渐混乱。

(2)战争使欧洲的政治秩序走向混乱,战争阻碍了欧洲经济的持续发展;欧洲相对衰落,逐渐失去中心地位和对世界的控制力。

解析 

(1)从经济角度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力量发生很大变化;从英国角度来看,英国主导力量下降,各国相继争夺霸权。

(2)“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产生了较坏的影响,具体来看:

政治上,秩序混乱;经济上,发展受到很大阻碍;地位上,霸权受到挑战,逐渐失去中心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