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432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docx

《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docx

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

新闻评论教程复习重点总结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是新闻评论中静态的部分,是指一篇完成的新闻评论中那些可以辨识出来其论证作用的部分。

归谬法:

是演绎推理中一种实用的反驳形式,即把对方的观点先接收为己有,并由此演绎下去,直到推出荒谬的结果,最终证明这个观点的错误。

新闻评论中的节奏:

新闻评论中的节奏是指一篇新闻评论的动态表现形式,新闻评论作为篇幅不长的一个讲求表达效率的文本,节奏应该更为紧张,但是也应根据不同构成内容形成缓急相间的节奏。

新闻评论的选题:

是对评论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也就是对什么值得评论进行判断的过程。

事件性选题:

对事件性选题的评论,也有人称之为事评,或就事论事、就事论理,事件性评论的选题就是选事。

这类评论的选题紧跟新闻事件,时效性强能够及时满足读者的需求。

非事件性选题:

通过积累或思考在许多新闻事件或社会普遍现象中寻找共同突出的问题,是选问题的选题,节奏较缓,时效性差。

范围提:

指信息抽象和概括,只表明评论的大致范围,不标明评论具体的对象的一类评论标题。

对象题:

信息具体确定,但是只是单一的标出事实性内容的一类标题。

判断题:

指随着评论问题的发展和丰富,特别是选题和内容的开阔,除事实性信息之外,作者观点进入标题,构成一个标准的判断句。

同时兼备评论对象,客观性信和评论主体的观点性信息的一类评论题目。

10、附加信息题:

在大字号的标题之下,加一个小字号的实题,标明具体判断评论对象的评论题目。

第二部分简答、论述

选题的主要途径。

答: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最新讲话精神进行舆论指导。

(2)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新人、新事、新风尚亟待进行宣传倡导。

(3)当前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者薄弱环节亟待进行正面疏导。

(4)人们共同关注而又疑惑不解的问题亟待进行澄清。

(5)社会生活中一些违反社会科学有习以为常的种种言行亟待进行唯物教育。

2、新闻评论和理论文章的比较。

答:

一、新闻评论具有更强的时效性。

所谓时效性就是大众传播的信息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社会效果。

1、新闻评论关注当前社会现实,迅速及时的评述新事件,阐明事理,指导舆论,提出和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理论文章不仅服务现实需要,更注重分析的透彻和论证的严密,着眼于道理的说服力和生命力。

二、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新闻评论强调有的放矢,针对当前社会具有新闻价值的时间和问题发表意见和主张,对像是具体的客观的揭示和解决的问题是实际中迫切需要解决的。

三、新闻评论具有更直接的现实性,新闻评论重在紧密联系现实,实事求是的以科学的理论来开阔人们的思路运用事物的客观规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人民群众的认识水平。

3、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

答:

(一)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

新闻评论是以新闻为由头为依据的,时效性强,所评的新闻是有价值的关乎国计民生的。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某一迫切需要和有某一类思想倾向新闻事件所写的它反映社会生活进程传播人们思想的脉搏。

(二)、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1)贵在说理,新闻评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于传播理性。

(2)怎样进行推理,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论点、论据、论证,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分析方法等方法进行推理。

(3)论什么理,正确的深刻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的科学道理。

(三)、从内容到形式,从论题到论理,从语言到文风都倾向大多数公众,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3、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1)反映内容不同,新闻报道具有思想倾向性,告知时间、地点、事件过程等信息要素,新闻评论则是在这些信息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说理,阐明作者对该事件的认识、评价和看法,反应传播意图。

(2)写作目的不同,新闻报道以传播信息为主,新闻评论则是将新闻内部思想得以引申,它以摆事实为论证手段,以讲道理为根本目的。

(3)表达方式不同,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要写作要素,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表达观点、看法,讲求概念、判断、推理,论点、论据、论证。

4、你如何认识新闻评论中的观点。

答:

(1)从内容上看,新闻评论中出现的观点是评论作者对新闻事件的认识或由新闻事件所触发的认识。

(2)从文本内部各部分相互关系看,新闻评论中各部分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表现为各种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关系是论证的关系,新闻评论是一种有效率的观点体系,其论证关系更为紧密(3)从写作角度看,新闻评论中的观点就是对整个新闻事件认识的结果。

5、新闻评论中论点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论点中的判断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

(1)新闻评论中论点的表达形式是判断,新闻评论的本质是一种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活动,而认识的结果就是论点,其表达形式是一个或多个判断。

(2)分类:

a、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是由作为前提的事实推断出作为结论的事实,新闻评论中对事实的判断,是由已经确认为真的事实出发,经过认识,推断出另一个事实的存在可能性。

价值判断是以是以一种价值尺度判断事实的价值或者针对事实提出一种价值,价值判断具有应然的特征和比较的特征。

(2)具体的判断与普遍性判断,具体判断就是所谓就事论事,只适用于对具体对象的判断,比如对新闻事件的性质,原因发展做出判断,普遍性判断是对一般情况进行判断具有普遍的形式和普遍的适用性。

6、新闻评论中新闻事实的作用。

答:

第一,作为由头,由头是放在新闻评论开头,挑开话题引出议论的材料,是新闻评论中议论的事实的起点,但并不是议论的终点;;第二,作为论据,论据是在论证的过程中随时插入的事实性材料,是作家在客观事实中直接或间接提炼出来的。

第三,作为判断的对象,新闻评论的对象是除由头和论据之外等待着分析与判断的新闻事实。

7、新闻事实作为论据的要求。

答:

(1)没有争议,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就是要用无争议的论据来论证可能引起争议的论点。

(2)与论点和评论对象相关,论据越可靠与论点相关度越高,论证力就越强。

(3)接近,指评论者与论据的距离要接近,评论者要溯及论据的源头或使用与自己更接近的论据不能使用辗转几次的材料作为论据。

(4)新鲜,a、从接受者角度而言,独立积累搜集的材料评论本身具有附加值作用。

B、新鲜的论据更符合人们更多被新信息所影响的接受效应,c、更充分更高质量的论据,可以使作者们触动自身思考把思考上升到一个较高较广的层面上去。

8、论据的种类。

答:

(1)直接的事实性材料。

指评论作者通过亲身实践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论据。

(2)间接地事实性材料。

只经过广泛的传播、比较可靠地公共事实或人类所知道、所了解的各类知识。

9、新闻评论中对事实的处理方法。

答:

(1)新闻事实的处理原则。

对新闻事实的处理需要符合效率性原则,新闻评论的写作主要是为了表达观点新闻评论的阅读主要是为了了解作者的观点,因此更好的更有效率的表达观点是关键,叙事时要尽可能精简。

(2)新闻事实的处理方法,文头叙事先了解评论的事情再看观点,文头叙事的不足是可能会出现叙事的雷同。

文中叙事,叙事不在文头而在文中,即把观点放在最前面,追求表达效率。

文尾叙事,即先阐明自己的观点,再把新闻事实叙出,仅用于篇幅短小的评论。

10、新闻评论是否应该以理性为主。

答:

(1)新闻评论的表达是理性的,既有理性的内容,也有理性的形式,所谓理性的形式就表现在逻辑论证上。

(2)在意见表达的公共领域,人们之所以要选择与理性相接是因为这是有效率的,既是认识的效率也是表达效率,还是交流的效率标准。

这种有效率的表达更能带来理解、说服、妥协接受的效果。

(3)理性表达本身就是在传播理性,而促进理性正是新闻评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11、新闻评论中论证的作用。

答:

(1)寻找、检验确认认识的结果。

(2)说服别人接受这个认识的结果。

12.、新闻评论论证的基本方法法。

答:

(1)演绎推理,是以一般原理作为前提,对个别事物做出判断。

三段论是其基本形式,新闻评论中的演绎推理就是从人们普遍的经验的一般来推出新闻事件的这个个别的判断。

(2)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知识的前提出发推出一般知识的结论。

(3)类比推理,根据俩个对象都具有的一系列相同的属性,又已知其中的一个属性又具有其他的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相同属性的结论,它以个别前提出发推出个别的结论。

(4)分析方法:

是把一个复杂的事物分成几个简单的部分分别进行判断。

(5)厘清概念的逻辑方法。

13、类比推理可靠性不高可能导致的原因。

答:

(1)类比的两个事物相差太远。

(2)把比喻误当做推理。

14、新闻评论中的结构是什么?

为什么要有结构?

结构的要求是什么?

对于评论写作有啥意义?

答:

(1)新闻评论中结构的本质是一种关系,它反映的是文章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

(2)要求:

文章中各部分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关系;是接受者能够清楚的看到这种关系。

(3)对作者来说,是作者对事物认识结果的外在显示;对读者来说,是理解全篇的“指示图谱”。

(4)意义:

结构作为文章内部的一种秩序,其本身就是效率的一种体现,新闻评论的结构应该简单,清楚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要有明确的约定感。

15、新闻评论文体中效率表现的方面。

答;

(1)信息的量,限定空间信息的量。

(2)速度,受众接受理解的速度。

(3)给读者留下印象的深刻程度。

(4)表达的确定性程度。

16、新闻评论论证部分的结构。

答:

(1)并列结构:

表现的是论证材料之间的并列关系,各自独立,共同支持论点反映的是认识的广度,事物的侧面。

(2)递进结构:

表现的是不同论证材料之间前后支持传递的关系,前面的论证支持后面的论证,反映的是评论者对事物的认识深度,最终达到论点。

17、新闻评论中应该把什么放在开头。

答:

一类是叙事,作为新闻评论对象的新闻事实和作为由头的新闻事实,归纳出的问题,反驳的观点。

二是判断,包括结论、部分性结论和阶段性判断。

18、选题的性质和过程是什么?

答:

(一)选题的对象是要评论的事件或问题。

(1)作为以事件为评论对象的文章来说,选题就是选事。

(2)对于并非针对事件性新闻发表的议论或并非对新闻事件价值判断的评论来说选题就是选问题。

(二)选题是对媒体定位和受众需求契合点的寻找。

对于新闻评论而言,特定的媒体、特定的受众也是价值判断的主体。

因此,评论选题受到媒体宗旨和传播对象的影响,此外评论选题也受到新闻运作规律和媒体操作节奏的影响。

(三)选题是作者的认识和新闻事实的契合,新闻评论的选题是作者的知识、思考和情感倾向与新闻事实反应的结果。

19、周期性选题注意的事项。

答:

(1)周期性选题就是以固定的时间周期出现的特殊选题,这类选题有的没有事件,有的按宽泛的标准可以算作是事件,如纪念日和周期性活动为题的评论。

(2)周期性选题的确定需要更为广阔的视野而不是临阵磨枪的应付。

(3)长周期的选题要与当代人思考的现实问题紧密相连。

20、好的选题需要具备的条件。

答:

(1)触及现实,富有新意。

(2)面向全局,准确有当。

(3)大中有小,小中见大。

21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

答:

一、效率性要求。

(1)具体要求:

a、最大程度反应文章内容最重要的信息。

B、更有效率的表达文章内容。

一是标题自身结构是有效率的,二是标题能够起到有效率的表达传播内容的功能。

(20如何认识:

a、从传播者角度来看,效率传播表现为文本传播的信息量与传播成本之间的比率,即新闻作品的信息量=新闻信息/信息符号。

B、从受众角度而言,其一是受众的接受理解程度。

其二是信息传播的确定性,其三是概括。

二.表现性要求。

有形式美感的标题更能增加亲和力。

22、新闻评论标题的分类。

(一)表达论点的标题

(1)完全表达论点的标题。

(2)不完全表达论点的标题。

(二)不表达论点的标题。

(1)标出评论新闻新闻事件,即评论对象。

(2)标出事物之间的联系。

(3)标出问题。

(4)标出评论范围。

(5)标出评论的主体。

(6)标出评论对象的基础上,运用修辞等手法透露更多主观信息,暗示作者倾向、角度和重点。

23、作为新闻文体,新闻评论区别与其他议论文文体的语言特点。

答:

(一)新闻评论语言讲求表达效率。

(1)这种效率的表达表现为易读、迅速理解,并且应该具有较好的传播与记忆效果。

(2)在使用字词上不应该生僻拗口。

(3)使用句子不应该过长过于完整,而应该是短促有力、朗朗上口。

(4)从平面媒体说,应该尽可能分段,掌握层次和结构。

(二)新闻评论与杂文在语言上的区别。

新闻评论与杂文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区别是思维方式上差异的反应。

(1)新闻评论基本上采用的是逻辑思维方法,讲求概念、判断、推理,论点、论据、论证,他必须这样表现。

(2)杂文的思维方式是联想,联想是一种形象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他必须表现的。

(3)与杂文相比,新闻评论语言应取直笔而不是曲笔,明确的、毫无含糊的、一语道破的语言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24、中国当代新闻评论文风与语言由“官话“转向”民话“引起的因素。

答:

第一,政治民主在新闻媒体上体现为言论写作广泛参与,媒体有了更为广泛言论空间,更多的社会人参与到新闻评论的写作当中来,打破了原有的单一写作身份和单向传播的格局。

第二,媒体格局单一化体制有所松动,联合体制媒体的诞生松动了单一体制的束缚,是媒体更加接近市场和读者。

第三,广播、电视评论和网络评论等参与性、交流性特别强的评论形式给评论语言带来新的冲击。

25、社论的制度性特征。

答:

(1)代表媒体而不是代表个人,社论是一家媒体的旗帜。

(2)选题和写作都有固定的程序和机构,集体讨论是社论的基本制度,社论选题的标准是:

重大性、关注度、象征性、关切度。

26社论时评化的历程。

答:

表现为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的变化,并最终由形式影响到内容,时评化是针对新闻事件进行平路,社论不一定有新闻事件。

27、社论时评化的重要意义。

答:

(1)它使社论的题材更加丰富,更具有新闻性,使社论这个多年来日渐僵化的报纸文体重新换发生机。

(2)它使社论的刊发频率更高,实现了每天刊发一篇评论这样他一个世界性普遍的规范。

(3)它使长期以来社论在党报内的崇高地位有所下降。

(4)它使社论有可能脱离千报一题抽象层面议论,更多触及地方社会生活。

28、中西社论的差别。

答:

(1)数量——题材——类型的差异。

A从数量上看中国一直将社论视为最高级言论,只有遇到重大事件时才会发表,因而数量较少,而西方社论每天达到3—4篇b、从类型上看,轻松性社论和信息性社论一直作为西方社论传统,而在中国则不存在。

C、西方报纸中题材较轻的社论用的比较广泛,代表报社观点的社论用的更为普遍、更加贴近市民生活。

D、西方社论题材轻重搭配更为合理,平衡,改变了读者沉重地接受方式,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论述风格语言的差异。

A、论断方面的差异,西方社论中不一定非要有论证。

B、语言风格的差异,中国社论具有庄重、平衡、稳定的特征,而在西方社论中具有散文性社论的传统。

29、言论版的构成要素。

答:

言论班的构成要素分为形式要素与内容要素。

(2)社论,社论是国外言论版普遍重要的内容,位于内报头之下不署名的文章就是社论,我国报纸将社论置于要闻版,单独发表。

(3)内报头,是国际上言论版标志性因素,一般置于社论左上角,是一个缩小的报头样,内报头内容有繁有简,有的只是报头的缩小,有的有图像,有的还需要加上读者来信的方法。

(4)读者来信,读者来信也是国外报纸言论版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国外报纸左边刊登多篇读者来信,一般每期固定位置登来信方法等信息,读者来信特征明显,篇幅短小,没有完整结构往往与报纸内容相关,有单篇单题的,也有合题发表的。

(5)个人专栏,个人专栏是言论版中一个重要的文字类类容要素,是由一定知名度的专家作者写作的专栏,个人专栏与代表报社的社论、代表一般读者的来信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覆盖了新闻媒体、社会大众、知识精英三方面的意见个人专栏具有写作风格自由个性化的特征。

(6)问题讨论,问题讨论是言论版上充满了活跃气氛的动态性内容有意义的讨论往往能持续更长时间,是吸引读者和公众持续关注参与的有力手段,使报道评论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对人们的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

(7)图像,图像是言论版一个具有强烈形式感的内容要素,漫画是言论版的内容,现在地图、信息性图像、作者照片、新闻摄影陆续进入言论版使得言论版更加具有视觉冲击,调节了言论版因缺少事实性信息而产生的节奏较缓慢和沉闷感。

30、中西新闻述评的比较。

答:

同:

有着完整的事时性材料的新闻评论在中西方各国新闻界和媒体中是普遍的现象。

异:

西方新闻界社论作者专栏作者往往要自己采访获得第一手新闻来源,并不限制评论中含有报道因素,中国新闻界评论人员一般没有采访任务、仅限于核实条件、评论人员不接触报道。

31、述评与一般新闻评论的区别:

一般评论中的客观信息为间接引用的信息,不完整。

述评中的客观信息来源独立,客观完整往往是作者采访所得到的。

32、网络新闻评论的价值

答:

(1)网络新闻评论是一种更快捷更普遍的意见表达。

(2)网络新闻评论更快捷、更普遍。

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种舆论的表现。

(3)网络的各种表达空间,已成为新闻评论写作的大练习场。

33、网络新闻评论的标准和意义。

答:

(1)标准:

网络新闻评论本质上是一种意见的表达,是个人或组织在网络媒体上针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进行的意见性表达,只要具有政性和新闻性,无论是不成文的视屏还是成文的文章都可纳入网络评论的范畴,除此之外另一个标准是,是否具有新闻评论的两个核心要素——论断和论证只要具有这两个因素无论篇幅多短,都可以算作是评论

(2)意义:

当然这个标准并不能限制和改变人们网络普遍意义表达,也不是所有的网络意见表达都需要评论,但是它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提高社会公众意见表达的质量和能力,也能够提升网络普遍表达的整体素质。

34、网络新闻评论的形态和功能。

答:

(1)重大新闻事件的主题论坛和日常新闻事件的跟帖。

功能:

是网络新闻评论中的大练习场,虽然总体上单一,但也有一些优秀深度的作品。

(2)BBS主题论坛的主帖和跟帖。

功能:

能够更多地反应网络传播的特点。

(3)网络评论专栏,功能:

能够避免一些优秀的文章,有价值的判断被淹没。

(4)专题形态集纳的评论,功能:

拥有广阔的的资源,能够建立立体的评论语境。

(5)实时对话的评论形式,功能:

突破演播室广泛的参与性、真实的表达性。

35、新闻评论的影响因素。

答:

(1)网络技术、资源影响网络新闻评论的写作。

(2)网络传播环境的阅读节奏对网络评论选题的影响。

(3)网络人际环境对网络评论写作风格的影响。

36、新闻评论伦理责任的表现。

答:

(1)媒体评论制度方面,要有新闻媒介开放空间的伦理责任。

(2)写作者的个人行为。

(3)具体的评论作品。

(4)具体环境中的审慎判断。

37、新闻评论伦理问题有哪些。

答:

(1)文本外的伦理问题:

a、评论作者利益冲突的问题。

B、评论来源合作者身份的问题。

C、新闻评论是否应该对造成的影响负伦理责任。

(2)文本之内的伦理问题:

a、论点论证方面。

B、论证逻辑方面。

C、论据的忠实态度。

D、新闻事实的传播。

38、广播评论的特征。

答:

(1)类交流的语言特征,他要求传播一方创造类似双方交流的语言环境。

(2)口语化文本写作,广播评论口语化不仅是语词方面的而且也应该是语法结构方面的。

(3)多种要素构成的音响特征、包括现场采访音响、记者旁白、主持人评论等。

(4)即时交流的动态特征。

39、电视评论的四代模式。

答:

(1)第一代,文字稿件的口播评论形态

(2)第二代,文字稿件为主加上电视画面等其他电视元素的评论形态。

(3)第三代,报道和评论交替进行的电视述评。

(4)第四代,演播室现场直播的交流参与性评论。

40、从评论主体对电视评论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型进行分析。

答:

(1)主持人评论,作为一个节目单元而言,就是口播新闻,它的典型环境就是演播室,多用于综合性电视新闻节目之中。

优势:

能够准确、清晰有效地表达媒体的观点形成媒体观点强势。

缺点:

由于事先准备好的固定文稿,可能引动态缺乏而显得枯燥。

(2)参与性评论:

是除了主持人之外,嘉宾、观众一起参与就某个新闻事件进行的评论。

主要靠嘉宾观众进行评论,主持人只提供新闻对象背景并通过提问进行引导。

优势:

a、演播室完成,不需要长期采访摄取。

B、具备直播准直播的条件。

C、时效性强,新闻性高。

d、动态感、观赏性强。

E、成本低。

劣势:

a、电视演播室的快速节奏、使纸质媒体的审慎思考变得不可能。

B、随着参与者的增加评论的不确定性增加,如评论的结构、节奏的客观性和动态性,面对这种不确定性,主持人可以通过使用提问插入背景材料来掌握评论节奏的进程,控制评论节奏,更可以通过字幕及时总结讨论动态过程中出现的观点。

形式特点:

a、向社会言论开放空间。

B、多主体形式、内容丰富、交流性动感性强。

内容特点:

a、非独家热点公共新闻。

B、事件性选题c、评论性内容的语态已属于语的评论。

41、电视述评的的含义和特点及其选题注意方面。

答:

(1)含义:

电视述评是指以舆论监督为核心,内容通过多种电视元素和场面转换表现再加上电视的广泛性,追求比纸质媒体更多丰富性和动态感的一种电视评论形态。

(2)形式特点:

a、声画报道、旁白叙述和演播室直播交叉进行来获取一种变动感。

B、报道内容和评论内容交替变化并在变化中逐层深入。

(3)内容特点:

新闻评论的客观性信息由电视新闻评论部门独家采访所得,并非其他部门播放过的新闻片段。

(4)选题:

a、从评论角度说,要有评论的空间,没有评论的空间就只是一篇电视报道。

B、从电视角度说要有能够拍到的镜头。

42、从节奏结构上分,电视评论可分为哪两类?

(1)交流推进型评论,是指多个评论主体共同参与的评论,参与是指评论主体,交流是指节目形态,对应着多个评论主体通过交流完成的评论节目形态。

(2)报道推进型评论,是指媒体独家报道和主持人演播室评论交替穿插完成的评论。

电视评论的标准与划分电视评论形态的标准。

答:

电视评论节目的标准和电视评论分类的标准应从主体、资源、结构三方面着眼,他们对应着“谁在说”、“说什么”、“怎么说”的,确定的标准在于是否参与主体对对象进行了判断、解释和评价,谈话的内容是否具有评论的三要素。

43、电视评论能否表达理性认识

答:

(1)从内容上说,我们应该对电视评论的理性认识保持信心,理性是评论的基本品质,应坚持而不应放弃。

(2)从形式上说,电视评论确实有着不同于纸质媒体的形式和规律,但在这方面的创造性实践已展现出广阔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