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0969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命题人: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备课组

时量:

120分钟 满分:

150分

得分:

____________

第Ⅰ卷 (阅读题,共67分)

一、现代文(论述类)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先生指出,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但是承载着国民精神的文艺不是无本之木,而是耕耘于生活的田野。

生活是文艺的土壤,文艺是人类生活长出的禾苗、结出的硕果。

创作的源泉来自我们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来自人民砥砺前行的脚步,来自大千世界里活色生香的生活。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态度。

深入生活,文艺才能植入最深刻的现实;扎根人民,作品才能流动最真挚的情感。

只有在火热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现实碰撞,与人心激荡,才能生发最动人的力量。

也正是这种艺术的力量,才能让人得以面对外在强大力量挑战时作出自觉的回应,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并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疲软感、卑微感和恐惧感。

文艺根植于生活,不是被动反映生活,不是机械复制生活。

它源于生活而又必须高于生活,艺术家不但要练就感受、体悟生活的本领,还要练就提炼、升华生活的能力。

面对生活原野,艺术家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又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

这就要求艺术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重建现实主义精神,通过文艺创作观照现实、挖掘价值、守望理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作品。

如果说生活是文艺的土壤,那么文化就是文艺的家园。

中华民族能在历尽磨难后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

中华文化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辉煌的历史积淀,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孕育、滋养了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

古雅清新是其精神气质,自由自然是其精神价值,和而不同是其精神结构。

中华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

中国人的最高生命理想是通过融入自然万物而实现伟大、自由、永恒和超越。

这种对自然的体认已经在艺术领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已经生成独具特色、光辉灿烂的中华美学。

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奠定了中国艺术坚定的自信、自立和自豪。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必须坚守的精神家园。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人类精神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然而没有一双坚强的理论翅膀,小鸟就不能飞得高远。

哲学家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进而变成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文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理论支撑和评论引导。

当今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体制深刻转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激荡,文艺正发生着重大变革。

由于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新的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的不断涌现,文艺评论面临许多崭新的课题。

于是推动文艺评论的繁荣发展,加强文艺评论学的学科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

(节选自庞井君《燃起照亮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艺承载着国民精神,其创作源泉来自我们脚下的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来自广大人民砥砺前行的脚步,来自大千世界里的活色生香的生活。

B.文艺既不被动反映生活又不机械复制生活,源于生活却又必须高于生活,艺术家不但要练就感受、体悟生活的本领,还要练就提炼、升华生活的能力。

C.如果说生活是文艺的土壤,那么文化就是文艺的家园,中华文化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辉煌的历史积淀,是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必须坚守的精神家园。

D.优秀文艺作品的小鸟若没有一双坚强的理论翅膀就不能飞得高远,于是推动文艺评论的繁荣发展,加强文艺评论学的学科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态度,只有如此,文艺才能植入最深刻的现实,作品才能流动最真挚的情感,才能生发出最动人的力量。

B.艺术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重建现实主义精神,通过创作观照现实、挖掘价值、守望理想,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作品。

C.中华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国人的最高生命理想是融入自然万物,这种对自然的体认,已在艺术领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

D.一个民族登上科学高峰需要理论思维,理论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进而变成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文艺发展同样离不开理论支撑和评论引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然而它不是无本之木,文艺的土壤是生活,文艺只是人类生活长出的禾苗、结出的硕果。

B.艺术只有来源于生活,其力量才能让人得以面对外在强大力量挑战时作出自觉的回应,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并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疲软感和卑微感。

C.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化强有力的支撑,中华文化代表着人类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具有独特的气质、价值和结构,孕育滋养了充满生机的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

D.当今中国文艺正发生着重大变革,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和文艺实践正深刻变化,新的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不断涌现,文艺评论面临着许多崭新课题。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

“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

“诺。

”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

“甚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

“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

“壮士!

能复饮乎?

”樊哙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鸿门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属:

下属

B.目眦尽裂眦:

眼眶

C.则与斗卮酒与:

D.此亡秦之续耳续:

后继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6.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范增数目项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军霸上

D.沛公欲王关中

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并举起所佩带的玉玦向他示意,目的是向项羽表明忠心。

B.范增老谋深算,富有远见,认为如果不趁机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

C.项伯同项庄舞剑,并借机掩护刘邦,项羽对此不加制止,失去了一次杀死刘邦的良机。

D.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樊哙闯帐”这一情节,表现樊哙勇猛豪壮而粗中有细的特点。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

(1)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2)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______;波光里的艳影,________________。

(《再别康桥》)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氓》)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

(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晨 雨

杜 甫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从正面切题,精心绘出一幅甜美的晨雨图,充分显示了诗人摹景状物的笔力。

B.首联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将雨置于晨曦、树木的背景中,富有诗情画意。

C.尾联“亭午未全分”照应了首联的“晨光”,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生命的短暂。

D.本诗反映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在写景状物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这首诗紧扣一个“小”字来写雨,请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阿庆基“造反”

[芬兰]本蒂·韩佩

一条板凳安放在路旁,只要行人累了,就可坐下来休息。

累了!

是的,难道这还有什么奇怪的吗?

一个人在七十年岁月里要跨出多少步子啊——短的、长的、急的、慢的。

板凳被发明和制造出来正是为了人们能够坐它。

或许这条板凳还有别的目的,因为冷饮亭就在它的旁边……

托比亚斯·阿庆基多次感觉到,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人们仅仅是在散步途中想让腿脚歇上一歇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托比亚斯·阿庆基坐在板凳上,他的头发斑白,但精神却很矍铄,他用大拇指托着烟斗,完全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

没过多久,越来越近的歌声唤醒了他,立刻使他想起,现在是生活在动乱时期。

罢工、骚乱……打吧!

吵吧!

有的是理由……可是这么干难道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

如果像被拴着鼻子的小牛犊那样发疯似的挣扎,能行吗?

托比亚斯·阿庆基已经七十岁了,现在世道是不是变了?

也许是吧,也许人们的眼界有所不同。

可是生活是不是好过些了?

嗯,他们应当尽可能过得更好些。

这就有足够理由去进行斗争……

他听见一个过路人说,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

游行示威吧!

他——托比亚斯·阿庆基,已上了年纪,只能坐在板凳上观望。

在这种时期,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

游行队伍过来了,人不少,除了两旁土路,整个街道都挤满了人群。

他们唱的歌中有激烈的词句:

“法律骗人,政府压人。

“到了明天,普天之下皆兄弟……”

游行队伍过去了,托比亚斯·阿庆基朦胧地感觉到,他们在按照自己的愿望,向着遥远的未来走去……他们在前进,先头部队消失在转弯处的建筑物后面。

后来那里发生了阻塞,尽管后面的队伍还在前进,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划破了夏末晴朗的天空。

托比亚斯·阿庆基被子弹的呼啸声惊呆了。

这似乎是不应该的……然而后来他还是平静下来,觉得自己反正是坐在板凳上的旁观者。

游行队伍一下子散了,犹如受到旋风袭击似的扬起了满天尘土,人们掉转头纷纷跑了。

托比亚斯·阿庆基看到警察握着步枪和皮鞭,正在寻找示威的人,可是游行示威者都跑散了。

这时,警察突然发现坐在板凳上发呆的托比亚斯·阿庆基。

“你放什么哨?

”警察大喝一声。

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解释自己仅仅是坐在板凳上休息的旁观者,皮鞭已抽到了他的身上。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不可解脱的困境,不禁顿时火冒三丈。

这怎么可能呢!

要知道他只不过坐在板凳上……可是愤怒只是再次招致皮鞭的抽打,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得拔起僵硬的大腿一逃了之。

但事情并没有完结,他确实陷入了解脱不了的困境。

不久,他被捕了。

受讯、受审,最后被带到被告席上受到了“参与造反罪”的控告。

托比亚斯·阿庆基怎么也不能理解,他仅仅是在板凳上坐一会儿而已。

而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他对警察咆哮起来,他怎么也难以接受警察的指控,他难道会热昏了头脑干下这等事!

可怜虫……怎么会想得出来:

他是狡猾地假装坐在板凳上,企图逃过劫难,实际上是个瞭望放哨的人,或者是工运首脑……

警察就是认定他有罪,一口咬定:

你身上有紫血块,你就是参与了造反……

托比亚斯·阿庆基搔了搔头皮,觉悟过来:

也许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为旁观者准备的板凳!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托比亚斯·阿庆基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他过着孤独而没有人理解的生活,每天坐在板凳上观望,成了他最大的生活乐趣。

B.“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

”看到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阿庆基这样想,可以看出他安分守己,也表明他对社会现实认识不深。

C.警察一口咬定阿庆基参与造反,是个瞭望放哨的人,意在表明警察欺软怕硬,能力低下。

D.这篇小说刻画人物非常成功,运用了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刻画阿庆基老人,使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E.作者没有用更多笔墨正面去写警察与罢工工人的冲突,这就使得阿庆基老人的被捕情节更加突出,有力地彰显主题。

12.小说前后两次写道“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说中阿庆基的心理活动,前后经历了哪些变化?

请作简要概括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说结尾处的画线句有什么含义?

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共83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23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火钵(bō)  租赁(lìn)  肄业(yì)  百舸争流(gě)

B.颓圮(pǐ)消弭(mǐ)蕈菌(xùn)妄自菲薄(fěi)

C.彳亍(zhù)猗郁(yī)平仄(zè)长歌当哭(dāng)

D.青荇(xìng)屋椽(chuán)脉脉(mò)桀骜不驯(ào)

1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寥廓  游说  丰姿  蓊蓊郁郁

B.峥嵘  弄堂  落寞  挥斥方遒

C.碟血  袅娜  冶游  偃苗助长

D.箜篌  宛然  彷徨  周公吐哺

17.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隶书是秦朝通行的主要字体,它把楷书弯曲的线条改为平直的笔画,字形进一步简化,书写变得简便,象形程度大为降低。

B.查尔斯·狄更斯是享誉世界的英国小说家,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是一百多年来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之一。

C.雨果是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所有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一部。

D.《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将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18.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为了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军事天地》推出“深度军情”版块,以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复杂军事战略环境。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D.《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灵。

19.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艺术大师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________________。

勇敢地承担起他们未尽的责任,这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①只闻大师之名,不读大师之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②比之大师孤独的“存在”,更有意义的乃是其智慧成果适时转化为普世价值

③不应该从此成为尘封的历史

④以此推动我们的民族、文明一路前行

⑤而必须经由我们的手推广普及、弘扬传承

A.⑤③①④②   B.③⑤①④②   C.⑤③①②④   D.③⑤②④①

20.下面是“中国环保”标志,请写出外圈环线以内的构图要素(“ZHB”为ZhongGuoHuanBao的缩写,不要求说明),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他也曾做过才子佳人的好梦,他心目中也曾有过一个中意的姑娘,就是那个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钱家表妹。

有一个时期他甚至梦想他将来的配偶就是她,而且祈祷着一定是她,因为姨表兄妹结婚,在这种绅士家庭中是很寻常的事。

他和她的感情又是那么好。

然而现在父亲却给他挑选了另一个他不认识的姑娘,并且还决定就在年内结婚,他的升学的希望成了泡影,而他所要娶的又不是他所中意的那个“她”。

对于他,这实在是一个大的打击。

他的前程断送了。

他的美妙的幻梦破灭了。

以上文字节选自巴金的长篇小说《________》(书名),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人物名)。

联系原著,请写出两个最能体现这一人物形象特征的四字短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2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慈善借助移动互联网由“小众慈善,大众围观”快速进入到“人人慈善,慈善人人”的时代,但人们在热情参与中不时感到与“慈善快乐又利他”的初衷存在差距,对于“互联网+慈善”的现状,人们的思考与应对不尽相同。

800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D(由原文可知,“推动文艺评论的繁荣发展,加强文艺评论学的学科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的前提是“文艺正发生着重大变革”“文艺评论面临许多崭新的课题”等内容,而不是“坚强的理论翅膀”这一内容。

2.C(由原文信息可知,中国人的最高生命理想是“通过融入自然万物而实现伟大、自由、永恒和超越”。

3.C(根据原文“中华文化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辉煌的历史积淀,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可知,“中华文化代表着人类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错。

4.A(类,辈。

5.C(之:

均作结构助词,的。

A.其:

上句,代词,作定语,他的;下句,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B.而:

均为连词,上句,表并列;下句,表修饰。

D.为:

上句,动词,认为;下句,介词,被。

6.B[翼:

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名词活用作状语;其他选项中的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

7.A(范增的目的是要让项羽下定决心杀掉刘邦。

8.

(1)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对人用刑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计分点:

举、刑、胜各1分,语句通顺2分)

(2)坐了一会,沛公(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去。

(计分点:

须臾、如厕、因各1分,语句通顺2分)

9.

(1)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2)是夕阳中的新娘 在我的心头荡漾

(3)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4)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10.

(1)C(“暗示了生命的短暂”有误,此句只是写时间的推移,结合全诗所营造的情调可知诗人并无此暗示。

(2)①首联直接用一“小”字引出全诗。

小雨滴在窗外树叶上,发出微小声音。

②颔联转写雨的动态,凸显晨雨的细腻微小。

晨雨只有和着雾气变得湿重时才能落到地上。

经风一吹晨雨便飘向天空,又化作云雾。

③颈联写晨雨润物的功用。

一“暂”一“轻”仍然是着力刻画雨之小。

④尾联写蒙蒙细雨中的麝香山隐隐约约,还是从“小”上着笔。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四点得5分)

11.BE(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A.“他过着孤独而没有人理解的生活”于文无据。

C.“意在表明警察欺软怕硬,能力低下”理解不准确。

D.没有对主人公的语言描写。

12.①在作者的笔下,这条板凳就是阿庆基这个老实人的象征,他普普通通、本本分分。

(2分)②与后文被捕的情节形成强烈反差,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