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2讲解学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025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2讲解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2讲解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2讲解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2讲解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2讲解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2讲解学习.docx

《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2讲解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2讲解学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2讲解学习.docx

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2讲解学习

【导语】心理健康是时代的课题,是现代社会进步与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恋爱观等对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开发心理潜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第一讲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健康的含义

1、什么是健康

【导入】在你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健康、金钱、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美貌、道德品质等)

健康是全人类的头等大事。

每个人都希望自已健康,只有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

曾经有人用“10000000000”来比喻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各个“0”代表生命中的事业、金钱、地位、权利、快乐、家庭、爱情、房子等,纷繁冗杂“0”充斥了人们的生活,“1”常常被忽略,但“1”一旦失去,所有的浮华喧嚣将归于沉寂。

蒙田也曾说:

“健康的价值,贵重无比。

它是人类为了追求它而惟一值得付出时间、血汗、劳力、财富甚至付出生命的东西”。

     

【提问】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身体方面的和心理方面的健康)不生病的人、身体强壮的人不一定就是健康的。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

这是对健康全面、科学、完整、系统的定义。

这种对健康的理解就意味着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因素分析,不仅看他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他有没有主观不适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衡量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例如:

⑴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⑵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⑶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⑷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⑸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⑹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⑺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⑻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⑼头发光洁,无头屑;

⑽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从这十条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辩证关系

身体健康是指无身体疾病和缺陷,体格健壮,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有较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变化能够适应,并保持谐调一致。

身体健康是“硬件”, 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心理健康是“软件”,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保证,好的心理是一剂良药,能催人奋进,反之它就是枷锁,使人灭亡。

严格地说,没有一种病是纯粹身体方面的,也没有一种病是纯粹心理方面的。

因此,我们在考虑自身的健康和疾病时,要注意身心两个方面的反应。

如果身体健康,心理不健康,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目前,许多由于患有抑郁症的人自杀直接原因就是心理不健康。

心理健康,而身体不健康不仅会影响人的生存质量,甚至导致人生命的终结。

总的来说,一个健康的人必须是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1、什么是心理

从心理学上讲,心理是心理活动、心理现象的简称。

通俗点说心理就是心思、思想、感情的总称。

我们无论从事任何活动,都会产生相应的体验、想法,这些都是心理。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它反映的不是简单的“镜像”、而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能动的映像

2、心理构成

人的心理是由人在能动反映客观事物时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现象构成的。

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方面;

具体内容为: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

认识过程:

是人通过感官和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能动反映的心理活动(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情感过程: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的支配、调节行动,从而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

个性:

气质、性格、能力。

人的个性和心理过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3、什么是心理健康

【案例】名落孙山以后

一大学优秀毕业生报考某大公司。

在公布考试结果时,他名落孙山。

得知消息后,他深感绝望,顿生轻生之念。

然而由于自杀技术欠佳,只在脖子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标记。

正当该人神昏意迷之际,忽然传来他被录用的喜讯,原来此人名列榜首,只是统计时出了差错。

就在他把喜讯告知朋友、准备庆祝一番之时,又有消息传来,他被公司解聘了。

思考:

你认为公司解聘他的理由是什么?

你若是公司的负责人,你会录用他吗?

为什么?

小结:

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良好素质的一个基本的方面,它对于我们今后的就业与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的心理怎样才算健康,以什么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曾就心理健康的定义与内涵从不同角度阐述过。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对心理健康是这样定义的: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志:

⑴、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⑵、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

⑶、有幸福感;

⑷、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

由此,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生命具有活力,潜能得到开发,价值得以实现。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稳定的情绪、适度的行为,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4、心理健康标准

人体的身高、体温可以用尺子、温度计准确测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就困难得多了。

不妨先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人玩扑克游戏正玩得开心,同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扑克牌,他立刻哇哇大哭,你认为他正常吗?

也许你会认为他不正常。

但是,如果他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你还这样认为吗?

有一位同学,精力旺盛,易于与人相处,成天无忧无虑。

可是近两个星期来,他变得极为抑郁,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晚上失眠,还时常发出阵阵失去控制的哭喊。

他是精神不正常了吗?

也许你会这样认为。

但是,假如你知道,他两个星期前收到家里的来信,得知自己的弟弟得了白血病,两天前又得知弟弟已离开人世。

你还会认为他的精神出了问题了吗?

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呢?

――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相对的。

判断人的心理健康必须考虑年龄、性别、社会身分、情境等各种因素。

某些行为发生在孩子身上是正常的,发生在成人身上则是变态;某些行为发生在女性身上是可以接受的,而发生在男性身上则难以容忍;某些行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条件下是正常的反应,而在其它情况下出现则是变态。

基于此,心理学家提出判定一个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就是看其在同等条件下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模式。

至于具体的标准,则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综合各种观点,根据大学生年龄特征、社会角色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一般认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为:

(1)智力正常

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

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情绪健康

    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免不了因挫折和不幸产生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善于适度地表达、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简单的说:

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境相符合。

(3)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

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4)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完善就是指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

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对周围的人与事均有独立自主的见解,不盲从,热爱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学习、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并能在负责的工作中体验生活的充实和自己存在的价值。

(5)自我评价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能对自己的优缺点作恰当的评价,不苛求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生活的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对自己基本感到满意,心理相对平衡。

(6)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

其表现为:

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意与人交往,与人为善,对他人充满理解、同情、尊重、关心和帮助,有良好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并能在其中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7)社会适应正常

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能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能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善于将自己融入到不同的环境中,个体与客观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能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能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5、正确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不健康不等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心理不健康不等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划等号。

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

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已患心理疾病。

因此,不能仅从一时一事而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一种连续状态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径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

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之间有一个广阔的过渡带。

在许多情况下,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的差异。

(3)心理健康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心理健康状态也会有所改变。

(4)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他不仅为我们提供衡量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且为我们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

每个人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作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以追求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

第二节、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学业问题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

另外,有的学生专业选择不当,也会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2、情绪问题

主要表现为:

(1)抑郁。

以个体心中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常伴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等,心情压抑、沮丧、无精打采、什么活动都懒于参加。

(2)情绪失衡。

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敛性,表现为情绪波动大。

3、人际关系问题

主要表现为:

(1)人际关系不适。

进入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