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监督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930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监督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金属监督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金属监督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金属监督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金属监督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监督管理办法.docx

《金属监督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监督管理办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属监督管理办法.docx

金属监督管理办法

金属监督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规X和统一金属检验检测工作,加强对电力基建项目中的金属监督管理与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2.X围

2.1本规定适用于电力建设工程中工程质监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试验检验单位的金属检验工作,金属监督检验涉及到锅炉、汽机、电仪、焊接、建筑等相关专业的技术管理工作。

2.2电力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金属监督工作除遵守本办法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和相关规X的规定。

3.职责

3.1各参建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本办法进行学习和培训。

3.2建设单位应在省电力建设质量监督中心站和工程质监站的指导下,对工程参建各方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本办法正确执行。

3.3监理单位应在工程质监站和建设单位的领导下,负责对工程项目的金属检验工作进行监理,提出金属检验工作的重点要求,必要时对施工单位的有关金属检验措施进行审批。

3.4施工单位应针对承建项目的金属检验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金属检验大刚或控制纲要,编制必要的技术方案并具体实施。

4.要求

4.1施工单位应按本规定认真开展工作:

4.1.1施工单位直接负责或者委托技术检验部门,在工程开工初期编制金属检验大刚或制定检验控制纲要,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审批后备案,以保证金属检验工作顺利正确开展。

4.1.2施工单位的各专业焊接技术人员及检验人员应对金属检验和验收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程和规X的具体要求及时、准确委托金属监督部门进行相关的检试验工作。

4.1.3金属监督检测人员应具有相应检测资格;所有检测仪器、设备均应满足检验手段、方法的要求,且在计量检定周期内使用。

4.1.4金属监督的检测及检验手段和方法必须符合本规定及相关标准和规X的要求。

4.1.5技术检验结果的报告或文件,应按照竣工验收和上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归档整理和移交、保存。

4.2监理单位要做到:

4.2.1工程开工之初,结合工程特点、工程质监站的监检计划和建设单位有关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金属检验的重点和要求,并及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

4.2.2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单位的金属检验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包括金属检验委托的及时性和检检试验的正确性及报告数据的准确性,掌握施工单位的金属检验工作的控制情况,发现违规或异常问题,要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必要时以停工令方式督促施工单位改进。

4.2.3在工程竣工时,要督促施工单位按归档要求整理金属检验的相关资料,并按建设单位有关要求对资料进行审核。

4.3对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

4.3.1建设单位的专业人员应熟练并掌握有关的标准、规程和规X要求,及时对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金属检验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4.3.2在开工初,必须按本规定制订对金属监督工作的检查计划,并书面送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明确有关要求;对有特殊要求的金属检验项目,必须提前以书面形式告知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

4.3.3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金属监督检查计划开展对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督导工作,除了配合重要项目和阶段性质量监检外,仍应在日常工作中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金属检验工作进行督查。

4.4作为参建各方,都应就金属检验监督工作的归档性文件或资料,按照竣工验收或者归档要求进行整理和保存,能为监督检查工作提供证据。

4.5本办法中所涉及的规程、规X以扫描文件制作,请有关单位所取。

4.6本办法解释权归属XX省电力建设质量监督中心站。

 

第一章金属监督的依据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对电力行业金属监督要求越来越严,监督检查的主要依据是《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及电力行业相关标准。

对于电力建设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既要满足《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又要满足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

对于钢结构的焊接,首先依据图纸要求,图纸无要求时按照国家现行或行业标准执行。

对于业主提出的超规X质量要求,必须有业主和施工单位协商解决。

执行的质量验收标准有: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373号令2003年)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00)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X-锅炉机组篇》(DL/T5047-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X-汽轮机组篇》(DL5011-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X-管道篇》(DL5031-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X-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J279-90)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50205-2001)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DL/T715-2000)

《火力发电厂中温中压管道(件)安全技术导则》(DL/T785-2001)

《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3375-9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L/T678-1999)

执行的试验标准有: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BG/T232-1999)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T229-1994)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T3633-1995)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222-84)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57-1998)

《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T2649-2655-89)

《电力建设金相检验导则》

《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4730-94)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DL439-91)

 

第二章金属监督的X围

一、汽机部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X-汽轮机组篇》(DL5011-92标准中有关金属监督内容摘要)。

该部分主要是合金钢材料的监督。

1.2.8(P3)设备中用合金钢或特殊材料制造的零部件和紧固件等,都应在施工前进行光谱分析和硬度检验,以鉴定其材质,确认与制造厂图纸和有关标准相符。

如发现不符时,应通知制造厂研究处理。

注:

硬度检验是针对紧固件的。

2.4.3.5(P15)按本篇第1.2.8条检验汽缸螺栓、螺母等部件的材质。

5.1.3(P112)汽轮机本体X围内管道的合金钢管材及附件在组装前及装好后应进行光谱复查材质,并作好记录。

大径管焊接后应进行无损探伤,特殊管材(如F12等)根据其特性在焊接后不得在管子上进行光谱检查。

注:

对于新的钢种如P91、T91等,是否光谱分析须征得业主和监理的同意。

5.3.11(P116)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导汽管,根据现场可不作水压试验。

在与主汽门(或再热汽门)、汽缸最终连接前经对其间焊口作100%无损探伤合格后,方可对最后一道焊口进行焊接。

6.2.4.2(P121)冷却管应具备出厂合格证和物理性能及热处理证件,并应抽查铜管总数的5%进行水压试验或涡流探伤。

抽样方法按批量或存放环境确定,要有代表性,水压试验压力为0.3-0.5MPa,用小木棒轻轻敲打管外壁应无渗漏。

如发现管子质量低略时(不合格管达安装总数的1%),则每根冷却管都应进行试验。

6.2.4.3(P121)抽查铜管安装总数的1/1000,用氨熏法进行残余应力试验(试验方法见附录H.0.4)。

对不合格批号的铜管,应全部作整根消除内应力处理。

附录H.0.4(P236)

试样不合格时,从该批中取双倍试样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如有一个试样有裂纹,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但允许该批产品重新退火后再检验。

6.4.3.8(P130)高压加热器的汽侧外壳螺栓,应进行光谱检验和硬度试验。

二、锅炉部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X规-锅炉机组篇》(DL/T5047-95标准中有关金属监督内容摘要)

2.1.3.4(P6)用光谱逐件分析复查合金钢(不包括16Mn等低合金钢)零部件。

注:

16Mn等低合金钢不进行光谱分析仅限锅炉构架X围内

2.1.4.2(P6)加热校正时的加热温度,对碳钢一般不宜超过1000℃,对合金钢一般应控制在钢材临界温度Ac1以下,火电安装中常用钢材的临界温度参考数据见附录B。

2.4.7(P9)使用高强度螺栓时,应按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规定储运、保管、安装、检验和验收;如制造厂无明确规定,应按《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的有关规定进行。

2.4.7.1(P9)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由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组成),应由制造厂按批配套供货,并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

2.4.7.2(P9)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型式尺寸和技术条件应符合《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型式尺寸》(GB3632-83)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83)的规定。

3.1.3(P21)合金钢部件的材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安装前必须进行材质复查,并在明显部位作出标记;安装结束后应核对标记,标记不清者再进行一次材质复查。

3.1.10(P23)670t/h以下的锅炉受热面部件,如未经安检,则除核对厂家合格证件(质保书)和外观检查外,尚应对各主要部件按不同材质和规格,分别对其焊口数量的1/1000并不少于2个焊口作射线探伤检验。

3.1.16(P23)用于工作温度不低于500℃、且直径大于30mm的合金钢螺栓应做硬度试验,硬度值按《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X》(管道篇)附录A表A3的规定执行。

3.4.2(P26)合金钢部件加热校正时,加热温度一般应控制在钢材临界温度Ac1以下(参见附录BP46)。

3.4.9(P27)对安装后出现缺陷不能处理的受热面管子,在组装前应做一次单根水压试验或无损探伤。

4.4.5(P33)脉冲管道应尽量短捷并有适当固定;所有管子在安装前应清扫内部,合金钢部件应复查材质。

4.5.3.1(P34)吹灰装置安装前复查合金钢材质。

6.3.1(P50)金属油罐安装应按设计和《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X》(GBJ128-90)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探伤。

三、管道部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X-管道篇》(DL5031-94标准中有关金属监督内容摘要)

3.1.4(P4)中、低合金钢管子、管件、管道附件及阀门在使用前,应逐件进行光谱复查,并作出材质标记。

3.2.4(P5)用于高压管道的中、低合金钢管子应进行不少于3个断面的测厚检验并作记录。

3.3.1(P5)中、高压管道施工前,应对所使用的管件确认下列项目符合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

(1)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2)合金钢管件的热处理状态说明或金相分析结果;

(3)高压管件的无损探伤结果。

3.4.2(P5)用于设计温度大于430℃且直径大于或等于M30的合金钢螺栓应逐根编号,逐根进行硬度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3.5.10(P7)对解体的阀门应作下列检查:

(1)合金钢阀门的内部零件应进行光谱复查(部件上可不作标志,但应将检查结果做出记录);

4.2.8(P10)高压钢管弯制后,应进行无损探伤,需热处理的应在热处理后进行。

如有缺陷允许修磨,修磨后的壁厚不应小于直管最小壁厚。

4.2.9(P10)合金钢管弯制、热处理后应进行金相组织和硬度检验,并符合DL43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的规定。

5.2.8(P20)合金钢管道在整个系统安装完毕后,应作光谱复查。

材质不得差错。

剩余管段也应及时作出材质标记。

四、高温紧固件的监督《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DL439-91标准中有关金属监督内容摘要)

1.2(P1)本导则适用于工作温度(指蒸汽温度)大于400℃的汽缸、汽门、各种阀门和蒸汽管道法兰的螺栓(包括单头螺纹螺栓、双头螺柱和等长双头螺柱)、螺母和垫圈。

对于工作温度低于400℃的紧固件,也可参照有关章节的规定。

2.1.3(P1)螺母材料比螺栓低一级,硬度低HB20-50。

3.7对大于和等于M32的螺栓均需进行100%超声波探伤(必要时可用磁粉、着色和其它方法检查),不得有裂纹和影响强度的缺陷存在,有裂纹的螺栓应报废。

3.9为了防止错用钢材,100%的螺栓需进行光谱检验。

分析结果应与材料牌号相符合。

3.11M32以上螺栓应100%进行硬度检验。

检查部位为螺栓端面或光杆处。

对25CrM01V钢螺栓要求硬度为HB241-277。

3.13对大于M32的新螺栓需进行微观组织检验,检查部位可在螺栓端面或光杆处。

五、钢结构焊接接头的监督《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L/T678-1999标准中有关金属监督内容摘要)

1X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工电弧焊、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及药芯焊丝电弧焊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电站水工钢结构、承重钢结构及一般钢结构的焊接。

3.2.2焊缝类别的分类原则:

a)焊缝在动载荷或静载荷下,承受拉力、剪力按等强度设计的对接焊缝,对接和角接的组合焊缝为一类焊缝;

b)焊缝在动载荷或静载荷下,承受压力按等强度设计的对接焊缝、角焊缝和组合焊缝为二类焊缝;

c)一、二类焊缝以外的其它焊缝为三类焊缝。

7.2焊缝的内部质量检验

7.2.1焊缝内部的质量检验应在焊缝的外观检验和焊接接头变形检查合格,且焊缝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检验方法和检验X围及质量标准应按表9选用。

7.2.2超声波探伤方法和射线探伤方法不能准确判断或焊接结构复杂无法探伤时可采用其它无损检测方法。

7.2.3焊缝内部检验不合格,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补充检验:

对于一、二类角焊缝和不要求全焊透的组合焊缝,可参照GB11345进行超声波探伤。

7.2.4焊缝内部不合格时,应按下列要求补充检验:

一、二类焊缝探伤发现有不允许缺陷时,应在其延伸方向或可以部位作补充检验。

如补充检验仍不合格,则应对该焊工在该条焊缝上所有的焊接部位进行检验。

7.2.5技术文件要求用煤油渗漏法检验焊缝的致密性时,试验温度不得低于5度,并按GB150的规定进行。

焊缝类别

检验方法任选其一

检验X围

质量标准

一类

超声探伤

≥焊缝长度的50%

GB11345BⅠ级

射线探伤

≥焊缝长度的20%,且≥300mm

GB3323ABⅡ级

二类

超声探伤

≥焊缝长度的30%

GB11345BⅡ级

射线探伤

≥焊缝长度的10%,且≥300mm

GB3323ABⅢ级

三类

超声探伤

射线探伤

协商执行

按二类焊缝评定

六、钢结构螺栓的监督

主要依据:

GB50205-2001

1)扭剪性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与拉力复验(又叫轴力试验)。

复验用的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抽取八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每批的概念:

指螺栓规格为同一材料、同一炉号,同一长度(当螺栓长度小于等于100毫米时,长度相差小于等于10毫米时,螺栓长度大于100毫米时,长度相差小于等于20毫米时,可视为同一长度)。

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及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一批,(螺母垫圈同上)。

由同一批螺栓、螺母、垫圈组成的连接副为同批连接副。

为保证连接副的轴力,每3000套为一批,。

连接副轴力的检验每批抽取8套。

供应部门送达试验室的样品,必需按规格、材质,炉号,批号写清。

2)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的检验。

要求:

安装单位分别以钢结构制造批为单位进行抗滑移系数实验,制造批可按分部(子分部)工程划分,规定的工程量每两千吨为一批,不足两千吨可视为同一批。

选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表面处理工艺时,每种处理工艺应单独检验,每批分三组试件,具体制作按GB50205-2001,P68要求。

七、仪表部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X-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J279-90标准中有关金属监督内容摘要)

1.3.2安装前,对各类管材、阀门、承压部件应进行检查和清理;对合金钢材部件必须进行光谱分析并打钢印;

2.1.2取源部件的材质应与主设备或管道的材质相符,并有检验报告。

合金钢材安装后必须进行光谱分析复查并有记录。

还应对各种合金仪表管及合金仪表阀门进行安装前和安装后的光谱检验。

八、对原材料的监督《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标准中有关金属监督内容摘要)

5.3材料的质量验收应遵照如下规定:

a)受监的金属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有关标准。

进口的金属材料,必须符合合同规定的有关国家的技术标准。

b)受监的钢材、钢管和备品、配件,必须按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进行质量验收,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应标明钢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必要的金相检验结果和热处理工艺等。

数据不全的应进行补检,补检的方法、X围、数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有关标准。

进口的金属材料,除应符合合同规定的有关国家的技术标准外,尚需有商检合格文件。

c)重要的金属部件,如管子、锅筒、联箱、汽轮机大轴、叶轮、发电机大轴、护环等,除应符合有关的行业标准和有关国家标准外,还必须具有部件的质量保证书。

d)对受监金属材料的入厂检验,按3375的规定进行,对材料质量发生怀疑时,应按有关标准进行抽样检查。

5.4凡是受监X围的合金钢材、部件,在制造、安装或检修中更换时,必须验证有钢号,防止错用。

组装后还应进行一次全面复查,确认无误,才能投入运行。

5.5具有质保书或经过质检合格的受监X围的钢材、钢管和备品、配件,无论是短期或长期存放,都应挂牌,标明钢种和钢号,按钢种分类存放,并做好防腐蚀措施。

技术人员做预算时,除应标明规格,材质外,还应注明执行的标准号。

(如20#,20G标准不同,适用温度X围不同)

九、对焊接质量的监督依据《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中有关金属监督内容摘要)

6.1.7(P13)焊接接头分类检查的方法、X围及数量,按表6进行。

6.3.3(P13)对下列部件的焊接接头的无损检验应执行如下列具体规定:

a)厚度不大于20mm的汽、水管道采用超声波检验时,还应进行射线检验,其检验数量为超声波检验数量的20%。

b)厚度大于20mm、且小于70mm的管道和焊件,射线检验或超声波检验可任选其中一种。

c)厚度不小于70mm的管子在焊到20mm左右时做100%的射线检验,焊接完成后做100%超声波检验。

d)对于Ⅰ类焊接接头的锅炉受热面管子,除做不少于25%的射线检验外,还应另做25%的超声波检验。

6.4(P14)焊缝金属光谱分析

6.4.1耐热钢部件焊后应对焊缝金属按照《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进行光谱分析复查,规定如下:

(1)锅炉受热面管子不少于10%,若发现材质不符,则应对该项目焊缝金属进行100%光谱分析复查;

(2)其它管子及管道100%。

6.4.2对高合金钢焊缝进行光谱分析后应磨去弧灼烧点。

6.4.3经光谱分析确认材质不符的焊缝应进行返工。

表6焊接接头分类检验的项目X围及数量

焊接接头类别

X围

检验方法及比例(%)

外观

射线

硬度a)

光谱b)

自检

专检

工作压力不小于9.81MPa的锅炉的受热面管子

100

100

50

5

10

外径大于159mm或壁厚大于20mm,工作压力大于9.81MPa的锅炉本体X围内的管子及管道

100

100

100

100

100

外径大于159mm,工作温度高于450℃的蒸汽管道

100

100

100

100

100

工作压力大于8MPa的汽、水、油、气管道

100

100

50

100

100

工作温度高于300℃且不高于450℃的汽水管道及管件

100

50

50

100

100

工作压力为(0.1~1.6)MPa的压力容器

100

50

50

100

100

工作压力小于9.81MPa的锅炉受热面管子

100

25

25

5

-

工作温度高于150℃且不高于300℃的蒸气管道及管件

100

25

5

100

-

工作压力为(4~8)MPa的汽、水、油、气管道

100

25

5

100

-

-

工作压力大于1.6MPa且小于4Mpa的汽、水、油、气管道

100

25

5

-

-

-

承受静载荷的负结构d

100

25

-

-

-

工作压力为0.1~1.6MPa的汽、水、油、气管道

100

25

1

-

-

-

烟、风、煤、粉、灰等管道及

附件e,f

100

25

-

-

-

非承压结构及密封结构

100

10

-

-

-

-

一般支撑结构(设备支撑、梯子、平台、拉杆等)

100

10

-

-

-

-

外径小于76mm的锅炉水压X围外的疏水、放水、排污、取样管子

100

100

-

-

-

注:

a)经焊接工艺评定,且具有与作业指导书规定相符的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图的焊接接头,及A类钢焊接接头可免去硬度检验。

b)马氏体钢焊接接头能够提供可靠的、可追溯的焊缝用材纪录时,可免做光谱检验。

c)超临界机组的锅炉Ⅰ类焊缝100%的无损检测,其中不少于50%的射线检验。

d)钢结构的无损探伤方法及比例按设计要求进行。

e)烟、风、煤、粉、灰管道应做100%的渗油检查,或气密性试验。

f)凝汽器管板密封应做100%渗透试验。

第三章金属材料的选用原则、适用X围、替代原则

依据: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DL/T715-2000)。

金属材料的选用原则应综合考虑材料的实用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

从实用性来说:

应根据设计工作温度、压力、受力状况、介质特性及工作的长期性和安全性确定。

工艺性能:

应根据部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制造工艺以及部件失效后修复方法来确定。

选材总原则:

从使用性、工艺性、经济性三大性能来考虑,同时,要确保产品质量,代用材料要争得设计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同意并做材质确认。

具体的选材还要根据不同部件所使用的工况来决定,对于高温、高压环境下所使用的材料,都应该具有足够蠕变性能,持久性能,持久塑性和抗氧化性,安全性能。

详细的选材原则应根据(DL/T715-2000),针对不同的部件而定。

选择代用原则还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如《蒸规》、《容规》和《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

选择代用材料还应满足如下要求:

a)采用代用材料时,应持慎重态度,要有充分的技术依据,原则上应选择成分、性能略优者;代用材料壁厚薄时,必须进行强度核算,应保证在使用重要任务条件下各项性能指标均不低于设计要求。

b)修造、安装中使用代用材料时,必须取得设计单位和金属技术监督工程师的认可和总工程师批准;检修中使用代用材料时,必须征得金属技术监督工程师的同意,并经总工程师批准。

c)采用代用材料后,必须做好技术记录,并存档,同时应相应修改图纸或在图纸上注明。

针对物资供应部门还应遵照:

物资供应部门、各级仓库、车间和工地储存受检X围内的钢材、钢管、焊接材料和备品、配件等,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验收和领用制度,严防错收错发。

应根据存放地区的自然情况、气候条件、周围环境和存放时间的长短,按SD1689的规定和材料设备技术文件对存放的要求,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做好保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