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时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9833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时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时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时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时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时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时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1.docx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时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时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时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1.docx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时导体和绝缘体教案1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6课时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有的物体易导电,这样的物体叫作导体;有的物体不易导电,这样的物体叫作绝缘体。

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2.根据检测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3.学会与人合作。

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1.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2.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判断物体的导电性。

【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

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在连接电路时,我们为什么要把导线两端的塑料包皮剥开?

哪些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哪些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我们可以借助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选取身边的20种物体,用电路检测器分别检测它们的导电性,并记录下来。

(1)先检查电路检测器能否正常工作。

(2)预测被检测物体能否使小灯泡亮起来。

(3)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物体的两端,检测物体的导电性,做好记录,并与预测进行比较。

(4)将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物体放在一边,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放在另一边。

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吗?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你预测被检测物体能否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认识依据是什么?

(2)导体与绝缘体的异同点在哪里?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整理检测记录。

在检测的物体中,哪些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哪些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我们对物体导电性的预测与实际的检测结果相同吗?

我们检测的结果都一样吗?

2.我们通常将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将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在检测的物体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3.下图中这些物品的哪些部分是用导体材料制成的,哪些部分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

为什么这样选用材料?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安全提示:

  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较强电流下,人体、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将成为导体。

如果我们触及了家中使用的电路,电流就会通过人体而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电器的绝缘部分,不能触摸导体部分,还要注意不要把水溅到电器上。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

2.描述绝缘材料的用处,理解各种材料的作用。

提醒学生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体部分,注意安全用电。

3.概括:

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在人们不需要的地方阻断电流。

【板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3.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较强电流下,人体、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将成为导体。

【教学反思】

从课堂上的反馈情况看,导体与绝缘体这两个科学概念学生以前可能都听说过,但是在认识上是比较模糊的。

学生在以前的探究活动中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

为什么导线的外面用塑料皮,而里面用铜丝?

为什么小灯座、电池盒的有些部分用铜来做,有些部分用塑料来做?

教材通过用电路检测器去检测20种(甚至更多)物体能不能使小灯泡发亮(在检测前让学生先作出预测,并强调重复几次)的实验,凸显了探究活动的价值,强调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概念、内化概念。

如果说起初的概念是模糊的话,那么,活动后的概念将是深刻的、影响深远的。

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__________开始新生命的。

2.像蚕豆这样的种子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3.胚包括__________、胚根和子叶。

4.种子的__________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二、判断题。

1.种子萌发时,通常是胚芽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的。

()

2.只有厚一些的种皮才有保护种子的作用。

()

3.浸泡着蚕豆种子的烧杯可以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

4.在胚根和胚芽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子叶一直是饱满的。

()

5.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

()

6.植物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

三、选择题。

1.下列各种观察方法中,能够用来观察种子内部结构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B.将种子解剖开观察C.将种子碾碎观察

2.浸泡一天的蚕豆种子与干的蚕豆种子比较,错误的是()。

A.小芽出现了B.变大C.种皮没有了

3.在观察种子时用不到的方法是()。

A.用手剥B.用放大镜看C.用磁铁吸

4.你喜欢吃番茄吗?

番茄的生命是从()开始的。

A.

B.种子

C..叶

5.下列植物()的生命不是从种子开始的。

A.B.C.

6.下列种子图片与名称对应的是()。

A.绿豆B.蚕豆C.南瓜子

7.观察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时,轻轻地剥去种皮,将“豆瓣”分开,剥开的“豆瓣”指的是种子的()。

A.种皮B.子叶C.胚

8.关于凤仙花种子子叶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凤仙花的子叶只有一片

B.当凤仙花出土时,子叶即脱落

C.凤仙花的子叶为胚提供养料

四、下图是蚕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号是__________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号是__________为种子发育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号是__________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号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

1.

观察下列干蚕豆和用水浸泡一天的蚕豆,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1)两种种子外部形态完整是的()。

A.干蚕豆B.浸泡的蚕豆C.两者都是

(2)两种蚕豆有胚根生成的是()。

A.浸泡过的蚕豆B.干蚕豆C.两者都是

(3)能够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是()。

A.胚B.子叶C.种皮

2.将下列种子图片与对应植物名称用直线连起来。

小麦杏仁玉米花生

参考答案

一、

1.种子

2.种皮胚

3.胚芽

4.胚

二、

1.×

2.×

3.×

4.×

5.√

6.×

三、

1.B

2.C

3.C

4.B

5.A

6.B

7.C

8.C

四、

胚芽茎和叶

子叶营养

胚根根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五、

1.

(1)A

(2)A(3)C

2.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案

课题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习

目标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3.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4.根据对植物生长的已有认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5.解剖浸泡的种子,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6.激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7.意识到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重点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难点

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学生观看。

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种子有什么特征呢?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生命的。

种子是开花植物所特有的器官,是由完成了受精过程的胚珠发育而成的,通常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

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那么,种子有什么特征呢?

(1)种子在哪儿?

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保存在果实中,其外面是层层果皮。

果皮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

外果皮是外面薄薄的一层皮,比如桃子的外皮;中果皮通常指果实多汁多肉的部分,比如桃核和外层薄皮之间的部分;内果皮通常是指种子外面包裹的部分,比如桃核。

种子则是被包裹在果皮之内的。

(2)种子有什么特征呢?

①有的非常小、有的比较大……②通常被果皮包裹着、也有直接裸露在外面的……

③有的呈圆形、有的呈卵形、有的呈椭圆形……④有的呈白色、有的呈红色、有的呈绿色、有的呈黄色……⑤有的表面光滑、有的表面粗糙……

(3)我知道的种子有瓜子仁、核桃仁、花生仁、各种豆粒、苹果的种子、西红柿的种子……

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有些种子太小了,我们要用放大镜观察!

用手摸一摸种子。

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观察准备:

花生、玉米、绿豆、红豆、小麦、蚕豆、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

观察方法:

(1)用肉眼观察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及其他显著特征。

(2)用手摸一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

(3)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

(4)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观察记录。

观察结果: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猜测种子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将我们的想法画下来。

观察蚕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观察目的:

观察蚕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观察准备:

蚕豆、水、镊子、放大镜、记录本。

观察方法:

(1)将几粒蚕豆放在水中,浸泡一天。

(2)取一粒干的蚕豆和一粒浸泡一天的蚕豆。

(3)从整体观察浸泡一天的蚕豆,并跟没有浸泡过的蚕豆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

观看视频资料。

(4)用镊子轻轻剥掉浸泡过的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的种皮,从有缝隙的一侧分别将“豆瓣”分开,用放大镜观察“豆瓣”相连的部分有怎样的结构,浸泡过和没浸泡过的种子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观察记录。

观察结论:

(1)蚕豆的外形呈肾形,接近长方形,有较硬的种皮保护种子。

蚕豆的内部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个主要部分,其中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构成。

(2)浸泡过的蚕豆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相比,从外部看,浸泡过的蚕豆体积更大,种皮破裂,发出嫩芽;从内部看蚕豆的胚根长长了,子叶更饱满。

观察更多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虽然种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通过观察发现,种子包括种皮、胚、胚乳、子叶等结构。

其中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等,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胚乳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子叶的作用是在叶子(真叶)生长出来之前为种子提供营养或转化胚乳中的营养。

观看视频资料。

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

植物的种子千差万别,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不同的特征,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气味、表面光滑程度等各方面都有不同之处。

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种子表面都有种皮,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种子内部都有胚,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子叶组成,胚可以发育成植物的根茎、叶;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胚乳,胚乳为种子的发育提供营养。

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等结构,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植物的根和茎中间连接的部分,子叶内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种子萌发提供发育所需的养分。

寻找不同植物的种子,做一幅种子贴图。

制作准备:

各种各样的种子、胶水、刮刀、4或8开卡纸、铅笔、筛网、镊子。

制作步骤:

(1)确定要制作的主题,比如小动物、花草、房屋等。

(2)取张合适的卡纸,先设计好主题,再用铅笔画出轮廓,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选取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种子。

(4)在卡纸上涂少许胶水(适量,防止干燥),用刮刀均匀地铺开。

再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向各部分填放种子。

(5)根据种子的大小而定,大粒的用手或镊子,小粒的可用筛网均匀地洒在规定部位。

种子全部填放完后,用手把种子按牢,等胶水稍干后修整下。

制作须知:

(1)胶水要涂抹均匀、适量。

(2)所选种子的颗粒要饱满。

(3)种子的采集要考您颜色、大小、形状的多样性。

学生或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收集种子进行试验。

 

记录员做好记录,并交流观察结果。

 

小组实验,并记录。

 

小组交流猜测结果。

 

小组代表展示小组的种子图。

认识种子之前,首先有必要了解种子与果实的区别,知道种子是植物体的哪一部分:

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印象中的种子有哪些;最后从种子的大小、颜色、形状、外表等方面说说它们的不同特征,建立起不同种子有不同特征这一概念。

 

一般的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其中种皮的作用是保护种子:

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发育成植物的根、茎和叶。

胚乳的作用是贮存营养。

有些种子,比如蚕

豆、豌豆和菜豆等豆科植物,种子发育初期虽有胚乳,但后期完全被发育中的胚吸收消耗了,因此种子成熟时没有胚乳或者只在种皮下残存1~2层胚乳细胞(看不清楚):

这种无胚乳的种子,胚具有肥厚而肉质的子叶,在种子萌发时为胚提供营养。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意识到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板书

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