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本第一章 导论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9779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本第一章 导论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本第一章 导论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本第一章 导论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本第一章 导论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本第一章 导论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本第一章 导论参考答案.docx

《西方经济学本第一章 导论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本第一章 导论参考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本第一章 导论参考答案.docx

西方经济学本第一章导论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第一章导论参考答案

 1.两部门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

  所谓两部门是指只有家庭和厂商的封闭经济状态(不包括政府和涉外部门)。

  商品市场均衡:

即厂商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数量与同一时期家庭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大体相等;

  要素市场均衡:

即厂商在一定时期内购买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同一时期家庭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大体相等;

  同时还需要厂商和家庭收支大体平衡。

在上述均衡的过程中,价格是影响商品或要素供求数量的重要因素。

参见教材P2-3

  2.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商品市场;如何生产取决于要素市场;厂商面临的是用有限的生产要素生产什么商品能够获得利润最大化;家庭面临的是用有限的收入购买什么商品能够获得效用最大;分配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参见教材P3

  3.经济学的涵义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理解这一涵义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资源是稀缺的(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相比较而言的),稀缺性决定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即家庭、厂商、政府和涉外部门都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进行选择。

  厂商选择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最大化。

  家庭选择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最大化。

  政府和涉外部门选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参见教材P3-4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对象:

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特点:

考察厂商或家庭的经济行为;用西方经济理论和观点分析研究客体;重点考察西方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微观经济;突出微观经济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较多的运用数学分析工具。

参见教材P4

  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对象:

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

特点:

考察对象是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用资产阶级理论和观点分析考察客体;从整体国民经济角度考察问题;重点考察西方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宏观经济;侧重实证分析。

参见教材P4-5

  6.如何借鉴西方经济理论

  西方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为此应注意:

  经济条件与国情不同。

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其基本原理的产生与应用受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而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假设的条件不同。

西方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一般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即经济人假设;

  产权明晰;具有完全信息的假设这些假设在西方也不一定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事实。

而在我国这些假设更是存在的很大的不同。

参见教材P5-6

  7.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

  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解,通过和发达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规律性的认识。

  第三,分析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可借鉴之处,作为我们制定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时的参考依据,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见教材P6

  9.重商主义

  产生、发展于15—17世纪的西欧大陆。

  代表人物:

为英国的托马斯•曼。

  代表著作: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主要观点:

认为流通领域是财富的源泉,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源泉是开展对外贸易,主张用货币平衡与贸易平衡来增加积累或扩大财富。

由于其研究只限于流通领域,不能称其为西方经济学,仅构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史的前史。

参见教材P7

  10.古典经济学和重农学派

  产生、发展于16-18世纪的英国与法国。

  代表人物:

威廉•配弟、亚当•斯密和布阿吉尔贝尔。

  代表著作:

《赋税论》和《国富论》。

  《赋税论》1662年出版,作者:

威廉•配弟。

主要观点:

在价值论方面,提出价值由劳动决定的思想;在分配理论方面,提出了工资理论为前提,以地租理论为中心,论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在货币理论方面,批判了重商主义禁止货币输出的做法,提出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国富论》1776年出版,作者:

亚当•斯密。

主要观点:

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纠正了其偏见,提出了生产部门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认为个人追求私利的结果,有效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提出国家具有保卫本国安全、免受外国侵犯,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居民不受欺辱与压迫,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

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

《国富论》继承和发展了以前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驳斥了重商主义错误的经济思想和政策,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作为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斯密的理论是及其丰富的,尤其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所以它是一部划时代的经济学著作,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参见教材P7-8

  11.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

  发展于18-19世纪。

  代表人物:

李嘉图、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萨伊则。

  主要著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政治经济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人口原理》、《政治经济学概论》。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出版,作者:

李嘉图。

主要观点:

关于价值理论,继承了亚当•斯密关于区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论断,纠正了亚当•斯密的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也会有交换价值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指出不是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

这一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的来源之一。

李嘉图的分配理论以价值理论为基石,以地租理论为核心,论证了地租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考察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对斯密的国际分工论的发展与修正,对发展外贸有重大影响。

  《政治经济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1819年出版,作者:

西斯蒙第。

主要观点:

认为英国古典经济学中只研究“财富”,而忘记了“人”,提出了政治经济学应当是研究人如何依赖政府获得最大程度的物质福利。

其贡献在于最早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提出了无产阶级贫困化、财富分配不公等观点,批判了马尔萨斯得人口论,指出了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积累所固有的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过剩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人口原理》,1798年出版,作者:

马尔萨斯。

主要观点:

提出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加,是造成人口绝对过剩、引起失业、贫困和饥饿的根本原因,用所谓的人口理论来掩盖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群众贫困和失业的真正原因,这是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篡改。

  《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出版,作者:

萨伊。

主要观点:

用效用论或生产费用论取代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商品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协调”创造出来的,并提出“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理论,以否定古典经济学揭示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存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理论。

参见教材P8-9

  12.折衷主义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剑桥学派)

  发展于19世纪中叶。

  代表人物约翰•穆勒和阿非里德•马歇尔。

  主要著作: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1848年出版,作者:

约翰•穆勒。

其主要观点:

一方面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阶级矛盾和工人阶级的悲惨遭遇,另一方面美化、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保护资产阶级利益,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可以在资本主义制度小解决。

在价值论上,抛弃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利润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接受了萨伊三要素论点和经济危机原因的观点。

但穆勒仍认为资本主义存在剥削。

是英国流传最广、最有权威的经济学教材,长时间被奉为经济学理论的“圣经”。

  《经济学原理》,1890年出版,作者:

阿非里德•马歇尔。

除继承约翰•穆勒的折衷主义经济理论外,还吸收了边际效用论,把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均衡价格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和生产费用理论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庸俗经济学体系。

其中价值理论与分配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有支配地位。

其价值理论就是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需求和供给状况决定的,主张用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价值,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分配理论实际上是把萨伊的“三位一体”的公式扩大为“四位一体”的公式,即认为劳动得到工资、土地得到地租、资本得到利息和组织得到利润,把国民收入看成是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产物,反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其在方法论上有四个特点:

第一运用连续性原理分析社会现象;第二是运用均衡概念分析经济状态;第三是运用边际增量范畴分析价值理论;第四是运用主观心理动机来说明人的经济行为。

参见教材P9-10

  13.新古典综合派

  发展于20世纪初、中叶。

  主要代表人物:

凯恩斯、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

  主要著作: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经济学》、《经济学》。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作者:

凯恩斯。

产生的背景:

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全世界的工业生产和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降,失业人数激增,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对此,传统古典经济学鼓吹的资本主义可自动调节、实现成分就业的神话破灭了,所倡导的自由竟争、自由放任的政府不干预经济的政策失败了。

  主要观点:

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上向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挑战,提出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继斯密和瓦尔拉斯后的第三次革命。

是世界经济萧条所引起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危机的产物。

  《经济学》,1948年出版,作者:

萨缪尔森。

该书实现了凯恩斯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结合,是对凯恩斯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该书首次使用新古典综合的范畴,在50年代,一直占据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正统地位,其政策主张相继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基本政策,付出实施。

  《经济学》,1993年出版。

作者:

斯蒂格利茨。

主要观点:

特点:

冲击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实现了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学最新发展相结合;作到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完美结合。

参见教材P10-13

  14.20世纪初中叶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第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分为两门。

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是大一统经济学,没有微观与宏观之分,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诞生,标志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学科的正式建立。

  第二,凯恩斯主义占主导地位。

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政策失败了,由此凯恩斯提出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相继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基本政策付出实施,成为正统经济学。

  第三,垄断竞争理论的产生。

传统经济学是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1933年张伯伦等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补充、修改与发展,引起了经济学的震动。

  第四,效用理论的发展。

由于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存在两个难题,为解决这两个难题,希克斯提出了序数效用论,用以代替基数效用理论,发展了效用理论。

参见教材P10-12

  15.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

  发展于20世纪初中叶以后。

  主要代表人物:

佛里德曼、卢卡斯、斯蒂格利茨、曼昆和泰勒。

  主要著作:

《经济学》、《经济学》。

  主要观点:

佛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理论:

  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短期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长期货币供给量主要影响价格和货币工资等用货币表示的指标,而不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稳定性,政府的干预会破坏经济稳定。

  卢卡斯,理性预期理论:

  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等四个假设条件基础上,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论,批判了凯恩斯的适应性预期理论,提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尤其在财政政策方面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批判。

  斯蒂格利茨、曼昆和泰勒,新凯恩斯主义:

  他们坚持和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如消费和投资制约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工资和价格的刚性理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等;

  新凯恩斯主义还吸收了新古典学派的理论。

一是理性预期,二是微观基础。

  参见教材P13-14

  16.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需求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和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又称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

参见教材P15

  17.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以国民收入核算为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的出发点,以国民收入决定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形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等三个模型和失业和通货膨胀、货币理论与政策、财政理论与政策和对外经济理论与政策等四个政策。

外加经济周期的增长。

参见教材P15-16

  18.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所谓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其特点为:

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的依据是一定的价值观念;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

  所谓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其特点为: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

其中实证分析是重要的。

参见教材P16

  19.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均衡概念是瓦尔拉斯在1874年提出来的,称为瓦尔拉斯均衡。

均衡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一般均衡是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后来发展为用数量关系来描述或反映一般均衡状态。

微观经济学中的前六章都是局部均衡。

  非均衡是指由于价格的作用,经济运行中不能形成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即不能形成瓦尔拉斯均衡,而只能使供求双方在偏离瓦尔拉斯均衡的适当位置上的均衡,这是一种短期的不稳定的均衡。

比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揭示的均衡收入就是一种非均衡状态,因为一般来说这种均衡收入小于潜在收入,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实际上是非均衡。

  一般来说,非均衡分析是从经济系统中各种经济力量不均衡状态出发,联系历史、社会和制度等因素,对经济现象及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的方法,它不是对均衡分析的完全否定,而是对均衡分析的深化、发展和扬弃。

  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十分重要的分析方法,必须加以综合运用。

但从长期看非均衡分析方法日益受到重视。

运用非均衡分析方法揭示宏观经济中非均衡的状况和原因,并促使经济从非均衡达到均衡,是极为重要的。

参见教材P17

  20.流量和存量分析

  流量和存量都是变量。

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内经济变量的数值,如一年内国内生产总值、一年内银行吸收存款的数量、一年内的钢产量、一年内的工资收入等。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的经济变量,如年末的国民财富总量、年末银行存款余额、年末钢材库存、某一天的库存量和现金额等。

  流量和存量的关系十分密切。

一般来说,流量来自存量,流量又归入存量之中,如一年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年初(或上年末)各种资源存量充分利用的结果,而到年末未消耗的国民生产总值又归入存量之中。

流量和存量是互相影响的,流量增加能使存量增加,存量增加又促使流量增加。

  流量分析是指对流量指标变化规律的分析,特别重要的是对流量总量指标的辩护规律及对其他总量指标的影响等进行分析。

其中,收入流量分析更为重要,因为收入流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等,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实力和国内生活水平状况等,研究收入流量的影响因素并使其不断增长是极为重要的。

  存量分析是指对存量的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

存量分析极为重要,因为许多存量指标非常重要,如国民财富、货币数量和存款余额,特别是许多存量使用和分解是重要的政策问题。

存量和流量分析常用在财富和收入关系分析上,财富和收入的关系极为密切。

参见教材P18-19

  21.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所谓总量分析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如对国民生产总值等的分析。

  所谓结构分析是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

如国民收入总值中三种产业结构等的分析。

  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总量分析侧重于总量指标速度的考察,侧重分析经济运行的动态过程,结构分析侧重于对一定时期经济整体中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分析,侧重分析经济现象的相对静态过程。

其中总量分析最重要,但需要结构分析来补充和深化,而结构分析要服从于总量分析的目标。

参见教材P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