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校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404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docx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学校实施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docx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篇一: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我校是一所县直重点小学,现设30个教学班,1866名学生,94名教职工。

近年来,学校在县委、政府和教育局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办学水平日益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幼苗培养基地,省文明校园,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委省政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市、县示范小学,市文明校园,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市科技教育、环保教育先进单位,校园绿化美化示范单位,县级绿色文明示范学校等60余项奖励,连续多年各项教育质量指标评估均位列全县前列。

为积极推动我县绿色文明示范工程的实施,加快生态示范县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我校素质教育水平,结合校情,积极争取,创造条件,为使20XX年学校创建成市级绿色学校,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环境是关系千家万户、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单位、家庭和个人健康文明的象征。

搞好环境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学校充分利用集会、广播、标语,各班利用主题班会,各任课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加强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教育和宣传,并确保使之经常化。

2、学校在今年“”世界环境日到来之前进行一次环保知识竞赛。

二、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一是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

今年要新建花坛5个计100平米,新植花木900株(盆),争取硬化操场200平米,粉刷学校南教学楼和装修舞台。

二是管护好原有的花草树木,学校施肥定期化,班级除草浇水经常化。

三是继续搞好厕所卫生。

做到时时冲水,每周2次打扫所内卫生。

四是维护好现有的果皮箱、痰盂,使之能正常使用,每周清运果皮箱、垃圾道内的垃圾,及时更换痰盂内的石灰。

五是严格执行学校《卫生管理办法》,确实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同时加强教育,保持好校园环境卫生。

六是搞好师生个人卫生。

经常教育学生常理发、勤洗手脸、勤刷牙、常洗衣服、不穿奇装异服、不乱扔纸屑杂物、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七是见好学校卫生室,备好常用药品。

坚持每学期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建好学生健康档案。

搞好预防传染病宣传与预防工作。

八是加强对校内商店卫生的监管,签订卫生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九是消除卫生死角,尤其是不经常使用和平常不注意的场所要经常打扫。

三、创建工作的阶段划分。

创建工作的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月下旬至五月底,制定创建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环境制度,绿化美化校园,栽花种草,健全环境建设组织,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各项环境指标初见成效。

第二阶段:

六月初至九月底,进行创建实施攻坚,查缺补漏。

第三阶段:

十月初至十一月底,邀请市、县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办公室进行复查,总结材料,申请县级验收。

总之,创建市级绿色学校,要求高,任务重,完成创建工作,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们一定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树立创新意识,扎实工作,为尽早创建成绿色学校而努力。

 

篇二: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环境保护的良好行为习惯,充分发挥校园环境教育作用,从而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

一.成立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组长:

杨玉慧副组长:

叶长海孙静

种莉

成员:

满爱侠吴立营王远亮盛玉珍杨莉李德岗

二、高度重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一)、深刻领会“绿色学校”的概念内涵“绿色学校”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

绿色学校是一所环境清洁优美的学校。

绿色学校是一所环境教育成果丰硕的学校。

绿色学校是一所对环境负责任的学校。

绿色学校是一所倡导先进环境文化的学校。

绿色学校是一所环境教育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创有特色的学校。

绿色学校是一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学校。

绿色学校是一所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先进文明学校。

(二)、充分认识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

1、创建“绿色学校”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奠基工程,也是为我国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2、创建“绿色学校”不仅能使教师和学生的环境素养得以提高,学校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又带动公民,使更多的人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3、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4、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全社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起点和标志。

学校应该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学校日常管理实践的各个方面。

5、学校通过创建绿色学校,向当地乃至社会各界介绍和交流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三、明确创建“绿色学校”的四个原则:

(一)整体发展原则即学校在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保持和完善已有的环境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学校在各个管理领域,如行政管理、教学和教务管理、思想品德管理、团队活动管理、后勤管理中,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通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检查纠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以及通过建立机构、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档案、交流信息等环节,科学系统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有效地持续不断地改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共同参与原则即要求校长、中层领导、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根据自己的职责共同参与,为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发挥各自的作用。

同时鼓励家长、专家、社区、媒体、政府机构及人员的有效参与。

(三)循序渐进原则即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特别是在环境建设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方面,应依据本地区本校的现实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四)因地制宜原则即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师生智慧,充分体现活动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积极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四、切实可行的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

1.抓好校园整体规划和建设,为创建绿色学校提供物质基础。

学校拨出专款,用于美化我校的校园。

绿化面积争取达到40%以上。

2.开设环境教育课程。

在各年级开设环境教育讲座课。

各学科要将环境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要结合本学科科课程的实际进行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期末考试各科试卷都要有与环保教育相关的试题。

3.成立学生环境科技活动小组及相关的课外兴趣小组,小组做到五定:

定活动时间、定辅导老师、定活动场所、定活动内容、定活动学生。

4.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全校性的环境教育活动。

每年主要结合植树节(3月12日)、地球日(4月22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世界无烟日(5月30日)开展教育活动。

植树节除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植树活动外,还在全校开展”我为校园增添绿色,争做校园环保卫士”的主题教育活动。

地球日组织全校师生校外捡白色垃圾,开展爱我校园、爱我家乡等公益性活动。

同时在全校开展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作文比赛。

世界环境日听取观看有关环保的教育报告,并与社会上的其它单位一起组织青年志愿者义务宣传活动,积极向社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组织学生环境科技活动小组及相关的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环境调查。

世界无烟日召开”吸烟有害健康”主题校会,以演讲、小品、知识擂台赛的形式进行教育活动。

利用手抄报、插花、手工艺品制作比赛等方式进行环保教育活动。

5.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①健全卫生制度,坚持每天二扫,每周一洗的清洁卫生制。

卫生检查评比制。

②各班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出本班的礼仪规定,大力提倡讲文明、讲礼貌的好风尚。

彻底消除打架、骂人、吸烟、乱丢垃圾等不良行为,逐步形成我校的礼仪常规。

③学校在文化宣传栏中设立环保专栏,定期进行环保宣传。

校广播站每周至少播出一次环保知识专题。

学校图书馆设立环境教育阅览角。

④每班一个学期召开一次环境保护的主题班会,出一期环保黑板报。

⑤积极组织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级的环境教育培训班、环境教育夏令营、环境教育征文(论文)比赛等活动。

 

篇三: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在我校开展环境教育是深化和发展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学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贯彻《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精神,根据南京市和高新区的要求,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开展创建南京市级“绿色学校”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校园。

以实施《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为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结合我校特点、人文特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本着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特色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积极营造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不断增强师生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创建绿色校园。

二、目标:

(一)总目标

积极倡导环境教育,多渠道挖掘教育资源,把环境建设、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纳入同步发展的轨道,创造性地开辟一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绿色教育新路子,争取早日进入市、省级绿色学校行列。

(二)阶段目标

两年内创建南京市绿色学校,五年内创建成江苏省绿色学校。

(三)工作目标

1、创建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网络,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

 

2、教育工作优质化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3、创建活动多样化。

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活动中。

 

三、内容和要求:

(一)工作思路:

环保教育,立足学校;环境意识,渗透家庭;环保行动,影响社会。

(二)内容和要求

1、内容

“绿色学校”的创建以南京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为核心,其主要内容为:

①指导思想明确,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指导,落实国家环境教育方针,有措施、有做法;

②创建工作扎实,有组织领导,有创建计划,有落实制度,有经费投入,有培训提高,有档案管理;

③渗透教育课程化,在搞好课堂渗透基础上,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课、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④学校管理“绿化”,实施污染减排,开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校园建设;

⑤环境文化氛围浓,网,倡导生态文明,校园环境育人功能显著,宣传教育手段多,活动丰富多彩;

⑥教学科研成果丰,开展环境教育校本建设,环境教育科研氛围浓,成果多;

⑦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好,学生关注并监督身边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综合实践成效突出;

⑧学校、家庭、社区互动强;

⑨师生环境素养高;

⑩创建特色明显。

2、具体要求:

第一条,重点明确国家环境教育方针和中央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

针对这一条,特别是要学习党的“XX大”的相关精神,以及20XX年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相关精神。

“XX大”报告里,提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中生态文明建设,还体现在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及主人地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政策和法规要结合起来学习,例如《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XX—20XX)》、《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三个文件。

第二条,是组织领导、创建计划、落实制度、经费投入、培训提高、档案管理。

重点是组织领导的合理分工问题、计划与总结的对应问题、培训资料,如证书、笔记、教案的收集问题以及档案的规范问题。

第三条,强调环境教育的课堂渗透,以及开设专题课、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对照这一内容,重点要做好:

(1)环境教育的教学计划,含学校计划和学科计划。

(2)学校课程表,要求有明确的环境教育安排。

(3)各学科教案,能反映环境教育有机渗透内容,不要牵强附会。

(4)教研活动和教学活动记录。

(5)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环保科技制作等成果资料。

(6)学科作业、试卷中的环境教育内容。

第四条,重点是开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校园建设。

首先是节约型校园建设,要求节能、节水、节电、节纸等。

其次是校园管理的各项措施,例如垃圾分类,食堂排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措施及管理制度,以及医务室、厕所等场所的相关要求。

还需有食品安全、饮水卫生以及应付包括环境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部分。

第五条,是校园环境文化。

强调主题鲜明、功能显著、宣传到位和各类相关文化活动。

因此学校绿化美化要符合生态要求;同时要有环境教育功能,各有关功能区、园,能发挥环境教育作用,宣传标语要有相对固定和依形势更换的不同种类。

同时要有丰富的团队活动。

第六条,是强调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环境教育校本建设。

环境教育科研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和各类综合实践。

这部分要求有教师教研活动、论文、讲座和各类主题日活动。

有专题性研究、调查报告,也有团队、社团的常态化教育活动,如国旗下讲话等。

第七条,学校、家庭、社区互动是环境教育辐射宣传、扩大影响、注重实践的关键一条。

因此,师生的环境监督,环境宣传活动,家校共建、社区共建活动,教师自愿者或义工活动,学校社团活动都应该有计划、有内容、有资料、有照片,形成完整档案。

第八条,师生环境素养高的意识。

一是环境意识强,能形成自觉的生活方式及环境行为。

二是环境知识多,要善于学习且具备能力。

第九条,是特色。

重点是学校在创建中形成的富有特点的教育方式,因而应有明晰的思想,持续的计划和显著的成绩。

第十条,是以组织管理、课内环境教育、课外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效果、校园环境建设等为主要内容。

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要把环境教育纳入教学和工作计划之中,充分认识环境教育工作在环保事业中起着先导、基础和推进等作用,要把环境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环境意识的重要措施提上议事日程,抓紧抓好这项工作,培养和造就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合格人才。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成立旭东中学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

长:

赵林刚

副组长:

吴永余、刘雪媛、陈进树

员:

向四清、黄青毅、张越平、王业国、章圩勤、马伟远、吴淑永、耿荣喜、姜旻、许道敏、徐学翠、洪音、项锦仙

主要职责是组织设计校园绿化规划布局,实施环境教育活动计划,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开展环保研讨课题。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有检查、有总结、有经费,确保创建“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活动能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2、成立以德育处、总务处、教务处、教科室和骨干教师组成的环境教育辅导队伍。

3、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环保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小组。

(二)以学习为载体,努力提高环境道德认识

 

环境道德认识是教育的起点,是环境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要加强师生环境道德认识教育,帮助师生全面了解个人对环境应尽的道德义务,以及关于这种道德义务的理论原则、规范、范畴、理想人格和内容,促使学生能从不知到知,从片面的知到全面的知,从错误理解到正确的理解,从而提高识别是非善恶和选择环境行为的能力,增强履行环境道德义务的自觉性和理智性。

学校领导把环境教育放到办“环境教育特色学校”的高度来抓,需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检查、评比、总结、奖励制度,使学生具有崇高的环境道德情操、坚强的环境道德意志、坚定的环境道德信念、良好的环境道德习惯。

1、加强师训,提高教师环境教育水平。

环境教育是智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教育的深度、力度及取得的效果关键在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培训教师。

走出去,创造机会让教师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

通过参观学习,让教师们开阔眼界,受到启迪,增强信心;请进来,学校坚持每学期请有关专家、学者做一到两次环境知识专题讲座。

订购《环境与保护》、《大自然》、《中国环境报》等多种环境报刊,组织教师自学,让教师具备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能力。

2、注重参与,激发家长环境教育热情。

提高环境道德意识,对于巩固学校环境教育成果,并使其辐射到家庭和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创办“绿色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系统传授环境知识,介绍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的方法及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信息、成果;组织“花园校绿色系列活动”,每学期以各种不同的主题、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开展活动,使家长在“绿色家长学校”中得到培训,让家长具备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能力。

(三)精心设置,加强学科渗透,营造绿色课堂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各相关学科的教学大纲和现行的教材均有环境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道德伦理。

问题是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体系,并纳入各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成为各学科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把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和环保知识教育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要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

各学科根据各自的特点,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在科学课(地理)中进行土地、水、森林资源保护教育,结合人口、资源、能源、土地、粮食等讲授人类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在科学(生物)教学中加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人口与环境教育;在政治课中注重环保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在科学(化学)课中结合酸碱盐的性质、工业制法,石油、煤、有机物等,讲授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原理、危害和防护等。

学校每年要制定环境保护教育计划,并纳入素质教育计划一并实施。

确定环境教育的兼职教师,由学校科学、政史有关教师担任。

有计划地开设环保选修课,如“化学与环境保护”、“标本制作”、“植物栽培”和“经济与旅游”等。

选修课上课形式相对较为自由,或作专题讲座,或请专家作报告,或实地调查研究,或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让学生普遍喜欢。

相关教师要搜集其它环保资料,认真钻研,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到教师教有方法,学生学有兴趣。

学生能认真听课,记好听课笔记,学科测试成绩及格率达95%以上。

在交流传授环境科学知识的同时,要紧密联系实际,及时将教学的内容与本地环境问题结合起来。

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确定不同的要求,做到触类旁通,加深理解。

(四)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环境道德行为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运用直观手段,从感性认识入手,启迪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1、通过校内外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结合每年的植树节、爱鸟周、世界地球日、环境日、无烟日、土地日等环境教育的最佳时机,充分发挥晨会、团会和班会的宣传教育作用,在学生当中广泛开展“爱护花草树木”、“宁栽一棵树,勿折一枝花”等方面的教育,并开展以“怎样创建绿色学校”为主题的班会,将校园广播站充分利用起来宣传绿色、环保知识,使全体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全校大造“创建绿色学校”的声势,使全体师生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起来。

并在世界地球日、环境日举行大型社会宣传活动,同时走进居民社区对居民进行“环境意识”调查。

通过社会宣传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环保责任感。

加强环境教育,同时提出“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班级带动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带动一个学校”的环境教育目标,让师生认识环境、了解环境、保护环境,自觉地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绿色的种子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并播撒到家庭、社会。

2、用社会调查陶冶学生环保情操。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去观察、去体会令人陶醉的美丽景色,去调查被污染的小河、被砍伐的树木、轰鸣的噪音……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认识环境、了解环境。

通过组织学生在校园开展“和小树(草)说句悄悄话”、“我和小树(草)一起成长”活动,让学生懂得植树种草的作用和意义。

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

3、用读书活动增长学生环保知识。

各种书籍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越来越多。

抓住中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胜的特点,引导学生读环保书籍。

各班建立读书角,在阅读时间里,同学们把从家里带来的书互相传阅。

学校图书室对学生开放,图书管理员负责挑选有环保内容的书,负责安排每班的阅读时间。

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使学生有机会、有时间阅读环保书籍。

为了鼓励同学们的读书热情,开展一次“环保小书迷”评选活动。

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画环保画、写环保作文。

4、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环保习惯。

通过多姿多彩的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并注意活动的实效性。

放手发动同学收集材料,编辑排练,召开主题鲜明的班队会,如《白云不白》、《小河的哭诉》、《只有一个地球》等,开展清理白色垃圾,建立“绿色宝库”活动,用行动净化自己的心灵,变废为宝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总之,要提高环保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教育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

每天的课间、午间休息时间,小公益使者们都要开始行动,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维护着校园的整洁与美丽。

不仅在校内,同学们还走出校园,走向社区,走向街道,在各个公共场所开展“绿色”宣传、护绿保洁、清洁白色垃圾等活动。

(五)倡导绿色,加快校园环境建设,建设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

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为了给师生们提供一个令他们感到愉悦、轻松、有广阔活动空间的环境,在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硬件建设为主,着手建设绿色校园。

学校要注重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分布实施,营造绿化、美化、净化、艺术化、现代化、网络化的校园环境。

1、完善校园环境建设规划,充分挖掘校园中的可绿化资源,多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

2、要在校园内的各种植物上安装解说牌,使校园成为开放式的植物园。

3、把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整治,坚决消灭卫生死角,消灭“四害”,给学生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挂设统一的环保标语等;充分利用各功能室、课室、学校走廊,布置展示学生特长作品及环境作品的展示廊。

5、校园网、橱窗、电子显示屏、电视台等宣传阵地增设专门的“环保绿色宣传”栏目。

6、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提倡简朴。

(六)认真做好档案的整理收集工作

1、各班、各级组、各处室要统一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上交工作。

2、档案室要做好归档、汇编工作,注重形成系统性、规范化的资料档案。

3、信息组要注重采集,整理师生开展环保教育的活动资料,合理地制作成系列的专题节目。

五、创建南京市绿色学校实施步骤:

1、领导小组制订创建目标和计划。

2、对照评估标准细分责任并狠抓落实。

3、20XX年5月向南京市“创绿办”申报。

4、20XX年10月—20XX年元12整理“创绿”材料。

5、20XX年2月中(下)旬接受区环保局评估验收。

6、20XX年4月下旬接受市环保局评估验收。

我们深知,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有决心将这项工作扎扎实实的开展好,让我们的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有声有色开展起来。

国家的未来在教育,环境的希望在孩子,生命之水长流,青山绿野常在,我们将努力营造一个人人热爱环境的良好氛围,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作出积极的贡献.。

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将由“绿化美化学校”发展为集欣赏性、知识性、科技性、教育性为一体的“花园式学校”,办成一所具有本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鲜明的特色的一流绿色名校。

 

篇五:

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为积极参与创建绿色学校的深入展开,不断提升我校师生环保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