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心理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184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个性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个性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个性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个性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性心理学.docx

《个性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心理学.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性心理学.docx

个性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按照其形式的不同,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知(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

心理过程{情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学的职能

☐描述行为

☐解释行为

☐预测行为

☐控制行为

☐改善行为

(一)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

映。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存在的,并

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

去的、间接的事物。

如眼睛看到物

体的形状、大小,耳朵听到的声音

等,这就是感觉。

几种主要的感觉

☐1、视觉

☐2、听觉

☐3、肤觉

☐4、味觉与嗅觉

☐5、动觉、平衡觉与内脏觉

知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即人会把感觉到的事物的不同属性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比如,看到一只小白兔时,会把小白兔的毛、红色的眼睛、长长的耳朵等特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小白兔形象

知觉的特点

☐整体性:

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选择性:

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有选择地将外来刺激物中的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以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理解性:

是指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人以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从而可以获得对知觉的对象的最佳解释。

☐恒常性:

是指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知觉恒常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知觉恒常性中,人的知识经验起到重要作用。

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方面。

记忆随年龄的增长而有变化,18-30岁为黄金时代,35岁以后开始衰退。

在信息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在保持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学习后,便成了人的短时记忆,但是如果不及时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便会遗忘,而经过及时的复习后,便成为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很长时间。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研究得出遗忘的原因:

1、消退,即原来的学习在大脑皮层留下的兴奋痕迹,因不复习,不再学习而逐渐消退。

艾宾浩斯通过研究他发现记忆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为此他提出了一条遗忘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时的,是先快后慢的。

学得的东西在一天后,如果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

2、干扰,成人遗忘的原因主要是干扰,干扰主要有情绪干扰和记忆材料之间的干扰等。

思维

人们认识事物时,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这种思考活动就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规律性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或理性阶段,思维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居核心地位。

思维的基本单位:

表象、概念和命题。

思维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

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思维的灵活性六个方面。

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根据有无预定的目的和自觉性程度,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根据新形象的创造性、新颖性和独立性,有意想象又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的特点,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

2、情感过程: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决不会无动于衷,总要产生一种主观的体验,如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

情感过程就是对所认识或所操作的事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过程。

情感过程包括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

情绪是和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往往与低级的心理过程相联系,它是个体意识发展的最初因素。

情绪的基本形式有四种:

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同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它同人的意识紧密相连,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具有社会历史性。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所以情绪是情感的具体体现。

从情绪的状态来分,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有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和情绪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二者都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都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感受,都有其外部表现形式,都能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如心率、血压、呼吸等方面的变化。

3、意志过程:

人们在做某件事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困难,这时就要下决心克服困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意志过程。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基本品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毅性和意志的自制性。

(二)个性心理:

1、个性倾向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

个性倾向性最能反映人的活动的积极性特点,人并不是社会环境的消极产物,而是积极活动者。

个性倾向性的动力性还表现在它制约着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方面。

2、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个性表现

也是千差万别的。

个性心理特征

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些特征可以通过心理测验来了解

和认识。

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人格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个性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其发展、构成及表现的规律。

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

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

认知、需求、情感、意志和行为

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当

代心理学体系中唯一系统探讨人

生的一门学科。

人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各种人格心理现象,包括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人活动倾向性等等方面的心理或行为特点,而且要研究这些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模式,即人格心理结构。

还要寻找这些人格心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三、学习人格心理学的意义

  弗兰西斯.培根:

“性格决定人生,而人是自己性格的设计师和创造师。

歌德:

“人间最大的幸福,乃是人格之欢乐!

”“你如果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点;你如果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如果失去了人格,你就失去了全部。

1、教育上,因材施教

2、医学上,提高医疗效果

3、管理上,选拔和合理使用人才

4、职业选择上,更好发挥专长

大学生优化个性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与培养一要服从个性健康发展的需要,二要服从社会进步的需要。

怎样优化个性呢?

1、择优汰劣是个性优化的方法。

个性塑造是为了个性优化,以达到个性健全。

个性优化包括个性品质的优化和个性结构的优化。

择优即选择某些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如:

自信、开朗、勇敢、热情、勤奋、坚毅、诚恳、善良、正直等;汰劣即针对自己个性的缺点、弱点予以纠正,如:

自卑、胆怯、冷漠、懒散、任性、急躁等。

2、丰富知识是个性优化的基础。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

这正如培根所言: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个性优化的过程。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个性缺陷源于知识贫乏。

如,无知容易粗鲁、自卑,而丰富的知识则容易使人自信、坚强、理智、热情、谦恭等。

知识的积累与个性的完善是同步的,所以大学生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学习,还应扩大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

3、从小事做起是个性优化的途径。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个性优化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个人的言行往往是其个性的外化,反过来一个人日常言行的积淀成为习惯就是个性。

许多人所具有的坚忍、正直、细致、开朗等优良的个性特征其实都是长期锻炼的结果,是一点一滴形成的。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是每个大学生努力的起点。

4、融入集体是个性优化的土壤。

集体是个性塑造的土壤,也是个性表现的舞台。

个性发展、塑造的过程,正是人社会化的过程,是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

个性在集体中形成,在集体中展现。

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通过与他人交流,可以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不足,从他人那里获得理解、肯定的欢悦,及时调整个性发展的方向。

5、把握适度是个性优化的关键。

个性发展和表现的“度”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就会“过犹不及”。

列宁曾指出,一个人的缺点仿佛是他的优点的继续,如果优点的继续超过了应有的限度,表现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那就会变成缺点。

因此个性塑造的过程中把握好度很重要,具体说应该是坚定而不固执;勇敢而不鲁莽;好强而不逞强;活泼而不轻浮;机敏而不多疑;稳重而不寡断;谨慎而不胆怯;忠厚而不愚蠢;老练而不世故;谦让而不软弱;自信而不自负;自谦而不自卑;自珍而不自娇;自爱而不自恋。

把握个性优化的度还体现在个性优化的目标要立足于自己已有的个性基础,实事求是地确立合理的、切合实际的个性发展目标。

第一章个性的概述

一、概念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也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心理学大词典》

一般认为: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

(二)个性的特点

1、具有整体性

奥尔波特指出:

个性是一种有组织—整合体,在这个整合体中各个成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整体性的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是此病的本质。

2、具有稳定性

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特征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的,这就是人格的稳定性。

表现为两个方面:

人格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跨情境的一致性。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是说人格具有稳定性。

但是相对的。

3、具有独特性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又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长起来,因而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这就构成了人格的独特性。

4、具有社会性

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

会的人所特有的。

社会化指个人在与他人交中掌握社会

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因而墨子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个性是一个系统

☐它分为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倾向二个方面:

☐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的结合,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

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它体现在人们活动效率和活动风格方面的差异。

心理活动倾向

心理活动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它表现在人们活动的倾向性方面的差异。

它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是人格的动力。

人格的倾向性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三)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1、先天因素

首先,是遗传因素

其次,是生理因素

2、后天环境的影响

首先,个性既是社会与文化的产物,也是时代精

神的产物。

其次,个性是家庭环境的产物。

再次,个性是学校教育的产物。

3、个性是自我教育的产物

(四)个性对成才的意义

无个性即无人才

“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独创的精神”是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

个性孕育了创新,创新展示了个性。

1、成才需要人们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把握,然后,根据自己的条件确定相应的成才目标,要做到自知和自信。

充分认识情商对人生的的意义。

2、围绕成才目标要建立起相应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兴趣结构,进行个性的调适。

3、健全的个性有利于把握机会、促进成才的实现。

总之,任何人才都是个性诸要素综合作用的果,事业的成功不但有良好的智力因素,更需要有健全的个性,尤其是某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实践证明,智力相同的两个人,必定是性格健全的人先成功。

二、个性的心理结构

(一)气质:

1、什么是气质?

现代心理学认为:

气质是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制约,并表现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进行的速度、强度、指向性及灵活性、持久性、稳定性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点,也就是指心理过程发生的强度、速度和指向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既表现在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中,也表现在人的情感和意志活动中,特别是在情感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如一个人言谈举止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思维的灵活性,以及他的情绪产生的快慢、强弱程度,情绪的稳定性和变化的速度,意志努力的强度等,都是他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

完整理解气质的概念要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气质表现在心理过程发生的强度、速度和指向性方面的动力特征。

其次,气质不是指偶然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特点,而是一种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再次,气质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制约,具有先天性。

最后,气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2、气质类型学说

气质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

构成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心理特征)有六个方面:

(1)感受性

指人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人们的感觉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个人感受性的大小,可以依据他的感觉能力与刺激强度的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对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就说明这个人的绝对感受性越大,反之,他需要的刺激量大,就说明这个人的绝对感受性小。

(2)耐受性

这是指人在经受外界刺激作用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

(3)反应的敏捷性

是指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的速度,如说话的速度,记忆的速度,思考的敏捷程度,注意转移的灵活程度,一般动作的灵活、迅速程度等。

(4)行为的可塑性

这是指人依据外界事物变化情况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

如主体对环境变化顺应的难易,情绪是否愉快,采取行动是否果断、是简捷还是迟缓等。

(5)情绪兴奋性

它包括情绪兴奋性强弱和情绪外显的强烈程度两个方面。

情绪兴奋性既和神经过程的强度特性有关,也是神经过程平衡性的表现。

(6)外倾性与内倾性

外倾的人动作反应、言语反应、情绪反应倾向于外。

内倾的人表现则相反。

据研究表明:

外倾性与内倾性两种特点与神经系统功能强度有关。

上述心理特征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多样性的气质类型。

研究气质类型划分的学说很多,下面介绍主要的几种:

①体液说

2500年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根据自己的观察将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体质类型。

500年后,罗马医生盖论在希波克拉特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质这一概念,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一个人身上哪种液体占的比例大,他就具有和这种液体相对应的那种气质类型。

②体型说

20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发现,病人所犯精神病的种类和他的体型有关。

躁狂抑郁症的患者多是矮胖型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多是瘦弱型或强壮型、发育异常型的。

他认为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只是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所以,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体型特征来预见他的气质的特点。

(该学说没有提出生理因素与气质类型之间因果联系的根据)

③血型说

血型说在日本比较有影响,这种学说是由日本心理学家古川竹二提出来的。

古川竹二认为A血型的人消极保守、焦虑多疑、冷静但缺乏果断,富有情感;B型血的人积极进取,灵活好动,善于交际,爱说寡信,多管闲事;O型血的人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爱支配人;AB型血的人,其外表像B型血的人,内在却像A型血的人。

④激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伯曼把人分为4种内分泌腺的类型,即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

并认为内分泌腺类型不同的人气质也不相同。

如甲状腺型的人,分泌过多者表现为精神饱满、意志坚强、感知灵敏;分泌不足者表现为迟缓、冷淡、痴呆、被动。

垂体腺型的人智慧聪颖;肾上腺型的人情绪容易激动;性腺型的人性别角色突出等。

⑤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

从事条件反射的实验过程中发

现不同动物高级神经活动的兴

奋和抑制过程有独特的稳定结合,由此构成动物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

他认为,气质是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生理基础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心理表现。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

神经类型强度均衡性灵活性气质类型

兴奋型强不均衡不灵活胆汁质

活泼型强均衡灵活多血质

安静型强均衡不灵活粘液质

抑制型弱不均衡不灵活抑郁质

3、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

(1)多血质:

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多血质的人的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

表现为情绪易兴奋,易动感情且外部表露明显;热情、动作敏捷,灵活好动,兴趣广泛多变,善于交际;容易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注意力易转移、情绪不稳定等。

2)胆汁质:

胆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

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胆汁质的人一般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他能忍受强的刺激,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而不知疲劳,显得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

表现为情绪激昂,易冲动且外露性明显;脾气暴躁,抑制力差;态度直率,精力旺盛,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行为易改变,具有外倾性。

3)粘液质:

粘液质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

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粘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反应速度慢。

表现为情绪不易兴奋,不轻易动声色,能够在任何条件下保持心理平衡,能克制情绪冲动,沉着、冷静,具有稳定性;对人真诚,但对新鲜事物不敏感,不善言谈。

(4)抑郁质:

抑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弱,而且兴奋过程更弱。

和这种特点相适应,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多疑多虑,表现为情绪忧郁,疑虑重重,行动迟缓,胆小、孤僻,情绪体验深刻而持久,但不外露,善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物,具有内倾性。

防御反应明显。

正确看待气质类型:

首先,气质类型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

气质对于人实践活动的影响主要在于动力方面,也就是说,气质主要影响人心理过程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因此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任何一类气质都有两重性,在此时具有积极意义的气质,在彼时却可能有消极意义。

可能有13种气质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多血质、多血--粘液质、粘液--抑郁质、胆汁—抑郁质、胆汁—多血—粘液质、多血—粘液--抑郁质、胆汁—多血—抑郁质、胆汁—粘液—抑郁质、胆汁—多血—粘液—抑郁质

其次,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气质类型是由神经过程的特点决定的,而神经过程的特点主要是先天形成的,所以,遗传素质相同或相近的人气质类型也比较接近。

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但又不是不能变化的。

如果在童年时期生活条件极为恶劣,或者在成年时期遇到了重大的生活事件,都可以导致人的气质发生显著变化。

但是,这种变化过程是很缓慢的,甚至当条件适宜的话,原来的面貌还会得到恢复。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或成就的高低。

气质类型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

气质对一个人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自觉地发扬自己气质中积极方面,努力克服气质中消极方面。

实践早已证明,有多血质的伟人,也有粘液质、忧郁质的伟人。

各种气质不同的人在同一种活动中都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成就,如俄国四位著名的作家分别为不同的气质类型:

普希金为胆汁质、赫尔岑为多血质、克雷洛夫为粘液质、果戈里为忧郁质。

同样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都可以成为伟人: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多血质,英国总统丘吉尔是典型的胆汁质,美国总统林肯是忧郁质,斯大林是粘液质。

第四、气质类型对身心健康、职业选择有影响。

心身医学告诉我们,心理和身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

一般来说,积极愉快的情绪能够提高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人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和信心;消极不良的情绪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甚至会造成身体器官及其生理生化过程的异常。

心身医学的研究表明,许多生理疾病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模式。

这种人格特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生成、促进、催化的作用。

4、气质在个性中的地位:

气质是个性的生理基础,它具有先天性和遗传性,因此,气质对个性的其它要素(性格、兴趣、能力等)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

(1)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第一、气质决定着性格的某些特征。

气质决定着性格的一些基本特征,赋予性格以某种“色彩”;气质决定健全性格形成的难易程度;气质决定着人的性格的表现方式。

第二、性格对气质具有反作用。

首先,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气质的某特点。

其次,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气质。

也就是说气质在性格的影响下也可以被改造。

第三、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1、气质主要体现了神经系统基本特征和自然影响,体现了遗传在个性中的作用;而性格是后天影响下形成的,主要是后天的社会条件和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2、气质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反映其社会本质,有好坏之分。

3、决定人的行为举止时,性格具有核心意义,而气质只具有从属意义。

(2)气质与兴趣的关系:

第一、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兴趣倾向。

第二、兴趣也会对人的气质发生作用。

(3)气质与能力的关系:

气质对人的能力的形成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从积极方面讲,气质有利于形成相应的能力;从消极方面讲,气质对于人发展与环境相适应的某种能力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4、气质与气质修养:

所谓气质修养是指人凭借自身的意志力,按照自己的目标、工作和环境的需要对自己的气质进行相应的调节,使其更适合于自己的目标、工作和环境的这样一个过程。

司汤达说:

“做一个杰出的人,仅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头脑是不够的,还要有一种强烈的气质。

怎样进行气质修养,心理学家认为可以用培养新的良好的习惯来取代旧的不良气质习惯的方法,以此来调节自身的气质。

可以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来培养良好的习惯,调节自己的气质。

二)性格

1、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要素之一,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