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主题备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8976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主题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主题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主题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主题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主题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主题备课.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主题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主题备课.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主题备课.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主题备课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主题备课

单元说明:

只有“动脑筋”,才会有发现、有创新。

因此,教材特意编排了这一单元,启迪学生养成动脑筋的好习惯。

本单元包括两篇主题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第一篇课文《称象》,记叙的是三国时代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第二篇课文《狮子和兔子》,写的是狮子被蚂蚁叮咬,不胜其烦,兔子启发他开动脑筋,跳到水里,摆脱了蚂蚁的故事,从反面说明不动脑筋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运用上一个单元“认——想——写——用”的方法独立识字。

“语文天地”编排了自读课文《壶盖为什么会动》,在“听写词语”的练习中指导学生互检写字,还设计了比较同音字形近字、说写句子的练习,“金钥匙”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此外,围绕“动脑筋”为主题,还有一个看图讲故事的活动。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主体课文《称象》《狮子和兔子》及自读课文,培养学生善动脑筋、勤于思考。

2.初步学习复述课文。

3.学认20个生字,学写13个生字。

练习运用“认——想——写——用”的方法独立识字,积累同音字、形近字,练习互检写字。

4.练习说、写表达态度和观点的句子。

5.学习看图讲故事。

6.口语交际:

讲述动脑筋的故事。

7.金钥匙: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8.继续学习默读。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学习课文《称象》,会认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称象》,理解课文,学习复述课文。

第三课时:

学习课文《狮子和兔子》,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第四课时:

教学《狮子和兔子》,理解课文,能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第五课时:

自读《壶盖为什么会动》,完成“语文天地”中的互检写字、同音字形近字的练习。

第六课时:

完成“语文天地”中的说写句子的练习。

第七课时:

看图讲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第八课时:

完成主题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学习课文《称象》,会写生字。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指导学生书写,掌握书写规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

有一次,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

带着自己的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起去看大象。

他们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们也去看看吧。

(出示大象图片)

2.请同学们描述大象的样子。

(注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方法)出示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3.出示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

要求:

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不理解的词语,与同桌交流或联系上下文注解;了解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卡片中的字词。

官员、议论、大秤、反驳、下沉、船舷、重量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养成好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称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

2.懂得只有多动脑筋思考,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3.学会如何动脑筋,如何吸取别人的意见来认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学生领读。

二、细读研究,品读感悟

这个故事发生在古时候,那时科技不发达,只有一种秤(出示图片)这样的秤怎么能称象呢?

1.找出有关官员称象方法的句子。

2.小组讨论:

官员们的办法到底好不好呢?

不好在哪里?

汇报交流。

3.曹操听了是什么态度呢?

品读理解“直”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并练习用“直”说话。

4.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

5.对比讨论:

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

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

品读“才”,并用“才”练习说话。

6.汇报交流。

三、复述课文内容

先在小组复述,再在全班复述、做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学习课文《狮子和兔子》,会写生字。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

2.指导学生书写,掌握书写规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童话王国去认识两只小动物。

分别出示狮子、兔子图,

贴上,板书题目,齐读课题。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

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不理解的词语,与同桌交流或联系上下文注解;了解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卡片中的字词。

讨厌、提醒、解决、衣裙、咬他、蹲在、凭着、脾气、笑嘻嘻、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识记字形

1.比较字形

遵——蹲羞——差脾——牌

校——咬村——讨醒——腥

2.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决——诀样——痒盯——叮疲——披

3.练习书写生字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狮子和兔子》。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3.理解狮子、兔子对话的意思,认识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抽读生字,练习扩词。

2.听写本课生词。

3.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细读研究,品读感悟

1.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

指名介绍。

齐读。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

生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

2.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

他心情怎样?

默读,找出描述狮子心情的句子。

3.狮子用了哪些办法赶走红蚂蚁呢?

结果怎样?

默读后用“”画出来。

4.生汇报。

生边读边做动作,体会狮子此刻的心情。

5.他的伙伴小兔看见了,蹲在一边干什么?

他笑什么?

狮子见小兔在笑,有什么反应?

理解“恼羞成怒”。

6.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三、总结教育,点明中心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自读《壶盖为什么会动》,完成“语文天地”中的互检写字、同音字形近字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熟读《壶盖为什么会动》,了解瓦特小时候的事迹。

2.让学生学会相互检查、纠正错误、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

3.学会从多个角度比较汉字,加深记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学习两篇关于动脑筋的课文,我们知道了做事要养成动脑筋的好习惯。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动脑筋的小故事《壶盖为什么会动》。

二、自读课文,独立识字

1.要求:

画生字、理解生词意思;标清自然段序号;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找生分段读一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明白道理

1.瓦特发现了什么问题?

他是怎么做的?

默读,汇报交流。

2.同是少年人,瓦特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汇报。

3.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4.复述《壶盖为什么会动》。

三、听写词语,同学互查

刻称象议论讨厌解决提醒

四、形近字组词

气——汽题——提象——像怪——经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畅所欲言,初显身手

教学目标:

1.总结《称象》一段话中曹操、《狮子和兔子》一文中兔子的观点看法。

2.想象人物的对话,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3.写。

教学过程:

一、畅所欲言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曹冲称完象,狮子摆脱了红蚂蚁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总结出曹操和兔子的观点和看法。

2.汇报交流。

二、初显身手

把你们的想象写下来吧!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看图讲故事,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看图说话。

2.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看图讲故事

1.认真观察四幅图,讨论表达的意思。

2.提问学生对图的理解。

3.让学生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讲故事。

4.想一想,猴子已经动了脑筋,为什么还是把事情弄糟了?

5.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汇报

6.总结:

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全面考虑把。

二、复述课文

1.读课文,理解并熟记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复述课文。

3.说说你用什么方法复述课文的?

复述课文可以抓住故事情节来复述,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来复述。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主题阅读

教学目标:

1.自读短文,自主识字。

2.熟读短文,理解短文。

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

“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

”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

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

“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渔翁和魔(mó)鬼

以前,大海边住着一位老渔翁。

  一天中午,渔翁去海边打鱼。

他打上来一个很重的黄铜瓶子,瓶口用锡封着。

渔翁拿出小刀,撬去瓶口的锡块儿。

瓶子打开了,瓶中冒出一股青烟,青烟又慢慢变成一个又凶又丑的魔鬼。

魔鬼披头散发,眼睛像灯笼,嘴巴像山洞,伸出手来像铁叉。

  魔鬼恶狠狠地说:

“好哇!

你把我打捞上来,我要把你杀死。

  渔翁疑惑地问:

”你为什么要杀我?

  魔鬼说:

“我什么坏事都干过。

后来被天神捉住,装进这个瓶子,扔到海里。

起初,我许愿:

谁把我救出来,我就让谁得到金银财宝。

可是整整过了四百年,一直没有人救我。

我生气了,发誓:

谁要救我,我就杀死他。

  渔翁对魔鬼说:

“魔鬼,你在说谎!

这么小的瓶子,怎么装得下你庞大的身体呢?

  魔鬼回答:

“那就让你亲眼看看。

  魔鬼摇身一变,又成为一缕青烟,慢慢钻进了瓶子。

渔翁赶快拾起锡块儿把瓶口封上,然后大声说:

“好了!

魔鬼,你回到海里去吧!

  说完,渔翁把黄铜瓶子用力扔进了大海。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单元主题备课

单元说明:

本单元与前面“青青的山”一单元的学习相照应,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体验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单元中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瀑布》《吃水不忘挖井人》和一篇自读课文《美丽的水花》、背诵古诗《忆江南》。

《瀑布》一文赞颂水雄、奇、美的一面;《吃水不忘挖井人》记叙了毛主席当年找水源挖水井让乡亲们喝上了干净的水的故事,是一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课文;《美丽的水花》一文则用童话的手法借清清的水花表现友爱精神。

虽然三篇课文都不是直接写清清的水,但是在阅读了每一篇文章之后,都会让人感到似有一股清清的水从心田上淌过。

学习这些课文,都要练习画生字、用“认——想——写——用”指导独立识字、运用音序查字法填写不会写的字。

本单元“语文天地”内容比较丰富。

除了自读课文《美丽的水花》和背诵古诗《忆江南》以外,还有:

在“听写词语”的练习中指导学生互检是否把字写好看;分析几个象形字会意字的字形字义;三个积累词语、说写句子的练习;口语交流“说一说家乡的水”;学写个人启事;“金钥匙”总结并练习写出不会写的字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水、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情。

背诵《瀑布》和古诗《忆江南》。

2.自读《美丽的水花》,练习默读和复述。

3.会认2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练习互相检查,把字写好看。

4.读句子,写句子,积累词语。

5.通过“说一说家乡的水”,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6.学写启事,并尝试应用于生活实际。

7.总结并练习写出不会写的字的方法。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课文《瀑布》,会写生字。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瀑布》,理解课文。

第三课时:

自主学习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会写生字。

第四课时:

继续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理解课文。

第五课时:

自读《美丽的水花》,理解课文。

第六课时:

语文天地A、B、C、D

第七课时:

语文天地E、F、G、I、J

第八课时:

完成主题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学习课文《瀑布》,会写生字。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指导学生书写,掌握书写规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

你能描述你所见过的瀑布吗?

生回答。

今天,我们一起随叶圣陶爷爷去观赏一回瀑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2.你感觉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呢?

或者眼前出现了什么?

老师有个建议:

在说的时候可以这样说:

我觉得……;我感觉……;我认为……。

生自由说一说。

4.请同学们自由读小诗,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画下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写好结构复杂的字。

写“丈”字前,先练一练“捺”。

4.检查学生读写情况并随机纠正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瀑布》,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的秀丽景色,体会大自然所赋予的神奇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背诵这篇课文。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1.第一小节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你觉得你读出来了吗?

2.第二小节

还没有看到瀑布,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瀑布那磅礴的气势,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跟随叶老先生一起去看看吧。

(1)读第二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你们互相说说为什么喜欢。

(2)汇报。

指读,评议。

说说为什么喜欢。

3.第三小节

刚才我们只是从远处望见了瀑布,最美的景色还在后面,让我们来读读第三小节。

请你自己读一读,学一学。

把你读懂的和想象到的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1)自学。

(2)汇报:

指读课文。

二、拓展漫谈

看到这么雄伟、这么壮观的瀑布,你们最想说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同学们,让我们也像诗人一样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赞美瀑布吧,齐背课文。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观赏了瀑布,这是神奇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壮

美景观,让我们敞开心扉,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学习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会写生字。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书写,掌握书写规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课件,引出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一个地方看看,这是一个什么地方呢?

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

学生边看画面边听描述。

江西省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当年领导革命的时候,曾在那住过。

那时,村子里没有井,人们只能吃池塘里混浊的积水,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从此,乡亲们就喝上了甘甜的井水。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

初步理解题意:

吃水:

喝水;挖井人:

毛主席、战士、乡亲们,主要是指毛主席。

毛主席怎样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好水井,让乡亲们喝上甘甜的井水呢?

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检查读文情况,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领导、混浊、寻找、打算、街景、亲子、雀跃、甘甜、想念、餐馆、争先恐后、吃水不忘挖井人

2.指导书写

忘留特别指导心字底的写法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

的崇高思想,要激发学生热爱领袖的真挚情感。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要求用生字扩词。

2.听写词语。

忘记挖井村子主席泉水喝水甘甜并且留念

二、紧扣课文,读文理解

1.在哪里挖井?

指名发言。

2.为什么挖井?

指名反馈。

理解词语:

混浊、积水

3.怎么挖井的?

指名介绍。

引导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

“一大清晨、早起”

“立即传遍、也赶来”

“几天后、挖好了”

4.井挖好后,为了让乡亲们喝到洁净的泉水,毛主席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回答。

理解词语:

亲自,想象毛主席下到井底会碰到什么困难与危险。

5.理解词语:

争先恐后

6.为了不忘毛主席的关怀,乡亲们是怎么做的?

指名反馈。

(1)全班齐读。

(2)说说碑文的意思,体会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激与怀念。

(3)再读碑文,读出深情。

7.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饮水要思源。

身为一个革命领导人,毛主席心中装的都是人民,他的无限关怀令人民怎能忘怀?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自读《美丽的水花》,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练习独立识字,区别“清”、“青”两字。

2.阅读《美丽的水花》一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3.理解照片上没有青蛙,只有一朵美丽的水花,青蛙为什么还那么高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关于清清的水的课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美丽的水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后交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

1.注意区分“清”、“青”两个字。

生进行扩词练习。

2.谁给谁照相?

在哪儿照相?

照了几次?

有相片吗?

3.青蛙见到照片后是什么表情?

他是怎么说的?

是怎么想的?

要是你做得到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短文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听写词语。

2.根据原形,猜猜字义。

3.读词语,并选词写话。

4.读句子,体会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1.学生自由认读本题中的五个词语,要求对容易错的字或词多读读认认,并练习书空。

2.听写词语。

3.同桌互查。

教师强调听写中出现的常见错误。

(二)根据字形,猜猜字义

1.出示题中的六个汉字

忘井泉尘甜叠

2.学生自由认读

3.指名反馈

4.集体评议,教师适时引导发现形声字形旁表意的功能,以及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三)读一读,选两个词语写话

1.学生自由读,齐读。

2.自由选择两个词语,试着口头说话。

指名反馈,集体评议,引导正确表达。

3.动笔选两个词写话。

强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读一读,体会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

同桌合作,辨析句意。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天地E、F、G、I、J

教学目标:

1.读一读,自学生字。

2.读、背古诗《忆江南》。

3.读一读,说一说家乡的水。

4.学写启事。

5.写出不会写的字。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自主学生字。

2.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3.再读句子,说说句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哪个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二)读、背古诗《忆江南》。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边读边看图,理解诗句意思。

3.练习背诵古诗。

(三)说一说家乡的水

1.自由读三个小伙伴说的话。

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水。

(四)学习写启事

1.明白什么是启事。

2.怎样写启事?

3.学生学写启事。

(五)如何写出不会写的字,指名回答。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主题阅读

教学目标:

1.自读短文,自主识字。

2.熟读短文,理解短文。

黄果树瀑布

  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驶拐过一个大弯后,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隆隆巨响。

爸爸说:

“黄果树瀑布快到了。

  我们在公路旁下了车,忽然觉得蒙蒙细雨迎面扑来。

还没走到瀑布跟前,瀑布激起的水雾,已经飘落到身上了。

  啊!

瀑布,它从高高的峭壁上倾泻下来,势如排山倒海,跌落在深潭之中,水珠四溅,浪花翻滚,云雾弥漫,真是壮观!

爸爸说:

“这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是中国最大的瀑布,在世界上也挺有名气呢!

  我们看过瀑布,跨过小桥,爬上山,钻进了藏在瀑布后的山洞。

这个山洞又深又长,洞内有几处洞窗向着瀑布敞开。

从这里往外看,瀑布好像一幅大窗帘悬在窗外,人们把这山洞叫做水帘洞。

  从山洞出来,坐上汽车,太阳已经偏西了。

只见如烟如雾的天空添上了一弯色彩绚丽的长虹。

我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真舍不得离开。

和尚挑水

  一个和尚挑水喝,

  挑得快来挑得多,

  水缸天天溜(liū)溜满,

  高高兴兴尽(jǐn)管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你嫌(xián)沉来他嫌多,

  一天抬了半缸水,

  愁眉苦脸不够喝。

  三个和尚等水喝,

  我等你来你等我,

  缸里空空没有水,

  口干舌燥没水喝。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单元主题备课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英雄”这一主题,选编了三篇主体课文、一篇自读课文、一个“语文天地”。

课文讲述了四位小英雄的故事,无论是战争中的王二小、于连,还是落水后的小姑娘、火灾中的江凡,都在危难时刻,表现出正义的信念、无所畏惧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

本单元编排这些篇目,目的是让学生树立“英雄”的概念,崇敬英雄,向英雄学习。

“语文天地”还编排了听写词语,指导学生全面互检写字,根据课文内容续写句子,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金钥匙”栏目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学习运用联想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习惯,独立认读本单元要求会认的40个生字,正确书写1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课文中英雄人物敬佩、热爱的语气。

加深对英雄人物的了解和认识,学习英雄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舍身为国、救人救己的崇高品质,从小树立学英雄、爱英雄、做英雄的意识。

3.学习运用联想的方法读懂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

自读《比利时的于连》,了解主要内容。

5.能用自己的话结合课文语句,续写危急时刻小英雄的表现。

6.学会唱《歌唱二小放牛郎》,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课文《歌唱二小放牛郎》,会写生字。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课文。

第三课时:

自主学习课文《歌声》,会写生字。

第四课时:

继续学习《歌声》,理解课文。

第五课时:

自主学习课文《江凡》,会写生字。

第六课时:

继续学习《江凡》,理解课文。

第七课时:

语文天地。

第八课时:

语文天地。

第九课时:

完成主题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