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9.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8335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9.docx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9.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9.docx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9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

文章阅读(18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据英国《泰晤士报》11月7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计划试验用患者自身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心脏。

科学家希望,在把干细胞注入患者血管后,它们能够发挥自身特点,对心脏肌肉起到修补作用。

在英国,心脏病病人被送入医院后一般会接受一种名为“血管重建术”的手术。

具体而言,就是把一端装有小气囊的导管插入由于脂肪组织堆积而变窄的动脉,然后使气囊膨胀,以清除堵塞物并使动脉通畅。

这种手术能够提高患者存活率,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心脏在血管短时间堵塞过程中受到严重伤害。

现有治疗方法对这种心脏损伤效果不够理想,不少病人最终出现心力衰竭,也就是心脏无法以足够快的频率跳动供血,结果导致肺部充血、气短、下肢浮肿及肝脏肿大。

现在,英国科学家打算试验患者自身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心脏。

新的试验只是在这个手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即从病人髋骨提取骨髓,再从中分离出肌肉干细胞,随后通过导管注射人心脏。

从心脏病发作到注入干细胞,期间最多不能超过5个小时。

干细胞是人体基本组成细胞之一,具有发育成各种人体组织的能力,其医疗研究的潜力巨大。

与利用胚胎干细胞相比,利用病人自身干细胞有不少好处。

首先,使用患者自身干细胞治疗自身疾病可以避免伦理问题。

其次,由于是“就地取材”,所以可以在病人发病迅速提取,而且治疗费用相当低廉。

其三,由于利用的是自身细胞,患者免疫系统不会出现排异反应。

但是,一些科学家对此持谨慎态度。

他们认为,当人们还没有完成对干细胞的全面了解前,把其用于临床试验欠缺妥当。

此外,由于使用成人自身的干细胞,这些细胞发育成其他人体组织细胞的能力不如胚胎干细胞那么强,因此,现在还不能断定这种疗法是否能起到预期效果。

而且,人们曾经对基因疗法抱有现在对干细胞疗法相同的热情,但是基因疗法目前仍“阴云密布”。

一位美国病人在使用病毒携带基因进入肺部时因副作用而死亡。

医学专家表示,如果伦敦的这次试验能够用较简便的方式限制心脏病发作造成的损失,当然值得高兴,但不过度乐观可能更明智一点。

1.1.关于“血管重建术”,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管重建术是一种治疗心脏病的常用手术

B.血管重建术通过插入动脉的气囊膨胀来清除堵塞物并使动脉通畅

C.血管重建术能够提高心脏病患者存活率

D.血管重建术可能导致肺部充血、气短、下肢浮肿及肝脏肿大

1.2.对干细胞优势的理解,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细胞都将来自病人自己的骨髓,所以相当方便和廉价

B.成人自身干细胞发育成其他人体组织细胞的能力不如胚胎干细胞那么强

C.心脏病患者使用自己的干细胞治疗可以避免伦理问题

D.免疫系统对自身干细胞不会出现排异反应

1.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干细胞修复受损的心脏的新试验是在血管重建术的基础上做的

B.干细胞具有发育成各种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能力,是人体基本组成细胞之一

C.使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的效果会更好

D.肌肉干细胞需要从髋骨的骨髓中才能提取

1.4.根据全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试验和一些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这种疗法的有效性

B.目前对干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是不妥当的

C.干细胞疗法不如胚胎干细胞疗法效果好

D.干细胞疗法与基因疗法一样前途未卜

2.1.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很少将学术与政治环境联系起来

B.没有比纸和印刷更重要的发明了

C.科技进步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D.科技对学术的负面作用却鲜少提及

2.2.下列哪项属于科技对学术的消极影响?

()

A.纸张的发明和应用促成文化普及

B.两宋刻书作为一种产业加速商业经济的发展

C.印刷术的推广促进教育文化传播

D.刻本流行使得据以刊刻的抄本反而不被重视

2.3.下列哪项最有可能是苏轼的观点?

()

A.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B.世既一以板本为正,而藏本日亡,其讹谬者遂不可正,甚可惜也

C.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

D.轻于蝉翼薄于纱,栏画乌丝整双斜。

不用文人愁纸贵,淡黄遍种瑞香花

2.4.下列哪项与最后一段的内容不符?

()

A.数字化古籍最终可能取代纸本书籍

B.成本降低是纸张取代简牍的重要前提

C.纸简替代在明清刻书产业全面兴隆后方才完成

D.电子文献合法征引是电子文本取代纸本的必要条件

2.5.文章接下来最有可能探讨的是()。

A.古籍数字化有无必要

B.古籍数字化对学术的影响

C.科技对当代文化传播的新影响

D.纸本与电子文本共存时代的特点

目前,全世界每天约有550万人正在忍受着各种疼痛的折磨。

各类疼痛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痛只是一种伴发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镇痛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因而常常忽视对疼痛的治疗,尤其是对轻、中度疼痛的治疗。

疼痛一般分为普通疼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

疼痛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精神失衡,使之产生忧郁、焦虑、烦躁及恐惧;疼痛还会影响患者各个系统的正常生理机理。

严重的疼痛可影响胃肠道蠕动、消化道功能、植物神经功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大汗淋漓等。

剧烈的或长期连续不断的疼痛,可使人体某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乃至异常,造成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导致病人抑郁、残疾甚至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的概念,现已把疼痛称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指标。

疼痛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公众健康问题。

虽然对于疼痛的理论认识日益提高,但却难于对其有效治疗。

由于文化、个人态度、教育、政治以及思维逻辑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急性和慢性疼痛都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以亚洲国家最为严重,普遍存在阿片成瘾恐惧症。

WHO,已经联合LASP(世界疼痛大会)和国际麻醉剂控制委员会一起呼吁降低阿片成本,改善对医用阿片类药物过分控制的现状。

LASP发起一个年度的“世界镇痛日”活动,目的是使“免除疼痛”的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加深对“免除疼痛是基本人权”的认识。

使“免除疼痛”成为法定权利,最好的措施就是立法。

实施全球疼痛治疗有赖于多种措施的结合,要推动世界范围疼痛研究和临床资料的发展,为全人类战胜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过去人们习惯于把镇痛药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

前者主要作用在大脑和脊椎部位的阿片物质;后者主要是抑制外周组织的环氧化酶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LDS)。

近年的研究证实阿片的物质的外周组织局部镇痛作用及NSALDS的中枢系统的镇痛作用。

因此,从镇痛药物是否具有成瘾进行分类,可能更为确切,故将其分为阿片类镇痛药和非甾体类解热镇痛类抗炎药。

3.1.下列关于“疼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疼痛是一种病症,治疗过程的药物易让病人形成阿片瘾

B.疼痛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但疼痛又不能治疗

C.疼痛可以引发其他疾病,镇痛药也只是治标却不能治本

D.疼痛是人类五大生命指标之一,很多人却只能忍受其折磨

3.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科学家认为疼痛只是一种疾病并发症,只要疾病能治好,疼痛就会自然消失

B.疼痛根据程度分为两种,严重的可以使人体器官、系统功能紊乱或产生异常

C.目前疼痛治疗还处于初步阶段,人类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方法

D.国家立法是让生病的人们免除疼痛的有效措施,因为免除疼痛是法定的权利

3.3.下列根据原文进行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从镇痛药的分类中可以清楚地辨认出“中枢性”阿片药物因为作用于大脑、脊髓,所以更容易成瘾

B.人们应该从“成瘾恐惧症”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根据临床疼痛治疗的需要,合理使用治疗疼痛的阿片

C.全世界有550万人正在忍受各种疼痛的折磨,缓解疼痛、合理科学地使用阿片治疗疼痛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D.人类五大生命指标(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疼痛)中,疼痛是近年来才加入的,这源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呼吁

人体免疫细胞能发现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的细胞,其机理一直困惑着人们。

科学家最近初步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被感染的细胞能发出信号向免疫细胞求救。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最近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人体细胞中大都含有肽,它是细胞健康状态的标志物。

细菌或病毒侵入细胞后会破坏该细胞①,同时自己也分解繁殖。

这时肽分子就会与细菌或病毒碎片结合。

这样,附近的免疫细胞就得到该细胞②受感染的信号,然后通知其他免疫细胞一同将受感染的细胞及其中的感染物杀死。

该科研小组是利用X射线晶体分析法发现这一奥秘的。

他们选用了能诱发某些白血病的HTLV病毒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免疫细胞T细胞中发现了这一病毒的受体。

当肽分子与该病毒③残片结合后,就会激发附近的T细胞上该病毒④的受体,从而使T细胞发挥作用。

科学家说,T细胞上含有上百万个不同的受体,利用它可发现大量细菌或病毒并将受其感染的细胞杀死。

4.1.文中有两组画横线的“该细胞”和“该病毒”,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4.2.文中“它(肽)是细胞健康状态的标志物”的意思是()。

A.人体细胞在健康状态下,其中才会有肽分子存在

B.肽在细菌或病毒入侵后能发出求救信号,维护人体健康

C.人体在健康的状态下,细胞内含有的肽相对较多

D.肽分子能将入侵的细菌或病毒分解并与其碎片结合

4.3.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免疫细胞发出求救信号的是人体细胞中的肽分子

B.肽分子与细菌或病毒或病毒的碎片结合后,会激发T细胞内肽的受体

C.最终杀死细菌或病毒的是T细胞中的细菌或病毒的受体

D.T细胞中的受体,不仅杀死了细菌或病毒,还杀死了受感染的细胞

4.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里兰大学科研小组发现肽与T细胞合作的奥秘,是利用了X射线晶体分析法

B.科研小组发现,肽分子向T细胞发出求救信号的方法是激发T细胞内存在的受体

C.科学家说,能发现并杀死各种不同的细菌或病毒的T细胞上的受体有上百万个

D.一些科学家说,发现细菌或病毒,杀死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是T细胞内的受体

4.5.本文的主旨是()。

A.细胞能发出信号向免疫细胞求救

B.利用T细胞上的受体可发现大量细菌或病毒并将受其感染的细胞杀死

C.人体免疫细胞能发现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的细胞

D.利用X射线晶体分析法发现了肽与T细胞合作的奥秘

5.1.>由本文第1段可知:

A.大蓝蝶在英国对其进行保护前就已经灭绝

B.大蓝蝶的灭绝是因为人们为制作标本而过量捕捉

C.大蓝蝶标本受欢迎是因为这种蝴蝶难以捕捉

D.保护区的建设仅起到了保持大蓝蝶种群数量的效果

5.2.>成年大蓝蝶可以活:

A.两个月左右

B.五天左右

C.两周左右

D.三周左右

5.3.>第3段中划线部分提到大蓝蝶幼虫面临的“重重危险”不包括:

A.巢中有一只大蓝蝶幼虫

B.被红蚁蚁后视为竞争对手

C.红蚁蚁巢规模太小

D.蚁巢中红蚁幼虫数量过多

5.4.>根据本文,对草地进行管理可以:

A.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B.增加百里香花蕾的数量

C.为红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D.为兔子提供充足的食物

5.5.>英国政府保护大蓝蝶的早期措施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来评价?

A.适得其反

B.画蛇添足

C.操之过急

D.鼠目寸光

1.1.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A项正确,可由“在英国,心脏病病人被送入医院后一般会接受一种名为'血管重建术'的手术”得出;B项正确,可由“具体而言......然后使气囊膨胀,以清除堵塞物并使动脉通畅”得出;C项正确,可由“这种手术能够提高患者存活率”得出;D项错误,肺部充血等是由血管堵塞造成的,而不是因为血管重建术。

故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正确,可由“其次,......所以可以在病人发病迅速提取,而且治疗费用相当低廉”得出;B项表述没有错,但其属于干细胞治疗的一个缺点,而非优势,故错误;C项正确,可由“首先,使用患者自身干细胞治疗自身疾病可以避免伦理问题”得出;D项正确,可由“其三,由于利用的是自身细胞,患者免疫系统不会出现排异反应”得出。

故正确答案为B。

1.3.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错误,新试验是因血管重建术在心脏损伤上效果不够理想而推出的,并非是建立在其基础上;B项正确,由“干细胞是人体基本组成细胞之一,具有发育成各种人体组织的能力”可推知;C项错误,根据“与利用胚胎干细胞相比,利用病人自身干细胞有不少好处”可推出;D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说肌肉干细胞只能从髋骨中才能提取。

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错误,文章提到的这种疗法只是“英国科学家计划”的试验,可见这种疗法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证实;由“目前,一些科学家对此持谨慎态度……把其用于临床试验欠缺妥当”可知B项说法仅是一些科学家的看法;C项错误,由“与利用胚胎干细胞相比,利用病人自身干细胞有不少好处”可推出;D项正确,由“人们曾经对基因疗法抱有现在对干细胞疗法相同的热情,但是基因疗法目前仍‘阴云密布’”可推出。

故正确答案为D。

2.1.答案:

D

解析:

通过此空出现的位置和逻辑分析可知,应起到总结全段的作用。

本段核心在于,强调了“印刷技术流行对文人的消极的影响”,换言之,也就是D项所说的“科技对学术的负面作用”,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2.2.答案:

D

解析:

根据第二段“科技与学术的积极关系”可知,A、B、D项在此范围内。

只有D项,相关信息在第三段,表述的是“消极影响”。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2.3.答案:

A

解析:

根据第三段信息“苏轼认为,书籍多且易得,反而使记忆力衰退……读书人诵读灭裂,和苏轼的担忧相同”可知,苏轼的观点是:

书多反而让文人不喜欢读书了(诵读灭裂)。

A项强调的科举之士(文人)束书不观是对其观点的准确反映。

B项强调的“讹谬者”与C项强调的“缮写模勒”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强调的第二个弊端:

“刻本流行后,其据以刊刻的抄本反而不被重视,导致讹谬之处无法刊正”,而此观点与苏轼观点不一致。

排除B、C。

D项“轻于蝉翼薄于纱,栏画乌丝整又斜”强调的是“纸张非常好”,与苏轼观点无关。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2.4.答案:

C

解析:

根据最后一段信息“但最终纸张的轻便廉价等好处慢慢为人接受,逐渐取代简牍。

纸简取代的完成约在魏晋时期……”可知,C项偷换时态,是在“魏晋时期”而非“明清之后”。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2.5.答案:

D

解析:

本篇文章后半部分论述的核心为“电子文本全面取代纸本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结语推断题的做题原则“话题一致,理顺逻辑”可知,接下来讲述的核心应与“电子文本与纸本的关系”相关;从逻辑上讲,上文既然谈到了“电子文本取代纸本需要漫长的过程”,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二者共存的时间段内的特点”。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3.1.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D项表述正确,由文章第二段中的“世界卫生组织……把疼痛称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指标……目前急性和慢性疼痛都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以推断得出。

A项错误,文章说“普遍存在阿片成瘾恐惧症”可以知道“容易成瘾”说法有误;B项错误,“疼痛”可以“治疗”,这也正是文章探讨的问题;C项说法错误,由第一段“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镇痛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可知“镇痛药只是治标”是片面的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D。

3.2.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C项表述正确,由文章第二段“难于对其有效治疗”和“目前急性和慢性疼痛都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以推断得出。

A项错误,由文章首段“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可知,对疼痛有此种看法的并不是科学家;B项中“根据程度划分”表述错误,文章第二段提到“疼痛一般分为普通疼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并没有点出其划分标准;D项曲解文意,文章第三段指出立法是使“免除疼痛”成为法定权利的最好措施,但立法并不能让生病的人免除疼痛。

故正确答案为C。

3.3.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A项说法错误,文章末段指出,近年的研究证实NSALDS也具备中枢系统的镇痛作用,所以不能由“阿片药物作用于大脑、脊髓”就推断其更容易成瘾。

B项表述正确,文章第二段提到阿片成瘾恐惧症普遍存在,对疼痛难以有效治疗,但是疼痛对人体又有诸多危害,由此可以推断出人们应该合理使用阿片药物来治疗疼痛;C项说法正确,由第一段前两句话可以推断得出;D项正确,根据文章第二段“世界卫生组织(WHO)……现已把疼痛称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指标”可以推断得出。

故正确答案为A。

4.1.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理解。

定位画线词语,易知两个“该细胞”均指被细菌或病毒侵入的细胞,两个“该病毒”均指HTLV病毒,故正确答案为C。

4.2.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理解。

由“细菌或病毒侵入细胞后……这时肽分子就会与细菌或病毒碎片结合。

这样,附近的免疫细胞就得到该细胞受感染的信号……”可知,肽在细菌或病毒入侵后能发出求救信号,从而维护人体健康,故称为“细胞健康状态的标志物”。

B正确。

由“人体细胞中大都含有肽”可知,不管人体细胞与否,都有胎存在。

故A、C项错误。

由“自己也分解繁殖”可知,入侵的细菌或病毒会自行分解,并非肽分子作用的结果。

故正确答案为B。

4.3.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由第三段“当肽分子与该病毒残片结合后,就会激发附近的T细胞上该病毒的受体”,并非肽的受体。

B理解错误。

由“肽分子就会与细菌或病毒碎片结合。

这样,附近的免疫细胞就得到该细胞受感染的信号”可知,A正确。

由“就会激发附近的T细胞上该病毒的受体……T细胞上含有上百万个不同的受体,利用它可发现大量细菌或病毒并将受其感染的细胞杀死”可知,C、D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4.4.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C项“能发现并杀死各种不同的细菌或病毒的T细胞的受体有上百万个”一句有歧义,是“杀死细菌或病毒”还是“杀死受体”,没有说清楚。

所以选择C项。

由“该科研小组是利用X射线晶体分析法发现这一奥秘的”可知,A项正确。

由“当肽分子与该病毒残片结合后,就会激发附近的T细胞上该病毒的受体”可知,B项正确。

由“科学家说,T细胞上含有上百万个不同的受体,利用它可发现大量细菌或病毒并将受其感染的细胞杀死”可知,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4.5.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表面主旨。

整篇材料总——分的结构。

材料第一段提到科学家发现了“体免疫细胞能发现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细胞”的机理,后两段是对该机理的说明。

总的部分是材料的主旨,即“人体免疫细胞能发现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的细胞”,所以A项正确。

A、B、D项是“分”的部分,均未抓住材料重点。

故正确答案为C。

5.1.答案:

B

解析:

考察对第一段相应细节信息的把握。

文章提出大量的大蓝蝶被制作成了标本,当进入汽车时代到大蓝蝶栖息地更加方便,有的地方大蓝蝶已经绝迹。

说明大蓝蝶的灭绝是因为人们捕捉制作标本。

故本题答案为B项。

5.2.答案:

B

解析:

考察对文章相应细节信息的把握。

文章第二段大蓝蝶成虫的寿命只有四、五天。

故本题答案为B项。

5.3.答案:

D

解析:

考察对文章相应细节信息的把握。

文章第三段中“红蚁蚁后会误以为它是以后将变成蚁后的红蚁幼虫”即被红蚁蚁后视为竞争对手,文章第三段中“蚁巢规模太小”和“另来一只大蓝蝶幼虫,食物不够”。

分别对应A、C。

故本题答案为D项。

5.4.答案:

C

解析:

考察对文章相应细节信息的把握。

文章第四段中首句“红蚁本身对生活环境也有要求:

地上草的高度最好只有2~3厘米。

”说明对草地的管理是与红蚁的生活环境相关的。

故本题答案为C项。

5.5.答案:

A

解析:

考察对文章主旨信息的把握。

文章第一段中“英国建立保护区并且通过法律保护大蓝蝶,但是无济于事”即说明前期的措施并没有收到效果,文章第二、三、四段中分析了没有效果的原因:

建立保护区后,禁止烧荒、放牧,野草疯长。

第五段分析出大蓝蝶需要控制草皮的高度。

综合全文前期的措施不但没有保护反而加速了大蓝蝶的消亡。

故本题答案为A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