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人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8219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工人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工人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工人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工人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工人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工人培训教材.docx

《新工人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工人培训教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工人培训教材.docx

新工人培训教材

煤矿新工人“一通三防”培训教材

一、培训对象:

新从事煤矿生产作业的人员

二、培训目的:

通过“一通三防”知识的培训,使进入我公司员工了解国家有关“一通三防”的规程、规范、规定以及AQ标准等,使之对煤矿五大灾害中的火灾、瓦斯、煤尘有较为全面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的进行避灾、自救及互救,减少职业病危害,增强业务能力,从而为我矿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训地点:

采掘楼培训教室。

四、培训内容:

1)矿井通风

(1)矿井通风的目的、任务,矿井通风方式及优缺点、通风方法(结合我矿实际介绍矿井的通风方式、通风方法、工作面的通风方式,画图示意,简要介绍上、下行风、同、逆向风)。

(2)井下空气成分及对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浓度的规定。

(3)井下气候条件。

(4)矿井通风设施。

(5)《煤矿安全规程》对井筒及井下各通风巷道风速的要求。

(6)串联通风及危害。

(7)局部通风方式(结合我矿实际介绍)。

(8)介绍循环风、扩散通风。

2)矿井防尘

(1)介绍矿尘的产生、分类、成分及危害(包括人、机、环方面的危害)。

(2)矿尘允许的浓度范围及井下巷道对粉尘的要求。

(3)煤尘爆炸的条件及预防措施。

(4)预防职业病的措施及井下常用的防尘措施(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3)矿井火灾

(1)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分级。

(2)煤炭自燃的条件、征兆及预防措施。

(3)发生火灾时人员的正确避灾方法。

4)矿井瓦斯

(1)矿井瓦斯的定义、成分、性质和赋存状态。

(2)矿井瓦斯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矿井瓦斯涌出的形式及瓦斯涌出量的表示方法。

(4)采煤工作面及掘进巷道瓦斯涌出的来源。

(5)矿井瓦斯等级的划分及目的。

(6)瓦斯爆炸的条件、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7)瓦斯积聚的定义及处理方法。

(8)煤与瓦斯突出的定义、分类及预防措施。

(9)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及避灾方法。

第一章矿井通风

(1)矿井通风就是为井下生产工作面(或工作场所)源源不断地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有害气体的过程。

1)矿井通风的任务是:

①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

②排出井下有害气体及浮尘;

③给井下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2)矿井通风的目的:

就是为了搞好矿井通风,为井下创造一个良好的气候条件:

风速适宜、有害气体不超限、氧气充足且温度湿度适宜。

防止由于通风不良面造成的瓦斯、火灾、煤尘以及人员中毒的事故的发生。

矿井通风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矿井安全程度;当矿井出现一通三防事故后,要利用通风手段创造条件、安全迅速的处理事故。

(2)矿井通风方式就是进风井筒和回风井筒的相对位置。

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优缺点及使用条件如下:

通风方式

优缺点

适用条件

中央式

中央并列式

进回风井筒都建在中央广场,建井期短,便于贯通,井筒延深时通风也好管理。

通风阻力大,井底漏风大,便于管理,煤柱小。

埋藏深,倾角大,走向长度不大,不易自燃和与瓦斯涌出量不大的矿井

中央边界式

进风井筒位于井田中央,回风井筒位于井田中央的另一端,相距一段距离。

建井时贯通距离远,通风不好管理

井田走向不大,自燃发火严重和瓦斯涌出量较大的矿井

对角式

两冀对角式

进风井在井田中央,两冀再布置二个风井,不布置总回风道。

初期投资少,矿井阻力小,矿井阻力小,通风容易

适用于煤层赋存浅、瓦斯与自燃灾害严重的矿井

分区式

进风井位于井田的中央,井田内每个生产区域均有回风井筒。

建井期短,初期投资少,矿井阻力小,通风容易,便于管理。

适用于煤层赋存浅、瓦斯与自燃灾害严重的矿井

混合式

回风井筒多。

通风能力大,布置灵活,适应性强。

井田范畴大,地质复杂的矿井

(3)矿井通风方法

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有三种:

抽出式、压入式和抽压混合式。

1)抽出式: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回风井口,在抽出式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状态。

当主要通风机因帮、故停止运转时,井下压力升高,比较安全。

2)压入式: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入风井口,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于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

在冒落裂隙通达地面时,压入式通风矿井采区的有害气体通过塌陷区向大地漏出。

主扇停止后,井下压力升高。

压入式通风,在进风侧建很多风门,通风管理困难,漏风较大。

3)压抽混合式:

压入式风机在井风井口做压入式工作,回风井口安装抽出式风机做抽出式工作。

井下进风井巷处于正压,回风井巷是负压,中间大致处于当地大气压。

如与地表连通,则漏风少。

缺点是设备多,难管理。

(4)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主要有U、Z、W、H、Y、U+L、双Z型等。

上行风与下行风是指风流方向与煤层倾向的关系而言,即工作面进风巷标高低于回风巷时,风流沿工作面倾斜方向向上流动是上行通风,反之为下行通风。

同向与逆向是指风流方向与煤炭运输方向之间的关系而言,即风流方向与煤炭运输方向一致称为同向通风,否则为逆向通风。

(5)井下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甲烷(CH4)、氢气(H2)、乙烷(C2H6)、乙烯(C2H4)等等。

 

矿井有毒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如下表:

气体名称

最高允许浓度最(%)

一氧化碳CO

0.0024

二氧化氮NO2

0.00025

二氧化硫SO2

0.0005

硫化氢H2S

0.00066

氨NH3

0.004

(6)井下气候条件:

1、温度:

《规程》规定进风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必须在2℃以上,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超过30℃时必须停止作业,人感到舒适的温度是15—20℃。

2、湿度:

人感到舒适的相对湿度是50%-60%3、风速:

人感到舒适的风速是1—1.5m/s。

(7)在巷道中设置的一些对风流进行控制(引导或隔绝)的构筑物,叫通风设施。

按服务时间的长短,通风设施可分为临时通风设施和永久通风设施。

常见的通风设施有风门、密闭、风桥、风窗、风障、风墙、眼盖等。

(8)《规程》对各类井巷的最低、最高风速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井巷中的允许风流速度

井 巷 名 称

允许风速/(m/s)

最低

最高

无提升设备的风井和风硐

15

专为升降物料的井筒

12

风桥

10

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井筒

8

主要进、回风巷

8

架线电机车巷道

1.0

8

运输机巷,采区进、回风巷

0.25

6

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

0.25

4

掘进中的岩巷

0.15

4

其他通风人行巷道

0.15

(9)采掘工作面或硐室的回风再进入其它采掘工作面或硐室的通风方式,称为串联通风,也叫一条龙通风。

串联通风的危害是:

通风阻力大、通风困难;串联工作面或硐室的空气质量无法保证,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会增加;一旦前一个工作面发生火灾、瓦斯、爆炸或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会波及被串的工作面,从而扩大灾害范围;风量不易调节。

《规程》规定:

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上下相连的2个同一风路中的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与其相连的掘进工作面、相邻的2个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次数不得超过1次。

采区内为构成新区段通风系统的掘进巷道或采煤工作面遇地质构造而重新掘进的巷道,布置独立通风确有困难时,其回风可以串入采煤工作面,但必须制定安全措施,且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1次;构成独立通风系统后必须立即改为独立通风。

串联通风必须在被串的工作面的进风中装设CH4断电仪,且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

(10)矿井局部通风方式主要有:

压入式、抽出式、压抽联合式。

掘进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简称局扇)通风。

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通风方式应采用压入式,不得采用抽出式;如果采用混合式,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瓦斯喷出区域和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的掘进通风方式必须采用压入式。

(11)扩散通风及其适用条件:

利用空气的自然扩散运动而对掘进工作面或硐室进行通风的方法叫扩散通风。

井下采掘工作面采用全风压通风或局扇通风,不得采用扩散通风,但如果井下机电硐室设在进风流中,且深度不超过6m,入口宽度不小于1.5m而无瓦斯涌出,可采用扩散通风。

循环风及其危害:

掘进工作面的回风部分或全部再次被局扇吸入,送到掘进工作面叫循环风。

循环风的害处是:

掘进工作面的乏风反复进入掘进工作面,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会越来越大,不仅使作业环境恶化,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风流中瓦斯浓度不断增加,当其进入局部通风机时,极易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第二章矿井粉尘

(1)矿井在生产过程中新产生的微小煤、岩颗粒,都叫矿尘。

煤矿的矿尘分煤尘和岩尘两种。

煤尘中主要含固定碳、可燃物,而岩尘中不含固定碳、可燃物,一般岩尘中含二氧化硅在10%以上。

(2)矿尘的存在状态:

按照粉尘的可见程度和沉降状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粒度大于10微米的粉尘,在强光下肉眼可以看见,在静止空气中加速沉降;

第二类,是粒度在0.1—10微米的矿尘,在静止的空气中等速沉降;

第三类是炷度小于0.1微米的矿尘,在空气中不会沉降而长期悬浮。

浮游于空气中的矿尘,简称为浮尘。

因自重而沉积下来的矿尘,简称为落尘或积尘。

但浮尘和落尘的存在状态也不是绝对不变的,浮尘受自重作用可以逐渐沉降下来变成落尘,而落尘受到外界的动力,又可再次飞扬成为浮尘。

浮尘在空气中的时间受粒度、比重、风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矿尘的产生按其产生的来源可分为两种:

①原生矿尘:

在煤(岩)还没有开采以前,它内部许多裂隙中就已经存在一些矿尘,这些矿尘是由于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如在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地区,或者煤层的节理发育,结构疏松、煤层干燥等情况,原生矿尘产生量就大。

这些在煤(岩)层开采前就生成的矿尘称为原生矿尘。

②次生矿尘:

次生矿尘是指在生产过中产生的矿尘。

煤矿在开拓、掘进、采煤、运输及提升等各生产环节中,都产生大量的矿尘,其中采煤、放顶、打眼、爆破、装岩(煤)、运输过程中的转载点等工序生成的矿尘最多。

(4)煤矿粉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的危害是引起尘肺病和发生煤尘爆炸。

粉尘的危害主要体现在:

矿尘以对人体健康和矿井安全存在着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长期吸入大量的矿尘,轻者引起呼吸道炎症,重都导致尘肺病。

同时,皮肤沾染矿尘,阻塞毛孔,能引起皮肤病或发炎,矿尘还会刺激眼膜。

②煤尘爆炸。

煤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煤尘爆炸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

对于瓦斯矿井,发生瓦斯爆炸时煤尘也有可能同时参与爆炸,使爆炸破坏程度加剧。

③污染作业环境。

矿尘增大,会降低作业场所和巷道能见度,不仅影响劳动效率,还容易导致误码操作、误判断,往往造成作业人员伤亡。

④对机械设备的危害。

矿尘能加速机械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增加人员对设备的维修工作量。

(5)我国规定测定矿尘浓度采用第一种方法,即重量法。

《规程》第464条规定:

井下有人工作地点和人行道的中粉尘浓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粉尘类型

最高允许浓度(mg/m3)

含游离SiO2>10%粉尘

2

含游离SiO2<10%粉尘

10

井下巷道及器物表面粉尘要求5m内巷道粉尘不超过2mm。

(6)煤尘爆炸必须具备3个条件:

①煤尘必须具有爆炸性。

一般说来,无烟煤除个别情况外,大多属无爆炸性煤尘。

而其余各类煤炭均属爆炸性煤尘。

煤的碳化程度越低,挥发分产率越高煤尘的爆炸性就越强。

②浮游煤尘要达到一定的浓度。

具有爆炸性的煤尘,只有在空气中呈现悬浮状态,并达到一定的浓度,才可能发生爆炸。

煤尘能够爆炸的最低或最高浓度称为爆炸的下限或上限浓度。

低于下限浓度或高上限浓度的煤尘都不会发生爆炸。

一般来说,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为30—45g/m3,上限浓度为1500—2000g/m3,爆炸力量最强的浓度为300—400g/m3。

发生江尘爆炸时,粒度<1mm煤尘都能参与爆炸,但的爆炸的主体是粒度<0.075mm的煤尘。

必须指出,井下各生产环节,除采掘工作面和转载点等地,为煤尘浓度很难达到爆炸的浓度(30—45g/m3),但是,如果发生瓦斯爆炸,强烈的冲击波把期巷道中沉积的煤尘吹扬起来,就足以过到这个浓度,或者进行连续放炮时也可以达到这个浓度。

近几年来,我国多次出现过放炮过程中发生煤尘爆炸的事故。

③有点燃煤尘的引爆火源。

具有爆炸性的煤尘虽已达到爆炸浓度的范围,但没有引爆的火源,也不会发生爆炸。

煤尘爆炸的引爆火源起始温度一般为610—1050℃。

点燃温度越高,越容易引起爆炸。

如果空气中含氧量降低,则引爆温度要升高。

(7)防止煤尘爆炸的措施:

预防煤尘爆炸和限制爆炸范围扩大的措施有:

减尘与降尘、防止煤尘引燃、抑爆与隔爆等方面。

设法减少生产中煤尘发生量,从而减少井下空气中的煤尘含量是预防煤尘爆炸的根本性措施。

另外还必须根据其爆炸特性采取煤层注水、防止煤尘引燃,用机械或人工定期在巷道内撒布惰性岩粉来抑制煤尘爆炸。

在矿井的两翼、相邻的采区和相邻的煤层安设岩粉棚或水棚来阻止爆炸后的传播及减少其危害等措施。

总之,煤矿粉尘危害的治理工作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我们只要尊重科学,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严格按《规程》、按行业标准,结合治理粉尘的“八字”方针、方法、标准和要求,加强技术革新、保证设施投入、强化管教结合,煤矿粉尘危害的治理工作就会呈现一个良好的局面。

(8)粉尘综合治理的八字方针:

即“革”“水”“密”“风”“护”“管”“教”“检”

①革:

工艺改革。

以低粉尘、无粉尘物料代替高粉尘物料,以不产尘设备、低产尘设备代替高产尘设备,这是减少或消除粉尘污染的根本措施。

②水:

湿式作业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飞扬。

③密:

密闭尘源。

使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者将敞口设备改成密闭设备。

这是防止和减少粉尘外逸,治理作业场所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④风:

通风排尘。

受生产条件限制,设备无法密闭或密闭后仍有粉尘外逸时,要采取通风措施,将产尘点的含尘气体直接抽走,确保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⑤护:

受生产条件限制,在粉尘无法控制或高浓度粉尘条件下作业,必须合理、正确地使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⑥管:

领导要重视防尘工作,防尘设施要改善,维护管理要加强,确保设备的良好、高效运行。

⑦教:

加强防尘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知识,使接尘者对粉尘危害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⑧检:

定期对接尘人员进行体检;对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应发放保健津贴;有作业禁忌证的人员,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第三章矿井火灾

(1)矿井火灾又叫矿内火灾或井下火灾。

是指发生在煤矿井下巷道、工作面、硐室、采空区等地点的火灾。

能够波及和威胁井下安全的地面火灾,也叫矿井火灾。

矿井火灾的发生原因,按其热源可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内因火灾是由煤炭自燃而引起的火灾。

它经常发生在采空区、停采线、断层、煤柱等丢煤区,掘进冒顶处或封闭不严的旧采区内。

外因火灾是指由外部火源,如明火、电缆着火、电气设备产生的电弧火花,瓦斯或煤尘爆炸,以及放炮等引起的火灾。

一般的说,在电气化程度较低的中、小型煤矿,大多数外因火灾是由于使用明火或违章爆破等引起的。

在机械化、电气化程度较高的矿井,则大多是由于机电设备管理维护不善,操作使用不当,设备运转故障等原因所引起的。

而且随着矿井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电设备引起的外因火灾的比重也有增长的趋势。

在井下吸烟、取暖、违章放炮、电焊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外因火灾,也时有发生。

外因火灾大多容易发生在井底车场、机电硐室、运输及回采巷道等机械、电气设备比较集中,而且风流比较畅通的地点。

这类火灾一般发生得比较突然,发展速度也快。

一个小火源,稍有疏忽,火势就可能蔓延扩大到很大的范围。

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或是行动措施不果断,会给矿井带来严重损失以至发生惨痛的人身伤亡事故。

(2)自燃倾向性分类:

自燃等级

自燃倾向性

30℃℃常压条件下煤吸氧量/㎝3.ɡ-1(干燥)

备注

褐煤、烟煤类

高硫煤、无烟煤类

容易自燃

≥0.8

≥1.00

全硫(sf,%)>2.00

自燃

0.41~0.79

≤1.00

全硫(sf,%)>2.00

不易自燃

≤0.40

≥0.80

全硫(sf,%)<2.00

(3)从选用灭火剂的角度出发,消防上根据物资及其燃烧特性对火灾进行如下分类:

A类火灾:

煤炭、木材、橡胶、棉、毛、麻等含碳的固体可燃物质燃烧形成的火灾。

B类火灾:

指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醇、丙醇等可燃液体燃烧形成的火灾。

C类火灾:

指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炔、氢气等可燃气体燃烧形成的火灾。

D类火灾:

像钠、镁、钾等可燃金属燃烧形成的火灾。

其特点是火源温度高。

(4)防止矿井外因火灾的措施有:

 ①严格杜绝火源。

严禁将烟和火带下井,更不许在井下吸烟与使用明火;地面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地面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与进风并的距离不得小于80米,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②井下和地面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使用喷灯等工作。

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使用喷灯等工作,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206条的规定。

制订安全措施,经矿长批准,并由矿长指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

③按矿井瓦斯等级,使用规定的安全可靠的炸药和雷管,并严格执行放炮的有关规定。

④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

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O米设置支管和阀门,但在胶带输送机的巷道中应每隔5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

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足量的水量。

⑤新建矿井的永久井架和井口房,以井口为中心的联合建筑,井筒、平硐、各水平的连接处及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同主要运输巷、回风巷的连接处,井下机电硐室,主要巷道内的胶带输送机的机头前后两端各20米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和支护。

⑥所有机电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或防火花型。

在必须使用某一种不防爆或防爆性能不好的仪表或设备时,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措施。

⑦进风井口和通风平硐口都要装设防火铁门。

⑧矿井必须在井上、下设置消防材料库。

井上消防材料库应设在井口附近,并有轨道直达井口;井下消防材料库应设在每一个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或主要运输大巷中,并应装备消防列车:

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由矿长确定,并备有明细卡片,指定专人定期检查和更换,及时补齐。

⑨井下爆破材料库、机电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胶带输送机或液力耦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都应备有灭火器材。

所有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5)煤炭的自燃条件:

煤有自燃倾向性,且以破碎状态存在;有连续供氧条件;有积聚氧化热的环境;上述三个条件持续足够的时间。

自燃发火的征兆有:

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出现火灾气味,如煤焦油味、煤油味等;人体不适,如头痛、闷热等;火区流出的空气和水温度增高等。

(6)井下发生火灾时的避灾方法:

首先迅速戴好自救器,同时能帮助受伤人员戴好自救器。

有组织向火焰燃烧的相反方向撤退。

最好利用平行巷道,迎着新鲜风流饶过火区,进入安全地点。

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也绝不可慌张,不要乱跑,要迅速地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沉着地俯身摸着钢轨和风水管路有秩序的外撤。

如果无法撤出,就要尽快地在附近找一个避难硐室暂时躲避,并把硐室出、入口的门关闭以阻断风流,防止有害气体侵入。

(7)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采取:

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根据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在现场的区、队、班组长应依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火灾瓦斯流经的地区、由于火风压造成火灾瓦斯逆流的地区以及可能发生爆炸的地区等)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的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

在电源切断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如果火灾范围大或是火势猛,则应在撤出灾区人员、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稳定风流,控制火势发展,防止人员中毒和预防瓦斯或煤尘爆炸的措施,并随时保持和地面指挥部的联系,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行事。

如果现场人员无力抢救,同时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是其它地区发生火灾,接到撤退命令时,就要立即进行自救和组织避灾。

  确定控制风流的措施是控制火势,减小灾情的重要方法。

控制风流的方法有:

正常通风、减少风量、停风或短路、反风。

  一般不能轻易采用停风或减风,特别是当火灾发生在瓦斯矿井时,由于停风或减风会使井下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增加,有造成瓦斯爆炸的危险。

停风或减风还使巷道中分配的扇风机风压降低,更容易受火风压的影响。

  当火灾发生在总进风流中(进风井口、井筒内、井底车场或总进风道等)时,应进行全矿性反风,以防止烟气流入井下各生产巷道。

火灾发生在总回风道中(总回风道、回风井底、回风井内或回风井口)时,必须维持原风流方向,才能使烟流不侵入井下。

井下机电硐室发生火灾时,通常应迅速关闭防火门或修筑临时密闭墙,以隔断风流。

第四章矿井瓦斯

(1)矿井瓦斯定义:

矿井瓦斯是指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从煤、岩内涌出的各种有害气体总称。

开采达到一定深度后,其主要成份为沼气,煤矿术语中的“瓦斯”一词通常特指沼气,化学名为甲烷(CH4)。

事实上,井下空气常见有害气体除CH4外,还有CO、CO2、H2S、SO2、N2、NO2、O2、NH3、H2、煤尘、水蒸气等。

瓦斯的性质:

瓦斯无色、无味、无毒。

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16Kg/m3,比空气轻,易积聚在巷道上方。

井下巷道空气成份中,如果瓦斯浓度过高,也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瓦斯的赋存状态:

吸附瓦斯、游离瓦斯。

(2)瓦斯涌出的形式主要有:

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特殊涌出又包括瓦斯突出和瓦斯喷出。

瓦斯涌出量的表示方法有:

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和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3)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主要有:

本开采层和邻近层的瓦斯涌出。

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主要包括:

煤壁、采落煤炭及围岩的瓦斯涌出。

(4)矿井瓦斯等级划分1、低瓦斯矿井: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0m3/min。

2、高瓦斯矿井: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0m3/min。

3.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5)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

瓦斯爆炸是指瓦斯和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发生的热—链式氧化反应,并伴有高温及压力上升和现象。

瓦斯爆炸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瓦斯浓度在爆炸界线内,一般为5%-16%;足够能量的点火源,一般650—750℃,最低点燃能量0.28mJ;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不低于12%。

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①防止瓦斯积聚。

加强通风、加强瓦斯检查、及时处理积聚的瓦斯。

②消除引爆火源③限制瓦斯爆炸事故范围扩大的措施。

(6)矿井瓦斯积聚指的是:

在0.5m³的空间里瓦斯浓度大于2%的现象。

处理措施有:

1)排除盲巷积聚瓦斯方法:

①盲巷外断开风筒接头调节法:

排瓦斯时,在盲巷口外全风压供风的新鲜风流中,把风筒接头断开,利用改变风筒对合面的间隙大小,调节送入盲巷的风量,以达到有节制地排放巷道积聚瓦斯的目的。

排放瓦斯过程中,随着两个风筒接头由错开而逐渐对合,直至全部接合,送入盲巷的风量亦由小到大,直至局部通风机排出全部风量。

最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可靠时即可恢复送电送风。

②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