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724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真题.docx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真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真题.docx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真题

华南师范大学2019年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型与学习提纲

一、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二)名词解释(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三)材料分析(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四)论述题(共1题,每题30分,共30分)

二、学习提纲

(一)了解掌握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1.古代,高深学问教育:

各国文化经典;中国,儒学教育,经史为根本,明人伦为中心,四书五经,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致用的人才。

本质上是人文、道德教育。

(1)形式上,是各国的高等学术中心,宫廷神庙私学,个别大师的聚徒讲学。

(2)目的或内容上,培养官吏和神学人士,东方人文、伦理为主,少量自然科学;西方人文、自然和雄辩教育,辅以伦理教育。

(3)对象上,极少数特权阶层,是特权和身份的象征

(4)管理上,东方政府和寺庙,私学少;西方私学为主。

2.中世纪到19世纪,大学教育:

传统大学教育、近代大学教育。

大学产生,形成办学理念、组织原则、教学体系、学业考核制度、法律地位等欧洲大学传统,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直接先驱。

(1)形式上,大学才是机构。

(2)目的或内容上,人类文明精华得以保存、发扬的场所,创造新知识、培养新经济人才,出现高等教育学术性特征。

(3)对象上,少数精英分子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在钻研学术、探寻真理上形成学者团体。

(4)管理上,试图摆脱来自宗教、政治的束缚,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价值及真理实现的保障。

3.20世纪到现在,中学后教育或第三级教育:

不再以纯学术研究为核心,纳入专业、技术、师范等机构,逐渐由精英教育发展成为大众教育或普及教育。

(1)形式上,大学、专科、技术学院、师范等各层次各类型院校都属于高等教育。

(2)目的或内容上,满足当前社会在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学术研究密切结合现实社会,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3)对象上,人人都有权利接受高等教育,肩负经验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双重任务。

(4)管理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更紧密,保持自治传统的同时应兼顾社会需要,两者中取得平衡。

(二)了解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演变。

高等学校的职能,三项: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并共同构成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1)培养人才的教学中心:

12-13世纪的中世纪大学,到18世纪,培养人才是唯一职能。

(神职、官员、绅士)

(2)科学研究的学术中心:

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专注于科学研究,忽视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性研究。

(3)服务社会的服务中心:

19世纪中后期,1862年林肯《莫雷尔法案》,引导大学与社会相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引发高等学校第三项职能的出现。

1912麦卡锡宣扬威斯康辛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二战”后引起重视,成为现代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

(三)了解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理解新时代本科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多元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多样化人才,既需要培养众多的学术型人才,也需要培养众多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通才也需要专才。

新时代本科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大众化多样化的素质教育,使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科学素质等。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依据高等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高校的性质与任务,对受教育者提出的特定的规格标准。

培养目标要解决的问题是高校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反映特定的社会教育价值取向,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则突出地表现为一些对应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

(四)了解大学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变化历程。

1.大学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大学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价值层面,理念、校训等价值诉求;实践层面,校风、学风、管理等,实践角度应当如何践行大学的价值诉求;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2.变化过程:

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主导时期,中世纪大学到20世纪初;20世纪初到50年代,实用主义的大学理念,及两种理念并存对峙时期;二战后,大学理念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时期;

(五)了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性主义大学理念、实用主义大学理念的思想内涵,正确认识和分析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理性主义大学理念:

主要以“理性”为核心,把理性作为神的属性和人的本性,合乎自然、人性的就是理性。

2.实用主义大学理念:

承认人具有理性,但认为理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推崇主观经验,强调行动的实际效果,主张用实际效果评价一切和检验一切的思想或观念。

1.矛盾:

理性主义认为教育要传播永恒真理、设计永恒课程,帮助人类思考,发挥理智的领导作用(实用主义认为理性主义远离社会)。

实用主义认为教育要为社会提供服务,与社会形成合作的关系,成为社会大学(理性主义认为实用主义是功利性的)。

(六)了解高校教师发展、学术职业的概念内涵,正确认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1.高校教师的发展:

促进高校教师在学术职业生涯中主动体悟、构建教育教学实践知识,成长为教育实践理论的主动构建者,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论,以自己工作的专业性与创造性真正赢得可贵的“师道尊严”;强调立足于教师的主体性,基于自己的内在要求,主动追求达成某种或某些发展目标。

三个方面的内容:

学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师德的提升。

2.专业发展和教学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专业发展重在提高专门技能、促进学科研究的水平;教学发展重在改进教师的课程设计、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优化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学发展需要“两个吃透”(其中一个是把握学科性质内涵,明确教学目标)、“三个联系”(一要加强新知识与源头知识的联系,三是新知识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即知识的融会贯通),与专业发展息息相关。

(七)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问题。

大众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由“精英高等教育”走向“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1999-2000提速扩张阶段,2001-2005结构调整阶段,2006至今提高质量阶段。

取得成就:

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战略转型和制度创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保障。

面临挑战:

经费问题;结构调整;质量问题;就业问题。

(八)了解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价值与局限性。

内涵:

高等教育机构依据市场及市场机制的规律,重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调整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将高等教育机构逐步改造成市场经营主体的一种行为过程和趋势。

价值:

增加资源,密切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提高管理效率。

局限性(理解为高等教育与市场的矛盾p251):

一、从目标来看,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强调知识共享与社会奉献,市场活动追求私人利益;二、从过程来看,教育活动与研究活动有自身地规律性,很大部分不具有自由市场的特征,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型与学习提纲

一、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二)判断错误(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三)实践应用题(共3题,每题15分,共45分)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每题25份,共25分)

二、培训包括以下内容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

1.品德、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培养大学生道德:

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2.心理健康,定义不一致,标志着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发展水平,一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良好状态,是个人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相对的、具有动态性。

(二)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调适

(三)学习理论及应用

(四)认知心理与知识学习

(五)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因材施教

(六)大学生的激励与管理

三、学习提纲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与知识

1.自我意识:

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2.心理发展:

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3.因材施教:

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依据是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上以学生的智力差异为依据,品德教育上以学生的人格差异为依据。

4.成就动机:

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情,去努力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

三点含义:

1个人追求进步以期达到目标的内在动力;2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3在不顺利情境中冲破困难奋力达到目标的心理倾向。

5.归因:

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人们往往把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是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等。

 

6.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类:

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问题解决过程可分为问题表征、选择操作、实验操作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

7.认知-发现说:

认知学习观、发现学习法。

认知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发现学习法,学科结构的获得须通过探索发现。

8.教学反思:

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进而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9.需要:

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但需要的对象常包含着客观事物与现象。

10.从众:

个人受群体压力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倾向、从众行为。

11.专家型教师:

在教学领域具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12.案例教学: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形式,欧美社会科学教学的重要形式,案例是对经验的诠释。

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②激发学习热情③培养学生的表达、思维、查阅资料的能力。

13.心理冲突:

又称心理失衡,属于轻微的心理异常。

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情绪、动机或价值观,个体既不能丢掉一个保留一个,又不能把两者在较高的层面上整合起来,因而产生的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半个月之内,反应强度也不太大,没有对学习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具有普遍性。

若不及时调整和疏导,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心理特点的两面性(积极特点、消极特点)和心理发展不平衡,引起心理冲突。

14.动机斗争:

由于人们在采取某种行动可能有多种动机,这些动机可能在性质等方面方面相互矛盾,因而形成动机冲突。

常见的有4种: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15.气质类型学:

气质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总和。

人的气质类型有多种划分方式。

人体内有四种体液:

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

四种体液配合比例不同,构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

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黏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

16.激励的要素:

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包括诱因)是激励的四大基本要素,在管理中是激励的着眼点。

激励是一个满足个体需要的过程。

需要是人类行为出发点,也是激励的基础,动机就成为激励的中介机制,实现目标是激励的最终环节,诱因和目标等刺激过程必需的外部变量。

17.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过程起点,即从人的需要出发研究激励的理论,马期洛需要层次论是其中一种理论。

人的需要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8.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创造性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特殊反映反映方式,具有复杂的结构。

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包括认知因素(知识、思维)、动机因素、人格因素(智力、好奇、冒险、自信)。

19.道德评价:

根据道德规范对已发生的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p259新版:

大学生品德的培养第一节第三点)

20.创造性思维: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成果。

特征:

敏锐性、首创性、新颖性、独特性、社会价值。

21.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判断。

自我效能感与自信有关,但两者并不相同。

自信是个体对自己有信心,属于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一种积极态度。

自我效能感则是人根据自己的以往经验,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从事某一特殊的事物或工作的判断,是人对自己某方面能力的自我评估。

2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以语言描述为主,表征方式包括表象、命题、线性排序和图式(陈述性知识的综合表征形式)。

程序性知识由一套产生式系统来表征,包括认知策略、智慧技能和运动技能。

22.人格的基本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功能性。

23.记忆的分类:

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2.按记忆的目的性分类:

无意记忆、有意记忆;3.按记忆的时间分类:

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时记忆;4.按记忆的知识性质分类: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1)同一行为可能有不同动机

(2)相似或相同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同行为(3)在同一个身体上,行为动机可能多种多样。

人的行为往往不受单一的动机支配,而是由动机体系推动。

25.教师威信的变化:

教师的威信一旦形成,就具有相稳定性。

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教师威信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客观因素(社会变迁、学生发展)主观因素(教师的知识面、生活态度、教育教学技能等)。

教师威信不仅是教师的“威严”和“权威”,它主要指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之间一种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它主要属于自然性影响力的范畴。

26.利用感知的内在规律,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获得:

陈述性知识是通过陈述性知识是通过信自加工获得的。

所以,应安排好具体学习阶段的内部过程和教学事件。

(1)设立明确的目的,让知识的感知过程更清晰

(2)合理地安排对象与背景的关系,让对象从背景中凸显出来。

①差异律强调对象与背景的反差对学习的影响②组合律强调刺激本身的结构是分出对象③活动律强调对象活动对感知的影响(3)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使感知更迅速、更完善(4)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提高感知的成效.

27.有效教学的理念:

(1)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关注教学效益(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5)有效的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28.教学反思的作用:

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1)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

(2)教学反思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3)教学反思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

29.搞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

(1)角色改变

(2)教学反馈(3)现场指导。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培养的任务是:

培训教师教学的自觉意识,使教师形成对教学活动自我评估的习惯和能力,掌握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形成对学生反应和教学策略的敏感性。

30.知识的分类:

(1)根据知识的意义,可以将知识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

(2)根据知识的表征形式,可以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第二部分:

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及培养。

答:

问题解决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有些因素能促进问题解决,有些因素妨碍问题解决。

(一)情境因素:

问题本身的一些因素影响问题解决。

(1)刺激模式。

问题呈现时的形态,称为刺激模式。

刺激模式和人的认知结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

(2)问题的信息量。

问题情境中所含的信息量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解决。

(3)问题的具体性。

问题本身是否具体,对问题解决有直接影响。

(二)心理因素

1、认知因素:

(1)问题表征

(2)知识(3)生活经验(4)定势(5)功能固着

2、情绪与动机因素:

(1)情绪能促进或阻碍问题解决

(2)人从事活动的动机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效率。

3、人格因素:

(1)智力水平

(2)人格特点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2、鼓励学生仔细地界定问题3、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4、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提出假设5、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6、考虑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7、提供问题解决提供的机会并给予反馈。

2.如何加强知识的保持。

答:

(一)组织有效的复习1)及时复习2)多样化复习3)合理的分配复习时间4)阅读和尝试回忆交替进行5)根据个人特点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6)合理分配记忆材料

(二)利用外部记忆手段,如:

记笔记、记卡片等。

3.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答:

理解知识:

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①材料的感性程度以及与经验的相关程度。

丰富学生有关经验和感性材料②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建立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

③概念的关键特征。

突出关键特征④学习态度。

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4.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答: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只教给学生知识,而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强调自上而下的教学,学生首先从复杂的问题入手,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或发现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合作学习、发现学习、个别化教学。

5.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及道德行为的培养。

答: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其中脑的特性尤其重要。

1、通过素质影响人的智力发展,并进而影响品德发展2、通过气质类型影响人格发展,并进而影响品德发展3、通过性别影响人的品德发展。

(二)环境和教育:

1、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1)家庭气氛

(2)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期望(3)家长的职业类型与文化程度。

2、学校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1)学校德育

(2)校风和班风(3)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及自身的楷模作用。

3、社会环境的影响

(1)社会风气

(2)民族文化

(三)主观因素。

道德行为的培养:

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可以从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两方面着手。

(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可采用多种途径进行培养。

如:

教学活动、集体活动,讲解大学生应当遵守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熟知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要求,并通过各种活动来训练学生行为。

(2)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①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②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③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④通过各种有益活动使学生在有意练习中明确练习目的与要求⑤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6.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大学生激励中的应用。

答:

自我效能感:

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判断。

自我效能感与自信有关,但两者并不相同。

自信是个体对自己有信心,属于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一种积极态度。

自我效能感则是人根据自己的以往经验,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从事某一特殊的事物或工作的判断,是人对自己某方面能力的自我评估。

自我效能感直接决定了人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

功能:

1、决定对活动的选择。

对自我效能做过高或过低的评估,都会带来麻烦2、决定人对活动的努力和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越高,付出努力会越多,坚持时间会越长3、影响人对困难的态度。

高自我效能感者,在困难面前愿意接受挑战4、影响人同环境互动时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反映。

在解决困难问题时,高自我效能感者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为努力不够,低自我效能感者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高自我效能感者会将注意力聚焦于环境上,低自我效能感者思维会停留在自身不足上。

自我效能论可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例如,“艺高人胆大”。

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对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敢于冒险尝试。

学生偏科的现象,亦可用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去解释:

凡是偏科的学科,都是学生有高自我效能的学科量贩式学生不愿学的学科,学生在该学科中自我效能也差。

所以,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高自我效能感为目标。

5.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答: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复杂多样,既包括生理因素,又包括心理因素;既包括个人因素,又包括环境因素。

(一)个人因素

1、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

(2)躯体缺陷(3)大脑的品质性病变和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4)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

2、认知因素

(1)自我评价偏差

(2)存在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和信念①绝对化②过分概括化③糟得很

3、人格因素

(二)环境因素1、学校因素2、家庭因素3、社会因素

6.大学生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大学生智力差异与教育

(一)智力及其理论

答:

智力指人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

智力理论:

1.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2.智力三元论3.智力多元论4.智力理论的PASS模型5.情绪智力

(二)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

答:

高校教育要促进学生智力全面发展,要善于发现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并为其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要考虑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在了解学生特殊能力的基础上,对该生的发展方向提供明确的咨询意见,适当指导,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使他们特殊能力更好发展,既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也能够更好满足社会需要。

大学生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

教师采取措施,开发学生智力,在思想上重视大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深入高校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上挖掘知识的智力价值,教学方式上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及学科特点选择适当方法。

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科学研究训练,促进科研能力发现,将智力能力发展列为教学评价重要内容,提高教师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自觉性。

二、大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

(一)大学生的气质差异与教育

(二)大学生的性格差异与教育

个别差异:

是指人的心理的个体差异,它是一个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通过一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不同于别人的心理特点。

包括智力的个体差异,人格的个别差异,性格的个别差异。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

三、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

(一)性别及其差异

(二)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

答:

1.改变错误的性别刻板观念:

老师检查自身的信念、态度、行为中可能存在的性别偏差,加以改造。

帮助学生克服传统的性别观念。

2.因材施教,实施良性补充教育。

教师增强女生自信自尊自强自爱的品质,调节适应能力的培养。

注重女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加强男生的言语培养与训练,培养男生合作、关注他人的品质。

3.利用性别差异,促进交往,营造异性效应,互相促进。

7.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措施。

答:

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措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必要的心理调适技巧,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2、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个体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需要专门的心理教育,还有赖于整个成长环境的优化。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校园气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3、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负责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为每一个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