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45 土壤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592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专题45 土壤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微专题45 土壤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微专题45 土壤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微专题45 土壤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微专题45 土壤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专题45 土壤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docx

《微专题45 土壤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专题45 土壤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专题45 土壤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docx

微专题45土壤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微专题土壤

【知识精析】

一、土壤

(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概念:

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2)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肥力概念:

土壤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4)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

成土母质

土壤

区别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

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联系

①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②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成土母质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

③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5)一般土壤剖面分层

①枯枝落叶层,又叫覆盖层(只有森林土壤有这一层)。

②腐殖质层,呈棕黑色。

③淋滤层,色泽较淡。

④淀积层,由上层淋滤下来的物质,淀积在这里,通常比较紧实、粘重,不透水,矿物质养分比较丰富。

⑤母质层,多为粗糙砂粒或粘重的胶泥,不具备土壤结构。

(6)典型自然环境下的土壤特性

高寒环境:

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冻土

湿热环境:

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偏酸性

干旱环境:

土壤水分少,发育程度低,贫瘠,偏碱性

冷湿环境:

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肥沃

水土流失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

(7)土壤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土壤分布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以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从世界土壤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在不同气候、地形和植被的条件下,土壤的类型是不同的。

它们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冰沼土主要分布在苔原带;灰化土主要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带;棕壤和褐土主要分布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黄壤和红壤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砖红壤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带;黑钙土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带;荒漠土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荒漠地区。

三、世界陆地主要土壤类型

 

四、土壤对应的气候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沙漠狐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和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松鼠,黑熊

棕壤,褐土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冰原带

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未发育

五、土壤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空气和水分四种物质组成,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要素之间的协调程度,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土壤肥沃的答题思路为“有机质来的多、去的少”,有机质的来源主要是枯枝落叶,有机质损失主要靠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侵蚀作用。

答题思路

答题思路

植被

植被茂盛(草类茂盛、森林丰富),多枯枝落叶(腐殖质),积累大量的有机物

微生物分解作用

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弱,有机质含量高

外力侵蚀作用

降水多,淋滤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人类活动

人工培育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如秸秆还田、使用农家肥等

【高考例析】(2017·课标卷II)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

1.C看地形图,贺兰山山势较高,河流主要东流,短小流急,加之东侧降水偏多,山麓地带沟谷众多,导致在沟口泥沙堆积形成密集的冲积扇。

2.B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河流流程较长,而且流域内地势起伏小,这样,水流速度和缓。

流水在上游侵蚀、搬运、在甲地的堆积作用不够旺盛。

3.B有材料信息可知,这里洪积扇堆积物以砾石为主,这就说明冲积扇坡度较大,流水较急,不利于小颗粒物质堆积,造成土层浅薄,不利于耕地分布。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2018·广东省揭阳市第二次模拟)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

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湖泊沼泽地()

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

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

2.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是()

①气温②湿度③成土母质④人类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广大的是()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

1.C结合图中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可读出,甲处厚度为2.0~2.5,乙处厚度为2.5~3.0,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C正确。

2.A由材料可知,有机土是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形成的,说明影响因素是湿度;由材料可知因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影响有机质分解速度的因素是气温,A正确。

3.A由材料“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可知,形成有机土的因素是土壤湿度大、气温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又是湿地,有机土面积最大,A正确。

(2018·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阶段性测试(六))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1m2)中一定厚度的土层中有机碳储量,是反映土壤特性的重要指标表1示意我国某地区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变化情况,该地区自东北到西南依次分布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

读表完成4~5题。

4.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内蒙古B.新疆C.贵州D.西藏

5.草甸草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是因为()

A.年均温相对较高B.降水量最少C.植被覆盖率低D.有机质分解慢

4.A由材料可知,地区自东北到西南依次分布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

结合中国区域地理判断,该地应位于内蒙古地区,故选A。

5.D读材料结合上题分析,草甸草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慢,所以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碳密度高,故选D。

(2018·山东省菏泽市上学期期末考试)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标。

土壤碳、氮的含量不仅与温度、降水量等环境因子有关,而且与植被状况、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等有关。

右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读图,完成6~7题。

6.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植被覆盖度B.海拔C.降水D.土层深度

7.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

B.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C.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

D.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

6.B根据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可推知由沼泽植被至高山草甸,海拔在不断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

7.C由图中信息可知,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与海拔成正相关,其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生物生长不旺盛,消耗有机碳少,导致土壤有机碳积累多,所以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主要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2018·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三模)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可全面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2007年与2008-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

据此完成8~9题。

8.分析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A.土壤中含水量增加B.基岩裸地不断增加

C.森林火险等级增加D.地表径流逐年增加

9.推测该山地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我国()

A.三江平原B.塔里木河两岸C.闽江下游D.渭河平原

8.A读图可知,在该时间段内,气温均值降低,蒸发量减少,而降水量均值增加,土壤中含水量增加,A对。

降水增加,气温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降低,C错。

降水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年降水量是波动上升的,所以地表径流不会逐年增加,D错。

由于年均降水量增加,气温降低,土壤水分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植被覆盖率上升,B错。

故选A。

9.A读图可知,该地年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而且在某些时间段里降水会大于800毫米,因此该地应位于我国北方半湿润地区,三江平原位于北方半湿润地区,而且由于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会在某些时间段大于800毫米,A对。

塔里木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降水量小于400毫米,B错。

闽江下游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于800,C错误;渭河平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于400毫米,但是小于800米,D错误。

故答案选A。

(2018·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考前最后冲刺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

该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

据此完成10~12题。

10.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土壤沙化B.土壤盐碱化C.土壤酸化D.土壤有机质减少

11.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滴灌技术B.适量掺沙改造C.增施速效肥料D.及时深耕土壤

12.该蔬菜大棚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黄淮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

10.C读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0-20cm土壤的PH值减小到小于7,使土壤呈酸性,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故选A。

11.D读图可知,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值变化不大,故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致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故选D。

12.C读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表层土壤(0-20cm)刚耕作1年时呈碱性,说明当地土壤呈碱性,可能位于北方地区,排除A、B项,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排除D项,塔里木盆地中有机质含量低的的荒漠土,故选C。

(2018·河南省天一大联考上学期期末)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ρ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

,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表示物质体积。

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

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

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

据此回答13~15题。

13.土壤容重越大()

A.有机质含量越低B.土壤孔隙度越高

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D.越利于作物生长

14.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

A.东南丘陵的红壤B.松嫩平原的黑土

C.三江平原的沼泽土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15.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

A.引水灌溉B.秸秆还田C.深耕土地D.红壤掺沙

13.A根据材料可知,土坡容重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孔隙度越低;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重,越不利于作物生长,选A。

14.B根据材料,“有机质含量高、硫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据此选项中最肥沃的土壤应土壤容重最小,据此选B。

15.A秸秆还田、深耕土地、红壤掺沙都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而引水灌溉使得土壤物质紧实,可能会提高土壤容重,选A。

(2017·山西质检)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水分和空气两者的组成比例随外界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特征变化图,完成16~17题。

注:

牛肝地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是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16.在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

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中空气含量减少

C.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D.土壤肥力提高

17.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的变化

C.土壤肥力变化D.过度的农业活动

16.C该地出现了牛肝地(红层荒漠),说明演化过程是由常绿阔叶林到荒漠的过程,因此土层厚度减小,土壤肥力降低;图示过程随着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不断下降;而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则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和空气含量增大了。

17.D 这种演替过程,直接表现的是地表植被的破坏,最可能的原因是过度的农业活动。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如图2所示)。

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

当地农民大力发展温室农业,使埃尔埃希多由荒凉之地变成欧洲的“菜篮子”,但水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显现。

据此完成18~20题。

18.与该地改良后的土壤结构相符合的是()

A.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 

B.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

C.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  

D.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沙土,下层为有机肥

19.每年夏季七八月份,当地农民用塑料薄膜将温室土壤全部覆盖,膜下灌水闷棚,撤膜后才开始种植蔬菜。

这种做法的目的最可能是()

A.提高土壤肥力   B.对土壤进行消毒  

C.提高土壤含水量   D.提高土壤含氧量

20.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在埃尔埃希多不可行的是()

A.海水淡化                  B.发展节水农业   

C.修建积雨池收集雨水             D.利用高山冰川融水

18.A由材料可知,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上层土壤为沙性土壤,有利于水分的下渗,中层土壤为作物根系所在土层,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肥,应为有机肥,下层为底层,为了防止水肥下渗,应为黏土层,故选A。

19.B该地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气温高,用塑料薄膜覆盖土壤,然后灌水,使得膜内温度很高,有利于杀死细菌,起到对土壤进行消毒的作用,不能提高土壤肥力、含水量和含氧量,故选B。

 20.D埃尔埃希多沿海,且西班牙经济发达,海水淡化的技术成熟,可以用来缓解水资源短缺,A对。

针对水资源短缺,可以发展节水农业,减少水源的使用量,B对。

该地冬季降水多,但是温度相对较低,不适宜农业生产,可以修建集水池,收集冬季降水,C对。

该地海拔最高处3000多米,没有永久冰川,D错。

故选C。

凡是温度在0℃或O℃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称为冻土。

读下图“北半球多年冻土分布剖面图”,回答21~23题。

21.图示冻土分布的特点是()

  A.季节冻土水平分布的范围小

  B.不连续多年冻土带多分布在高纬地区

  C.季节冻土多分布在极地附近

D.中纬度的多年冻土随纬度增高而增厚

22.与俄罗斯冻土分布区不相符的描述是()

A.石油资源丰富             B.多黄土堆积   

C.有泥炭发育地             D.针叶林茂密

23.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多高寒冻土,它对道路工程建设的主要影响是 ()

A.寒冷和缺氧              B.盐碱含量高   

C.冻胀和融沉              D.粉沙性过强

21.D从图中季节冻土分布分析,从40°N到75°N左右都有分布,水平分布范围广;不连续多年冻土带多分布中纬度地区;而中纬度的多年冻土随纬度增高而增厚。

故选D。

22.B黄土堆积主要是由于风力从干旱地区携带而来,而俄罗斯纬度高,冻土分布区气候寒冷,土壤水分含量大,森林广布,温度低,微生物分解慢,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多黑土分布,故选B。

23.C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多高寒冻土,夏季气温高,冻土融化,影响铁路运行安全,故选C。

(福建省泉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

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

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

据此回答24~26题。

24.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树冠集水作用强B.无蒸腾作用消耗

C.树冠遮荫效果好D.土壤硬化下渗弱

25.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融雪B.风沙C.降水D.蒸发

26.若北疆梭梭树冠的垂直俯视面积为S,正午树荫面积为S´,S与S´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C.全年P<1D.冬至日P>1

24.B枯树根区没有树冠,不存在树冠积水作用强,A错;没有树冠,无蒸腾作用消耗,B对;没有树冠遮阴,不存在树冠遮荫效果好,C错;枯树根区土壤疏松,下渗作用强,D错。

25.D梭梭对融雪、风沙和降水影响较小,梭梭根区夏季树冠能够遮蔽阳光,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选择D。

26.C树冠垂直俯视面积最小,北疆地区一年之中没有太阳直射现象,所有时间都为斜射,面积大于垂直辐射面积,所以全年P<1,选择C。

下表为甘肃省南部某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

g·kg-1)变化。

据此完成27~28题。

27.海拔4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

A.60   B.75   C.105  D.125

28.与阳坡相比,阴坡()

A.温度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B.温度低、降水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C.温度高、蒸发强,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强

D.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

27.C从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判断海拔4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介于90—120之间,结合四个选项可以判断海拔4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105,C正确。

28.D与阳坡相比,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D正确。

阳坡或者阴坡与降水量关系不大。

土壤微生物量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生物总量。

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河谷各类植物土层在1-10厘米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量分布。

读图完成29~31题。

29.图中土壤微生物量的分布特点是()

A、春夏季多,秋冬季少   B、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C、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D、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30.引起土壤微生物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有机质含量  B、土壤温度和温度

C、海拔高度和降水  D、植被疏密和温度

31.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有大量凋落物进入土壤  B、高温多雨微生物繁殖快

C、气温回升生物生长旺盛  D、土壤温度和温度高

29.C土壤微生物量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生物总量,图中土壤微生物量的分布特点是夏秋季多,冬春季少,所以C正确。

30.A土壤微生物量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生物总量,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引起土壤微生物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

  

31.B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量高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多雨微生物繁殖快,所以B正确。

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均值时间变化与降雨量时间变化比较图”,回答32~34题。

32.麦地和塘坝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  )

A.6月上旬和7月上旬B.6月上旬和7月下旬

C.6月中旬和7月上旬D.6月中旬和7月下旬

33.该区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B.降雨C.冰川融水D.地下水

34.土壤含水量均值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麦地B.大豆地C.林地D.塘坝

32.D图中纵坐标表示含水量,结合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麦地和塘坝的含水量分别在六月中旬和七月下旬达到最大值。

33.B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当降水量大时,土壤含水量也大,反之亦然,说明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降雨。

34.D图中横坐标表示季节、纵坐标表示含水量,随着横坐标数值的变化,纵坐标数值变化越大表明土壤含水量均值季节变化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壤含水量均值季节变化最大的是塘坝。

二、综合题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

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

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解析】

(1)题,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的寒冷偏远之地,开发历史短,再加之地广人稀,工业、交通等落后,因而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轻,环境质量好。

(2)题,虫害的多少与气候密切相关,通常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虫害少;降水少、气候干燥的地区虫害少。

因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不利于害虫的生存与繁殖。

第(3)题,由材料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